在汉代,儒学是每个人所必学的。但是并不代表每一个学儒的人都会有出息,只有那些天资聪颖,敏而好学的人才有机会传达声名,当然,“孝廉”不在这一列。
五个月就让三位先生自愧不如,暗叹离去,而且还分别是举人、进士和国士三位。
两位先生啊,这可不是大白菜,一郡一进士,一州一国士。也就是说,郡中出进士,州中出国士,而到了中央朝廷,则阶位更高。而在这幽州这种苦寒之地,又临近北蛮,读书人更少,阶位高的更少少之又少,比中州,雍州这种儒道大州差以千里计。
由此幽州人得出,旅郡族长的儿子——林洛,是位天资聪颖的孩童。
在林洛的院子里。
此时的林洛心里那是一个畅快啊,虽说之前的两任先生都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总比没人教的好啊,而且第三位先生更是让林洛感到惊喜不已,竟然介绍一位大儒来教导自己,虽然不知道哪位国士先生为何能够请得动大儒,便是称其为“亲师”亦是不为过的。
别看大儒和国士仅有两阶位之差,但是其地位相差可以用天与地来比喻,两者一般是没有什么交集的。
但是,此时的林洛可不在乎这些,在乎的是那位即将到来的大儒。
有着地球爆炸性知识的充斥,林洛对于儒家学说可是知之甚详。如此,进行过知识大补冲之后的林洛,应对他们三个还不是手到擒来,随便说一些后世的见解和观点之后,三人都是大呼天才。
而他们也自知自身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授的之后,便告辞离开,其实还有一点,便是他们从林洛这里得到了很多的收获,想要快速回去温习儒道,进修一番,以期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休息片刻,林洛就急匆匆的去找林风去了。
大厅内,见到林洛来了,林风开口说道:“洛儿,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啊?”
“啊,父亲,之前不是一直在学习儒家学说吗,怠慢了父亲,还望父亲原谅。”看着林风似笑非笑的面容,林洛立刻就知道林风是故意的,于是顺水推舟,附和着林风的说教。
事实也正是如此,林风听了过后,看了看虎头虎脑的林洛,开怀大笑,说道:“吾儿何错之有?习儒本就是一件大事,自当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嘿嘿。”林洛摸了摸头脑,一脸憨厚的模样,孩气十足。
“洛儿,有什么事吗?”说道正事,林风那是一个严肃无比,一股子的军人干练的气势扑面而来。
林洛也被这股气势折服了,只有真正的军人才可能散发出这种军人干练的气势。
顿了顿,沉吟道:“是这样的,第三位先生介绍了一位大儒前来,我想要向他拜师。”
“拜师?”林风疑惑道。
在这个世界里,习儒有三种方法,一是先生教习,二是拜师学儒,三是学院教学。第一种最简单,只要是一个先生就可以进行教学;第二种比较复杂,一般只有亲传才有可能,所谓亲传就是成为亲传弟子,所学到的也是最为核心的,师傅带徒弟如亲子,而弟子也当以父礼待师;第三种则是在学院中习儒,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授多位学生,其中最著名当属颍川学院(地球),历史上辅佐曹操的戏志才,郭嘉,有“荀氏双杰”之称的荀彧和荀攸叔侄都是出自颍川学院。
“嗯。”林洛珍重的说道。
这拜师,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不仅是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更重要的是对方对你很满意,愿意收你为徒。
所以,在得到林风的同意之后,剩下的就是林洛能够得到那位即将前来的大儒的认可。
“好啊,能拜师大儒当然是好事。只是还不知道那位大儒名谁?会不会收你为徒”林风拍了拍头,接着说道,“虽然你在幽州薄有名声,但是要大儒收你为徒,只怕还不过。洛儿,你还需要多多努力,让那位前来的大儒认可你,从而收你为徒。”
“知道了,父亲。”
“额,父亲,先生走之前没有和你说吗?”林洛不由有些疑惑,不应该啊。
“没有,他当时急着走,我也就没有好意思问。”
林洛无语了。
走之前都不和父亲说一声,太没有教师品德了,林洛心中一阵肺腹。
若是让那位先生听到林洛心中所想的话,怕是要气的吐血,尼玛,你这么吊,令尊知道吗?
不过,那位国士是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