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四自”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制定了《学生自育自管制度》、《学生在校一日守则》等规章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文明监督岗”、卫生检查、宿舍管理、主题班会考评、学风监察等辅助性的督查制度。由教师和学生进行双轨督查,天天记载,周周讲评,发现问题及时“会诊”解决。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临海中学学生自我管理、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学校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此案例表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全新的气象。当然,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需要校方精心组织,采取适当的举措,使它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化。一般先由学校或教师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并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观念,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养成执行集体组织要求的习惯,逐步地转化为约束自我行为的规范。有了规范就有了自我管理目标,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与他人比较、与过去的自我比较,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最终形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的自组织自适应系统。即不用他人管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较为成熟的阶段。其具体途径有:
(1)在教育组织活动中,加强正确的导向。
(2)通过值周班制度、“一周班长”制度、班干部轮换制度等措施,将班级建设成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基本阵地。
(3)运用教育评估手段,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
学生非正式群体,主要是指学生之间由于有着共同的需要、兴趣、利益、经历以及价值趋向相同、性格相近、地域相近、习俗相同等等,而自发组合在一起的群体。它没有正式文件规定予以组建,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组织形态,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它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积极型。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绝大多数是学校的学习尖子、各种活动的骨干分子,思想进步,上进心强,对学习、活动认真负责。他们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学习,研究、讨论有关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科技、艺术等活动,以弥补正式团体的不足,满足自己的心理、生理需求,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提高。
(2)消极型。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往往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有自卑心理,人际关系差,多曾遭受过冷遇。他们对班级、学校、社会的一系列集体活动缺乏激情,反应冷淡,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但还未达到与班级、学校、社会公开对抗的地步,处在中间状态。这类非正式群体的弹性非常大,如果教育、管理、引导得好,就能够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否则,就会促使其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3)对立型。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是那些表现差、有劣迹、受过处罚、自暴自弃的学生。他们往往故意与班级干部、老师及学校领导对抗,干扰、破坏班级、学校的正常秩序,以达到心理的满足。
(4)犯罪型。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数量虽少,但危害很大,不少还带有黑社会帮派组织性质。
(5)娱乐型。这类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活动,弥补学习、课余生活的空虚,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学生中这些非正式群体在大部分学校中普通存在,它们所起的积极、消极和破坏作用对学生管理有着一定影响,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对之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如果学校管理者不能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就会使学生的积极有益的课余活动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中的一系列思想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班级、学校的歪风邪气及违法事件得不到及时打击,就会影响良好的班风、校风和学风的形成,导致一些学生误入歧途。因此,重视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是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一般可运用以下方法。
(1)诱导法。对于积极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要在活动内容、方法、措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指导,使之不断进步,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对于娱乐型、消极型的群体,要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方法进行诱导,使之逐步走上积极发展的轨道。
(2)渗透法。通过对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调查,把一些思想进步、社会活动能力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干部、共青团员、活动积极分子渗透到他们的群体之中,以便及时掌握情况,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3)激励法。对学生中非正式群体所开展的各种有益活动,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推广,并且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这样做,既能使群体成员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心理需求,又能为班级、学校、社会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4)分解法。对于消极型、对立型、犯罪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可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促使其群体成员离开群体,达到瓦解其群体的目的。
(5)严惩法。这是针对犯罪型人员而采用的惩戒手段,特别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犯罪情节严重的非正式群体成员,此手段更是必要。
(6)吸引法。班级、学校要积极加强正式群体的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余活动,增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吸引力,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吸引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参加。
(7)攻坚法。通过对消极型、对立型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成员的转化,带动其群体向良性转化。
8.特殊学生的管理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着眼于全局,所有这方面的计划、措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无疑的。但是对一些足以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突出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也必须引起学校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因为这些突出问题,如不及时防范或制止,它就会像细菌一样地蔓延,腐蚀着整个学校的肌体。一个学校的校风,往往就是这样变坏的。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没有必要隐讳或回避这些问题。我们正视它,是为了把这些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使所有学生健康成长。常见的突出问题有如下五个。
学生吸烟问题
相当多的中小学,特别是中学,有少数学生吸烟。学校领导者不要小看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走下坡路,往往是从吸烟开始的。据一些有偷窃行为的少年犯供认:开始时,他们把父母给的零用钱、早餐钱节省下来买烟,继而谎称要买文具书籍,骗取父母的钱买烟,继而偷父母的钱。染上抽烟恶习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小偷,逐步发展到大偷。从在家里偷,到在社会上偷。由此可见,学生吸烟是和撒谎、偷窃以至犯罪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为什么吸烟?一是交友不慎,和一些有坏习气的青少年混在一起,抵制不住别人的引诱。二是觉得吸烟“神气”,为了表示自己已不是小孩,模仿成年人的举动。开始只是好玩,逐渐成了嗜好。
怎样对待学生吸烟?应该明确宣布:禁止中小学学生吸烟。不要不痛不痒地只作一般要求,而要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道禁令。当然,吸烟的不一定是坏学生,但凡是品质不好的学生,几乎都吸烟。既然吸烟成了学生变坏的诱发因素,我们就不可把它看成是一件小事。禁止学生吸烟,先要讲清道理。《中学生守则》第六条规定,学生不得吸烟。这是每个学校不准学生吸烟的根据。但更重要的是应讲明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对空气的污染、对金钱的浪费,以及一些青少年吸烟成痛以后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道理。
所谓从严治校,就是凡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一定要从严要求。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吸烟,不及时教育、制止和追查,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此外,学校领导和教师,最好不吸烟,至少不要在学生面前吸烟,更不要在教室里吸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六条规定: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班主任如果一边嘴里叼着香烟,一边训斥学生不该抽烟,哪会有什么效果?
中学生吸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英国中学里有20%的学生吸烟。这一情况已引起英国有关方面的关注并对此作出反应。英国政府宣布拨出100万英镑用于对11~16岁少年进行反吸烟教育。有证据表明,大部分的成人吸烟者都是从十几岁开始吸烟的,所以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少年进行反吸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强调这个问题,是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
学生早恋问题
学生早恋是由于性早熟引起的。美国、苏联、日本等国的学者都认为,现代男女青年性成熟的时间都大大提前;另一方面,青年的社会成熟却推后,二者存在着越来越大的不平衡,人们把这种生理上的提前成熟渡之为“单方面的进化”。我国有的青年工作者也对此作了调查,认为青年男女生理性成熟比20世纪50年代提前了一两年。在有的学校初中一二年级甚至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出现了早恋现象。性早熟是无法制止的,也没有必要去制止;但早恋是应该制止的,也是可以制止的。
为什么学校教育应该制止早恋?道理很明显。因为中小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将来是否能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材,全靠中小学阶段的努力学习;他们的身体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因而不可能把握恋爱这样重大的事情;他们是消费者,经济来源完全依赖于家长,他们不具备任何“谈情说爱”的条件。总之,凡早恋者,其学习、身体、品德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从已经发生的学生早恋的事例看来,早恋者中,大部分是后进生,尤其是在后进生集中的班级里。这些学生精力旺盛,但听不懂课,不会做作业,升学无望,精神空虚,精力无处发泄,于是互相“配对子”。如果一个班出现这种“配对子”的现象,这个班的班风就要受到影响;如果一个学校有几个班出现这种现象,这个学校的校风也就会大受影响。所以学校领导者不可不慎重对待。
怎样对待学生早恋?这也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多年来美国一直在争论学校要不要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让他们懂得生育和避孕的知识,赞成者认为这是减少未婚少女怀孕的惟一办法,反对者则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怂恿,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美国政府采取折中态度,主张青少年的性教育留给父母去做,但这样做,并无明显效果。
我国有自己的国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要预防学生发生早恋,应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各种有益活动,吸引学生参加,用精神文明占领学生的课外阵地。对后进生要特别关心,尤其不要把后进生集中编成差班。学生中一旦出现早恋,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采取严厉措施,但必须及早告诉家长,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的工作。
防微杜渐——在某种思想、作风刚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和杜绝,不使其发展,对学生早恋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少年男女双方已经陷得很深,工作的难度就大得多。单纯幼稚的学生,如有早恋现象,在外表上总是有蛛丝马迹可寻的。有经验的校长认为,凡有下列表现,就应密切注意。
(1)有旷课行为、深夜不归的;
(2)追求打扮,讲究吃喝的;
(3)与校外不三不四的人接触的;
(4)突然大手大脚花钱的;
(5)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熄的;
(6)突然沉闷不语、眼神发呆的;
(7)精神亢奋、突然狂喜、失去常态的;
(8)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的;
(9)鬼鬼祟祟、嘀嘀咕咕的;
(10)饮食起居不正常的。
为了防患于未然,单靠细心观察、捕捉现象是很不够的,主要是要靠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学生的心,然后进行具体帮助,引导学生恢复常态。同时,不要把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与谈情说爱混为一谈。
学生“闹事”问题
旧中国和西方国家,把学生运动、学生闹事叫做学潮,有的教育学家专门研究学潮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发生学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生是热爱祖国和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是守纪律和讲道理的,学生与学校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在我国已经没有发生学生闹事的可能性。小学生年龄小,服从观念强,闹事的可能性不大;中学生则有所不同,他们自我意识增强,感情容易冲动,如各种矛盾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闹事。1957年,毛泽东就专门谈到“关于少数人闹事问题”,说“个别地方发生了少数工人学生罢工罢课的事件”,并分析了闹事的直接原因和重要因素。他说:“这些人闹事的直接的原因,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要求,有些是应当和可能解决的,有些是不适当的和要求过高,一时还不能解决的。但是发生闹事的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闹事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工人、学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分析,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在我国,中学生闹事当然是极少数。但是作为学校领导者,应尽可能防止学生闹事。因为学生闹事必然破坏正常教学秩序,干扰教育教学工作,给学校甚至社会安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防止的办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