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遂是西汉时代著名的清官。他博学多才曾任掌领宫殿门卫和侍从的高级官职。龚遂为人忠厚,办事刚强果断,在大节上从不含糊,敢于批评国王的过失,督察朝廷官员,国王和国中大臣没有一个不敬畏他的。
有一个时期,渤海(河北省沧州一带)附近郡县闹灾荒,饥民纷纷起来造反,当地官员制服不了他们。汉宣帝想要选一位能够治理渤海的人。垂相和御史大夫推荐龚遂,认为可用。
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多岁了,宣帝召见时,看见他形状矮小,心里有点看不起他,就问他说:“渤海郡(jun)法纪废驰,饥民作乱,我非常担忧。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来平息盗贼,好让我放心?”
龚遂回答说:渤海远在海边,没有受过朝廷的教育感化,那里的百姓饥寒交迫,而地方官吏又不加体恤,所以逼得子民盗了皇上的兵器,在水上摆弄罢了,并非有心叛乱啊卫如今是要我镇压他们呢,还是去安抚他们?
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非常高兴地说:选用贤良,本来就是为了安抚百姓啊!
龚遂说:“我听说治乱民就象理乱绳一样,是不能急于求成,只能慢慢治理。我请求垂相和御史大夫暂且不要用法令条文框住我,让我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置。”
宣帝同意了龚遂的意见,额外赏赐黄金,派他到渤海郡任行政长官(太守)。
龚遂到达渤海郡界。郡中听说新任太守到了,派出军队前往迎接。龚遂叫军队统统回去,随即发出公文指示所属各县:“把所有追捕盗贼的官吏一律撤回;凡是拿锄头镰刀等农具的全部算良民,官吏不得追究;只有拿兵器的才算盗贼。”然后不带随从,单独一人乘车到府,郡中一致拥护,成群结伙的饥民也都解散。渤海还不有少结伙打劫和拦路抢夺的人,听了龚遂的命令,也都纷纷解散,放弃兵器,改拿锄头。盗贼于是全部平息,百姓得到安居乐业。龚遂这才命令打开粮食仓库救济贫民,挑选清廉的官吏安抚百姓,让他们各自营生。
龚遂经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渤海地方风俗奢侈,重视工商业,轻视农耕,便亲自带头厉行节俭,劝导百姓务农种桑,要求每人种一株榆树,百棵蔬菜,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户养两只母猪,五只鸡。如果发现百姓有带刀佩剑的,就要他们把刀剑卖掉,去买牛和犊。春夏两季劝百姓到田野耕作,到了秋冬就督促他们收割,还让家家户户多储果实、菱角、芡实之类,以防灾荒。由于龚遂深入群众,进行劝导,郡中都有积蓄,官吏和百姓都殷实富厚,打官司之类的事也逐渐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