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6600000016

第16章 神马都是浮云

许多有本事的人喜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因为在斗争中他们感到其乐无穷。

明代初叶有两个人有真本事:李善长和刘基。李善长,这个活跃在明初政坛上的超重量级人物,有着惹人注目的多重身份:朱元璋的淮西老乡;帮助朱元璋取天下的重要智囊和后勤补给官;明朝开国第一文臣,第一任宰相;朱元璋的儿女亲家。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人称再世孔明。

李善长的本事,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评价。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说李善长虽然没有战场上的军功,但“给军食,功甚大”,乃授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除了这些,朱元璋更赐给李善长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当时封公的六个人中,李善长名列第一。朱元璋颁发的“嘉奖令”上,李善长被比作汉代的萧何,其风光在洪武功臣中独一无二。

仔细琢磨,论智谋和文采,刘基的本事或许更大些。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却只被封伯爵。而且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比李善长的4000石少出十几倍。

同样有本事,同样有功劳,待遇为什么却这样悬殊?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在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主宰他们,而这只主宰他们的无形的手始终引发、把握、利用了他们之间的争斗。

明王朝在建立政权过程中,因地域和方言等因素,各地成立了老乡会,使大臣形成了派别。其中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这一集团人多势众,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常遇春等人,会长由李善长担任。李善长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淮西集团最大的对手,就是浙东集团,首领就是刘基。刘基是御史中丞,是言官的首领,也就是说,浙东集团是唯一有和淮西集团抗衡资本的老乡会。

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交锋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彬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

朱元璋正准备看一场好戏,要的就是这种局面,命令立刻处死李彬。李善长气坏了,开始准备反击。等到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聚淮西集团的能量,从多方面攻击刘基。朱元璋冷眼旁观,没有难为刘基。但刘基自己知道,再呆下去危险就大了,于是请假回了老家。

这次交锋看似淮西集团占了上风,但刘基的这招妙棋完全把淮西集团给蒙了,他在临走之前已经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杨宪。杨宪是刘基的死党,接任御史中丞,在刘基的部署下,韬光养晦,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断收集李善长的黑材料,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朱元璋知道杨宪说这些话的目的何在,便顺水推舟地对李善长有了看法。不久他干脆召回了刘基,委以重任,并全面打压淮西集团,使浙东集团开始占上风。

李善长也非等闲人,逐渐明白自己已成靶子。他左思右想,为何不学学刘基找一颗棋子呢?于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选择最终让他踏上了不归之路,也最终结束了这场斗争。

后面的故事众所周知。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明史》上说,“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乃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洪武二十三年,在残酷的所谓胡惟庸谋反案稍稍平息之后,原本早已退休、77岁的李善长被人告发与胡案有关。除了李善长本人,他的妻、女、弟、侄四家有70余人被株连至死。幸免于难的,是他的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连同两个孙子总算被赐恩免死。

朱元璋在收拾李善长、胡惟庸之前,先收拾了刘基、杨宪。李善长布下的胡惟庸这颗棋子在害死自己的同时,也变成了害死刘基的定时炸弹。朱元璋利用了这颗定时炸弹,便有了历史上那次著名的朱刘会谈。

那一天,朱元璋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朱元璋接着问:“你觉得杨宪如何?”刘基此时明白,这是一次异常凶险的谈话,朱元璋明知杨宪是我的人还来问我,这是试探,于是马上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心里想着,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这是朱元璋怀疑我和他勾结,于是见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以。”朱元璋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如何?”刘基想不到朱元璋会问胡惟庸,没有深想,马上回答:“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他一定会摆脱牛绳的束缚把车拉翻!”朱元璋终于亮出了杀着,用意味深长的口气说道:“看来,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如果说刘基刚才对胡惟庸的评价使朱元璋不满意的话,那么下面的回答却是致命的:“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合适的。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

这可能是刘基一生中说得最不合适一句话,自居丞相之才不说,还说出所谓嫉恶如仇的话,如刘基所说,谁是恶呢?朱元璋就此与刘基决裂。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刘基明白,自己失败了,只好再次回到了乡下老家。

胡惟庸成了丞相,首先找个借口杀掉了浙东集团的干将杨宪,然后指使手下收拾刘基,并扣除了刘基的退休金。刘基陷入了绝望,回到了京城。刘基原以为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自己的性命会有保证。洪武八年,刘基生病了,胡惟庸受朱元璋的委派前来探视,并让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

现在看来,李善长、刘基再有本事、再有智谋,再怎样斗来斗去,能逃脱朱元璋的掌控吗?就拿刘基的死来说,连傻子都知道刘基是被胡惟庸害死的。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如未得到朱元璋的默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刘基自己也明白,胡惟庸对付他的根本原因在于朱元璋,所以明知自己中毒却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解药。

而李善长的奇惨奇酷之祸,却是朱元璋一手炮制。朱元璋自己也认为李善长一家的死难太过惨烈给人刺激太深,所以一些文人才敢面对君主的淫威,替李善长申冤。著名才子解缙的奏折,道出了所有人的疑惑:李善长当年冒万死才有了后来在新朝中的地位,他已经是勋臣第一,得到了“公”的最高爵位,儿子当了驸马,亲戚都当了大官,一个做臣子的到了这一步已是顶点。如果他像别人指控的那样,辅助胡惟庸谋反成功,他又能到哪一步?充其量不过仍是勋臣第一,能超过他现在已得到的一切吗?何况,李善长又不是小孩子,他难道不知道取天下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元末大乱中,起来争天下的人多了,除了您朱皇帝,不是都灰飞烟灭了吗?这些李善长当年都曾目睹和亲历,他怎么可能在即将“翘辫子”的高年,却非要去冒这种危险?朱元璋看后,若有所思,“竟亦不罪也”。

翻阅史料,从字里行间细细揣磨,我禁不住有一种感觉,朱元璋对李善长、刘基两人未必真有什么大不了的担心。对朱元璋来说,他们也是一颗棋子,一颗能够帮助他平衡全局、走活全盘的棋子。当棋子的使命完成,剩下的就只是死路一条了。

对照李善长、刘基,还有人喜欢东施毒计西施阴招吗?别斗了,正如网络热词说的那样:神马都是浮云。

同类推荐
  • 渭风

    渭风

    闫长红的作品为我们歌颂、描绘了一大批开拓者的感人事迹和诸多场景。他长期生活在乡村,工作在一线,作品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了来自基层的声音。这声音出现在舞台上,无疑是一种震撼!他的作品集无疑为一段别开生面的历史缩了影、定了格、确了位。它留给当代的,是一方矢志强国的功德榜,他传给历史的,是一本惠泽民生的礼赞歌。
  •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小经典系列)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小经典系列)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且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以谈文论艺为主,收入《狄更斯》、《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等名篇和《鲁德亚德·吉卜林》等备受争议的文论,加上《为英国式烹调辩》一类轻松的小品文,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奥威尔作为文学评论家的风采。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活在18线:那些远离北上广深的真实生活(南瓜屋故事)

    县城被吐槽为“18线”城市,连接大城市与乡村。在这里既有田园的安逸也有城居的喧嚣;既有繁华热闹也有贫困潦倒;既有恬静幽美也有困苦挣扎;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并存;亲情友情与冲突矛盾同在……有人说:了解一个时代,看一个县城就足够了。我诚以为然。县城里话题很多,人人都在拥挤中前行,讲述着各自的故事,演绎着各自的人生。谁在编曲谁在听……人生百态,冷暖自知。写下这些老人故事、婚恋故事、“车祸”故事和债务故事,不是批判也不是颂扬,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以我个人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发生在“18线”里的那些人、事、情。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热门推荐
  • 生存与未来

    生存与未来

    是寻求外来因数的帮助?还是自己努力去改变?或许最后的选择是放弃,但在李秋的心中至始至终坚持着“我相信我自己的选择。”
  • 开山门

    开山门

    赵星,一个风华绝代、特立独行的少年郎,一个矢志复兴荣耀的少年郎,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念念不忘的少年郎。在刻着“封魔宗”三个大字的山门石碑上,永恒地残留有他划出的两道交叉的剑痕,剑痕里激荡着他浩然无匹的剑意:封!在封魔宗前辈门人们归墟的墓园前,永恒地立着一块他用剑刻下的石碑:替天行道,万死不辞!在封魔宗刑台所在的山峰云雾间,永恒地飘荡着他铿锵有力的宣言:不自由,毋宁死!
  • 九星连心

    九星连心

    英鑫大陆战乱狼烟四起,漫天血雨降落,数日未散,大地染赤。八纵八横的交汇的鹰绝山脉此刻已是遍地万尸横陈。突兀的一声幼婴儿哭声震天,惊起过路一强者好奇,从此幼婴儿踏上了复仇寻母报恩的漫漫武道之路……(感谢阅渎关注的诸君)起点……起点之路……
  • 平民总裁夺爱记:断线情人

    平民总裁夺爱记:断线情人

    当年他是一无所有的草根男,为了成全她出国读书,倾其所有,可谁知远在异国的她却投入了富二代的怀抱。再次相逢,她马上要成为别人的新娘,他变成钻石般耀眼的男人,让她成为他祭坛上的羔羊。他戏谑的笑着,这辈子她只能是他的女人,却永远不会是他的妻子!可当前尘往事再次摆在他的面前,他该如何挽回这段逝去的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五行社之纷扰尘世

    五行社之纷扰尘世

    大家好!我是游涯子,是一个高一的新生,由于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还请大家见谅!下面我来介绍作品这是一部关于位面穿梭的故事,主人公在现实与不同位面之间历练战斗,并与不同位面间人物的爱恨情仇。主人公一步步成长,却不知有一张无形的灾难将要笼罩位面……
  • 邯郸商战

    邯郸商战

    无他,就是不要与历史挂钩。若真要知道正史,请参考《史记》、《战国策》。如果不想读历史书,那么请参考《寻秦记》、《乱世英雄吕不韦》。也不想看电视剧的话,就华丽地跟我一起穿越吧,哇哈哈哈!
  • 畏魔

    畏魔

    神风大陆上,有五大王朝,而故事的开始,就在五大王朝之一的大永王朝……
  • 重生之自由快乐

    重生之自由快乐

    中年大叔重生年少岁月,往事多少只够回味,是否留有遗憾才是最美,重生一次的大叔打算继续沿着上辈子的路前行,还是把过去的遗憾补全?大叔说:“跟着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