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之所以动怒,恰恰是出于军事与政治两方面的考虑。因为意大利人一旦在希腊采取军事行动,肯定会把英、美两国也牵扯进来。大家也许还记得,希特勒在出访西班牙之前,曾与墨索里尼在勃伦纳山口会过面。那个时候,希特勒就警告墨索里尼,千万不能在南斯拉夫或希腊采取军事行动。他担心,由于轴心国日益增长的好战性,会影响美国大选结果。他是多么希望罗斯福总统滚蛋啊,如果美国能换一个“爱好和平”的总统,该多好。
在英国方面,据英国前首相张伯伦在1939年4月13日向希腊作出的保证:“一旦希腊遭到外国进攻,英国将提供一切支援。”当然了,希特勒从来就没怕过不中用的英国陆军,可他担心英国空军。用希特勒自己的话说:这等于向英国发上一张快来占领希腊的邀请函。这样,英国人将进驻克里特岛,他们的空军基地也会因此向前推进500公里,并威胁到德国南部以及罗马尼亚油田(普洛耶什蒂油田)——在此之前,英国空军是飞不到这个地区的。
在讲挪威战役时曾说过,罗马尼亚油田是德国“最软的”那根肋,德军机械化部队都指望着那几口油井养活。没了石油,坦克都跑不动了,苏联那儿还打个鸟啊?!墨索里尼完全是在破坏希特勒一生中“最伟大的计划”。
还是用希特勒自己的话来叙述吧:“这种局势从军事观点来看是危险的,从经济观点来看简直是令人惊慌的,因为英国轰炸机居然威胁到了罗马尼亚产油区!”
是感叹号吗?不,完全是惊天噩耗!在这里,我要极其严肃地给墨索里尼同志翻案了哈。那些后来轰炸普洛耶什蒂油田的盟军飞行员真应该感谢墨索里尼,或者说同盟国对墨索里尼真不公平,对于他真不该处死,而应授予一朵小红花——表彰他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希特勒此时正在气头上,当他的火车于10月28日开进佛罗伦萨(意大利中部城市)火车站时,他又压下心中的怒气。当时,前来迎接的墨索里尼满面春风,大步流星地前去拥抱了他。墨索里尼用德语大声喊道:“元首,我们在进军!胜利的意大利军队已经在今天黎明越过了希腊边界啦!”
在墨索里尼的熊抱下,希特勒杀他的心都有了。可是,墨索里尼毕竟是自己的朋友,希特勒将情绪控制得很好,站在一旁的施密特博士觉得惊奇。后来他写道:元首连“在思想里咬牙切齿的迹象都没有”。墨索里尼却异常兴奋,狂侃意大利军队是如何拉风。
当然了,墨索里尼还是有一点儿愧疚之心的,他当即赠送了希特勒一份特殊礼物——汉斯·马克特的名画《佛罗伦萨的瘟疫》。希特勒后来对施密特博士说:“墨索里尼并没有将我骗住,他是想软化我,因为他把我的计划搞得乱七八糟。”
面对墨索里尼的馈赠,希特勒回应道:“我出钱买下这幅画了,送我才不要。”
希特勒明白,既然“意希战争”已经爆发,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后来曾对东线总司令博克元帅提及此事,希特勒抱怨道:“意大利不仅对我们保密,而当我们提出指责时,还矢口否认。我本打算去佛罗伦萨,尽力阻止这种恶作剧,至少让墨索里尼把事情暂时搁置起来。可是一切都太迟了——墨索里尼宣布战争已经打响。而且,最终结果也令人担忧,罗马尼亚油田将受到英国空军威胁。这实在太可怕了……”
还能怎么办呢?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希特勒只能很客气地对墨索里尼说:“德国完全支持意大利在希腊的行动!”
当时,这两位独裁者正在皮蒂宫举行会谈,得到消息的群众在宫殿外面越聚越多。他们情绪激动地高呼:“元首万岁!领袖万岁!我要见元首!我要见领袖!”两位独裁者不得不三番五次走到阳台上,让群众安静下来。在外人看来,希特勒似乎心情不错,神采奕奕。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元首此时的真实感受呢?经过7小时索然无味的会谈,下午6时,希特勒乘火车走了——他连留下来赴宴的心情都没有。
而那位大腹便便的墨索里尼却自我感觉良好。在为希特勒送行时,他激动地拉着希特勒的手道:“与历来一样,德、意两国在所有问题上,意见完全是一致的!”
一致个屁!希特勒前脚刚一踏上火车,积蓄多时的愤怒便如滔滔洪水般宣泄出来。他喊道:“墨索里尼为何不攻打马耳他或克里特岛呢?这样做,也许还有点意义。”他认为,墨索里尼完全是在显摆技艺,是想用希腊战役同德国在挪威的胜利匹敌。最后,希特勒居然还一本正经地赌咒发誓起来,他宣布,“自己绝对不会资助意大利人一枪一弹”。让那些愚蠢的意大利猴子在奥林匹斯山上吹风吧,我可管不着。
意大利猴子果然没令他失望——希特勒刚刚回到柏林不久,意大利军队在希腊遭到挫败的消息就传来了。仅仅几天工夫,希腊军队便夺回了战场主动权。11月3日,希腊军队转入反攻,意大利人也不含糊——他们一下子就缩回了出发阵地。也不知意大利人是吃什么东西长大的,在装备低劣且临时动员起来的希腊陆军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皇家空军把4个重型轰炸机中队开到了马耳他岛,英国陆军的两个营也在克里特岛登陆。不过,丘吉尔提出直接派陆军参战的请求,却被希腊首相默塔克塞斯将军拒绝了。因为默塔克塞斯将军担心,英国陆军直接参战会把德国人引到这个战场来。至少,眼前意大利人还能够对付。
啊!意大利军队就是这样被希腊人所歧视。后来,美国记者威廉·夏伊勒在书中调侃道:不到一周,意大利军队在希腊便“胜利地”溃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