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醒来时,都要有所期待
你要在脑海中主动“创造”一个成功的自我画面,而不是被动等着去“接受”一个画面。
1976年,我和阿诺德·施瓦辛格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家酒店共进午餐。那时的他还不怎么出名,饭店中没有一个人认得他。
当时,他正在城里为参演的电影《饥肠辘辘》作宣传,那部影片的票房成绩一般。当时我是当地报纸的体育专栏撰稿人,计划用一整天的时间对阿诺德进行一对一的采访,然后为星期日特刊撰写一篇人物专访。
我和餐厅里的其他人一样,对他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他将来会变成一个大明星。我答应和他共度一天,因为那是我的工作。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的态度非常漫不经心。
但那一天,最令我终生难忘的经历就发生在共进午餐之时。我们边吃边聊,我打开采访用的记事本,照例问些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其中,我问了一个问题:“现在你既然已经从健美运动中退出了,接下来打算做什么呢?”
施瓦辛格语气极其平和地回答说:“我要成为好莱坞票房第一的影星。”他的口气,就好像在讲述某个平淡无奇的旅行计划一样。
他的回答显然让我大为震惊,甚至有些觉得可笑。因为当时的施瓦辛格可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健美和修长。他整个人就像被吹起来一样,壮实得像座小山。我很怀疑他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否合理,但为了不失礼节,我还是尽量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他在第一部电影中并未显露出什么才华,而且浓重的奥地利口音和粗壮笨拙的体型也让观众难以马上接受。我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跟他一样平静,然后问他打算如何成为好莱坞最耀眼的明星。
“就像我做塑身运动一样,”他解释说,“在脑海中勾画出一个成功的自我,然后按照那种形象生活,就像美梦已经成真。”
他的回答实在太过简单,简单得几乎毫无意义。不过我还是把他的话记在了笔记本上,并铭记至今。
后来的那一刻,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从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中知道,他已经凭借自己的第二部电影《终结者》成为了全世界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难道他有特异功能吗?还是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之后的很多年中,我一直把阿诺德勾画自我形象的方法用作自己的激励工具,还在自己的企业培训讲座中教授这种方法。我引导学员们在脑海中主动“创造”一个成功的自我画面,而不是被动等着去“接受”一个画面。换句话说,你要去做自己未来的创造者。
生活在自我激励的状态中,关键是:当你每天早晨醒来时,都要有所期待。那些你在人生历程中为之奋斗的东西,正是它们让你时刻有一种渴求。
其实你现在就可以勾画这种形象——以后做还不如现在就做。你可以随时改变这种形象,但要保证你的脑海中每时每刻都有一个画面,你的生活中始终都有一种渴求,看看这样做会对你自我激励的能力有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