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主要介绍法相唯识宗的思想。法相唯识宗是继承发展古印度瑜伽行派理论学说的一个佛教宗派,也称“法相宗”或“唯识宗”,因通过分析“法相”而得出“境无识有”、“万法唯识”的基本结论,故得名。因而该宗的思想学说主要就是唯识学和法相学,并据此展开了对修行解脱的说明。
法相唯识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是《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和《成唯识论》。《解深密经》是对深奥隐密的大乘经义进行论释,特别解说了阿赖耶识和三性三无性等,并对释迦一代教法作了判别,这些都成为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唯识宗主要教义的基本依据。《瑜伽师地论》托名弥勒,一般认为其实是无着所着。此论把瑜伽禅观境界分为十七地,并对渐次发展的禅观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作了论释,提出了万法唯识所变现的结论。《成唯识论》则是对世亲《唯识三十颂》的解释。
《唯识三十颂》是世亲晚年精心结构的着作,以五言三十行的偈颂,概括地论述了三界唯识的要义,但世亲本人未及亲自注释便去世了。古印度有许多瑜伽系的学者着论对之加以解释,最着名的注释家是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人,称“唯识十大论师”。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曾打算把十大论师的着作一一翻译过来,后接受窥基的建议,改为以其中之一的护法之论为主,杂糅其他诸师之说,译成《成唯识论》十卷,中心内容是论证阿赖耶识为万法的本源,世界万有都是“唯识所变”,“实无外境,唯有内识”。此论成为法相唯识宗的重要代表作,基本上包括了法相唯识宗的全部思想学说。
此外,无着的《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以及世亲的《唯识二十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也都是法相唯识宗理论的重要经典依据。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玄奘弟子窥基所作的《成唯识论述记》,它一向被认为是发挥法相唯识宗理论的代表性着作。此论极为详尽地注释了《成唯识论》,谓世界万有皆阿赖耶识所变,并借助佛教因明,对小乘和佛教以外的各种学说进行了批驳,其影响甚至超过了《成唯识论》本身。
法相唯识宗理论的建立与玄奘西行求法和回国译经讲学的活动也是联系在一起的。玄奘由于深感中土佛教各家学说不一,验之于佛典经论,也异说纷纭,使人“莫知适从”,特别是他对当时流行的摄论和地论两个学派关于佛性的不同说法而感到迷惑。为此,他历经千辛万苦,赴印度取经。他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带回大小乘佛教典籍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此外还有大量的佛像、舍利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满载着名震五印的声誉回到长安。回国后,他把主要精力都用于翻译佛经上,并创立了唐代第一个佛教宗派法相唯识宗。他的译经为法相唯识宗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译经的同时又从事讲学,培养出的一大批佛教学者又为法相唯识宗的创立提供了人才方面的保证。由于玄奘本人取经回国后的主要精力都用于译经,基本上是一个译而不述的人,因而法相唯识宗的主要着作大都是由窥基来完成的。
法相唯识宗的重要理论有三性三无性说、唯识转依说、五重唯识观、五种姓说和五位百法说等等,同时重视因明的运用。在判教方面则提出了“三时教”的说法。法相唯识宗向以名相概念的繁复而着称,同时也富含人类的许多思维成果。下面我们就择其要而略作介绍。
第一节三性三无性
三性亦名三自性、三相、三自相等,是瑜伽行派和法相唯识宗理论体系的中心观念。法相唯识宗以三性来概括其全部学说。三性的内容是:(1)遍计所执性,意谓世界万法并非真实的存在,人们“周遍计度”(普遍观察思量)、虚妄分别而执有实我、实法,犹如绳本非蛇,人们妄执为蛇。《成唯识论》卷八中说:“周遍计度,故名遍计,品类众多,说为彼彼。谓能遍计,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
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如是自性,都无所有。”(2)依他起性:这里的“他”,指“众缘”,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这“四缘”,特别是指作为因缘的阿赖耶识种子及其能够引起心识变现万法的活动;依他起,就是“依他众缘而得起”,意谓世界万法虽非真实,但也不是绝对的空无,作为“假有”还是存在的,如绳依麻等因缘而生。《成唯识论》卷八中说:“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3)圆成实性:意谓于“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破除妄执,便能体悟到万法既无“人我”又无“法我”的真实本性,如绳亦空,由此显示的真如实性即为“圆成实性”。《成唯识论》卷八中说:“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二空所显,真如为性。”法相唯识宗不仅继承了瑜伽行派的三性说,而且还结合唯识理论,发挥了“唯识无境”,认为“三性亦不离识”。“依他起”指的主要就是依识而起。诸识生起时,现似“见分”与“相分”(详下),此即依他起;意识于是周遍计度,执着为“能”与“所”,此即遍计所执;远离有、无二执,我法俱空,便显万法唯识,此即圆成实。
相对于三性,法相唯识宗又有“三无性”的说法,这是为了破除世俗对“三性”的不正确执着而提出来的。“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依三性而立的三无性为:(1)相无性:此依“遍计所执性”而立,意谓世俗认识把因缘所生法妄执为“实我”、“实法”,其实,“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2)生无性,此依“依他起性”而立,意谓依他起的万法乃“托众缘生”,如幻如化,只有假相,而无妄执自然之性;(3)胜义无性,此依“圆成实性”
而立,意谓“圆成实”这一胜义性已经“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此即远离世俗认识所达到的“诸法真如”,亦即“唯识实性”。
关于“唯识实性”,《成唯识论》引《唯识三十颂》说:“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说明远离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而显的诸法实相,即是真如,于一切位常如其性,即唯识实性。《成唯识论》又解释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亦言显此复有多名,谓名法界及实际等,如余论中随义广释。此性即是唯识实性。”上述“三无性”被认为是佛的“密意说”,而非“了义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三性”中的后二性乃“假说无性,非性全无”。也就是说,在法相唯识宗看来,真正“无”的只有“遍计所执性”,至于依他起性,虽无实性,但有假相,故非“全无”,而圆成实性,乃是真有、实有,就更非“性全无”了。现假说为无,只是为了否定世俗所执持的那种实性而已。三无性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三性思想的表述。
第二节 唯识转依说
唯识,亦称“唯识无境”,意谓宇宙万法都是心识的变现,心识之外无独立自存之境。这本是印度瑜伽行派的一个基本观点,世亲的代表作《唯识三十颂》就是专门论述三界唯识理论的重要着作。此论的三十颂,初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一颂明唯识性,后五颂明唯识行位,全论以识的转变为中心,系统论述了“唯识无境”的学说,提出了“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的重要观点,并对有关唯识修行实践的问题作了论证说明。无着、世亲以后,主张“唯识无境”的瑜伽行派分成两派:一是以难陀和安慧等为代表的唯识古学,因其否认“相分”的真实性,故又称“唯识无相派”;二是以陈那、护法为代表的唯识今学,因其主张“相分”真实有体,“见分”取“相分”为境时,见分上会生起相分之“行相”,故又称“唯识有相派”。这两派的思想都先后传到了中国。南北朝时菩提流支的地论学派和真谛的摄论学派所传的基本上是唯识古学,唐代玄奘传译并据以立宗的主要是唯识今学。
从词义上看,“唯识”,是梵文Vija-ptima-trata-的意译。唯,简别义;遮境有,简别识外无境谓之唯:“唯言为遮离识实物”。识,了别义;泛而言之,与“心”、“意”的含义相似:“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区别论之,第八识名“心”,第七识名“意”,前六识名“识”“藏识说名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诸境相,是说名为识。”唯识,就是万法不离识,离识无境。法相唯识宗继承了这一观点,并作了重点发挥。
法相唯识宗强调,众生的“识”是变现万法的根源,“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因而“实无外境,唯有内识”。由于我、法皆唯识,故我、法皆不真。《成唯识论》卷一说:“诸识生时,变似我、法,此我、法相,虽在内识,而由分别,似外境现。愚夫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为了说明万法唯识的理论,法相唯识宗在坚持唯有内识、而无外境的同时,又将识分为三类八识,并提出了“种子说”和“四分说”等来详加解说。与“唯识说”密切相关的则是法相唯识宗的“转依说”。
1.三类八识说
法相唯识宗认为,能够变现万法的“识”可以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它们分别有能缘与所缘两个方面,即能见的“见分”和所见的“相分”,认识活动就是识体自身的“见分”缘虑自身的“相分”,或“相分”引起“见分”,由此证明了“实无外法,唯有内识”。这八识根据它们能变的性质又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前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它们的主要职能是起“了别”和认识的作用。其中前五识相当于感觉,以色、声、香、味、触为对象;第六意识相当于综合感觉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以“法”(整个世界)为对象。
第二类是第七识,即末那识,它的主要职能是“恒审思量”,即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其主要特点略说有三:第一,它的存在以阿赖耶识的存在为前提,“由有本识,故有末那”;它的活动以阿赖耶识为依据,“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它又与阿赖耶识一起成为前六识发生的依据,“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第二,它以阿赖耶识为“所缘”,即把阿赖耶识及其所变现的各种现象“恒审思量”为实我、实法;它同时是联系前六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的桥梁,“执有相故,是先我执所生引故,令六识相缚不断”;第三,在未成佛果之前,它的“恒审思量”表现在“所执我相”,当通过修行而至转依位时,它便“审思量无我相”。
因此,末那识在法相唯识宗的转依理论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第三类就是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它是八识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识,前七识皆依此识而存在并活动。
阿赖耶识,亦译为“阿梨耶识”、“阿剌耶识”等,意译为“无没识”、“藏识”
等,又别称“种子识”、“异熟识”等。这是八识中最根本的识,也是法相唯识宗着重阐发的识,在法相唯识宗的唯识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阿赖耶识有多种含义,《成唯识论》将其归结为“三相”,谓阿赖耶识“体相虽多,略说唯有如是三相”,即因相、果相和自相。
因相:阿赖耶识的因相是说此识能永恒执持产生世界一切事物的种子,是万法的根本原因,故阿赖耶识又称“一切种识”“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万法皆由此识所变现:“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果相:这是说阿赖耶识能按前世善恶之业引生后世相应的果报,保证精神主体的永恒相续;由于果报乃依过去善恶之因而有,果异于因而成熟,故果报新译作“异熟”,阿赖耶识又称“异熟识”“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异熟详说又有三义:“言异熟者,或异时而熟,或变异而熟,或异类而熟。”异时而熟,是说因与果隔世于异时而熟,即前世之因,后世成熟,招感果报;变异而熟,是说“因”发生变化而成熟为果,“或所造业,至得果时,变而能熟,故名异熟”;异类而熟,是说果与因性质有异,因有善有恶,果乃无记性(无善无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