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在书法上是下过苦功的,曾自称:“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人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可见其矢志专一的学习态度。据西晋虞喜《志林》一书载,钟繇曾发现韦诞藏有蔡邕的练笔秘诀,便苦求韦诞借阅给他,但因书太珍贵,韦诞没有给他。于是钟繇忽然情急失态,捶胸顿足,以拳自击胸口,伤痕累累,这样大闹三日,终于昏厥而奄奄一息。曹操马上命人急救,钟繇才大难不死,渐渐复苏。尽管如此,韦诞仍不肯将秘诀借给钟繇。钟繇无奈,时常为此事而伤透脑筋。直到韦诞死后,钟繇才派人掘其墓而得其书,从此书法进步迅猛。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竞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
钟繇处在隶楷错变的时代,因此在他的真书中也带有浓厚的隶意。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唐朝张怀瓘《书断》评曰:“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又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后人将其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王羲之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因他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其“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小时候就师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遍游名山胜川,采众家之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把书写从实用上升到讲究意趣的境界。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与两汉、西晋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他的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给人以静美之感,成为后世书家临摹的法帖。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代表作品主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衡州(今衡阳)人,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隋时欧阳询官至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所以也被称为“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与其子并称“大小欧阳”。
欧阳询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欧阳询练习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以法度谨严、笔力险劲著称,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号称“欧体”。
欧阳询擅长诸体,尤其以楷书成就最大,骨气劲峭,法度齐整,于平整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他的作品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寺碑》、《化度寺碑》等,行书以《仲尼梦奠帖》、《张翰帖》等最为著名。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牍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瑰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
张旭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故又人称“张长史”。张旭以草书闻名,被称为“草圣”。
《古诗四帖》张旭为人洒脱不羁、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关系很好,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张旭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草书大家,他时常喝得大醉,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所以又有“张颠”之称。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当时人们只要得到张旭的片纸只字,都视若珍品,世代珍藏。相传,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
张旭精通楷草,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将当时流行的“今草”,发展为笔法放纵不羁、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多端的“狂草”。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等诸家均有褒贬,唯独对张旭无不赞叹。
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创造了沉着雄浑的“颜体”。
他的传世书迹除楷书《郎官石柱记》外,草书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较为著名。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被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其颜鲁公。德宗时,被宰相卢杞陷害,被派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颜真卿小时候家里贫困,没钱买纸和笔,就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后来曾跟随“草圣”张旭学习书法。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创造了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与他高尚的人格相映照,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颜真卿的书迹作品有:楷书《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行草书《祭侄文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
怀素
怀素(725-785),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长沙人。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以“狂草”闻名,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被称为“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怀素性格狂放,不拘小节,喜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
怀素从小就喜欢书法,见到古人的笔墨,就下工夫学习。因为家里贫寒,买不起纸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练字,把木板都磨穿了。后来,怀素又在寺院里种上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勤奋练习,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不论酷暑严冬,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他勤学精研,写坏了很多笔头,埋在一起,名为“笔冢”。后他终以“狂草”出名,“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
怀素善以中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达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万千字”的境界。虽然运笔疾迅,但怀素却能于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其草书虽率意颇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于他从极度苦练中得来。
他存世草书墨迹很多,著名的有《东陵圣母帖》、《论书帖》、《苦笋帖》、《千字文》和《自叙帖》等。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唐穆宗偶然看见他的字,十分喜欢,就被朝廷召到长安。穆宗曾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当时穆宗荒纵,听了柳公权的话,脸色都变了,知道他是进行笔谏。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避开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又吸收魏碑中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特点,把点画写得像刀切一样爽利深挺,自成一体,世称“柳体”。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世有“颜筋柳骨”的说法。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合称“楷书四大家”。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历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至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著称于世,世称“三苏”。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丰腴跌宕、天真深厚的风格。他讲自己的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追求自然天真、不事雕琢的艺术风格,“合于天造、厌于人意”,不求于工而工,无意于佳而佳,有一种自然天成的淡雅之美。
苏轼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独特的执笔方法也很有关,苏轼执笔为“侧卧笔”,毛笔侧卧在虎口之间,有点像握钢笔的姿势。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曾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黄庭坚的书法与苏东坡风格迥异。有一次,黄庭坚问苏轼,我的字写得如何,苏轼开玩笑地说,你的字是“树梢挂蛇”。黄庭坚听后大笑,说那您的字便是“石压蛤蟆”了。苏轼的字饱满而不失灵逸,而黄庭坚的字纤细而略带凝重,他们俩的比喻倒是十分贴切。
黄庭坚早期学习草书十分用功,但是成就不大。有一次他到京城一座寺中游玩,应住持之请写了一幅草书。同行的钱勰认为他的字太俗。黄庭坚不解,钱勰说是因为他没有见过怀素《自叙帖》缘故。黄庭坚受到打击,从此不再做草书,思索着如何在草书上有所突破。后来,他在黄龙江上见到船工划桨,整齐如一的划桨动作激发了黄庭坚的灵感。不久,他又见到了怀素《自叙帖》真迹,弥补了当初的遗憾,他下苦功夫临摹研究,得其精髓,草书写法突飞猛进。
黄庭坚的书法强调个性创造,注重心灵、气质对书法的影响,反对工巧、崇尚生拙,成为宋朝书坛的杰出代表,与苏轼一起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
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因他个性怪异,举止癫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又因徽宗诏其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宫”。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合称“苏黄米蔡”。其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传世作品有《蜀素帖》、《研山铭》等。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后来他当上书画博士,饱览内府藏书,熟谙千载故事、古人得失,如数家珍。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东坡劝他学晋。元丰五年(1082年)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圭臬,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今传王献之墨迹《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
米芾的书法技巧所取得的成就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他的线条极尽变化之能事,在毫不费力的经营中脱落出一种完全出人意料的招式。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米芾的书法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完全来自于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坚持练习,从未间断。他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他的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他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