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前369-前286),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曾做过漆园吏。楚威王听说他的贤明,想要聘请他为相,他坚持不就,穷困终生。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又名《守白论》,共三卷,为先秦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四篇,现存六篇。首篇《迹府》是后人编辑的有关公孙龙的简介,其余《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五篇是公孙龙的作品。
《公孙龙子》一书针对社会上名不副实的现象,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论,强调“名”必须具有确定性,着重探讨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
其中《白马论》所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以及《坚白论》所提出的“离坚白”的命题,是公孙龙名辨思想的中心。《指物论》论述了“指”与“物”的关系,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通变论》论述了对运动变化的看法;《名实论》专门讨论了“名”与“实”的关系。
公孙龙子(约前320-前240),字子秉,战国时期赵国人,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著作,共20卷,55篇。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为后人在他死后辑集而成。《韩非子》原名《韩子》,到宋代以后,因为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被称为韩子,为有所区别,遂改称为《韩非子》。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影响很大。
《韩非子》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历史经验,系统地阐述了法家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法治理论,成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著作。
《韩非子》着重阐述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还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不可陷之盾和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韩非子》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议论透彻,推证事理,切中要害。而且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比较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寓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前233年),韩国贵公子,说话口吃,不擅辞令,而擅长著书。他早年喜爱刑名法术之学,曾与李斯一起受业于荀子,李斯自以为不如他。当时韩国国势日衰,韩非几次上书韩王,劝其改革政治,实行法治,但未被采纳。于是他发愤著书,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韩非的文章在韩国不受重视,却很受秦王嬴政的喜爱,秦王读到他的《孤愤》、《五蠹》等篇后,感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派兵攻打韩国,索要韩非。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的同学,嫉恨他的才能在己之上,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下令将韩非治罪。李斯派人送去毒药,逼迫韩非自杀。不久,秦王后悔,下令赦免,而韩非已死在狱中了。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鸿”,广大之意,“烈”,光明之意,“鸿烈”意即广大而光明的通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淮南子》内书21篇,外书33篇,但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21篇。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所撰,成书年代大约在景武帝之间。
全书体系比较庞杂,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但主要是发挥道家的“黄老思想”。因此《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
《淮南子》认为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既讲自然之道,也讲治世之道,提出了“漠然无为而无不为”和“漠然无治而无不治”的政治理想。它综述了孔子、墨子、管仲、晏婴、申不害、商鞅和纵横家等思想家或学派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对诸家学说都有所继承,体现了作者熔铸百家的态度,因而具有哲学价值。
《淮南子》描述了社会发展的大致过程,论述了自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常与权、本与末、利与害、取与予、祸与福、为与败、备与致、刚与柔、奇与正等相反相成的关系,包含着辩证法思想,因而也具有史学价值。《淮南子》总结了先秦科学思想与科技成果,在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农学、医学、养生学、军事等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巨著。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该书还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资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刘安(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后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刘安是当时皇室贵族中学术修养较为深厚的人,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书立说,即《淮南子》。
《淮南子》是汉武帝建元初年激烈的政治和思想斗争的产物。黄老道学思想为汉初直至文帝景帝以来所尊崇的官学。由于儒家学说推崇加强中央集权、帝王专权,于是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大力削弱各地封王的权势。而刘安主张因循守旧,坚持黄老道学思想,无为而治,坚持汉初旧制,保护刘氏分封诸王集团裂土称王的既得利益。汉武帝的举措使刘安非常不满。于是著《淮南子》一书,宣扬道学思想,以抵制批判儒家思想。
《列子》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为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熟悉的有“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
列子,名御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今白沙乡西古城村)人,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史称列子,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是中国道家和哲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古书中有他御风而行的记载。现实中的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隐居郑地40年,不为人知。有人向当时郑国执政者子阳推荐他,说他是当今有名之士,困居郑国,如果当朝对他毫无表示,难免遭到议论。子阳派人给他送去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坚辞不受。其妻责怪他家境如此困顿,不该拒绝馈赠,他说:“子阳并不真正了解我,只是听了别人的话,沽名钓誉,才帮助我。既然不是出于本心,就不该接受他的接济。”他终生不进官场,潜心学问,尊崇黄老(黄帝、老子),先后著书20篇,约十万多字。
《墨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71篇,现仅存15卷,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以及后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的。
《墨子》一书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兼爱》诸篇中详细地论述了“兼爱”的观点,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别相恶,交相贼”。为了“兴利除害”,他提出“兼以易别”的主张,并由此提出“利人手即为,不利人手即止”的行为准则。
在政治思想上,墨子提出“尚贤”的问题,与儒家的“亲亲、尊尊”的思想相对立。所谓“尚贤”,即是要崇尚贤才,墨子把“尚贤”视为“为政之本”。并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对贤良之士,要做到“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充分发挥他们在政权中的作用。他还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以上所引见《尚贤》诸篇)等等,这些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光辉。
在《节用》和《节葬》诸篇中,他以古圣王为例,详细地论述了圣王所制定的节用之法,包括衣食住行、生死丧葬等多方面的规定和实施,指出凡是“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以此来反对当时统治者的繁文缛节和骄奢淫逸。
《墨子》一书所蕴涵的思想极其丰富,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墨子》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它不被统治阶级所赏识,到了秦汉,墨学已没有多大影响,墨子的事迹已知之甚少,连史学家司马迁为墨子作传,也寥寥数语。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据说楚王曾计划攻宋,墨子前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输般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
《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荀况的著作集。共32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荀子》在批评百家的同时兼采百家之长,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同时着重发展了孔子思想的“外王”的一面,具有集先秦思想之大成的性质。
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坚持“礼治”,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他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明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作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它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荀子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荀子(约前313-前230),名况,战国后期赵人,他曾游学齐国稷下,被尊为最有声望的学者,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期间又曾归赵聘秦。因为遭馋出走楚国,曾两次为兰陵(今山东苍南)令,并终老于兰陵。他在兰陵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一番整理,著成《荀子》一书。著名学者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此书传说是春秋末期(前476年前后)的孙武所著。孙武,字长卿,原为齐国人,后来到了吴国,因为献上兵法十三篇,被吴王阖闾重用,拜为大将,和伍子胥共事,辅佐吴王,后来领兵攻破楚国都城郢。
《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之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礼物。
《孙子兵法》中讨论了一些军事学的重要问题,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基本的军事思想。孙子发展、继承了前人的战争经验和进行兼并战争的军事理论,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把政治作为解决战事胜利的首要因素。这是《孙子兵法》的重要贡献,两千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军事著作中的经典之作。他总结的用兵原则,直到今天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孙子最早在兵法上提出情报的重要性,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宋朝以后被列入了《武经七书》之首,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非常深远。它是中国古代军人必须研读的一本军事著作,许多著名的军事家都对此书做过批注。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下学者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称《吕览》,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年),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26卷,160篇。该书宗旨主道家,取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舍其消极避世的成分,兼采儒、墨、法、兵诸家之长,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各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
吕不韦主编此书意在综合百家之学,总结历史经验,为行将出现的统一全国的专制中央政权提供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该书提出的“法天地”、“传言必察”、“疑似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的健身之道,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它还保存了许多旧说遗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价值。但书中宣扬了天人感应等迷信思想,又因出于众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也有未能融会贯通的地方。
《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主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都是15篇,共60篇。本书以“法天地”为编辑基础,而十二纪象征“大圆”的天,所以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来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八览,现存63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从客观出发,一视同仁,保存了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吕氏春秋》成书以后,广受好评。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报任安书》中,甚至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论。
《吕氏春秋》文章明朗犀利,故事、比喻、议论有机结合,成书之后曾布之于咸阳市门,悬赏千金有能够增减一字者,结果无人能够增减一字。《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共8卷,计215章,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各篇之间的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有联系,个别的还有互相矛盾之处。
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故事。如《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乞北郭骚米》、《晏子使楚》、《楚王欲辱晏子》、《晏子布衣栈车而朝》等,晏子或犯颜直谏,析义明理,或婉言讽劝,发人自省,表现了一位国家重臣忠心耿耿地辅弼君主的思想。此类篇章大多以记言为主,而略于记事,都具有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和个性化的语言,突出地表明晏子是一位临危不惧、忧国恤民、廉洁奉公、善于辞令的大臣。章末多有“君子曰”,或者标举“仲尼”、“墨翟”的言论,以表明编者对晏子言行的评赞。语言质朴严谨,有不少警句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