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孝武皇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春,二月,大将军青出定襄,击匈奴;以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
赦天下。
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余人。右将军建、前将军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小王,降汉,汉封为翕侯,及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降匈奴。建尽亡其军,脱身亡,自归大将军。
议郎周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军正闳、长史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擅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诣行在所。
右将军苏建是苏武的父亲,苏建苏武父子都是武帝朝的名臣。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带队出使匈奴,副使为了邀功,不顾使节身份,意图劫掠匈奴单于,结果害得苏武被拘在北寒之地三十多年。“苏武牧羊”彰显的是气节,现在却已经成了一家涮羊肉连锁店的招牌了。
武帝兴兵匈奴,这场战争打了两三代人,比如卫青霍去病是舅甥,苏建苏武是父子,李广李陵是爷孙,可谓前赴后继。不过,卫青霍去病功成名就,苏建父子差强人意,反正苦头是吃够了,而李广李陵爷孙则命运多舛。一命二运三风水,他们这几个家族的兴衰,让我们感慨良多。司马迁和苏武、李陵是同一茬的,这位伟大的作家身边就有丰富的素材。
一将功成万骨枯。打胜了,死伤的兵员都是合理的成本,可以报销;如果败了,丧师失地,都是额外的费用,老板不给报销,全部都得自己扛。
苏建一开始就以校尉跟随卫青,立功得了平陵侯,跟对人了,事半功倍。这一次,苏建从卫尉升为右将军,和前将军信一起和匈奴打了场遭遇战,不知是能力不够还是运气不好,这一仗友军投降了,自己的部属输了个净光。苏建逃了出来,找到了自己的老领导。
有没有人罩着,对一般干部来讲很关键。有人罩着,平时可以升官,出了错也有人保护。
罩着苏建的是大将军卫青。
如果苏建的上司和自己没有什么交情,来个公事公办,苏建同志马上就变成了万骨枯里的万分之一,遇到卫青这样的领导,情况就大为不同。
卫青有模有样地就苏建大败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会上,议郎周霸说:“苏建获罪当斩,大将军您出征以来还没有斩过裨将,正好斩了苏建树立威信。”古代军前斩杀部将立威和今天下文件处罚下属一样,是家常便饭。统帅出发前,皇帝一般都会赐个尚方宝剑或者什么幡、旗等,规定好了,某级以下的军官统帅可以先斩后奏。战争的残酷性就在这里,大家必须做一个选择题,要么向前冲被敌人打死,要么退缩回来让上司砍死。如果军中派系纷争,就这一条,就可以让内部血流成河。没有审判,没有监督(或者监督虚设),操起刀来就能砍人,嘿嘿,军队要黑起来,那是真黑。
我猜一定是受了卫青的嘱咐或者暗示,军正闳、长史安一起反对,理由在今天也能拿得出手,胜败兵家常事,以弱敌强,败阵而归,不尽当死。
最关键的还是卫青的表态。他很巧妙地转移了话题,苏建该不该死不讨论了,要不要杀将立威成了中心议题。卫青很坦率地说:“我说句实在话,我是皇帝的铁股子,不担心没有威望,所以周霸同志的意见是不对的,虽然我有权力处置苏建这个级别的干部,但是,我不能造成大将在外擅权的印象。一切赏罚归于皇上,一切权力归于皇上,一切功劳归于皇上。”
卫青高明就在这里,让领导满意,让朋友免祸,让反对派不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