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代,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谜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影射“绝妙好辞”,即“隐语”。
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灯谜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至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
关于灯谜的由来,还有一则民间故事: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人称“笑面虎”。这笑面虎嫌贫爱富,平日鱼肉乡里。村里有位叫王少的穷秀才,决定要斗斗这个笑面虎。有一年,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也忙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看,只气得哇哇乱叫,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这不是骂我是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后来,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
拔河
相传,拔河始于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他们有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画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钩拒之戏”为“拔河”。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
角抵
角抵是古代一种角力游戏,类似今天的摔跤。它主要是通过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决出胜负。
角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述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头上长着角,耳鬓旁长着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便是一种类似现在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活动。
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一种带有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据古籍记载:“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由于秦始皇怕民众起来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
到了唐代,角抵、相扑游戏已经盛及朝野。《旧唐书·敬宗本纪》引《续文献通考·百戏散乐》:“角力戏,壮力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宋代相扑又名“争交”。宋太祖曾制定军中以相扑决高下升迁的法则,并以相扑高手担任御前“内等子”,每逢朝廷大朝会圣节或御宴,照例用左右军相扑助兴。相扑在宋代军中十分流行,宋朝名将韩世忠、岳飞在军中推行相扑练武,提拔相扑比赛得胜者。
投壶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春秋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后来,投壶代替了射箭。该项活动到战国时得到相当发展。当时,文者倾向于内心修养,而不习武事,专注于衣冠、礼仪、饮食之间。投壶这种从容安息、养志游神、讲究礼节的活动,正投其所需。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民间以投壶为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进行时,与射礼相似,也有揖让进退等烦琐礼节。
最早的投壶方法是以短矢投向盛酒的壶中,后来对壶和矢都做了改进,制成了专门用于这项活动的壶和矢。投壶时,宾主离壶五至九尺外,用规定数目的没有箭头的箭轮流投射。中多者胜,输者罚饮酒。
秦汉以后,它在士大夫阶层中非常流行,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在流传过程中,游戏的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宋代司马光曾著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宋代以后,投壶游戏逐渐衰落下去。
术数
术数
术数又称数术,一般指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术数以阴阳五行的生克理论,以卜筮、风水、命理、占梦等各种预知方法,来推测人、事物、家居、先人墓地,甚至地运、国运等。术数的原理基本是易经的八卦与阴阳五行,包括风水、八字、命理、大六壬、奇门遁甲、太乙神数、梅花易数、紫微斗数等。
诸如天文、历法、数学、星占、六壬、太乙、奇门、运气、占候、卜筮、命理、相法、堪舆、符咒、择吉、杂占、养生术、房中术、杂术等等都属于术数的范畴。一般地说,狭义的术数,是专指预测吉凶的法术;广义的术数就包括天文、历法等。现在,通常所指的术数是狭义的术数。
养生
五禽戏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是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而产生的。
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之为养生,注重运用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增强体质、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在养生学中强调“治未病”,防重于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理论,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提出了要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古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要适应外在环境,人体内在环境必须要统一,这就要求五脏六腑机能互相联系,以互相制约,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正如《素问》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炼丹
炼丹是道教主要道术之一,为炼制外丹与内丹的统称。外丹术源于先秦神仙方术,是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
中国炼丹术的发明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的观念。没有确切的记录知道古代的服药者吃何种丹药以求长生,但根据晋人编纂的《列仙传》可知,他们所服食的丹药原料包括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炼丹术促进了中国医药和化学的发展,许多著名炼丹家如葛洪、陶弘景等同时也是大医药家。
而内丹术是道家及道教人士对气功之称,以修练成仙而达到长生不老为最终目的。此术以人体为丹炉,故称“内丹”,以别于“外丹”之用鼎为炉。内丹功的理论依据是阴阳之变、五行生克、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以及丹士所掌握的丰富的医学知识,纳外气、养内气、和阴阳、通经络并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观念贯彻其中。汉晋唐时代,内丹功渐与道门武学融为一体,成为内家武学。
符咒
符咒在道家修炼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符是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附着在规定的“文字”(或图形)上,并书写在特定的物品(如纸、绢、木、石)上,作为天神的指令,是道士们施用的法术。道士们称它可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治病求福。
道家的符咒咒语,起源于古时巫祝的祝词。道家的咒语在东汉时期较为盛行,并且和符有密切的关系:画符时要念咒语,用符时也有咒语,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语。道家的咒语每句结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语,据说是从汉代张天师传下来,是符到就灵验的意思。
巫蛊
巫蛊是古代的一种信仰民俗,即用以加害仇敌的巫术。它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射偶人和毒蛊等。
诅咒在原始社会已很盛行,古人认为以言语诅咒能使仇敌或敌国受到祸害,在汉代时十分盛行,据《左传》记载,郑国大夫颍考叔被本国大夫子都用暗箭射死。郑伯为了惩治凶手,命人用箭射猪、犬、鸡等,以此来诅咒他。诅咒在汉代十分盛行,当时的法律规定对诅咒者处以死刑。
射偶又名厌胜,是用木、土或纸做成仇家偶像,暗藏于某处,每日诅咒之,或用箭射之,用针刺之,认为如此可使仇人得病身亡。西汉武帝晚年,奸佞江充诈称武帝得病是由于巫蛊作祟,以预先埋设的偶人诬害太子,结果造成太子及其家属全部遇难,连累而死前后共数万人的大冤案。
毒蛊指用毒虫害人,又称蛊毒、放蛊、蛊术等。据清代记载,说沅江的土司世代相传施蛊之法。凡是新的郡守到任,必定设宴接风,这时药就进入腹中了。郡守在任的时候,药力不会发作,但两眼的瞳仁会由黑变蓝,面色淡黄,好像浮肿一样。离任后一个月内,就会毙命。历朝法律对毒蛊都严加禁止,自汉代起即规定,对蛊人者处以斩刑。
通俗地讲,蛊其实就是一种毒虫,所说的巫蛊之术就是用这些毒虫的毒素去害人,因为古时候缺乏医学知识,所以人们才将这一现象和巫术联系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