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解析】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令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
诗的前两句概叙他多年在外的经历,含有对大好年华消磨在外,而思乡之情终莫能改的无限感慨。后两句通过描写他初到家乡,儿童笑问的场面流露出喜悦心情,幽默富有情趣。
桃花溪
张旭
【原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①。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解析】
桃花溪,“在湖南常德府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江。”(《一统志》)本诗妙在结尾:“洞在清溪何处边?”结语并非真在寻问桃花源。或者是在怀疑它的有无,而是在慨叹实无可以避世躲乱之地。作者不直说而用询问句,更增加了感叹之情,含有惆怅不尽之意。
【注释】
①石矶:水边突起的大石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①。
【解析】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王维家居蒲州(令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出人之常情,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末两句采用了同一时间(重阳),不同空间(两地)借“遥知”构成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王维一方在长安孤独寂寞,另一方兄弟在家乡团聚欢乐。
【注释】
①茱萸:别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析】
题中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这首诗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与友人在江边离别的情景。结句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消息,而是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这是大有深意的。作者当时被贬,故特以此语告慰洛阳亲友,表示自己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的情操。
【注释】
①平明:天刚亮。
闺怨
王昌龄
【原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①,悔教夫婿觅封侯②。
【解析】
起句竟说少妇本不知愁,及至第二句写登楼赏春,第三句转折,望见陌上杨柳才愁上心头。最后发出了“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深沉哀怨,才点明“闺怨”。用了先扬后抑的方法,刻划这类少妇心情,颇为深刻。表现了一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不如朝夕恩爱的思想感情。
【注释】
①陌头:路边。②悔教:悔使。觅封候:为寻求封侯而从军。这句说:她后悔使丈夫从军求取功名。
春宫怨
王昌龄
【原文】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①。平阳歌舞新承宠②,帘外春寒赐锦袍。
【解析】
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爱杨玉环,淫佚无度,诗人以汉喻唐,拉出汉武帝宠幸歌女卫子夫,遗弃陈皇后的一段情事,为自己的讽刺诗罩上了一层“宫怨”的烟幕。此诗的旨义乃叙春宫中未承宠幸的宫人的怨思,从而讽刺皇帝沉溺声色,喜新厌旧。运用的是“似此实彼、言近旨远”的艺术手法。
【注释】
①未央:汉宫名。此借指唐宫。②新承宠:指卫子夫受宠幸,立为皇后。卫子夫出身微贱,为汉武帝姐平阳公主家歌者(《汉书·外戚传》)。
凉州曲
王翰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解析】
这是一首属于盛唐边塞诗的七言绝句,也是为人们广泛传诵的名篇。诗人用奇丽的彩笔描绘了边地军中别开生面的情景:葡萄酒、夜光杯,表现将士们豪迈慷慨的情怀。末句虽以夸张的语气渲染战争的残酷,但情调并不哀伤,有一种乐观主义的豪情。
【注释】
①葡萄美酒:以葡萄酿的美酒。《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夜光杯:这里指酒杯的华贵。旧题东方朔撰《海内十洲记》中说:“周穆王时,西域献夜光常满杯,杯受三升,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③琵琶:本是西域马上弹拔乐器,后传入中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
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③。
【解析】
李白的七言绝句被称为“妙绝古今”。此诗前两句直接叙事,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和故人东去之地。第一句写的是将别,第二句是写分别,“烟花三月”,想像江南美景。此句前人评为“千古丽句”。此诗后二句更妙。目送故人所乘船只远去,直至连船帆都望不见,他还凝望着天际江流。这是以景结情。
【注释】
①之:往。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②故人:指孟浩然。烟花:指暮春艳丽的景物。③天际流:流向天边。
下江陵
李白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①,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解析】
这首七言绝句,曾经被评为“绝唱”。题一作“早发白帝城”。
前二句给人以飞动奔放、一泻千里的艺术美感。第三句却转到行船过程中诗人印象最深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一镜头了,同时也就很自然巧妙地过渡到“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淋漓酣畅的结句,妙在把两岸风物带出,又与舟行融为一体,使人如闻如见。
【注释】
①白帝:即白帝城,西汉末年公孙述所筑,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
逢入京使①
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
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岑参被派为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此诗是他此次赴边疆途中所作。
从前半首中,可见他此行只是迫于君命,实非所愿。也从侧面反映出道路艰难。第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此是紧扣诗题,实写生活中的特定情景,自成佳句。
【注释】
①京:京都,指长安。使:使者。②龙钟:泪流的样子。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①,崔九堂前几度闻②。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解析】
李龟年是唐代著名音乐家。开元、天宝间,特承恩遇,曾在东都贵人宠臣府宅中演唱,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美景,常为人唱曲,听者莫不流泪。开始两句是追忆过去。选择四十多年前在岐王和崔九宅中多次听到过李龟年这位梨园歌手的演唱来描写。很有典型性。后两句是写眼前的相遇情景。乍看只是记事,实则感慨万千。
【注释】
①岐王:唐玄宗之弟李范,封岐王。②崔九:原注:“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九是崔涤的排行。他是玄宗的宠臣。
滁州西涧①
韦应物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②,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
此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这是一首山水诗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小诗,在描绘涧边幽草、深树黄鹂的一片浓丽春色的同时,极力渲染了春潮急雨的景象,显示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诗中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构成一幅出色的风景画。
【注释】
①滁州: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称上马河。②春潮:二三月间河水上涨,称为春潮。
枫桥①夜泊
张继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②,夜半钟声到客船。
【解析】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从题材内容讲还是抒发旅途愁思。诗前二句绘出一幅萧疏凄清的秋夜图,客子之情已寓于景内,半夜难寐,独对江枫和渔火。后半首写在不眠的深夜中听到从山寺传来的钟声,极富韵味,千古传诵。
【注释】
①枫桥:在江苏城西七里,南北往来必经于此。②寒山寺:在苏州府城西十里,在枫桥东。
寒食
韩翃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解析】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三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
诗前两句意在点明时令,写景却十分生动有致。后两句以“汉”刺“唐”讽喻极切,寒食本应禁火,皇帝竟赏赐烛火给宠臣,特许宫中走马传烛,可见封建礼法的虚伪和宦官的得势,语言含而不露,讽刺味极浓。
月夜
刘方平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①,北斗阑干南斗斜②。今夜偏知春气暖③,虫声新透绿窗纱。
【解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的是绿窗纱里一个闺妇的春愁。诗人以艺术家所特有的敏感,通过写思妇对物候细微的感受来写出其落寞之情。诗里写的主要是秋虫的凄厉之声。这里却让这些小动物叫出了大自然的变化。
【注释】
①更深:深夜。半人家:指月光只照半个庭院。②北斗:指北斗七星。阑干:横斜的样子。南斗:二十八宿之一,有六颗星。③偏知:出于意外地感到。
春怨
刘方平
【原文】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解析】
此诗抒发宫妃失宠的幽怨。前两句写出宫女的寂寞和悲愁。后两句写暮春的残败景象,渲染宫女怨恨凄楚之心情。
征人怨
柳中庸
【原文】
岁岁金河复玉关①,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②,万里黄河绕黑山。
【解析】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为唐时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注释】
①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南。②青冢: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
宫词
顾况
【原文】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①,水精帘卷近秋河。
【解析】
这首《宫词》在顾况的作品中是别具一格的。诗人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以极为精炼的语言,优美清丽的艺术形象,把宫女嫔妃中两种迥然不同的遭遇鲜明地表现出来,并巧妙地把怨情寄寓在寂寞冷落的生活中。
【注释】
①漏:古代计时间的铜壶滴漏。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李益
【原文】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解析】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悠悠乡情的诗作。前两句写夜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第三句写的是声,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唤起了征人的思乡之情。第四句抒征人心中所感。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和铺垫的。末句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
【注释】
①受降城:唐中宗时为了防御突厥的侵扰,于景龙二年(708年)命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以北筑东、中、西三受降城,此指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
乌衣巷
刘禹锡
【原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
此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前两句极言如今乌衣巷周围环境的荒凉冷落,寓有对南朝六代繁华一去无迹之慨叹。后两句借小燕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无限沧桑之感。
春词①
刘禹锡
【原文】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②。
【解析】
这也是一首写宫人悲怨生活的诗。诗篇首句写宫女精心梳妆,脂粉均匀,脸色相宜而妆成下楼,却无人赏识,第四句写蜻蜓无知,反爱新妆,从侧面衬托宫女处境的冷落孤寂。
【注释】
①春词:写宫女春日之愁怨。②玉搔头:即玉簪,也用来搔头,因而也称“玉搔头”。
宫词
白居易
【原文】
泪尽罗巾梦不成①,夜深前殿按歌声②。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③。
【解析】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词中以君王在前殿寻欢作乐,反衬宫女倚笼坐等的孤寂哀怨,用红颜未老而无端绝情的哀怨,指斥统治者的薄情寡恩。
【注释】
①泪尽罗巾:眼泪湿透罗巾。罗:丝织品。②按歌声:按着节拍而歌唱。③倚:靠。熏笼:罩在香炉上的竹笼,古代贵族妇女用来熏衣服。
赠内人
张祜
【原文】
禁门宫树月痕过①,媚眼惟看宿鹭窠②。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③。
【解析】
此诗是写赠宫人之作。整篇不着议论,通过一个女子独自夜坐的画面,对宫女的孤寂生活表示了无限的同情。
【注释】
①禁门:指宫门。月痕:指月影。②宿鹭:指夜晚成双栖息在树上的白鹭。③剔:挑。红焰:油灯芯头上燃着的火焰。
集灵台①二首
张祜
【原文】
其一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②,太真含笑入帘来③。
【解析】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唐玄宗早年还励精图治,开元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朝政昏暗,自己则沉溺于声色之中,同时还迷信神仙,企求长生,集灵台就是唐玄宗为了迎集神仙,祈求福祚,希望得以成仙而建造的。
诗中暗含讥刺,所谓“新授箓”,实即开始受玄宗恩宠之意。故下有“太真含笑入帘来”,明写杨玉环献媚邀宠的轻薄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