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部地理大发现史,你会为无数勇敢者创造的奇迹而惊叹,也会为他们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神秘而浩瀚的海洋,常被人们视为灾难的深渊,人们敬畏它、诅咒它。但海洋的神秘又总是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促使人们去发现、去探索、去认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一生四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他的一生坎坷,曲折,充满着矛盾,富有传奇性色彩。他的声誉卓着,不仅是因为他以其科学和实践活动扩大了人类的知识范围,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他那运用才华和性格力量去获取成功的事迹,给后代人的观念产生了始料不及的影响和启示,开创了人类航海的新时代。
寻金梦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51年出生于意大利滨海名城热那亚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从小未受到正规教育。但他自幼聪颖过人,富于幻想,机智勇敢。大约14岁时,就被未知的海洋所诱惑,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涯。每次出海,他都有不同的目的,想看看远离陆地的海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种善于思考的大脑使他积累了许多海上生活的经验。仅1466~1474年间,就多次参加过地中海的近海航行,后来又以水手的身份到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北海、冰岛一带。1476年,他参加了到北欧的护航队,在葡萄牙南部海域遇难,船毁人伤,机敏的哥伦布跳海幸免于难。
这一时期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异常发达。哥伦布对亨利亲王不断派船去寻找到中国和印度的航路,深为羡慕,发誓要亲自驾船去开辟通向东方的航路。因此,他移居葡萄牙,开始了他一生中最狂热的学习时期。他学会了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并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尤其是地理学方面的书籍,使他坚信地圆说。他不仅学会了一手绘制地图的好技术,而且熟练地掌握了驾船技术以及罗盘和各种航海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利用太阳、星星的位置确定船位的方法,也非常精通。这一切,使哥伦布具备了率船去远航的能力。
促使哥伦布远航抱负的另一动力是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一书。该书所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富庶世界的情况,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认为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东方诸国。他是多么渴望得到黄金啊!他觉得:“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于是,向西航行,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海上新航路,成为他终生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那个时候,即使是相信地圆说的人,也搞不清地球表面有多少陆地、多少海洋,至于陆地和海洋是怎样分布的,更是概念模糊,总以为地球上除了欧洲、亚洲、非洲外,再没有别的陆地了。这三大洲之外,则是无边无际的辽阔海洋。就是人们所知道的陆地,它们究竟有多大,伸展到何方,了解得也不准确。在这种知识基础上,哥伦布在地理学家的帮助下,把亚洲大陆估计的比实际多了一倍,这样,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到中国,只要走地球周长三分之一的路程便能到达。按照这个估计,哥伦布认为,从加那利群岛航行到亚洲东部的日本,是一条最短的航路,航程大约4500~5000千米。现在看来,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困难重重
哥伦布虽有远大的抱负,但缺乏实现抱负的手段。他没有钱去造船只、招聘水手,除了借助王室的力量之外,别无它法。1484年,他正式向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建议,请求为他装备船队,西去东方。结果,他的计划被否决了。带着失望的心情,哥伦布辗转来到了西班牙的巴罗斯城,在那里得到了约翰·佩雷斯神父的热诚支持,把他引荐到王宫。1486年5月,伊萨白拉王后第一次召见哥伦布。哥伦布的忠厚、自信及丰富的地理知识给国王和王后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决定将计划交给专家委员会审查。然而,交出的计划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再次受挫,哥伦布心情非常沮丧。他通过弟弟把计划呈送给英国和法国国王,也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无奈,1488年,哥伦布再次向葡萄牙国王请求支持,恰逢航海家迪亚士从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凯旋而归,国王对哥伦布的别出心裁的计划失去了兴趣。在葡萄牙彻底失望后,他只好再回到西班牙寻求支持。1490年,审查了四年的计划被否决了,不过,伊萨白拉王后的态度使哥伦布仍存一线希望。哥伦布又几次奏请了他的计划,虽没成功,但也没有气馁。1492年,再次奏请西航计划的哥伦布,在谈判破裂后,背起行囊,准备前往法国时,国王的财政大臣圣坦尼尔谒见了伊萨白拉王后,陈述了资助哥伦布计划的重要性。王后动心了,立即派急使追回了哥伦布。至此,8年的艰辛游说,终于使他如愿以偿了。1492年,他与国王签订了协定,规定:委任他为一切新发现海岛和大陆的司令,封他为被发现和夺得的海岛的副王和首席执政者;有权占有夺取财产的1/10;一切封号和权力具有继承权。
这项工作一开始就不顺利。因为女王虽同意了他的计划,但对远航能否成功,缺乏信心,不肯花大本钱去冒险,所以只给了他三条破军舰去碰碰运气。最大的“圣马利亚号”不过130吨,“平特号”90吨,“宁雅号”才50吨。成功了,一本万利;失败了,算白送他。
招募水手,也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因为当时“地圆说”尚不流行,而海洋无底洞的说法倒流传很广。所以,很少有人愿冒生命危险前去远航。要是掉进无底洞去,那就永远也回不来了。再说,茫茫大海,风急浪高,遥遥无期的枯燥而乏味的远航生活,说不定还有被大海吞没或被妖怪吃掉的可能,谁肯去受这样的痛苦和折磨!哥伦布没有办法,只得建议国王和女王,强迫征集了一批刑事罪犯,勉强拼凑了一个包括医生、翻译、秘书、王室全权监督、国王公证人、船队总管、舵手、船长在内的87人的探险队,并备足够一年的食物及西方文明的产物——原始小型大炮、帽子、花衬衫、镜子等。历时三个多月,终于万事俱备。
危机四伏的首航“新大陆”
1492年8月3日拂晓,西班牙巴罗士港人群熙攘,人们前来为哥伦布的舰队送行。哥伦布精神焕发,在卫队的护送下,登上了旗舰“圣马利亚号”,升起了西班牙国旗。他下令:“以上帝的名义,出发!”三艘船缓缓离开码头。无可奈何的水手们,对送行者挥泪告别。他们感到自己是向着黑暗的大地边缘驶去,向着那可怕的海洋无底洞走去,再无生还的希望了。此时的哥伦布心情也不平静,他深知大西洋的浪涛是何等的危险,但更为现在能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庆幸。他感到面前已无任何敌人,只有未知的海洋和世界在等待着他。按照计划,舰队朝加那利群岛驶去。
不幸的是,“平特号”出师不利,船舵一再松脱,船舱漏水,最后不得不停航检修。他们在加那利群岛补充了淡水、食物等,于9月6日,启航驶入了危险四伏、无人知悉的茫茫大西洋海域。
头几天,航行得比较顺利。天朗气清,静谧而湛蓝的海洋,既无吃人的海怪,也不见半点无底洞的影子,却有海鸥在船边飞翔,鱼儿在水中游戏。看来海洋也没什么可怕呀!水手们渐渐打消了对海洋的恐惧和疑虑。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船员们感到海上生活的单调与枯燥:从晨课到晚祷,每隔半小时,根据沙漏(古代一种计时工具)报时一次,每四小时换班一次,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后面的加那利群岛已不见踪影,前面是无穷无尽的海面,水天一色,根本不见陆地的影子。人们的心里不免又开始恐惧起来。
9月16日,突然在远方出现了一片草地,很像是陆地,大家兴奋起来,哥伦布还以为这么快就到了亚洲东部,更是格外高兴。可是,当舰队驶近时,人们大失所望,因为它根本不是什么陆地,而是浮在水面上的海草。更让人焦急的是,用测深锤测量海深,几百米长的绳子也触不到海底,说明附近很少有存在陆地的可能。而且,海草一望无际,好像茫茫的海上大草原。舰队艰难地在草原上航行,几天几夜都看不到头。
“会不会出什么事?”连哥伦布心理都焦虑起来,但他仍装做非常冷静。船员们开始忍受不住了,牢骚、怨言随时随处可以听见。整整在海草区航行了三周,才摆脱了恼人的纠缠。后来才知道,这是大西洋环流中心,覆盖了大约450万平方千米海面的“马尾藻海”域。
渡过藻海,前面仍是波涛汹涌、水天相连的海洋。突然,在一天的傍晚,一个水手惊呼看见了陆地,人们欣喜万分。然而,次日的事实告诉他们,所见的“陆地”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生活的艰苦是不言而喻的。每天只中午供一次热饭菜,面包已发霉长满虫子,衣服也因汗浸、水淋而结成硬块。加上眼前那空荡荡、白茫茫的洋面,使充满恐惧的船员们忍受不了,不满的情绪再次发生了。他们强烈要求哥伦布改变航向,驶回西班牙,否则就把他扔到大海里去。
为了应付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哥伦布彻夜不眠,以最大的耐心劝说他们。他说,现在离家乡很远了,回去也有困难,离目的地倒越来越近,并答应发给大家一些钱,再坚持几天。这样才勉强把船员的情绪安定下来。
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哥伦布却总是一丝不苟地坚持把气温、海流的方向、流速的变化、罗盘针的偏差和鸟儿的飞行情况等记录在《航海日志》里,并绘制了海图。抱怨声也没有动摇他西航的信念,在日志中他写道:“一旦决定要抵达印度,就会继续航行下去,直到我们在上帝的帮助下找到印度。”正是这种勇于探险的大无畏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格,才引导着船员们达到希望的目的地。
风助船行,10月11日,船员们看到海浪漂来了一根有树叶的枝条、一根开满花朵的树枝。哥伦布连忙对大家说,这是附近有陆地的迹象。大家听了,异常的兴奋,眼巴巴地盯着前方,仔细地搜索。大约晚上10点钟,哥伦布隐约望见地平线上有一个微弱的光点在闪烁,但他不敢肯定这是幻觉,还是陆地上的火光。次日凌晨两点,“平特号”上的水手突然大喊:“陆地!陆地!”平松舰长按事先约定的信号放了一炮。炮声划破夜空,惊动了整个舰队,个个欢天喜地,他们互相拥抱着,亲吻着。所有的人都在晨曦中瞧见了那块陆地。历时36天的大西洋航行终于结束了。
指鹿为马
舰队迫近海岛,等待天明登陆。10月12日,阳光灿烂。哥伦布、平松兄弟两位舰长、公证人、监察官等人分乘3只小船,登上了海岛。一踏上海岸,身材魁伟的哥伦布身着暗红色海军上将制服,以海军上将、总督、这块陆地和未来发现的陆地的最高执政者的身份在海岸上升起了绿色的分别代表国王和女王的“F”和“Y”字旗,并签署了文件,正式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占领了这个岛屿,并取名为“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救世主”之意)。哥伦布环顾四周,想着自己幸运的未来,脚下的这块土地,就是幸运的开端,象征着救世主对自己的恩典。
岛上的居民好奇地瞧着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起初,曾害怕地躲进森林,不过很快受到了红帽子、玻璃珠之类的引诱而出来了。他们赤身裸体,体型匀称,身体健壮,头发很粗,皮肤不黑也不白。他们没有武器,也不懂什么是武器。他们把这些白皮肤的人视为天外使者,是呼风唤雨的神所创造的奇迹。他们以友好的态度迎接这些“天外使者”,送给他们鹦鹉、棉纱等物品,并给船队送来了食物和淡水。这时,哥伦布一行对岛上居民还算友好,送给他们红帽子、铜铃等小物品。
哥伦布的目的是寻找出产黄金、宝石和香料的中国和印度。当他在岛上见到一些居民鼻子上穿挂着金片时,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想,他已来到中国土地了,不久就可满载奇异珍宝和黄金返回西班牙了。可当他在岛上走了一圈后,心里疑惑起来。因为马可·波罗描写的高大的中国宫殿、黄金遍地的地方并未出现,见到的只是一些小小的村落。然而,当他瞧见远处隐约还有许多岛屿时,疑惑顿时消失了。他猜想:这个地方也许不属于中国,马可·波罗不是说印度附近有许多岛屿吗?对,这就是印度群岛。打从这时起,他就一直指鹿为马,把这一带的岛屿叫做“印度群岛”,把岛上的居民叫做“印第安人”。其实,这是大西洋西岸、中美洲东岸的一群岛屿,离印度还远着呢!他初见的“圣萨尔瓦多”岛是今天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岛。巴哈马群岛由14个大岛、约3000个小岛和珊瑚礁组成,面积13950平方千米。
哥伦布兴致勃勃地率领舰队在“印度群岛”中航行着,发现了许多新岛,但未能找到黄金。不过,两个星期的航行,他们首次尝到了白薯、玉米的鲜味。哥伦布详细地记录了所见到的动植物群落。这些植物开着奇花,结着异果。鱼的种类繁多,并具有了世界上最奇妙的配色蓝、黄、红,真是美不胜收。哥伦布和他的同伴们在这里采集了几十种动植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