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惊魂未定的人都感到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了。“当心我的腿,我想它们已经断了。”维瓦大声喊道,因为刚才赫曼抱住他时,他的大腿毫无反应。维瓦想:他掉下来的可真是时候,正好在我开伞包后几秒抱住了我的腿。要是再晚一点儿的话……他们俩都没搞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特的事情。在下落的过程中,维瓦一直担心他的右腿,生怕从天而降的赫曼会把它拽掉。而赫曼最担心的却是他还能坚持多久,因为他的胳膊已经酸痛难忍了。
“当我们接近地面时,你能不能松开我的腿?”维瓦跟赫曼商量。
“没问题。”赫曼答应得非常爽快。
黑糊糊的大地像巨兽一样向他们迎面扑来,紧接着赫曼就看到了一片森林,最后是茂密的树冠。赫曼真切地感到大树的枝叶飞快地从眼前扫过,他想放开抓住维瓦的手,但动作还是比思维慢了点,结果双脚已着了地,而着陆时身体又翻滚了一下,这就使得维瓦沉重的身体全都压到了他的身上,造成他的胸部两根肋骨骨折。
这对难兄难弟昏迷着躺在地上,好一会儿赫曼才清醒过来,这时他分辨出他们降落在一片松林中,而维瓦的降落伞被一棵大树挂住,伞绳已经扯断了。“上帝保佑,我们还活着。”虽然赫曼感到胸部一阵巨痛,但他已经非常知足了——毕竟是“降落”而不是“坠落”下来的。维瓦的情况也不赖,他终于能感到从大腿上传来钻心的疼痛,刚才的麻木感全消失了。
实际上维瓦的大腿并没有断,只是多处严重的受伤,才使他的腿暂时失去了知觉。赫曼为维瓦包扎好伤口,两人开始亡命天涯。这种逃亡生活一直持续了4天,在抵达荷兰边境时,他们被德军抓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俩都平安回到了家乡。
可人们都觉得发生在赫曼和维瓦身上的经历太匪夷所思了,于是众多领域的专家在几番推断之后,终于给出了一个合理而可信的解释。
当他们的轰炸机在5500米的高空中爆炸解体后,维瓦因爆炸物震动失去了知觉,同赫曼一起被抛了出来。维瓦因昏迷而没有及时开伞,这一点正是问题的关键。如果维瓦没有昏迷的话,他早就开伞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奇遇了。赫曼和维瓦以每秒约53米的速度下降了大概3700米。当时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有1米多,但由于四周一片漆黑,而且维瓦昏迷,赫曼也有点神志不清,所以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当下落到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时候,维瓦渐渐苏醒过来,并打开了他的降落伞。伞刚打开的时候,他的身体因惯性作用而大幅度地摆动。当维瓦的身体摆向赫曼时,赫曼正好被他的腿扫到,1秒钟后,维瓦的降落伞就要全部打开了,他的下降速度将迅速减为每秒5米左右。就在这时,赫曼本能地及时抱住维瓦摆过来的腿。1秒钟后,维瓦的伞全部打开。如果不是赫曼出于本能抱住了维瓦的大腿,他将被维瓦的腿猛击一下,然后继续以每秒53米左右的速度向地面坠落。如果维瓦拉伞的时间提前1秒钟,赫曼将与他的救命稻草——维瓦的大腿擦肩而过。
可正是这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机缘巧合,才“制造”了这千年罕遇的奇迹。
独闯“恶魔岛”
2005年4月17日,侨居秘鲁、专营海产品生意的华人王茂,从格鲁吉亚来到土耳其的达特恰市,作一次短期商务考察。4月21日,考察结束后,他决定放松一下,找一名当地向导带自己到海上去玩玩。
一位上了年纪的达特恰男人走了过来,用英语告诉他说,根哈岛是一个“恶魔岛”,去那里的人十之八九性命难保。根哈岛是“恶魔岛”的说法激起了王茂的浓厚兴趣,他反复游说那位土耳其人做他的向导,可土耳其人坚决不干。不过,那人帮他找到了一艘从根哈岛开来的船,船主毛斯总算答应了王茂的要求。
4月23日一早上船,一路行驶,直到日落时分,毛斯的渔船才驶进根哈岛。王茂是毛斯家接待的来自岛外的第一位客人。
当天晚上,毛斯一家为王茂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其中,有一种加丁调料的生鱼片引起了王茂的注意。这鱼片味道很苦,还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臭味儿。王茂闻着就想吐,可毛斯全家却神秘而虔诚地吃着鱼片,他只好也硬着头皮吃了一点儿。
第二天,毛斯8岁的小儿子领着王茂在岛上转悠,在海边,有—块巨大的礁石,形状像一个光身子的少妇,怀里抱着一块像鱼一样的石头,王茂好奇地爬上那块石头。这时,毛斯的小儿子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拼命地叫着什么,王茂不知何意,继续向石头攀爬,毛斯的小儿子吓得转身便跑回了家。晚上,王茂回到毛斯家,毛斯比划着告诉他:那尊巨石是根哈岛居民眼中的石神,每年夏季来临,居民们都要前往祭拜,祈求石神保佑,让他们出海时能够平安归来,平常少得灾病;而且谁也不准去攀爬石神,更不能将污秽之物抛弃在石神四周,否则,便会遭遇灾难。
王茂听在耳里,心里却不以为然。
可是,刚吃过晚饭,王茂突然发现身上起了一些疙瘩。到了夜里,他身上的疙瘩越来越多,奇痒难忍。第二天,他的身上长出了很多红斑,且越来越痒,越来越痛。毛斯去采摘了一些树枝和野草回来熬水让王茂擦洗,但作用却微乎其微。
当天晚上,王茂的身体开始浮肿,双臂、前胸和后背开始红肿溃烂,令他痛苦不堪。“为什么我会生这种怪病,而你们却没有呢?”他问毛斯。
毛斯说,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却从来没见有谁长过王茂身上这样的毒疮。也许,真的是“魔咒”在作怪吧!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谁知天气骤变,还刮起了大风,这种天气根本无法开船出海。王茂身上的血在不停地浸出,瘙痒越来越厉害,他感到自己就要死了。
王茂踉踉跄跄地走出去观察天气,不幸的是,这个时候他却不小心一下子栽进了身后的水池里。刚一跌进水池,王茂便突然尖叫起来,并像被狗咬了一样狼狈地在水里扑腾。毛斯赶过去将他拉起来。王茂惊恐地问毛斯:“水里有啥东西,它们咬我!”毛斯惊讶地说:“水里只有鱼啊,其他什么也没有。”
王茂再次小心翼翼地将一条胳膊伸向水中,那些小鱼一下子警觉起来,短暂的迟疑之后,便迅疾地冲向他的胳膊,他吓得赶紧将胳膊抬起——他终于相信,它们真的会咬他!现在,连毛斯也感到奇怪了,他将自己的胳膊也伸向水里,可那些小鱼却一动不动,毫无兴趣。
之后,王茂惊奇地发现,被鱼撞击噬咬过的胳膊却不那么痒了——难道这种小鱼的噬咬可以止痒?王茂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他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下到水池中。果然,他刚刚下到水里,那些小鱼便疯狂地向他扑来。他浑身哆嗦,坚持了几分钟。当他爬上岸后,被鱼咬过的地方感觉舒服多了,而没有被鱼咬过的地方,仍是瘙痒难耐。
五天后,王茂身上的红肿全部消失,溃烂的地方也长出了新肉,而长出的新肉部分,那些小鱼却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时间一天天过去,王茂身上莫名的怪病渐渐消失了。王茂已彻底被水池中的鱼迷住了,在离开根哈岛的那天早晨,他向毛斯打听岛上的居民什么时候开始生吃这种鱼的?毛斯说他不知道,只知道他们的祖先很早就喜欢生吃这种小鱼了,说吃了这种小鱼能给人带来好运气,也能消除灾病。王茂隐约觉得这鱼非同一般,他猜测,岛上的居民生活在这样湿热的环境中,却不长毒疮,可能与他们这种特殊的饮食习惯有关。自己大难不死,也许正是与这种小鱼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2005年9月,王茂回到秘鲁,他和朋友们讲起自己在土耳其根哈岛的经历,朋友们大呼惊奇。
王茂总觉得根哈岛上藏有什么秘密。之后,他去了达特恰图书馆,希望能在图书馆里找到答案。图书馆的摩尔博士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完王茂的来意,摩尔拿出一本书来,指着书上的内容给他讲起了数百年前发生在根哈岛上的一则恐怖传闻:根哈岛原是一个荒岛,无人居住。大约在五百多年前,开始有人上岛定居。传说有一年,很多居民身上都发生了奇怪的痒症,抓搔之后,便溃烂、流脓,患处不断扩大,乃至全身……整个根哈岛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此事传到了达特恰市,一些医生前往救治。可是,病情没有得到控制不说,连施救的医生也被感染了。后来,城里的富人们怕这种病毒传播到达特恰市,便组织力量,封锁了根哈岛,他们想用古老而残忍的办法,让岛上的居民以及病毒自生自灭。此后,根哈岛慢慢被人们淡忘。可是,有一年,就在人们以为根哈岛的居民已经全部死光时,却有人在达特恰市逮住了一个来自根哈岛的居民。人们十分恐慌,令他脱光衣服,发现他身上与常人无异。经过盘问,才知道根哈岛上那种可怕的病魔早已不存在了。
听到这里,王茂便把自己在根哈岛的经历告诉了摩尔博士。摩尔吃惊得半天说不出话,他又告诉王茂:他的朋友戴维是达特恰海洋生物研究所的专家,这事也许对戴维的海洋生物研究非常重要。戴维听了王茂在根哈岛的奇特历险后,也非常激动,他看了王茂拍的小鱼的照片,肯定地说:“圣里斯鱼就是隆头鱼科中的一个变种!”
2005年12月9日,戴维博士突然给王茂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他一件重大的新闻——那个关于根哈岛的魔咒已经彻底解开。达特恰市的公共卫生专家根据他的历险经历,派人穿上防护服上岛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根哈岛特异的温度和湿度,致使一种病菌产生了变异,毒性极强,人一旦染上,死亡率极高。而且,专家们还从那种圣里斯鱼体中,发现了一种能抑制和杀死该病菌的物质。王茂大难不死,还帮他们解开了一个困扰达特恰市数百年之久的魔咒……勇少女智破宝藏之谜公元8世纪,捷克历史上出现过一支闻名遐迩的“处女军”,主要成员都是未婚的年轻妇女,其首领维拉妮·普拉丝坦是一个美貌聪慧、武艺过人的女子。这支“处女军”曾一度被当时的捷克女王收编为皇家卫队,女王去世后,维拉妮率领队伍来到捷克北部的维多夫莱山区,因其势力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小王国,这种情况自然不为捷克统治者所容,于是派遣大军前往剿灭。虽然“处女军”最终因力量悬殊而全军覆没,但大战前夕,维拉妮派人将一批价值连城的财宝秘密收藏。十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有人试图寻找这批被誉为欧洲“十大宝藏”之一的神秘财富,也由此引发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事件……捷克素有“中欧花园”之称,不少历史悠久的中南部城市成为近年欧洲人的旅游新热点。但该国北方则由于山路崎岖偏僻,一般不为旅行社看好。
2001年6月,爱好旅行和探险的英国女孩明妮在一个名叫“探奇爱好者”旅行网站上看到一篇颇有吸引力的帖子,上面写着:因撰写特色旅行专题著作需要,本人愿意提供2万欧元资助一位按以下线路单独完成旅行的勇敢女性。帖子给出的旅行线路就是去维多夫莱山区。
15岁的明妮出身军人家庭,从小就被父亲带着参加各种各样的军训和野营,从初中起就利用假期边打工边去欧洲各地旅行。和很多旅行爱好者一样,明妮经常光顾一些旅游网站,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还和他们结伴旅行。所以,这篇帖子对她来说很有诱惑力。
当即,明妮按帖子上的电子邮箱地址发了封自荐信,对方不久就发来邮件回复,还询问了一些她的个人情况和旅行经历。不料两天后,明妮接到答复,对方说由于她的年龄偏小,所以不适合。
失去这样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明妮颇感遗憾。不过,她也开始不自觉地关注起了跟那条线路相关的消息。
2003年8月,明妮在图书馆的一张法国小报上看见一则消息,说有一名年仅19岁的单身女子在捷克维多夫莱山区旅行时坠下悬崖身亡,由于当地连降大雨,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另外,那则提醒旅行者注意安全的消息最后还附带提到,2002年5月,当地也曾发生过一个年轻女游客死亡事件。由于两名死者都是独行客,无人能提供相关线索。除了身上留有一些在攀登时石头的碰撞和划伤外,没有任何明显遭受人为攻击的迹象。所以,最后当地警方将之作为一般事故性案件进行了处理。
这些消息让明妮联想到了那篇帖子,该线路不正是在悲剧发生的地区吗?随后,她设法和那位法国小报记者取得了联系。
然而,那位记者当时是因为其他事情经过捷克北部山区,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调查。而且2002年的那桩死亡事件也是听当地人所说,所以提供不出详情。
尽管明妮心存疑惑,但又有什么能证明这些与那篇帖子有关?何况报道出的那些东西不过是两起旅行事故,而旅行中发生意外毫不稀奇。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2004年11月,已经读大学的明妮在另一个旅行网站上又看见了同样的帖子。内容、线路、资助金等等都没有变,只是时间改在了2005年春。
慢慢淡忘的疑惑又一次涌上心头,这次,还不到19岁的明妮有意识地虚报了自己的年龄。果然,对方很快就有了回复,表示比较中意她这个人选,并且以编撰著作的图文需要为由,要求她提供一张本人的照片,并给了一个意大利米兰的邮政号码。
虽然这种情形超出了通常网上邀友结伴的旅行方式,但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对方早就声明是著书需要。明妮按照对方的要求寄出了自己的资料,还煞有介事地在网上签订了一份旅行合约,只是这时的她已经不仅仅是对一次免费的旅行感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