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一所小学的教室里,老师正在前面声情并茂地讲课。同学们大都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有一个瘦小的男生却埋着头,聚精会神地在课本上写画着什么,老师说的话他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终于,老师发现了这个了这个很“认真”的学生,便停止了讲课,走到他的书桌前。这个男生正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对老师的到来一无所知,猛然耳畔响起一个声音:“皮埃尔,你在做什么?”这个叫皮埃尔·库里福的孩子一惊,忙用手去遮挡课本。老师却分开他的手,拿起课本,只见每一页的空白处,都画着漫画。那些漫画人物神态各异,极富感情,老师不停地翻着,似乎忘了责难皮埃尔。
布鲁塞尔是有名的连环画之都,人们对漫画都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等老师终于翻完最后一页,看了看惴惴不安的皮埃尔,说:“画得很不错,老师的女儿也特别喜欢漫画,希望你能为她画一些,当然,不要在课堂上!”皮埃尔愣了一下,便连连点头,悄悄拭去额上的汗。
皮埃尔的家庭是很贫困的,七岁那年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拉扯着他长大,并供他上学。他从小便对漫画和连环画痴迷,母亲买给他学习用的笔,大多都用在画漫画上了。他常常看着远远的天边,幻想着远方的山远方的海,以及比山比海更遥远的去处,幻想着那里的美丽与迷人。他用自己的笔把心中的美丽幻想都画了出来,他把自己的希望都融进漫画里,生活虽然艰难,他心里的憧憬却如流水一般,汩汩流淌。
在皮埃尔十五岁那年,家里终于再也无力供他上学,他便告别了学生时代,开始为生活而打拼。他中间曾尝试过许多种工作,虽然都与漫画和连环画有关,可是并不顺利,甚至充满坎坷。其间,他也在报纸上连载一些漫画,他给自己用的是笔名。这一切与他的梦想,似乎隔着无尽的山无边的海,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因为,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种东西在召唤着他。
那一年,皮埃尔自己开了一个小小的制作动画的小作坊,本以为会取得一些成功,可是在现实中他才发现,许多阻碍横亘在前方的路上,一如那些高山大海。而且合作伙伴的背叛,朋友的反目,竞争对手的冷酷,让他对这个世界特别是对身边的人,深深地失望。他也曾一度迷失自己,绝望无依,甚至整日躺在床上万念俱灰。有一天,母亲给他送饭来,见到仍躺在床上,身边都是散落的漫画,母亲拾起一张看了看,说:“孩子,其实人们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无情而冷漠,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喜欢漫画里那些人和物,你看,你的漫画里,那么多美好的人和物,说明你心里也是向往美好的。你可以用你的画,唤起人们的善良!”
这一番话,就像清风拂过,那些山与海瞬间都成了虚幻的影子,随风而散,展现在皮埃尔眼前的,是一片美丽的世界。于是,他坐起来,拿起笔,开始构思和绘画一些善良而勇敢的小东西,他们似人而非人,小巧智慧,正义无畏,他把自己对世界的渴望和想象,把世间所有的美好品格,都赋予了它们——那些蓝色的小人。
当时,皮埃尔三十岁。他画出的这些小家伙,情态万千,他还没有想到,正是这些蓝色的小人,帮他打开了一扇成功的大门。他给这些小家伙起名叫施通福,各国的人叫这些小家伙的名字都不一样,而在中国,它们却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蓝精灵!而皮埃尔的笔名“贝约”,也随着它们一起,传遍世界。
后来,当蓝精灵的故事被拍成动画片连续剧,立刻风靡全球,成为所有孩子,包括那些成人心里的美好寄托。是的,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它们是皮埃尔精神家园。
1992年,皮埃尔去世了,可是人们都相信,他已经去了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在那片美丽的森林和草原上,与那些蓝精灵永远快乐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