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73800000002

第2章 冷兵器时代的终结(1)

1.火药的出现

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是一种早期的炸药。它是由火花、火焰或点火器材引燃,能在没有外界助燃剂的情况下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燃烧的药剂。燃烧时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因它是武器发射的能源,故在军事上又称为“发射药”。火药的发明要从火说起,有史以来,火攻在人类战争中就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孙子兵法》十三章中就有一章专论火攻,《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一生擅用火攻。但有系统、有效率地使用火器,并且赖其维系了整个帝国生存的,首应归于公元7世纪时发明的“希腊之火”。它是罗马帝国的秘密武器,使罗马帝国在与土耳其回教帝国的战争中取得了非常有利的位置,也因此罗马帝国可以称霸欧洲长达百年。在当时这已是相当厉害的武器了,因此这种武器在西方国家影响很大,西方的历史学家都把它当做是西方火药的鼻祖。

所谓“希腊之火”,据传是一名希腊建筑师在君士坦丁堡围城战时发明的。它是一种燃烧物质,这种物质呈液态或半液态状,通常以管子喷射,比水轻,在水上会快速扩散,在引燃后可以持续燃烧,很难扑灭,相当于现代的烧夷弹。

“希腊之火”还算不上真正的火药,公认的火药起源地是中国。

火药是用硫黄粉和木炭粉以及硝酸钾混合而成。在西方国家,13世纪前他们并不知道有硝的存在,他们对硝的认识来自阿拉伯人。火药的主要原料大约是在公元8—9世纪时由中国传到了阿拉伯、波斯等地。在12世纪后,阿拉伯等国的文献上才提到硝石。阿拉伯人称它们为“中国雪”,波斯人则称它们为“中国盐”。

火药是中国的发明,这是无可否认的。在西方关于火药公认的最早的记载是由英国修士罗杰·培根在公元1242年左右写的《论艺术与自然的奇伟力量》。

关于火药究竟是怎样传到西方国家的,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是蒙古西征将火药带到西方。蒙古西征共有三次:第一次蒙古西征发生在公元1219年,攻打的是俄罗斯钦察部及印度河流域北部,1225年返回蒙古;第二次西征是在公元1235年,大军下莫斯科,败东欧联军,前锋直逼维也纳近郊,窝阔台病逝后,军队于公元1242年班师回朝;第三次西征是在公元1252年,当时进攻的是近东一带,10年内灭木剌及黑衣大食,下巴格达,入叙利亚。第一次西征时间过早,与欧洲也没有直接接触;最后一次则时间过晚,不合理;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第二次西征就是火药传入欧洲的时期。虽然在此期间可以肯定蒙古接触过火药,但蒙古族是个游牧民族,因为战争,当时的人们已经流离失所,根本没有更多精力制作和储备火药,再加上他们不具备长途补给能力,因此,蒙古西征时火药传入欧洲的说法依旧不可信。于是有人提出是胡商将火药带到了西方国家。这一说法相对较为可信,阿拉伯人在经商的同时难免与火药有接触,于是将火药带回阿拉伯,然后传到西方。

早期的火药威力有限,因为硝的比例不够高,培根的第一份火药配方中,硝的比例只占41.2%。中国早期火药配方中,硝的比例也只占60%左右,都远低于现代配方的75%的含硝量。硝的比例越低,产生气体的量就越低,爆炸威力自然也较低。

除了军事用途外,火药在民间的应用进展缓慢,一直要到17世纪时才用来采矿或开隧道。公元1627年在匈牙利的雪姆尼兹,火药被用来采矿,公元1679年,法国用火药来开掘马勒帕斯隧道。19世纪下半叶在爆炸物质的研究上是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各种更有效的爆炸物一一出现。火药作为枪炮推进剂和弹头装药的角色被无烟火药和黄色炸药(TNT)取代后,它才逐渐步入历史殿堂中冷清的一角。但我们依旧不能否认火药的出现是伟大的,因为它,我们才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2.德安守卫战的意义

火炮和火箭听起来是现代才会用到的武器,但这里提到的火炮和火箭其实并不是现在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本文提到的火炮和火箭始于公元10世纪的唐朝。这些武器一直到宋朝还被普遍用于战争。由于喷火筒的使用,我国很早就已经进入使用火箭的时代,但这些武器的杀伤力比起后世的枪械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到13世纪末叶,才出现发射铅弹的雏形枪。

尽管有了新的武器,但中华民族没有因此而舍弃原来的武器,中国有好长一段时间沿袭着长矛及喷火筒合用的传统,也因为这样,火器的发展受到制约。唐朝后期虽然已经开始将火器纳入军队装备,但此时国力已不再强盛,此时再发展火器为时已晚,因此火器再次发展是在宋朝。

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能是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到了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提出了一种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簇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向朝廷献出了他制作的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1002年,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火药武器最初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才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

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较大的火器出现,如“霹雳炮”,“震天雷”。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攻坚或守城。公元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了金兵的围攻。元军攻打金的南京(今河南开封)时金兵守城时就用了这种武器。

公元1132年,南宋德安有一位守将名叫陈规。在德安守卫战中他使用了一种新型火器。这种火器有着又粗又长的竹筒做枪管,里面装了火药。两军对垒时,只要点燃火线,火药燃放,并从枪管口喷射出火焰,如此便可烧灼敌兵。这种火器十分庞大需要两人抬放,敌军看到这么庞大的武器已经吓得不敢前进,更何况在枪械萌芽时期,这样的火器还是第一次出现,没人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在这场战争中陈规利用这种火枪从桥上攻击攻城的敌兵,形成了难以攻破的防火墙,成功守住了德安。这种枪被称做是长竹竿火枪,陈规因此立功,中国火器也渐渐看到曙光,火器终于开始有所发展。

金代时,金忠孝军在宋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使用了既能用火药筒喷火灼敌、又能用枪锋刺敌的飞火枪,取得了夜袭蒙古军兵营的胜利,成为我国集群士兵使用单兵火枪作战的首例。这种飞火枪与之前的长竹竿火枪有了很大改进,是枪械史的又一次进步,它中间装了火药及铁渣、磁末,这些铁渣、磁末可以说是枪弹的胚芽。

世界最早的管形火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还得回到南宋时期。公元1259年,南宋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军民在抵御蒙军的战斗中创制了“突火枪”,这种枪用巨竹做枪筒,枪中装有一种叫“子窠”的东西,它是用石子和铁块做成,装上火药后将火药点燃便产生很大的气压将“子窠”射出,这就是最初的子弹。不过,对于“子窠”的具体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还众说纷纭;但中外火器史学家一致肯定的“子窠”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枪弹。这是把燃烧性火器过渡到管形射击火器的发展阶段,为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其在发射原理上是欧洲近代枪炮的先导。这种枪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与现在的霰弹枪原理相似,因此它被认为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虽然突火枪很厉害,但它是飞散性发射,而且枪身是用竹筒制成的,因此,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于是人们又想到用金属来制造枪筒。用一种新型武器代替突火枪似乎迫在眉睫,不过那是元末明初的事了。元朝时,蒙古人扩张领土时还重视军事科技化,甚至在攻破襄阳时使用的襄阳炮都是伊朗人的杰作,而黑火药则被他们运用在攻打欧洲人的战争中。元末明初,汉人为了取得对游牧民族的战斗优势,也大力加强火枪的应用,但是火枪的技艺还不纯熟,即使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枪也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战法加以配合。

纵观中国火器史,火器的发展大抵是在宋朝到明朝之间,而火药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则与中国大不相同。他们的枪械不是直接由枪发展而来的,而是由“手炮”开始,并且西方火器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中国,在世界火器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并为以后的火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14世纪末,火炮迅速发展,其用的弹丸也形形色色,金属箭头、铜炮弹、铅炮弹、铁炮弹、石头炮弹,种类繁多。但当时的火炮威力并不强,只能造成些结构上的损害而已。到公元1400年,火炮杀伤力大大增强,此时担任炮手就成了十分危险的工作。当时的炮是用黄铜或青铜铸造的小口径炮,虽可造瓮形炮,但因技术原因只能用铁条拼成,这样的炮质量无法保证,不知什么时候会爆炸,因此十分危险。但为了增加火炮威力,火炮口径和尺寸不断增长,火炮分类也改成按炮弹重量和倍径来区分。

西方国家火枪出现是在火炮出现之后。由于火炮的体积与重量巨大,不利于移动,因此有人想到做成长度较短、口径较小的炮管,并装上一根由人手持的木柄,以便能够灵活运用,手炮就此出现。关于手炮的最早记载出现于公元132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城的纪年中。公元1331年,意大利西维达勒城的纪年中也提到了小型火器。比较确切的关于手炮的记载是在锡耶纳附近的圣李奥纳多修道院的一幅公元1339年左右的壁画中,画中的士兵正在发射长度约1米的长管形火器。

手炮被广泛使用后,人们又对其进行了改良。有人将引火孔移到右边,加了一个碟状的有盖药锅用来盛引药,同时加长枪管,缩短枪托,而且除步兵以外,骑兵也开始使用手炮。后来又有人将一片金属弯成S形,这个S形的金属被称为“蛇杆”,枪手只要将蛇杆的后端上移,前端的引火棍就会倒入引药锅中,点燃引药。这个发明,大大减少了枪手的负担,十分受枪手们欢迎。此时,火绳枪的出现已指日可待。

手炮的发展导致了“排枪”和“管风琴枪”的出现。“排枪”就是把一排长型枪管放在车上,炮手可用火炬滑过引火孔,快速发射整排枪支。从造型看,可以说是后代机关枪的滥觞,但由于其装填缓慢,运动困难,因此常用来守城门。

这种“排枪”到19世纪中叶的美国南北战争还在使用,直到手动机枪出现后才真正没落消失。

3.枪炮诞生

1604年(明朝万历三十二年)7月,一个叫韦麻郎的人率领着两艘荷兰巨舰和两艘中国船只抵达澎湖。当时防汛刚刚结束,明朝的汛兵已经撤走,荷兰人见此处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于是想在这里砍树建房,长久居住。此后,荷兰海船游弋于闽粤沿海,荷兰海船的威武坚巨为沿海军民所认识。当时,在这些海船上都配备了西方火炮,而明朝福建官方并没有能与这些火炮相抗衡的武器。恰巧福建新任巡抚南居益此时到任,而朝廷正为这群“红毛鬼子”烦恼,于是,命其将“红毛鬼子”赶出澎湖。为了顺利破敌,南居益苦思良策,最后还亲自上阵。他亲身体验了荷兰的巨舰大炮,当时他在《谨陈闽事始末疏》中说:……大海波涛汹涌,巨浪滔天,与红夷的大炮相比,我们的战船是那样的渺小,他们的大炮对付我们的水师不费吹灰之力。就算有十万水师也不见得能对付那些大炮,只能望而兴叹。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是多么宏大,面对那么多的荷兰大炮,这位巡抚大概只有感叹吧。《万历野获篇·红毛夷》中也提到了这次战役,其中形容红夷大炮为“大炮一出,手脚几乎糜烂,甚至听不到声音,完全来不及反应。当红夷扬帆而去,军士死伤无可计数。”后来,荷兰人还曾带着大炮攻打广东,号称红夷大炮的荷兰火炮是明人所见过的威力最大的西洋火器,当时中国的火器简直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从上面这些史实中我们知道,火药虽是中国的发明,但在中国并未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反,火药传到西方国家后,被广泛应用于枪炮的制造,火器才得以迅速发展。

据历史考证,枪炮不是由一个国家先发展再传入别国,而是多个国家同时发展起来的。在中国,早期枪炮是喷火筒,而西方国家则是火炮。在13世纪末西方国家也有了枪炮的雏形。

西方最早的火炮于公元1250年至1275年间出现在北非及西班牙的摩尔人王国中。最早的炮都是臼形,这些石臼炮尺寸不大,装药量也不多,发射石弹的杀伤力有限,但在火炮初出现的时代,其对民众的心理震撼效果并不小。中国火炮大约于同一时期开始发展,而大量制造和发展火炮应是在明朝,在已出土的火炮中以明朝居多。

西方对火炮最早的书面记载出现在WalterdeMillimete替英国爱德华王子(后来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在公元1326年写的《论国王的职责》一书中。同一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订购了铜制大炮和一些铁弹丸和铁箭矢,交易文件保留至今。

14世纪中叶,火炮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各地各时的名称都不同,这对研究火炮的发展史造成不少困扰。

4.从火门枪到火绳枪

公元14世纪,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兵器,使欧洲国家遭到重创,这时欧洲人从战争中认识到管形火器的威力强大。于是,他们纷纷学习制造火药和火器。欧洲国家工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中国的管形火器在阿拉伯人手中没有得到长足进步,却在欧洲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欧洲最早的成型枪械应属火门枪,之所以叫火门枪,是因为在枪上有一个点火的火门,类似的枪在中国也有,我国早期的小型火铳就属于火门枪。火门枪结构简单,发射方式类似今天的爆竹,它的枪管由铜或熟铁制成,发枪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管尾接一种称之为“舵杆”的木棍或长矛,木棍或长矛便于射手握持、瞄准和控制发射。它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发射时,黑色火药从枪的膛口装入,然后再插入石弹、铁弹、铜弹或铅弹一类的弹丸,接着用烧得红热的金属丝或木炭点燃火门里的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发射时,两名发射手分别负责瞄准和点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醒来后我成了大佬的小甜心

    醒来后我成了大佬的小甜心

    安秸甜想不到自己有这么一天,一觉醒来却在现代的一个魔法平行世界,还被一个霸道的管家公给缠上了。“不准谈恋爱,只准认真上学。”“好!”“不准看别的男人,只准认真上学。”“好!”“不准跟别的男人说话,只准认真上学。”“好!”“不准嫁给别人,只准嫁给我!”“好……”某女刚点头,就看到某霸总阴险的笑脸,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套路了,气呼呼的瞪眼,“谁要嫁给你,哼!”“不嫁我,你想嫁谁?嗯?”某霸总手拿七十米大刀,磨刀赫赫,阴嗖嗖的问道。“唔,嫁你,嫁你……别吓我,我胆小……”
  • 列子臆说(下册)

    列子臆说(下册)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 宠婚之国民妹妹吃颗糖

    宠婚之国民妹妹吃颗糖

    外人眼中的高冷男神原尚理应是万花丛中过,奈何原尚没有活成外人眼中的样子,他冷酷无情,片叶不沾身,目光从来不会在任何一个女人身上流连,大家都以为原尚此生要孤独终老,谁知……某天,向来严于律己、冷静自持的原某人酩酊大醉,在怀里的小姑娘耳边呢喃:“乖,让我亲一口,我兜里的糖都给你。”1.本文双c,1v1,甜文2.本文纯属虚构,考究者慎入。PS:如果涉及专业知识请温柔指正。3.作者可撩易推倒,本文绝不弃坑。4.不喜左上角点叉,你好我也好。
  • 诸天荡魔志

    诸天荡魔志

    有一方世界,有那白骨成精,画皮作祟;也有那狐仙、蛇怪、猫妖为祸。此方世界名为:华胥界,相传上古时期为人道乐土,常有仙圣显化,教化万民,甚至还有异域大能造访求仙问道。直到某一日,天崩地裂,仙佛同坠,妖魔肆虐。从此之后,人无宁日,天地翻覆……数千年后,有一少年,欲仗剑而行,誓要荡尽诸天妖魔,还这人道世界一个朗朗乾坤!
  • 颤栗空间

    颤栗空间

    萧燃来到2046年的地球,被逼参加末世求生网游。很快,他头疼地发现这里的丧尸不简单——丧尸会跑步,神仙也尿裤!丧尸要开挂,大神也得趴!长得像西红柿或是土豆的丧尸,饿着肚子刘翔附体般狂追不舍;蛛面人身、人面蛇身的人外娘MM流着哈喇子猛抛媚眼;Ohno!这仅仅只是噩梦的开始……收割者、狩猎者、风语者、帝斯拉,步步惊心,各种恐怖血腥的变异体接踵而至,基因战士、机甲悍将,还有可以创造奇迹的3D打印层出不穷!这真的,只是个游戏么……人一旦屈服于恐惧,就再也没法直面恐怖。要么在懦弱中死去,要么在战斗中活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法双生

    武法双生

    我叫冷画屏,一名材料工程研究生。染毒去世,重生异世。呃……我的灵魂化作星光。降临云梦大陆,一个萝莉身体中。她的特殊体质,让我们共生。偶遇双生花,一蒂双花,意外觉醒双生体。从此,一个身体,两个灵魂,可随意切换。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重塑身躯,我不想嫁给敌国王子。有人来告诉我如何重塑身躯吗?在线等,急!!!
  • 你和我,最美好的时光

    你和我,最美好的时光

    程熙熙是马文博的学生,马文博是程熙熙的大学老师。本来最不该在一起的人,走到了一起。马文博拼尽全力,默默保护程熙熙,却选择让她一无所知,视他为仇人。当一切真相大白,她却只能在离他渐行渐远的列车上哭泣。最后的最后,我们都不得不感谢,赠与彼此那段最美好的时光。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穷水尽,一生和你相依……
  • 清水河的故事

    清水河的故事

    若是风起,便追太阳,若是云散,便追月亮,家乡人如此,作者亦如此。将书页卷起,树枝开始摇晃,又轻轻放下,树叶噤若寒蝉,人生亦是如此,写作也应如是。作品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清水河上、下两村三代人的情感故事,其中内容多为作者多年农村生活的真实见闻。作品文字优美、叙爱唯美,兼具乡土文、幽默文、农科文的特点,欢迎广大读者点击阅读。
  • 穿成黑化太子的掌心宠

    穿成黑化太子的掌心宠

    她是医学大佬,一场意外,香消玉殒。再睁眼,她是一国公主,身份贵重,却是不人不鸟的怪物,父母遗弃,人人喊打。他是一国太子,挟怨重生,只想报仇雪恨。原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却不想因她而失了心。“殿下,我打了皇上的宠妃。”“手疼吗?来,我给你抹点药。”隔天,贵妃恃宠而骄,被打入冷宫。“殿下,我不小心烧了镇国候家的房子。”“害怕吗?来,给你几张银票,压压惊。”隔天,镇国候的罪证放在了皇上的案头,被抄家灭族。“殿下,别人说我是妖女,要杀了我。”“大胆,本太子的女人,谁敢杀?”隔天,找到流言的源头,杀一儆百。“……”他护她!宠她!爱她!谁敢欺她,百倍还之。她是他的白月光,也是他的朱砂痣,更是他的掌心宠。重生一世,他只想与她携手,谱一曲盛世恋歌,享一生富贵荣华,看一世秀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