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海雪原,单枪匹马闯天下的陶新康可谓付出了十二分的艰辛。在大雪封山、交通阻塞时,他坐过马车,乘过爬犁,甚至徒步,盖头遮脸的棉皮帽戴过,又冷又硬的窝窝头啃过……可他从没打算过放弃,最终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功。这一切无不需要惊人的胆魄和坚韧的毅力。和陶新康一样,张国芳也是靠自学木匠手艺起家的。
【案例】3:
张国芳12岁刚念完小学便辍学在家,17岁拜师学艺做木工活,21岁开始到定西闯荡,靠走乡串户替人做家具来谋生。改革开放以后,张国芳以出活快、质量好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为了创业,他承包过定西城关油漆厂还创办过“定西杭州沙发厂”,其生产的“西湖牌”床垫曾名噪一时。
如果说定西是张国芳的起家之地,那甘肃省会兰州则是他的发家之地。在做家具、卖家具挣到了第一桶金后,张国芳开始进军零售业,兰州最有人气的商场———国芳百盛购物广场,就是张国芳事业腾飞的助推器。
1998年,张国芳抓住兰州零售业的市场空白,在兰州最繁华的东方红广场旁边开设了国芳百盛商场,合资方是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由于地处黄金地段,再加上合资方的先进管理理念,国芳百盛一炮而红,曾创下了日最高销售额500多万元的业绩。更令人叹服的是,1998年8月26日国芳百盛开业时,张国芳又一次成功地制造了一个“新闻事件”———争取到了“兰洽会”永久主会场资格。原来,当时已经举行了五届的兰洽会依然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精明的张国芳意识到其中的商业价值和宣传价值,主动提出用国芳百盛6~8楼承办“兰洽会”,从而巧妙地化政府资源为自己的商业资源。
靠学习一门技术创业,相对前面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虽然在开始很难迅速取得创业上的飞跃,但总比没有思路、一味埋怨和哀叹自己命运不好要强很多。这个世界虽然有许多不公平的地方,但相对而言,上天赐予我们的机会还算公平的。至于成功的过程,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决断与行动,任何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念头都是懦弱的表现,只会加倍阻碍努力拼搏的激情。就这一点来看,周彦俊确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案例】4:
周彦俊的童年是灰色的。一岁半时,正在蹒跚学步的他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永远失去了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机会。父亲是个篾匠,经常外出揽活,年幼的他只好被寄养在别人家中吃“百家饭”。他并不甘心寄人篱下,十岁那年,他就开始拄起拐杖独立生活。
穷苦的父亲希望残疾儿子学点实用的东西养活自己。周彦俊12岁那年,父亲买了一台缝纫机,让他学缝纫。然而,周彦俊却痴迷上了画画。没有专业老师的指点,只有狂热的兴趣,但他的画笔却从不停歇:画人物、画动物……为同学们描摹小人书,给班级出板报。他笔下的人物、动物、植物惟妙惟肖,让人拍手叫绝。谁也没想到,绘画竟成了他后来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18岁那年,周彦俊的双脚在动了两次大手术后休学了。从此,村里人就经常看到一个双脚打着石膏、双手拄着拐杖、身背画架的少年。他到处给人画画,一张画卖两块至两块五。20岁那年,周彦俊迎来了生命中第一个转机。这年他退学了,怀揣着父亲给他的70元钱和朦胧的创业想法,独自前往县城自谋出路。
当地有个风俗,办喜事盛行赠送画匾。周彦俊认为这是个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生意,但进县城的第一个月,周彦俊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交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周彦俊的忠厚老实打动了第二个房东,后者不但把房子低价租给他,还答应他可以到年底再付房钱。有了落脚的地方,周彦俊在预留下一笔生活费后,把剩余的钱全买了玻璃、颜料、画框等,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起初,他为别人画镜屏;别人做寿,他就画不老青松;别人结婚,他就画龙凤呈祥,再加上玻璃、画框来提高档次。镜屏每块成本2元左右,卖出去则是3.8元……周彦俊的原始积累就是从这一个个细微的2元差价汇集而成的。
三个月下来,周彦俊攒了一笔小钱。他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大更好。做大生意,资金显然不足,思来想去,残疾的他再次上路,这次,他怀揣200元钱,远去广西柳州。他本来想去找朋友借钱,没想到撞上了生命中的第二次转机。钱没有借到,满心失望的他在柳州商场闲逛。商场内一种用通草做成的立体画匾让他眼前一亮。
周彦俊认定这是可以开发的新产品,他注意到画匾的边角上印着一个印章“贵州贵定”。顾不得路途遥远和行走不便,他坐上了前往贵定的长途车。也许是其貌不扬的原因,假装成进货商的周彦俊并没有引起厂方的警惕,他仔细参观了整个工艺流程,临走时还买了一块成品和半斤通草,带回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通草画匾被推出后,因其造型独特,在喜好画匾的湖南市场大受欢迎,并迅速抢占了广西市场。上门订货的厂家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他之前偷师的生产厂家。周彦俊顺势扩大小作坊规模,不久,小作坊被涟源县工商联收购,员工增加到了40多人。
从此,周彦俊坐上了让当地人艳羡的位置——公办美术厂副厂长。然而,自立门户的想法始终在他心头激荡,不久,他毅然辞职,筹办兴华工艺美术厂。创业启动资金完全由朋友们东凑西凑而来。
周彦俊努力经营,不断进取,使美术厂的月收入很快从两三千蹿升到几万元。后来,周彦俊用近20万买下600平方米地皮,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厂房。此时,他脑子里已有产品转型的念头了。虽然当年偷师学来的匾额生意不错,但他参加广州交易会后,意识到产品再不更新,客源必将萎缩。
自那时起,周彦俊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开发新产品。终于,笋壳进入了他的视野,用它来做野鸭、鹰等动物的羽毛效果一定非常逼真。他很快投入生产。新产品一上市,反响出奇地好。他很快为这个新产品申请了专利。一些商家找上门来指定要包销他的新产品,并定下协议,一天要150个,而当时他的工厂一天生产能力只有60个。为此,工厂不断扩大规模。后来,他的业务遍及湖南省40多个县和北京、上海、四川等十几个省市。数百万元收入滚滚落,30岁的周彦俊在湖南书写了让人惊叹的创业神话。
这也是创业时可供选择的一种方式,几乎适合任何人。现在社会上的新产品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高级,故而对维修人员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机会。
我们这个时代,是历史上最容易成才的时期。人们通常说乱世出英雄,确实不假,时代一乱,机会就多了。但在我们这个和平年代,战争带来的机会越来越少,商业领域的战争却在继续,这种商业乱世的场面,只有愿意领略他的勇敢者才能体会到。这其中所蕴涵的机遇前所未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被肯定,所以,如想有所作为,就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主动寻找机会;被动地等待,恐怕只能当观众看别人成功了。
第五招,模式创新
1, 运营模式
经营模式的创业和销售模式差不多,其实二者可以合并起来,只不过销售也是一个大行业,分开来讲便于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这种创业模式。
改革开放也是属于经营模式的创新,今人无不领教这种创新的威力了吧。这是政治上经营模式的改变,军事上亦如此,当年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听起来应该很厉害了吧,但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几年时间便被共产党消灭殆尽。同样的士兵,到了共产党这边,扛上小米加步枪,竟能把美国如此强大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这个中道理愈加明显了。
若体现到商业上,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海尔就很有说服力。海尔刚开始只不过是一个将要破产的小作坊,可在经营模式改变之后,竟奇迹般地跃居家电行业的前列,这就是经营模式的魔力所在。
【案例】1:
1896年,皮埃尔·顾拜旦创办了现代奥运会。他的目标是恢复古代奥运会最重要的传统:来自世界各地的业余运动员汇集到一起,基于对体育的热爱和参与精神而互相竞争。至于奥运会收支平衡的维持,依靠的仅是个人捐献和会场的门票收入。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巨大的荣誉象征之一,但在短短17天后,其留下的巨额账单就让主办国吃尽了苦头。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主办国加拿大至1984年仍在偿还当年的亏损,而当尤伯罗斯加入洛杉矶奥运会的筹委会时,筹委会正处于破产边缘。但最后的事实是,洛杉矶不仅办成第一届没有赤字的奥运会,还留下了难以想象的2.2亿美元盈利。这一切,都是因为可口可乐、柯达、耐克等世界知名品牌“招摇”在奥运赛场上空所换来的收益。
如果顾拜旦被称为现代奥运之父,那给尤伯罗斯冠以“奥运会企业赞助之父”的头衔,一点也不为过。众所周知,尤伯罗斯之所以能完成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盈利2.5亿美元的得意之作,源于他大胆改革之前奥运会赞助商过多、过滥的弊端,形成了各大相关公司和企业激烈竞争的格局。1980年,美国冬奥会的赞助商多达381个,而尤伯罗斯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赞助商数目锐减到30个,同时将最低赞助额提高到400万美元。由此引发了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其中包括可口可乐大战百事可乐,甩出1200万美元的高价,以及上面提到的富士以700万美元击败柯达等。这些措施竟然为奥组委筹集到了3.85亿美元。
从此,企业赞助奥运会的规模飞速增长。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企业赞助1.5亿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赞助费增至3亿~4亿美元。尽管赞助费用达到了天文数字,各家公司还是心甘情愿地付出这笔市场花销。因为他们知道,由其带来的经济收益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表达对尤伯罗斯在谈判桌上绞尽脑汁、劳苦功高的感激之情,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1984年的风云人物。
奥运会,从各国刚开始的避之惟恐不及,到现在成了争相抢夺的“金饼”,因为,它不仅能给举办国带来盛大的荣誉,还能营造丰厚的利润,从这点来讲,我们确实应该感激尤伯罗斯对体育界的巨大贡献。形象一点言之,这就是经营模式创新的魔法之效。
如某个行业抱怨之音过多,那这个行业肯定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只要仔细研究,一定会有所发现,这就是经营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奥运会由于越办越大,资金便成了问题,连国家也无能为力,这一系列的抱怨造就了尤伯罗斯的丰功伟业。
人的一生,象这样面临改革的行业处处可见,比如建筑行业,民工抱怨工资拖欠,国家也在不断严查,过不多久,肯定会诞生更好的处理方式;学校食堂的抱怨、教学制度的抱怨等等,无论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存在不满,必然面临改革,一改革必然涌出无限机遇。面对这些机遇,朋友,你准备好了吗?
【案例】2:
享利·福特首创世界第一条大规模流水作业生产线,为现代发达的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他发明的物美价廉的T型车,一举打开新兴的汽车业市场,为美国迅速步入汽车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特曾制定了一个划时代的决策,宣布从此致力于生产标准化也就是只制造较低廉的单一品种。因为福特发现产品价格越低,利润越大。从销售、盈利相结合的角度看,转而生产统一规格、价钱低廉、能为大众所接受的车辆确为明智之举。
福特觉得公司的产品若不制成像“别针或火柴”那样的统一规格,大规模生产的梦想就遥遥无期。再者,福特在考虑产品时,已经不再着眼于那些腰缠万贯和以开汽车为体育运动的主顾,而是着重考虑同他一样的国民。他自己十分希望制造一种农民们买得起、带有活动引擎、可拆可装的通用汽车。进一步讲,福特设想的是一种万能汽车,即能使农民们乘它去集市,又可以拆开用来锯木、汲水、驱动农机和搅乳。
由此,福特开发了他梦寂以求并能使他的公司征服市场的亲产品——T型车。T型车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丝装饰或华而不实之处,百分之百地实用。这正是福特所希望的样子。它车体轻,坚固而不求其外表美观,而性能上刻意求精,普通人照样买得起。T型车被去掉了所有附件,以850美元一辆出售,且规格一致,的确像“别针或火柴”一样。
T型车一投产就受到广泛欢迎。它无须推销,自有主顾,其理由不言而喻。它之所以跃居当时各类汽车之首最根本的一点是农民正需要这种车,普通人又都买得起。它的机械原理极为简单,任何耐心的外行人都会很快地掌握。这种车底盘较高,可以像踩高翘那样通过乱石遍布或类似沼泽的路面,具有能穿越沙地、腐土和泥潭的优良性能。
福特汽车公司这一时期的盈利情况也证明福特关于生产廉价车的决定是无比明智的。仅用一年时间,T型车就跃居畅销车之首,成为第一号盈利车。当年, 福特汽车公司出售T型车达1.l万辆,在销售量和利润方面均超过其他汽车制造商。
T型汽车问世后,福特汽车公司的经理们很快发现他们的设备不足以满足这种畅销产品的要求。随后,福特公司在底特律市郊高原公园购买了大片廉价地皮,同时雇用建筑师设计新办公楼和工厂区。福特及其工程师们作出的第一步重大改革,是在新建的部件中反复改组各部门的工序。技术人员在部件车间的布局上抛弃了老一套的作法,吸收了泰勒数年前在美国钢铁业提出的流水线生产理论,创造了新的汽车生产方式。福特的原则是:任何布局都必须能使工件尽可能不受阻碍地从一台机床“流”向另一台机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碍手碍脚的隔机搬运。到了1910年,福特厂在流水线生产方面已领跑于同行业的最前列。
后来,福特又进行了几次反复的技术革新,先是在部件生产中采用传送带供应方式,接着又将这种方式移植到车体组装中,使汽车组装工序从头到尾都置于了“运动之中”,此举将组装T型车的时耗缩短了50%,创造了汽车生产的新纪录。接着,福特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即能在93分钟内从无到有地装成一辆汽车。这无疑在现代工业史上书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篇,并为以后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规定了模式。
其后,福特继续致力于流水线的改进。在1920年,他实现了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的愿望,1925年,他创造了每10秒钟制造一辆汽车的纪录,在全世界同行业中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