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5节 给人以欢悦 (1)
1做最善的自我
首先讲一则故事:
C?R?波顿9岁时,母亲有一天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波顿也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那两个
小妹妹了。母亲离家7年后才给波顿寄来第一封信。母亲出走后第3年,父亲死于一次意外
件。波顿的父亲在密苏里州的一个小城与人合开了一家咖啡馆。父亲出公差时,他的合伙人
出售了咖啡馆携款跑了。一位朋友发电报给父亲,叫他尽快赶回来。仓促之中,父亲在堪萨
州的一次车祸中丧生。波顿有两位姑姑,又老又病又穷,收留了波顿家的三个小孩。剩下波
和小弟没有人要,镇上的人怜悯他们,收留了他们。他们最怕人家把他们当孤儿看,但这种
惧也是躲不过的。波顿在镇上的一个穷人家寄居了一阵子,但那年头光景不好,一家之主失
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多养活一口。接着洛夫廷夫妇把波顿接到离镇十一英里的农庄,收容
他,当时洛夫廷先生已70高龄,长年卧病在床,他告诉波顿只要不说谎、不偷窃、听话,就
可以
一直跟他们住在一起。这三条戒律成了波顿的圣经。他绝对恪守这些规则。波顿开始上学了
但第一个礼拜情况糟透了。其他的小朋友不断取笑他的大鼻子,骂他笨,叫他“小孤儿”。
他心里难过极了,真想打他们一顿。但洛夫廷先生跟他说:“永远记住!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不会随便跟人打架。”波顿一直不跟他们打架,直到有一天,一个男孩捡起鸡屎丢到波顿脸
上,波顿痛揍了他一顿,还交了几个朋友,他们说他罪有应得。
洛太太给波顿买了一顶新帽子,波顿很喜欢。一天,一个大女孩把它从波顿头上抢去灌水,
弄坏了。她还说她把帽子装了水好淋湿他的木脑袋,让他清醒一点。
波顿从不在学校哭,不过,回家后就忍不住了。有一天,洛太太教给波顿一个化敌为友的
建议
。她说:“拉尔夫,如果你先对他们感兴趣,看看能帮他们什么忙,他们就不会再逗你,或
叫你小孤儿了。”波顿听了她的话,用功?潦椋淙凰谌喙巫詈茫挥腥思刀仕?
因为他会帮助别人。
波顿帮几个男孩写作文,帮人写辩论稿。波顿还帮一个同学写读书报告,还花了几个晚上帮
过一个女生做算术。有个男孩还怕人家知道是波顿在帮他,而只告诉他妈妈他去抓动物了。
他偷偷到洛太太家来,把狗绑在谷仓里,找波顿替他做功课。由于波顿一直乐于助
人,所以他的烦恼很少,13年来,再也没有人逗弄他了。
过了没多久,两位老农人相继去世,一位太太被丈夫遗弃,波顿是这四家人家
中惟一的男性。两年来波顿一直在帮这几位寡妇。上学和放学途中,波顿会到她们家,为
她们砍柴、挤牛乳、喂牲畜。人们都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反而都称赞他。每个人都把波顿当
做朋友。波顿由海军退役回来时,他们都流露出真正的感情。波顿到家的第一天,就有200
多位邻人来看他。还有人开了80英里的车来看他,他们对波顿的关心是那么真诚。
波顿的事例说明,通过不失尊严地取悦他人,可以交到朋友。吸引朋友的最好的方法,就是
显示你自己对别人很关心、很感兴趣。但你不能做作,你必须真的对别人关心,对别人感
兴趣,否则,你的真面目早晚会露出来的。
有许多人就因为他们只肯顾着自己的事,只关心自己的事务,一生都不能吸引人,交不到朋
友,他们“独善其身”,所以久而久之,便失掉了与外界的联络与感情。
有一个人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他。假使他去参加一处聚会,每个人见了他,都
会退避三舍。所以,在别人纵声谈笑、其乐融融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人寂寞独处,真仿佛有
种“离心力”似的。别处有宴会或集会他很少被邀,他在社会上仿佛是一个冰条,没有热气
,没有吸引力!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在你的身边可能就有。
此人不受人欢迎的原因,在他自己看来,完全是一个哑谜。他本领很高,工作能力很强。他
很懊丧地发现,比他能力低下十倍的人,却能到处受人欢迎,而他自己反而惹人生厌。工作
完毕时,他也很想同大家亲近,但他从来不能如愿以偿。
他没有觉悟到,他之所以如此令人讨厌,关键就在于他的自私心理。他总是为着自己打算盘
。他绝不肯费些时间,抛掉自己的事情,去为他人打算。每次同人谈话时,他总要把话头
拉到他自己的事情上去。
一个人若老是冷漠、自私自利,那么他是不可能交到朋友的,也不可能有人愿意请教他。但
一旦他对别人的事,显示出其关心和兴趣,他便立刻会具有一种“吸引力”。一个只长耳朵
的人,比一个只长嘴巴的人,能获得更多朋友的喜爱。他同别人之间,以前是“相斥”的,
现在却是“相吸”的了。假使他能够常常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的利益着想,便也能获得别人对
他的回报。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不是赚钱,而是要把我们内在的最高的力量、最美善的天性充分地发
挥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成为受人欢迎的人了。
要想多交一些朋友,本身必须有种可爱的品德。自私、小器、嫉妒、不乐于成人之美、不喜
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甚至连小动物也不愿同这种人在一起!
生活在穷困环境中的人,往往欣羡那些有财产、无需作谋生奋斗的富家子弟;但在实际
上,在这些贫苦青年自己的人生中,往往不断积聚着财富,一种比金钱更为可靠的财富——
有着受人欢迎的品德、吸引朋友的能力——平等地与别人相处,而不是凌驾在别人之上。
要使自己受人欢迎、敬重,必须具有高贵的品格。只有能表现出“最善的自我”的人,才能
受人欢迎,被人敬重。
2去喜欢他人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喜欢,但是与人相处并不是件易事。如果我们想生活得愉快、成功,
就必须学习这项重要技巧。那么应该如何去学习呢?答案很简单,但非常重要,那就是
:真诚地喜欢他人。这种喜欢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非一种虚伪的敷衍。
当然,做到这点诚为不易。某些人感到喜欢别人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你能学着多多喜欢别
人,今后对别人产生好感就容易了。光靠嘴巴上说“我要去喜欢他人”是没用的。能使你喜
欢别人的一种思维方式,便是积极的思想,也就是说,你必须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而非消极的
想法对待其他人。它很简单,但并非很容易。“喜欢别人”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果,它是一
种训练有素的思想模式的产物。
要成为令人敬重的人,就必须将你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转到别人的身上去。一个人如果只
想着自己,他是不可能被人喜欢的。哲学家威廉姆斯说:“人性中最强烈的欲望便是希
望得到他人的敬慕。”这句话对于“别人”也同样适用,他人也希望得到你的敬慕。
别人想获得你的关心,却无法从你这里得到,当然也不会去注意你。
如果你只是过度地关心你自己,就没有时间及精力去关心别人了。
如果你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你就必须先学会去爱别人。要真正地去关心别人、爱别人,激
他们展现最好的一面。那样,正如不求报酬做善事终会有所回报一样,别人也会加倍地关心
你、爱护你。
如果在一种艰难的处境中,你能对一个人表现出你的理解和耐心,则不只是那个人,其他人
也同样会对你非常敬重。最好的朋友是能将你内心最好的潜质引导出来的人。你必须透过表
面现象,看清一个人的真貌。如果你帮助他,使他达到他内心中所期望的境界,你一定能
赢得他的敬重和信赖。
行动也可以表达思想,有时甚至比语言更明白、更直接。我们大都只是听人说话,而
没有注意到行动也是种语言,因此使我们与他人的沟通受到阻碍。
倾听的艺术是受人喜欢的秘诀之一。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别人谈话。当
别人有问题来找我们时,我们常会说得太多。我们总是试着提出太多建议,其实多数时候
最需要的也许只是沉默,同时把耐心、宽容和爱传达给对方。下面这段是一位女士的故事,
她现在已经当祖母了,她曾经讲过一次亲身经历,相信对我们了解如何去聆听有很大启发:
这位女士的家以前在费城,是靠社会救济金过活的。在她年轻的岁月中最大的悲剧都来自家
庭的
贫困。她从来不能像别的少女们那样享受正当的社交生活,衣着寒酸,而且常常太小,
绷在身上,款式也都过时了。她觉得无颜见人,常常哭着睡去。绝望中,她忽然心生一计,
每次在聚会里,她都请男伴谈谈他的经历、想法以及对未来的计划。她问这些问题,倒不是
对他们的回答特别感兴趣,而只是希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要看出她的装扮寒酸。可是
,奇妙的事发生了:当她听这些青年谈话时,也学到一些东西,而开始产生了真正的兴趣。
她变得兴味盎然,自己也忘了服饰的问题。可是最令人惊异的是:因为她是个很好的聆听者
,又鼓励男伴们谈论自己,他们和她在一起时总是很快乐,她竟渐渐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女孩
,有三位男士向她求婚。
也许有人对这样的故事不感兴趣,他们会不屑一顾地说:“为什么要对他人的事感兴趣,这
纯粹是胡扯!我才懒得过问别人的事,我只要自己赚到钱,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就好了,管
别人闲事干吗?”
你可以对别人的事置之不理,你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过,如果你是正确的,那么所有
的圣哲先贤——耶稣、孔子、佛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等就都错了。
也许你对宗教大师有反感,那么,让我来举几个无神论者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剑桥大学的豪斯曼教授,他是当代极负盛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