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轻松,让生命更自由
本书是放松哲学或教人放开来活的指导手册,里面结合了东方的神秘经验及西方的心理疗法。
透过实际的训练,我们将可以去除肉体及心灵的紧张,启动觉醒的心,并且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养精蓄锐、提升身心功能及平衡度。此外,释放自己,还可以帮助深藏于潜意识的能量爆发出来,拓展心灵的视野,它也是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奥妙的心灵体验
东方的神秘宗教,基本上是利用禅坐训练及无我思想来提升、转换意识层次。他们所谓的“道”,在近二十年来已经引起西方人研究的兴趣。
在东方的传统修行法中,“释放自己”一直处于关键位置。
东方人利用瑜伽、太极拳等缓慢而流畅的身体运动,达到生理的平衡。最近,西方也兴起学瑜伽的风潮,西方人觉得在静止不动的姿势中,身心才能够完全地放松下来。除了靠身体的运动来平衡身心外,东方人还结合心灵的训练——静心冥思以及对大自然的体认——来更有效地实行。
在本书中,笔者撷取了许多东方哲学的道理和心法——包括佛教、道家。其中,道家和佛教中的禅宗特别着重对于身心宁静、放松的阐释及运用,前者提供了哲学基础,而后者将之发展到实际方法中,成为整合身心的有效法门。
顺性而为
笔者意欲建立一套西方道学的基本架构,不是指道教,而是道家哲学。道家哲学理论起源于中国四位先哲:老子、庄子、列子、淮南子。他们的代表作皆影响后世深远:老子语录《道德经》是道家的创始,它是探究自然真理必读之书;另外,富含机智、率真及豁达的《庄子》延续老子的自然主义,成为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
万物皆归于无所不在的“道”。“道”是难以言喻、无法明说的,它无形无相、精微玄妙,散发着无比的力量。
庄子说:“返复天命、顺性而动(以自然为宗)就是道。”道家主张人应该要无为、常保喜乐、活活泼泼的。所谓“柔能克刚”,是毫不造作中自然能产生的真实力量。若人能依道生活,就必能观见生命的智慧。
道家这种保护自然界平衡的思想,刚好与现代的生态学相呼应,其宇宙论也在现今的物理学中找到了答案。人应该效法自然,因为生命的喜悦蕴藏其中,只有被动如一面镜子,并像回音那样完全回应才能灵机变通,澄静的心也才能明了宇宙,才能体会到草木自然生长、雨水从天降临、鱼儿悠游水间的自由美好。
道中之人毫无行动障碍,他那空灵之心、锐利的眼睛,使他免于被烦恼忧虑分裂而成为整体。他悠游于无垠天地间,因他的生命没有终止。
顺性而为,这样才能平衡及放松自己。
静心训练
道家的哲学内涵在佛教的禅宗里,可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禅师们教导人们透过自我观照来体会物我合一、突破执著的整体感。在禅的境界中,最佳的放松发生于顿悟,最至高无上的境地就是与道合一。在《生活禅》中,罗伯特·林森写道:“身体、情绪、头脑的放松是达到顿悟的唯一途径。”
世界上有不同的种族及信仰:有神论者、无神论者、一神论、密教、显教,甚至无信仰者。不论赋予他们何种名称——即威廉·詹姆斯所谓的“超信仰”现象——“特殊体验”是他们共同的要素。他们基本上都有某种心灵经验,并循着一定方法来奉行。这种特殊的体验不外乎深度放松的感觉——抛弃幻想及虚假的负担。
历代众多哲人主张人类必须放下自我、欲望和执著,才能获得解脱;我们必须放下自我对外界的渴求,释放心灵,以重获难能可贵的自由。汤玛斯·摩尔顿称之为“开放的心”,而东方则称它为“空”。
亚伦·韦兹在《超越神学》一书中写道:“信仰的极致并不是依靠任何事物,而是完全释放。”克里希纳穆提也说:“本性不需要你去找寻,它就是它。”这所有一切都是借着全然的开放与觉知而达成的。没有自我投射的均衡人生领导我们走向觉醒,而没有虚假伪装的境界,也就是禅宗说的:“看清本我,彻见佛性。”
有些人倾向于接受瑜伽的方法,学习探究自我心灵然后求得解脱,他们有一句最关键的话是:“我是谁?”而具虔敬气息的另一种瑜伽,则强调人应臣服于宇宙神秘的力量。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放松,尤其前者主张要勘破我执,解脱自我。
自我的防卫机制及执著,会随着心智的清明而消除。根据东方的说法,除了表面上会思想、记忆、感觉的“我”以外,每个人皆具有空灵本性,而这正是“静心训练”想要揭露的。
静心冥想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静坐,利用禅使人进入无为、平和的境界;另一种是把觉知力融入日常行为中,在生活中实践。
静心并非压抑思想,而是心灵安定。本书第8章中所提到的静坐法,可以帮助我们尽量放松自己、恢复清醒的心念。第9章则接续地介绍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于静坐中所体悟到的美好经验。
学会专一心念之后,我们的观察力会变得敏锐,烦恼及思想将失去扰乱我们的能力。我们以往之所以能感受到草木、阳光、风,或自己的情绪,通常是透过名相,而不是由于心。
禅给予了我们更直接的经验,让我们对实相有更清楚的了解。
用英文解释“禅”解释得最好的铃木博士说过,禅的目的是让我们突破所有枷锁及牵绊。所有的经验心理学者皆认为:自我衍生的欲望及防卫性,正是束缚心灵的主因。唯有依循自然法则,去除不必要的烦恼,人的生命才能流动自如。
中国人用“自然”来诠释本性。所谓自然就是顺应天性,这点在道家及禅学里面是十分重要的观念。
不要被自我所控制而去追逐虚假的表相,应该要还我本性,让心念沉静下来,归于自然空无,这样我们就可以感觉到有如野雁一般自由,悠游于天地之间。开启觉知的心,不去执著、渴求、抓取一切。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全新的体验,但只要我们能够亲身经历到,哪怕仅有片刻,也将会无比喜悦。
然而,我们也许会矫枉过正:以为释放自己、不再强迫自己做某些事,就是代表不用再努力了。因此,基本上我们必须先从身体的放松开始,逐步延伸到其他层次,这样才算正确地认识如何释放自己。
在和谐人生中,觉知的心是片刻都不可少的,而“觉知”即是“洞彻实相”。所有能开启心灵之窗、打破羁绊、求取平衡的修行法,都不只是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改善健康而已,它们更是实现自我、提升精神层次、使心灵更敏锐的方法。
一旦我们体悟到生命的放松与自发性,就会了解一些矛盾的话语其实皆有其真理:丢弃自我才能找到真我;有出世的心才能真正入世地生活(没有不必要的束缚);所有的不平与挫折可以在谈笑间灰飞烟灭,因为阴阳相辅、祸福相依的道理是永恒不变的。只要放开自己,就可知道“无用之所以生大用”的原因了。
由于是全然的开放与觉知,就不会反其道而行,一切美德都将水到渠成,唯有心灵清明的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就笔者所见,过着和谐人生的人都具有一些特质,也是马斯洛博士所提到的“自我实现”类型的人所具备的:开放、真诚、自动自发、有自律感、接受度高、具创造力、有爱人的能力、能够认清事实,并达到超越自我的层次。看来,马斯洛教授之所以常用“道中之人”来形容自我实现者不无道理。
根据马斯洛的看法,能够达成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会产生“巅峰体验”:一种形而上、充满喜悦的神秘经验。而拥有和谐人生的人,同样会产生这等体验,甚至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高原期”,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笔者会在第 11章详述。
不论你属于何种信仰,除非过于狂热或意识形态过于保守,否则都能享有和谐的人生。在和谐的人生中,包容、接纳、开放,或是华兹华斯所称的“随顺应变”都是其中的要素。当你很自然地想要以真实心存在,而不是贪得无厌地想拥有一切时,你将发现所有事物竟是如此美好,没有什么会来阻碍你。
活在诗意中
除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之外,还有许多哲人、心理学家的主张也跟所谓的和谐人生不谋而合。
在《禅宗与心理分析》一书中,艾瑞屈·弗朗姆博士对“全然的存在”有一番阐述:
全然的存在是一种达成一切的状态:不只因具有明智的判断力,而是看清楚“事物的真相”。只有那些破除了自我沉醉、开放的、灵敏的、清醒的、空无的人才能体验得到。全然存在意谓着人跟自然已浑然一体……而且有无限发挥的空间……
在同一本书中,铃木博士也有精湛的见解,他使用“生活艺术家”这个字眼。生活艺术家是开放性地活在此时此刻,活在每一个片刻,不受自我拘束,像风一样自由。铃木博士说真正的生活艺术家,应该就像某位禅师所说的:“能够主宰自己的人,在任何时刻都真诚地表现自己。”
另外,布里士在《禅门探究》一书中也说:“让生命像首诗,让每个片刻都是弥足珍贵的……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框框中,我们并非要以亚洲人的、基督教的、佛教的、禅学的方法来生活,但一定要活在诗意中。”
马斯洛把重点放在“自我实现”上,弗朗姆在禅之中找到答案,铃木博士提倡“生活的艺术”,而布里士在禅的基础上更要我们“活在诗意中”。
道家及禅宗都认为人类这个有机体,若处在开放、觉知、自然不勉强的情况下,会自发及有效性地启动自律功能,并呈现最佳状态。我们叫它“无为”,意指“不干涉”或“不强迫”。
和谐生活的最高价值是:即使是普通的日常生活都能变得更美好。10 世纪一位阿蒙禅师最有名的一句话——日日是好日——即是例证之一。
19世纪著名的自然主义者梭罗,在《湖滨散记》中写道:“那是一个伟大的早晨……我觉得黎明在我体内升起,我是如此清醒。”梭罗已经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了:“生命是如此可爱,我要过如是的生活……能够让日子活得更有内涵,就是最高的艺术。”
生命存在的价值是能择你所爱,而非拖着一个枯萎的灵魂在过活。这只有靠释放自己、开放的心、身心平衡放松、人格整体成长才办得到。在第10章中,笔者会就如何打开心灵潜力做探讨。
为何要学习放松?
“心灵”及“身体”两个层面的放松技巧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准备工作。在本书的前半部几乎都是介绍西方各种不同的身心调节法,你可以自己选择最适宜的方法实行。
借着实行这些身心放松法,你的心灵会很快体验到全新的感受,你将变得更能转化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能从焦虑、限制中走出来,就可以渐渐由自我本位趋于解脱的境地,这种自由的境地就是开悟。
当我们不执著时,一切皆变成空的,一切都变得很清楚,一切都变成自明的,不需要头脑的努力。
——僧灿禅师《信心铭》
东方与西方的身心放松法其实可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其所产生的效力可以帮助绝大多数人,去面对现代人饱受压力折磨的生活。
与压力奋战
现代人正在努力维持自己与环境健康、均衡的关系,无论是在身体上、精神上,每个人都必须随时迎接外界无数种无情、空前的压力所给予的打击,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隐而未发的。
虽然在某些方面人们过得更为舒适,但20世纪急遽发展的科技,也使整个地球更为复杂、竞争、难以预料。世界上已开发国家的人民极难抵挡压力的来袭,即使是一般的日常生活也不例外。
紧张及焦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普遍的现象,社会愈工业化、科技化,神经紧张的症状——压迫感、人格失常、人格扭曲——就愈常出现。而头痛、肌肉酸疼、失眠、心神不定、依赖药物、酗酒、酗烟、呼吸困难更是现代人挥之不去的梦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身心病症潜藏在各个角落。
医学报导发现一半以上难以发现原因的病症,可能都跟压力有密切关系,这种“神秘疾病”正在快速蔓延。压力会瓦解人体的防卫系统,并使疾病乘虚而入,且潜藏一段时间后才爆发出来。高血压即是如此,它会导致动脉狭窄或心脏病,且毫无预警地突袭人体,造成心脏病突发或中风。100年前心脏病十分少见,而今患病的人从老人到小孩都有。
如何消除紧张?
压力是一种文明病,甚至连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名医,都把它视为现代人的杀手。
吃药当然不是解决的办法,它只能缓和症状却无法治本。一旦过于依赖吃药,会有许多副作用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多做放松身体的运动并培养均衡的人生——这是最自然、有效的消除紧张法。
在许多报纸杂志中,我们常会看到所谓的“战/避反应”(The Fightor-flight response)。当自我感到外界的威胁时,人体会动员所有力量采取反应——接受挑战或赶紧逃避。在动员的过程中,心率、血压、新陈代谢(能量消耗率)等现象会增加。
现代生活里有无数的压力来源,但提供人们缓解压力的管道却如此少,人体总是长期处于紧绷状态,血压也老是降不下来。不论是采取“战”或“避”的反应,身体都会受到伤害;相反地,“放松反应”在近年的研究中被发现有相当好的表现。
放松反应的生理现象为各方面皆放慢速度:心率、血压值、呼吸率、耗氧率、新陈代谢、血中乳酸盐的形成、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脑波频率及肌肉紧绷度。有些是非常奇特的:耗氧率可以低到像冬眠动物或深度沉睡者的程度。
哈佛医学院的赫伯特·班森医师对放松有很深入的研究,他以静坐冥想者为研究对象,也在他的《放松反应》一书中列出能促成放松效应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东方的静心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自发性训练法、催眠法。以上所提到的放松方法,将于本书中一一公开,读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来执行。
放松身心的能力及培养和谐生活(一种需要后天发展的艺术),皆是健康人生与自我实现的重要元素,它们需借着放弃西方那种不停向前冲、不顾后果的观念才能达到。其实“努力”的另一种解释即意味着拒绝放松,相反地,“随缘”与“开放的人生观”经常能带来奇迹。
放松的好处
本书将让你彻底了解为何要练习放松,以下是综合各种方法所归纳出的优点及好处:
1.使身体更健康。
2.增加活力。
3.更有效率、更经济地运用身体能量。
4.免于压力所造成的各种身心失常的侵袭。
5.引起身体良好的反应——增加阿尔法(α)波。
6.避免不必要的紧张。
7.降低心脏病或高血压的罹患率。
8.帮助病情更快痊愈。
9.增进肠胃消化功能。
10.使人更快入睡,并提升睡眠质量。
11.站、坐、行走的姿势更为正确。
12.内心更平衡。
13.有效地从工作和休闲中获得和谐。
14.在艺术、运动及游戏中表现更好。
15.对自己的身体及精神状态感到满意。
16.情绪较稳定,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及焦虑。
17.免除在重要场合的不安与紧张。
18.不再依赖镇定剂或安眠药。
19.增加自信及勇气。
20.散发出最佳的幽默感。
21.使人容光焕发、更加美丽。
22.觉知力更为敏锐、注意力更为集中。
23.跟父母、配偶、子女、朋友、邻居、同事的关系更为融洽。
24.心灵更为纯净、祥和、开放。
25.增加创造力。
26.增加自省力。
27.提升生活质量。
28.促进自我实现(完全发挥潜能)。
29.人格更能整合。
30.化解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并导向正面的、积极的想法,例如:宽容、乐观、喜悦、慈悲、热爱……
31.感受到物我合一,并了解自然的法则。
32.重拾失去已久的对快乐的感受力。
33.增加“巅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