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英国作者贝格斯德伦在其著作中却针锋相对地指出:“苏联空军实施的反空袭损失巨大,几近无脑。”以部署在列宁格勒的西北方面军为例,开战时,他们的战机数量为1142架,到了7月10日,这个数字下降到了102架。损失率竟高达90%以上。
当然了,苏联人是不会去计较这些损失的。他们前赴后继地按照斯大林签发的2号命令展开逆袭。一线拼光了,二线调来;二线拼光了,从大后方调来。他们甚至采取“传场”的方式不停地向前线集结。具体做法是:从大后方调来战机,在二线机场加满油后,飞赴一线机场,然后再从一线机场起飞,发起进攻。到了后来,苏军奇特的调动甚至搞得德国人莫名其妙了。他们往往发现,昨天刚刚摧毁的跑道上眨眼间又摆满了苏联飞机。没有办法,德国飞行员只好再炸一遍。根据德方记录,在23日和24日两天,德国空军又摧毁了1357架苏联飞机——绝大多数是在地面被击毁的……
事实上,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德国空军很弱小、很袖珍。他们在数量上尤其不如对手。苏联空军如果能在防空武器的配合下,积极采取防御作战的话,最后被拼光的,也许是德国人。
但是,斯大林刚愎自用,从1941年7月至10月,苏联空军从未间断过他们的逆袭。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苏联机群仍呆板地以密集编队,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继续向德军发动攻击。而这些袭击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逆袭损失巨大,收效甚微。
然而,德国人亦低估了苏联空军的实力,更低估了苏军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他们意识到了,对手的精力是无穷无尽的。
这一次,德国人是认输了。为了阻挡苏联轰炸机群,德东线的3个航空大队被迫改变战术——大批战斗机从前线紧急召回,他们以双机或四机为单位,在整个苏德边境来回巡弋。令德国飞行员特别震惊的是,无论敌人轰炸机群在德机和高射炮打击下损失多么惨重,但只要有一架幸存,那么这架飞机仍会坚定地向目标飞去。而在这架飞机被击落后,新的苏军轰炸机群又会出现在天空。
有一次,一名叫做汉斯·斯托尔的德国飞行员对他的对手产生了好奇,他搞不明白,苏联人怎会如此固执。在一次战斗中,斯托尔故意击伤了一架苏联轰炸机的右引擎,然后他降低高度,接近了那架轰炸机。据斯托尔后来追述:“我看见机舱里有一名苏联机枪手,他也看见了我,他对我挥舞着拳头。然后他扭过头去,朝驾驶舱望了一眼——驾驶员已经死了。接着他又看了看飞速接近的地面,最后狠狠地瞪我一眼。当时,他的飞机离地面只有20米,无法跳伞了。转眼间,轰炸机撞在了地面上炸成了一个火团。”
就这样一天接着一天,德国战斗机碰上的都是“打不完”的苏联轰炸机群。苏联人顽固地不肯派战斗机为之护航。当时,苏联空军的理论是:“一个紧密编队的轰炸机群,足以抵御敌方战斗机的攻击。”——可他们毕竟不是“B—17”,要知道,即便是“B—17”这样拥有13挺重机枪的“空中堡垒”也很难抵御德战斗机群的攻击。德国战斗机通常的战术是:由高空向低空的敌编队进行俯冲,打散其队形。然后再利用“ME109”优越的爬升性能退出战场。利用这种方法,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常处于这样一种形势——选择只对己有利的形势才与敌交战。打不过,一溜烟儿跑就是了。
即便是这样,德国飞行员也高呼受不了啦,没完没了的空袭折磨着他们的神经。一天出击6~8次已经成了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休息时间却不足5个小时。
汉斯·鲁德尔后来追述说:“我们通常是凌晨3点起飞,晚上10点返回。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一躺,往往立即进入了梦乡。但只要前线一召唤,我们就必须立即赶过去,那段时间,我们走路仿佛都是在梦游一般……”
可见,这又属于数量与质量的博弈,究竟是数量压垮质量,还是质量打垮数量,这取决于双方谁能坚挺到最后。
关于东线空战的总结
在描写法兰西战役的时候笔者曾经说过,战争史是一部犯错史,比的是哪一方犯错少,不那么致命。德国空军的错误在于,高估了自己的质量,低估了敌人的数量。交战第一天,东线德军损失了10%的战机,眼看只能维持两个星期了。可是,苏联空军发动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反击”,使德军获得了内线作战的优势,这大大抵消了他们数量上的先天不足。
反观苏联空军,由于斯大林盲目自信——总想着如何赚一票。发展到后来,他甚至命令空军对普洛耶什蒂油田、华沙、赫尔辛基(芬兰首都)、柏林展开逆袭。这当然是瞎指挥,本来,苏联空军可以借助防空武器与敌人打一场“内线战”。可到头来,他们却在德国防空武器与战斗机的配合下被打得落花流水——让德国人打了场“内线战”,这差不多拼光了苏联空军殷实的老底。
譬如6月25日,苏联空军出动远程轰炸机偷袭挪威和芬兰各机场——他们满以为可以轻松得手。怎料,德国人早有准备,疏散了跑道上所有的飞机。那一天,苏军损失了23架轰炸机,取得的战果却不值一提——没有击伤一架德机;唯一的战果是击伤了跑道上芬兰空军的两架老式教练机。①这次袭击也给忸怩作态的芬兰政府找到了理由:1941年6月25日,芬兰政府宣布同苏联处于战争状态。
再譬如8月11日,苏联轰炸机编队从波罗的海一个小岛起飞,轰炸柏林。他们出动了14架远程轰炸机。在起飞过程中,一架轰炸机因操作失误而坠毁在跑道上。起飞后不久,他们又遭到了苏联高射炮的集中射击——空袭柏林是在保密下进行的,前线部队对此一无所知。结果,又有一架被击落。剩下的12架好不容易躲过了自己人的火力网,但刚刚越进德国领空,一架轰炸机因发动机罢工不得不提前返航。就这样,最终飞到柏林并投下炸弹的还剩11架。
还没完呢。在柏林防空火炮猛烈打击之下,又有4架轰炸机被击中,于返航途中坠毁。另一架因迷航误入芬兰领空,遭到了芬兰战斗机的拦截,全体机组成员被俘。出征时的14架轰炸机最终只剩6架得以安全返航……
总而言之,苏联空军死得太不值,太憋屈了。一直到1941年10月,德国中央集群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时候,斯大林方才如梦初醒,放弃了这种政治意义远超实际意义的“反突击”(他想轰炸柏林也够不着啦)。
当然,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德国人的位置去观察就会发现,在此之前的所有对手中,德国空军都能在第一时间取得决定性的空中优势。可是,当他们在东线奋战了4个月后,苏联空军仍能对东普鲁士、普洛耶什蒂油田、柏林构成威胁。
在7月份,苏联机群还真的飞到了普洛耶什蒂油田上空,击中了当地一家炼油厂和储油罐,将德国人存储的9000吨原油化为灰烬。即便是德国空军取得了良好的战绩,却也无法阻止苏联空军的逆袭。正如英国作者贝格斯德伦说的:“其他任何一支空军在遭受苏联1941年6月22日那样巨大的损失后,很可能已经精神崩溃掉了。然而,苏联空军从未停止过对德国空中优势的挑战。”——这才是苏联空军最难能可贵之处。
现在,苏联人已经将他们的重工业迁至乌拉尔山脉,在西伯利亚的山洞里,在异常艰苦甚至原始的条件下,苏联军工产业开始三班倒不间断地重新投入生产。几个星期内,他们的产量就会超过德国;3个月后,他们的产量就超过原产量;11个月后,他们便可以达到原产量的2.5倍!1943年,当美国人的战略轰炸将整个德国炸得底朝天的时候,当同盟国飞行员将德国空军消耗得弹尽人亡的时候,苏联空军才会赢来重生。
注:
①根据苏联人自己的说法,他们一共在地面上摧毁了150架德国飞机。这当然是无稽之谈,谁都知道,驻守挪威的是德国第5航空大队,在不列颠空战的时候,它的战机数量从未超出过200架,如果苏联空军真摧毁了150架作战飞机,施登夫上将早就被希特勒吊起来鞭尸了。
国境鏖兵(中央集团军群的战斗)
行文至此,东线初期的空战可以告一段落了。虽然苏德空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就像有人说的,仅仅在4年之后,德国飞行员也将表现出不亚于战争初期苏联飞行员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在柏林最后的决战中,德国飞行员也将在伤痕累累的情况下,驾机撞击苏联地面部队!我们甚至还能看到德国的“神风”敢死队。
好了,话题不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上吧。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东线陆地上的较量。这也是近代战争史上最冷酷无情、最惊心动魄的一章。
我们知道,德国入侵军团将由3个集团军群组成。在最北面东普鲁士方向是德国的北方集团军群,下辖有20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3个机械化步兵师。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那就是:歼灭波罗的海沿岸敌人,并与芬兰军队会师于列宁格勒城下,一举攻克列宁格勒这个屹立在苏联北方的重镇。
在中间波兰方向,是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他们的任务就非常不明确了……
在波兰最底部的,是德国的南方集团军群,下辖有33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3个机械化步兵师。他们的任务也很明确——拿下乌克兰首府基辅。
而我们现在的主角,就是那个任务非常不明确的中央集团军群,它也是所有入侵军团中兵力最强大的一支。共计:35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步兵师。
这便是“巴巴罗萨”计划的大概构思。看得出来,三路大军分散得很远,各自冲向自己的目标。总而言之,三路大军是没有什么配合的,他们的战线有时连成一片,有时却距离很远。愈往东去,他们的战线就愈长,部队就愈分散。大家注意看下页地图,俄国欧洲部分是一个漏斗形,越往前走正面就越宽阔。
如上文所述,中央集团军群共计50个师——35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步兵师。特别是他们的装甲师数量,几乎占了整个东线德军的一半。中央集团军群的基本结构是:第4和第9集团军,指挥官分别为:冯·克鲁格元帅以及阿道夫·斯特劳斯大将。另外,他们还有第2和第3装甲集群,指挥官分别为赫尔曼·霍特将军和古德里安大将。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为冯·博克元帅。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博克元帅。博克是一名典型的普鲁士传统军官,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更不关心纳粹党的外交政策。总而言之,普鲁士传统军官的教条就是:不问政治,只管打战。他们认为,一个参加政党或者关心政治的军人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德国同僚对博克元帅的评价是:性格直率,喜欢唠叨,为人刻薄,爱挖苦人。
第4集团军总司令冯·克鲁格元帅,人称“聪明的汉斯”。出身于军人世家的他打小成绩优异,深受希特勒赏识。
第9集团军总司令阿道夫·斯特劳斯大将,一个传统的普鲁士军官。同僚对他的评价是:沉默寡言、谨慎而有经验。
第2装甲集群总司令赫尔曼·霍特,古德里安上将的黄金搭档。同僚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沉静的、一丝不苟的人。”这是他的签名照。
第3装甲集群总司令古德里安。由于波兰及法兰西战役的辉煌,这位公认德国装甲部队的创始人拥有愈来愈高的声望——也越来越不可一世。同僚对他的评价是:“一位天生的军人,但脾气暴躁,极难相处。”所有同僚没有一个人喜欢他(当然,他也不喜欢所有人),倒能获得前线士兵的拥戴。因此,普通的士兵都以在古德里安麾下作战为荣。他军团的所有坦克上都用白漆写上了他名字的缩写——大写字母G。
OKH赋予陆军元帅冯·博克的任务是:“包围和消灭驻扎在白俄罗斯的苏联军队。”他们的对手,是苏联大将巴甫洛夫指挥的苏联西方方面军。它辖有4个集团军(24个步兵师、12个坦克师、6个摩托化师、2个骑兵师),捍卫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所以配置了当时苏军最精锐的坦克部队。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德国中央集群就有这样一个好的开端。在1941年6月22日那个著名的周末,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并不在自己的岗位上,而是在军官俱乐部里看电影(人生中最后的一场电影)。他手下的军官们则一如既往地举行各种周末娱乐活动。那天晚上,许多军官在公园里通宵畅饮,喝得烂醉如泥。
这个时候,军区高级情报官员布罗金上校突然打来电话,报告前线形势万分紧急。他说:“德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并且在部分地段越过我国边境!”
巴甫洛夫大将不耐烦地听完电话,陪他一起看电影的方面军副司令员博尔金少将也没当回事儿——甚至还添加上了“纯属无稽之谈”的评论。他叮嘱布罗金上校:“你还是睡觉去吧。”接着,他们继续看电影。
好吧,既然巴甫洛夫先生兴致如此之高,鄙人就不好意思再打扰他了。22日凌晨3时15分,中央集群所属炮兵部队开始倾泻炮弹。他们采取传统的徐进弹幕射击,一码码地将炮弹向苏联腹地延伸。在这一点上,德国炮兵是很保守的。古德里安上将后来承认:“炮击不过是一个预防手段,以避免苏军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