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MV算不算得上是艺术品?
2012年蹿红速度最快,在全世界范围内红得发紫的流行歌曲是哪一首,大家知道吗?不是帅哥天团的歌曲,不是漂亮美女组合的歌曲,而是一个名叫“PSY”的胖大叔唱的一首名叫《江南Style》的歌曲。
这首歌的流行程度超乎想象,从7月中旬MV发行以来,迅速扫荡了韩国国内的全部音乐榜单。MV在推出之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在YouTube上突破了2000万点击量,累积点击量很快达到了6500万,并闯进美国iTunes榜前列,创下了韩流歌手的最好成绩。
一大批欧美著名歌手、影星表示欣赏这首MV的魅力,纷纷发推特推荐并且转发《江南Style》的MV。这首MV很快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模仿,产生了各种模仿版本。里面著名的“骑马舞”,偶像团体的成员们在跳,综艺节目上的主持人与嘉宾在跳,世界各地富有娱乐精神的广大民众在跳……PSY本人也把奔放的“骑马舞”推广到了美国……
这么红的一首MV算不算得上是艺术品?艺术和流行文化有差别吗?艺术是不是一定是神圣的?艺术品要摆在艺术馆、美术馆才算配得上它的价值?艺术是不是流行的才算?
我们来一个一个问题讨论一下。
首先这是一首音乐艺术作品。因为它用艺术的手法,反映了人类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调侃的情绪。它通过MV的拍摄,用音乐旋律、歌词、配乐、舞蹈、画面描述了韩国首都首尔江南区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江南区是当地人眼中的“富人区”,许多富人和社会名流住在这里,这个区代表了首尔的“时尚”和“富裕”。MV中,大部分的外景拍摄了江南区的桑拿房、马厩、旅游巴士等。歌词中的“oppa江南Style”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哥是高富帅”。根据它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说这首MV属于通俗艺术。
那什么是通俗艺术呢?从消费的角度看,一般生活品都是一次性的,不管它多么经久耐用,它总是不断地丧失其固有的使用价值,直到它彻底被耗尽。艺术作品则与此不同,它是那种有生命的、具有永恒魅力的东西。通俗艺术,是从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更多的是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它和生活用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主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著名的波普艺术家汉密尔顿在1957年这样表达通俗艺术的品质:“通俗、短暂、消费得起、风趣、性感、噱头、迷人。还必须是廉价的,能大批量生产的,年轻的而又能挣大钱的。”
这首音乐作品也体现了流行文化的特点。它以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传播,有流行广的特点。另外,它创作的最初,是以音乐商品的形式出现的。简单地说,人们从网络上下载这首歌曲要付钱;买唱片需要付钱;看歌手的演唱会需要付钱买门票;你要是喜欢上这个歌手,买印有他头像的T恤要付钱……歌手出名了,会有广告商找他拍广告,这又是一笔收入。很显然,人们在喜欢它的同时,也在花钱消费它。所以,文化是一个比艺术更宽泛的概念,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但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艺术。例如,学理工科的大学生,都应该算得上“有文化的人”。他们有知识,大多想问题比较理性,但他们中,有些不喜欢艺术,性格内向,不爱交谈,不一定是有艺术的人。
流行的事物可能是艺术,也可能不是
有些人以为流行文化就是艺术,懂得一点流行文化,就等于搞懂了艺术。他们分不清楚艺术和流行文化的区别。KTV是从日本传到中国的流行文化,现在中国人有事没事都愿意到KTV娱乐一下,吼几嗓子。普通市民中,流行歌曲懂唱、唱得好的不少。因此,不少人自诩对“音乐艺术”小有研究。但事实是,懂五线谱的人少得可怜,就连简谱能看懂的都少。更不要说懂点乐器,知道一些音乐家,更深入地接触音乐……
从消费的角度看,流行文化是通过消费者的消费来实现价值的。消费者掏钱出来消费,例如购买唱片、看歌手的演唱会、买门票看电影、买漫画书……消费者通过消费这些流行文化,将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宣泄出来,通过消费流行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但同时,经过一场消费,流行文化的价值也就所剩不多了。消费过程中,难免还会出现“用过就扔”的消费方式。
1998年,我们都追过一部轰动世界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了能让观众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导演卡梅隆不惜耗巨资,用尽电影特效,因此从轮船内部看,一切都以当时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包括船舱陈设、餐厅布置、餐具、杯盘、人物服饰等都按当时的原样复制,真实再现当年泰坦尼克号的原貌,突出了历史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当然,这部电影出色的拍摄技巧、美妙的主题音乐、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主人公的高超演技,加之巨额的广告宣传,合力激起了观众澎湃的观影热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电影在全世界刮起了一场观影的飓风。到了2014年的今天,如若在影院中再次放映这部电影,你猜人们会不会掏钱去再看一次?人们还会像当年那样买账吗?
日本的漫画流传很广,我的一个朋友几乎买全了流行的日本漫画作品,平日里,他常自诩“懂点”艺术。一天,他搬了新家,我去做客,家里装修弄得很豪华,昂贵的皮具沙发,名贵的水晶吊灯,大理石铺就的地板……处处体现了他的财富。但是,在客厅的一面墙上,却悬挂着一幅配色、画面都很俗气的画。他告诉我,这画花了大价钱,是他跟一个长得很有“艺术家气质”的“艺术家”买回来的,挂在客厅里,显得家里艺术气息浓厚,这就有点弄巧成拙了。
经典艺术品,因为稀缺,所以显得特别“昂贵和奢侈”
维纳斯女神雕塑珍贵吧?你再有钱也买不到真品,最多只能巴巴跑去瞻仰它。费时间不说,有时候还得费钱。
有商业头脑的商人,看准了艺术和流行文化时而分离、时而合一的特点,嗅到了商机。他们把艺术家拉进商业的圈子,制作了时尚奢侈品。
例如“Dior高级定制”服装,只在法国有,全世界只有几千人消费得起。它那么昂贵,全因为产量太少。目前约10家公司可以生产,全部由顶级设计师设计,需要经过6次试装的量身定做,采用最珍贵的面料,数十个裁缝花费几百个钟头人工缝制,随便一件服装,四五万美元的高昂价格是非常常见的。设计上通常是极富舞台效果,可穿性很低。
2009年,Dior和中国艺术家有过第一次合作,那些精美的服装作品,在艺术与时装两个不同的创作领域间穿越,让人分不清到底是艺术还是顶级商品。
艺术与时尚、商业合作举办的活动越来越多,人们也就越关注,渐渐地模糊了最初的判断,认为凡是买不起的都是好的,凡是买不起的都是艺术品。与此同时,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样和商业、流行、时尚全方位结合的“艺术”,慢慢有点变了最初的味道。
商人只管赢利,他们认准稀缺的艺术和稀缺的商品最终会被无知的人们追捧。因为,挎着LV奢侈包包的人,已经不仅仅在拎包了,他们在用手上的包表达:“我很有钱!我很有品位!”人们变得疯狂的时候,艺术就不纯粹了。买奢侈品的人,已经不去管商品是不是真的是艺术品了。只要是贵的,比别的其他的都贵,那它就是好的。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改变了艺术家“设计”艺术品的初衷。
对于艺术,很多人有这样的固定思维模式,认为欣赏艺术,就必须进入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里,那些陈列在展示台上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品。艺术是艺术家的事,艺术是有钱人的事,艺术是少数人才有资格谈的东西,和自己无关,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关。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工人、农民、企业职员……偶尔学点艺术、懂点艺术,也不会带来多少物质性的好处。
艺术品的产生,以山水画为例,它来源于贵族。中国的山水画,在最初兴盛起来的时期,确实是少数贵族才有闲情去创作的。发展到唐宋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人们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富足,尤其是贵族和当官的人,他们做官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不如意的烦心事,希望回到自然休息身体,但是公家的事又忙得很,没这个时间跟精力去充分领略自然山水的美,只能画画山水画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了。
从古至今,艺术品就是与高贵的生活相伴相随的。这也注定了它的身份必然是高贵的。纯粹的艺术、经典的艺术,不是以卖不卖钱为出发点的。至少不能以卖钱为出发点创作艺术品。艺术品因为表达了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里面包含了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和阅历等,不能像满大街买得到的生活日用品那样,可以在生产线上无限复制。就算是同一个画家也不能够画出两幅一模一样的画来。
艺术品一旦和钱有了瓜葛,往往被定义为不够纯粹和神圣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唐代书法家李北海,一生以替世人写碑立传赚了不少金条,但丝毫不损伤世人对他“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盛誉。历代无数的书法大师一致公认,李北海是继承王羲之书风最杰出的代表,“一代宗师”之名,当之无愧。
清代的龚贤,一生清贫,以画易米。他对艺术是有神圣感情的,他的艺术也同样伟大。疯癫的凡·高,不是不想卖画,只是卖不出去。他痴情于神圣的艺术,对弟弟买卖艺术品的生意也不排斥,只是被困顿的生计折磨,不能安于纯粹的艺术。
艺术品是“贵的”,但不是所有“贵的”都是艺术品
人们兜里余钱日益多起来,去消费LV等高档奢侈品的情形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是消费经济时代,如果将艺术品当作消费品的话,那么它绝对属于奢侈品中的奢侈品。这不仅因为它的价值,更因为艺术品与普通奢侈品的区别,艺术品首先是满足你的心灵需求,一个人的心灵需求是最难满足的,而艺术品可以满足,因此它属于精神奢侈品。而普通奢侈品只是满足你的快感。奢侈品是炫富的,外在的和虚荣的。靠物质实现的快感没有止境,短暂的满足后还会寻找其他的甚至更贵重的物质填补心灵上的空虚。艺术品虽然也是奢侈品,但是却不会让我们的心灵空虚,而是越来越充实。
因为真正的艺术难以辨认,所以很多人不想费心去搞懂它,便心安理得地“不懂”艺术。很多时候闹了笑话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