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学恭
去年,筹备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之时,一群中学生或歌,或舞,歌嘹亮,舞优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当中的向宇婷同学荣获了全国舞蹈金奖,之后,又在香港、韩国等国际舞台上,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这群孩子来自金海中学。
于是,我就有了金海中学之行,短暂的停留,感觉这所高举“闪光教育”旗帜的学校,校园里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因这个机会,认识了何晓铭老师,了解了她主持的文学社,读到了她十多年笔耕不辍所留下来的那些诗篇,那些散文,那“颗颗”充满女性情思的文字。
现在,她的部分作品将结集正式出版,一个来自基层的作者在文学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这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文集,成于她传道授业解惑之余,成于她移步青山绿水之中,成于她手捧诗书、口啜香茗之时,是一路足迹的再现,一缕情思的低吟,一扇心灵之光的展露。她的作品有如山涧小泉、午后的清风,更如原野上的花开,沁人心脾,让人不忍释卷。
的确,这是些静如花开般的文字。在“最安静的安静里”,我读到了一位老师对文字的执着,对情感的珍惜,对生命的感恩,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悟。晓铭老师是一个有中国风情结的人,热爱江南小镇,热爱唐诗宋词,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写古意”,语言优美,淡淡地,凉凉地,哀而不伤,若一弯浮在淮河的新月;她“在路上”,无论是长沙、南靖等地的山山水水,还是大理、沈园的点点滴滴,都是她文字中的跃动的精灵。这些旧而不老的时光,使她不断思考、不断前行。
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如同听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可以说,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散文都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在柔美恬淡、灿若桃花的语言里,作者以细腻敏感的心境,虚实相生的笔触,把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的悲欢得失,展露得淋漓尽致。
散文写作的最大技巧在于真情。晓铭老师“品人生”、“寄相思”、“忆往昔”,亲朋好友,知己爱人,她都念念不忘。哪怕是一朵桃花,一块披肩,一粒酸枣,她也为之动容。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她是一个弱女子,但在精神寻求中,她却用文字与情感的力量温暖了自己的一生。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对文字的坚持与信仰。她说“我始终相信,不管时光怎样变迁,不管我们的心流落何方,总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这个声音就是她写就的文字,就是她内心深处低诉的灵魂。在这些文字里,我确切地看到了她的清澈而纯净的眼神与心灵。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第一个读到这样的文字,不仅是欣慰,更多的是激动。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文学艺术,在她身上我看到希望与力量。有如此这般辛勤的园丁,一方面亲身示范,笔耕不辍,终有收获;另一方面,又在学子心田播撒下文学艺术的种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些种子必将会绽放更多更美的鲜花,妆扮着文学大花园,结出更多更大的文学硕果。
受晓铭老师之托,我十分乐意为她的这本集子写几行文字,借以记录我这份激动的心情,期待她更多更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