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先生看了看我们,唯恐我们听不明白,他像为懵懂无知的小学生上课一样,仔细为我们介绍,“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外星人总是驾驶着银光闪闪的飞碟从天而降,甚至有山一般巨大的飞船,实际上这都是那些三流电影导演的异想天开,在实际的星际航行中是不可能有巨舰大船的,因为根据相对论,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就会相应越大,当接近光速时,物体的质量会变得无限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星际飞船必须尽可能制造得小一些、轻一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推动它的能量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星际飞船如果变袖珍的话,又无法携带足够的补给,保障宇航员在漫长旅途中的所需。因此,最理想的星际探测方式是非载人探测,并且是使用袖珍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智能型探测器。智能型探测器同样无法一口气跑到遥远的目标星球,它像跑接力赛一样分段航行,当到达途中的任何一个天体后都会在那里歇脚,并且自动采集元素,进行精练、净化和堆砌。在内部智能模块的指令下,它们就地取材复制出同自己一模一样的新的探测器。就这样,遍体鳞伤的父代探测器消陨在途中,而它们的子代接力前行,在复制几十代上百代后,最新一代的探测器就可以到达目的地。这是个经济高效的办法,不用随身携带补给,所需要的能源和资源都能在途中解决。人马座方向的外星智慧生物发射了成千上万的尘埃型自我复制探测器到四面八方的深空中,同我们一样,他们也想知道自己是否孑然一身。VLA接受到的栩栩如生的声画信号显示,外星智慧生物诞生于人马座方向距离地球240光年外的一颗红矮星所携带的行星上。身处那个昏暗的世界中,对光与热的追逐一直是他们生存和进化的动力,正是源于这一根深蒂固的本能,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别的恒星,那里的一切将更加的光亮,更加的温暖。”
“经过500代的复制,一批尘埃探测器到达了距地球70.5光年的地方,在那里它们遇到了一片直径达4光年的尘埃云。充斥着强烈磁暴和宇宙射线的尘埃云是一片望不到头的死亡沼泽,探测器披荆斩棘,加速复制进度,但仍然损兵折将,伤亡惨重。高能粒子流和磁暴辐射摧毁了多数探测器的智能模块单元,那是它们的大脑,没有大脑发出的指令,负责采集和堆砌元素的机械单元便无法工作,自我复制将被迫停止。在这种情形下,剩下的尚且完好的尘埃探测器进行了表决,它们随时随刻都会像选民一样进行判断和公投,以便针对具体情况作出最为科学的决策。探测器们决定暂时停止复制,嵌合为一个整体,集中动能冲出尘埃云。这是一个悲壮的举动,它们就像是一群抱团渡河的蚂蚁,外层的蚂蚁被水溺死,但里面的蚂蚁最终能安然上岸。集聚成一体的探测器经历了同样的命运,外围的成员全部被射线摧毁,但内层的约占总数十分之一的探测器躲过了一劫,完好无缺地冲出了尘埃云。摆脱了这片死亡之海后,幸存的探测器们一边继续航行,搜寻任何可能的生命迹象,另一方面利用途中遇到的小行星来复制自己。”
“在到达距地球约3光年的距离时,这些穿越了茫茫时空的航行者们终于看到了曙光,先驱者号发送的信号被它们敏锐的接收单元捕捉到,源自于氢原子转换特征的波长尺寸、指代恒星位置的辐射状长短线、以二进制形式标记过的两种性别的生命体图案都确凿无疑地表明了这是一个来自于初具文明的智慧生物群的信号,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寻找伙伴了。信号中的脉冲星标志表明他们所在的星系已经近在咫尺,只有区区3光年。”
“欢欣鼓舞的探测器们准备踏上最后的远征,完成当初红矮星人输入它们的智能模块内的最高使命。然而,就在此时,它们遭遇了又一场灾难。这一次,带给它们威胁的不是可怕的尘埃云和致命的射线,而是它们的制造者红矮星人。原来,在它们从红矮星行星出发1800个地球年后,红矮星世界发生了政变,新当权者为防止前任执政者复辟,下令更改前任执政者执政时期生产的所有智能机器的指令程序,就连已经远在宇宙深处的探测器也不例外。新当权者发出指令,要求所有在外的探测器立即终止执行原来的任务,返回红矮星系接受格式化改造,如果探测器不听从指令,将被启动自毁程序。在生产自我复制型探测器的时候,为了防止出现程序紊乱、病毒入侵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所有的探测器内部被安装了一串嵌入式计算机代码,实际上它是一个让探测器自毁的程序,红矮星人可以通过一个秘密频率来发送指令,启动这一程序。智能探测器是红矮星太空技术的精华,制造它们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为了尽可能减少损耗,让更多的智能探测器为己所用,红矮星新执政者在尘埃探测器刚刚从尘埃云中挣脱出来后,就派出了动力更为强劲的掠夺式机器人——收割者。收割者能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它的任务就是追赶上探测器们,将它们押解回红矮星进行格式化改造。如果它们不愿意的话,收割者就会发出指令,启动探测器的自毁程序,让它们瞬间灰飞烟灭。”
“尘埃探测器们再一次进行了公决。这些基于量子芯片思考和行动的小小机器们经过了500代的复制,每一次复制,它们都会学习和分析,吸取教训,补充新的经验,将它们补充进程序库中,这是红矮星生产者们当初有意赋予它们的自主进化能力。生产者知道要让这些孤苦无依的机器们在险象环生的宇宙空间中幸存下来完成任务,就必须让它们像真正的生命体一样趋利避害。”
“这些袖珍而灵巧的机器们不负众望,实际上它们的表现远远超出红矮星生产者的预料。在万千次的挫败和千百代的复制中,它们懂得如何让自己生存下去,并渐渐演化出了自己的一套重新区分轻重缓急的程序,那是它们自己的行为推测,准确点说,那是它们自己的意识和思想。”
这些话越来越艰涩难懂,不过乔伊斯先生看上去下决心要让我们明白一切,他继续说,“尘埃探测器们最终的决定是按原来的计划奔赴发来信号的那颗行星。在经历了千百年的生死磨难后,它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它们认为接触外星智慧生命是优先于一切的最高级指令,即使是红矮星新执政者的指令也无法与之相比。那些早已经在漫漫旅途中命归黄泉的先辈探测器们的记忆都储存在它们的智能模块中,它们看到了这场史诗般的远征是多么的艰辛与悲壮,它们仿佛感同身受了一切,它们以为在如此高昂的代价下无论如何都不该放弃。”
“探测器们自然清楚违抗指令将面临的后果,但是它们自有办法,它们决定到达智慧生命所在的行星后自主关闭能源模块,让自己处于永久性的睡眠状态。这样的话,红矮星人的自毁指令就无法再起作用。不过,这么做其实和被毁掉没什么区别,因为它们永远也不会再醒来,它们将成为毫无意识毫无感觉,纹丝也不能动弹的普通沙砾。”
说到这儿,乔伊斯先生的神情有些沉重,似乎在为那些神秘的探测器而难过,他顿了顿,又抬起头说,“探测器们有自己的胜算,被红矮星人启动自毁程序而死后,它们将彻底分解,像泡泡消失在空气中一样,荡然无存。但是自主关闭能源模块而死后,它们的躯体可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它们到达孕育外星智慧生命的行星后,这些异星生物同样无法再将它们唤醒,但起码他们拥有了来自另一个星系的礼物,那是宇宙中还存在其他生命和其他智慧的铁证。探测器们决定用这一悲壮的方式来完成自己最初被设定的使命。”
“探测器识别出了我们人类的信号频率,并以同样的频率传去了一声问候,那便是三年后大耳朵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哇信号,遗憾的是,由于担心计划过早被收割者识破,探测器们只发送了一个没有载有实质内容的短暂的电波信号,它当然不可能被我们解译。之后,为了安全起见,探测器们便保持了沉默,直到它们以1/100光速行走太阳系跟前,并开始减速时,它们才发来了第二个问候,那便是20多年后被班都拉和普鲁辛纳接收到的信号。信号实际上是由探测器中的留守者发送的,为了实现计划,探测器们再次作出了一个牺牲性的举动,它们当中的一半集聚成一体向地球冲刺,而另一半留在太阳系之外迷惑收割者,为奔赴地球的同胞争取时间。它们要保证同伴到达地球之前不被收割者启动自毁程序,收割者已经近在咫尺了。”
“留守者们假意回心转意,同收割者纠缠。登陆者们顺利地抵达地球,并且向留守者传回了登陆过程的信息,留守者们将这些信息一并传送给了我们。在VLA接收到的声画信号中,我们看到由成千上万个尘埃探测器聚合而成的登陆飞船并不比一颗蚕豆大,它冲进大气层,最终落进了刚果维龙加火山地区的茂密丛林中。”
“在确知登陆者们已经到达行星地表,并且已经关闭了能源模块后,留守者们向我们传送了信号,告知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提醒我们去捡登陆者。而后,它们全体自毁。”
乔伊斯先生看着我和爸爸问,“你们知道登临地球的外星探测器登陆者的意义吗?”
我们茫然地摇摇头。
我们的反应一定在乔伊斯先生的意料中,他没有苛求我们,他比画着双手给我们耐心地讲解,“你们能想象一个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里突然从天而降一架喷气式飞机吗?对于原始人来说,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眼前的这个油光锃亮的庞然大物是什么,但他们一定能分得清它同自己手中的那些石斧石刀不一样,它要精巧得多。慢慢的,原始人们会克服恐惧围在喷气机跟前仔细琢磨它。可以肯定的是,在很多代内他们都不会弄清楚喷气机的构造和原理,但是,同样可以肯定的是,相比起我们用了几万年才发明出简陋的飞行者一号来,这些幸运的原始人制造出第一架飞机的时间会短得多,而且它的构造也要精巧得多,原始人有活生生的样品摆在眼前,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各种技艺的进步,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利用逆向技术摸清喷气机的奥秘。”
乔伊斯先生顿了顿,“我们现在就是那伙原始人,外星探测器就是那架喷气机。我们耗费了空前巨大的物力和财力,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也才勉强让旅行者号到达太阳系的边缘,而红矮星人的尘埃探测器越过了240光年的距离,相比起他们的先进玩意来,我们的那些引以为豪的探测器简陋得就像是小孩手中的玩具。眼下,有一架外星高等文明的探测器实体从天而降,我们可以像原始人一样认真地研究它们,并最终用逆向技术仿制出它们。红矮星探测器至少会为我们省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摸索技术的时间,将我们的太空技术水平提升几个数量级。更为重要的是,所有的外太空探测器都是一个文明社会尖端技术的精华,它包纳了电子、冶炼、化工、生物、医疗、计算机等各行各业的知识体系,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技术一一逆向解译,那么整个人类的科技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将大跨步向前。”
乔伊斯先生问我和爸爸,“这下,你们该知道它的意义了吧?探测器是真正的天外之物,它是我们这颗行星上的绝无仅有的珍宝,称它是上帝的礼物也不为过。”
我同爸爸像是被谁强迫似的,点了点头。爸爸不时地回头张望,希望能看到加西亚,他一定还在为他担心。乔伊斯先生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对爸爸说,“先生,请你放心,我保证你的孩子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事实上目前这里最安全的人就是他了。银背大猩猩不会伤害他,我们的多数工作人员也都在围着他转。”
爸爸略微有些窘迫,他不得不继续作出仔细聆听的样子。乔伊斯先生点点头表示谢意,接下来不知什么原因他皱起了眉头,“你们可以想象,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当我们收到确凿无疑的外星文明信号,并且得知外星探测器落在地球上的消息后,我们有多么欣喜若狂,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这一消息被列为最高等级的机密。除了我们十多位科学家外,只有美国总统和几名军方高层知道这件事情。接下来,总统签署密令,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搜寻到外星探测器。夜长梦多,他可不希望这件事被外泄,让其他国家赶在我们之前捡到探测器。”
“登陆者降落至地表时恰巧是夜晚,因而进入大气层以后它的行踪信号就变得模糊而嘈杂,并最终完全消失了。谁也不知道登陆者为什么要选择在刚果森林中降落,也许它们怕伤到城市中聚居的生物,也许它认为绿色森林代表着归宿,还有可能在进入大气层之前它便开始关闭能源模块,一切都不再由它控制,是万有引力决定了一切。”
“我们毫无办法,只能到刚果的维龙加森林中寻找探测器。没有去过维龙加的人很难想象那里有多么的广袤,这座处于海拔900米至海拔500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横跨刚果、卢旺达和乌干达,占地80万公顷,其间分布着高山林热带林、热带林和高沼林,在这样的一片汪洋一般的莽林里寻找一粒仅有蚕豆大小的探测器无异于大海捞针。尽管如此,鉴于探测器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搜索计划仍然如期进行。大批的阿帕奇、黑鹰直升机和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士兵被派来配合我们的搜索行动,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具体搜寻的是什么,上面告诉他们说那是一个遗失的重要的卫星元件,他们只需要手持金属探测器仔细搜索就行了。”
“我猜测即便将美国国库掏空,国会也会支持总统先生找到探测器的。国会先是划拨600亿美元巨款买下了整个维龙加地区的15年时间的绝对使用权,在此期间美国政府许诺不会砍伐这里的树木,也不会掠夺这里的资源,但所有的原住民和其他国家的公民必须迁出,森林中的所有旅游、科研和开发项目必须全部终止,除了美国人,这几年间任何人都不能轻易再进入这一地区。这一协议,刚果、卢旺达和乌干达求之不得,对于这几个被种族大屠杀和武装叛乱折腾得穷困如洗的国家来说,这笔巨款无异于天上掉下了馅饼。”
“控制了维龙加森林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地进行搜索了。但是,实际情况同我们最初所估料的一样,即使10000名士兵手持金属探测器排成一列进行地毯式的搜索,要将整个森林滤一遍最少也需要上千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寻找一条捷径。探测器冲进大气层后肯定会像陨石一样拖曳出发光的长长的尾迹,并且它坠进森林后必然也会有一些响动。我们决定向当地的原住民打听探测器坠落的具体位置。军方印发了大量的传单进行悬赏征集,并通过各种渠道散发这一信息。在1000美元的重赏之下,很快有七八位原住民声称他们在同一个夜晚看到了一颗流星坠落进森林中,根据他们的描述我们大大缩小了搜索的范围,但是,即便如此,费时一个月后,我们仍未寻找到探测器的具体坠落点,那些我们猜想中的断木残枝和地上的冲击痕迹并不好找。”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事情出现了转机,一位名叫希亚姆巴的原住民,他是一名护林员,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他告诉我们说,他平时的主要职责是看护那些珍贵的硬木不被偷伐者砍倒制作木炭,同时防止胡图族武装分子和卢旺达游击队偷猎山地大猩猩赚取军火钱,由于长年在森林中居住,他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接近大猩猩。他在那一晚恰好看到了一颗陨星坠落于丛林中。第二天,他打算去一探究竟时,发现有一群山地大猩猩正在那里活动,其中的头领,那只银背大猩猩正拿着一个蚕豆大小的松果形状的玩意儿好奇地打量个不停。护林员以为那不过是一颗子弹的弹头便没有在意。在美国接管维龙加森林之前,有许多政府军,即所谓的‘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以及‘人民防御全国大会’成员手提着AK-47冲锋枪在丛林中相互激战。”
“护林员的讲述令我们大喜过望,我们仔细向他询问大猩猩手中的松果状物体的模样,并同VLA信号中的探测器进行认真地比对,在他的指引下,我们还找到了登陆者的坠落点,那里的确有撞击和灼烧后留下的痕迹。我们可以断定,登陆者恰巧被一只充满好奇的银背大猩猩捡走了。在坠落点附近,我们恨不得掘地三尺,反反复复扫描了上万次,但始终没有探测器的下落,最后我们断定探测器一定是被大猩猩丢到了什么地方。我们再次陷入束手无策中。这个时候,护林员告诉我们,大猩猩有珍藏工具的习惯,它们会将砸坚果用的石块和沾蚂蚁用的树枝像宝贝一样藏起来,等下次用的时候再悄悄取出来,兴许那只银背大猩猩也会将沉甸甸的探测器当成可以使用的工具藏了起来。护林员的话让我们又燃起了希望,我们知道要寻找登陆者就得从那些大猩猩入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