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并非证明自己的工具
幸福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即使没有实现什么目标,你也依然是幸福的。
大多数人认为,一旦实现了某个目标,就会感到很幸福。他们认为幸福就在某个地方等着自己,距离并不遥远,一直都在那个地方静静等待。
如果你认为只有实现了某个目标自己才能感觉良好,那你就必须面对一个问题:这个目标可能永远不会实现。而且你始终都知道,自己正在为一个可能永远都实现不了的目标奋斗。
如果把幸福寄托在某个尚未拥有的事物之上,你无疑就是在否认自己拥有创造幸福的力量。
很多人会把自己的不幸用作工具,借此证明自己是一个真诚的人,而且深怀恻隐之心。然而,正如贝瑞·考夫曼在《相爱就是幸福地在一起》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不幸并非是必需的。你可以是一个既幸福又真诚的人。你也可以是一个既幸福又心怀怜悯的人。如果你在爱一个人时并不幸福,那其实根本就不是爱。美国伟大的精神导师埃米特·福克斯说:“爱,就要扮演好你自己的角色。”
最近,词曲作家弗雷德·奈普跟我谈到了人们学习使用和滥用不幸的方式。为什么人们总觉得自己不应该感觉良好呢?奈普说他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并还为我列举了一个清单:
·如果我感到不幸,那么我就是一个好人。
·如果我感到不幸,我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如果我感到不幸,我就没有伤害任何人。
·如果我感到不幸,那证明我在意。
·如果我感到不幸,那证明我是个务实、明白的人。
这个单子揭示了人们感到不幸的强大动机。如果让自己不快乐也需要动力的话,那奈普列举的清单显然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然而,在著名的夏德俄训练课程中,自我改造理论的先驱沃纳·艾和德一直在强调:幸福是出发点,而不是苦苦追寻的目的地。
有一次,我正在收听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拉里·金的节目,他通过卫星电话采访沃纳·艾和德,当时艾和德正在俄罗斯工作和生活。采访中,艾和德提及他可能很快就回美国,于是拉里·金就问他,回家是不是让他感到很幸福。
电话另一端出现了短暂的停顿,很显然,拉里·金的话让艾和德觉得有些不快,因为他觉得生活中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让我们幸福,他最后回答说:“拉里,我已经很幸福了。回家不会让我幸福,因为无论我做什么,都是从幸福出发的。”
幸福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即使没有实现什么目标,你也依然是幸福的。从现在开始,告诉自己“我拥有幸福”,用幸福点亮你的励志之路,让自己一路欢歌,而不仅仅是笑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