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日本使用的重机枪为大正三年式重机枪,这种枪是根据法国哈奇开斯机枪设计的。这种机枪和当时各国的重机枪相比不仅威力不足,而且防空射击时射程距离也不足,于是在昭和4年的时候研制了以对空射击为主的使用7.7毫米子弹的89式回旋重机枪。为了便于陆军使用,设计人员便将这种枪进行了改装以用于地面部队。而要装备陆军就要大量生产,但当时的日本不具备这种工业能力。
为了改装89式回旋重机枪,昭和7年,在进行三年式重机枪试验时使用了7.7毫米子弹。因为口径加大便加大了枪体,这样枪的质量也加大了。样枪于昭和7年到昭和8年正式进行设计和试验。昭和14年,正式以92式重机枪的名称定型。相比三年式重机枪,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口径不同、光学瞄准镜不同、握把不同等。92式重机枪在侵华战争中第一次投入战斗,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作为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活跃在各条战线上。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日本自卫队开始采购武器时有人曾提出采用92式重机枪的意见,但未被采纳。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缴获了很多92式重机枪,并用这些枪反击日本侵略者。
因为最初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法国的哈奇开斯,所以它有“法国女郎之吻”的美称,不过这个名字并不能掩饰它的缺点。它的性能究竟怎么样,通过其优缺点就能了解具体情况了。它的优点是:采用了光学瞄准,因此命中率高;握把可折叠,因此容易机动;使用了枪口消焰器,不影响射手观察敌军状况。至于它的缺点就多了,首先,它比改装前的三年式机关枪更重;其次,它的发射速度比当时的其他机枪慢,战时更换枪管困难。这些缺点将它的优点淹没了,以至于很多人提到92式重机枪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落后、笨重等。
尽管92式重机枪有众多缺点,但它还是在二战的历史上留下了足迹。不管它有多少缺点,至少它的存在也代表了一段历史。
7.“汉阳造”与“中正式”的对决
早期的中国枪械中,“中正式”和“汉阳造”是相对比较有名的,“中正式”与“汉阳造”同是中国制造,因此两种枪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说说“汉阳造”。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坐落于武昌城南的新军第八镇工程营房里,革命党人打响了锋锐直指清王朝的武昌起义第一枪。事情是这样的:10日晚,后队二排排长陶启胜带了两个士兵来巡营,来到第5棚时看到该棚班长金兆龙武装整齐地半躺在床上擦枪,于是上前质问,结果双方扭打起来。就在这时,关键性的一幕发生了,一直在一旁的棚兵程定国举起汉阳步枪射击,击中陶启胜的腹部,陶带伤逃跑,后来在家中不治身亡。当晚,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后队班长、革命党人代表熊秉坤在武昌领导新军起义,拉开了武昌起义的序幕。当时,第八镇的步枪全部是汉阳兵工厂出产,程定国所开的第一枪,用的应该是汉阳造,由此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汉阳造”最开始由汉阳兵工厂生产,这里说的汉阳兵工厂是指由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该厂于1895年开始仿制德国毛瑟步枪,因为工厂位置地处汉阳,因此又叫汉阳兵工厂。渐渐的,“汉阳造”就成了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一系列枪械的称号。1938年,汉阳兵工厂迁到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第21厂,而后来21厂也生产了汉式步枪,这种枪和汉阳造88式步枪构造相同,外观也完全相同,后来被定名为21厂7.92毫米汉式步枪。可以说,汉阳造88式步枪就是21厂汉式步枪的先祖,因此,这种汉式步枪也继承了先祖的名字“汉阳造”。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厂徽及“汉式”字样,而21厂汉式步枪是1941生产的。
汉式步枪与汉阳造88式的不同之处首先就是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护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护箍下方,其他则参考了88式步枪,改进了照门,通条改放在护木之中。
从某种程度来说,“汉阳造”已成为中国老式步枪的代称。
从1895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21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本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生产时间长久,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不参与,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中国,它也算是服役的“老兵”了,功不可没。
而“中正式”则是德国1924年制毛瑟步枪的中国版。中正式步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
中国开始仿制毛瑟步枪是在清朝末期。到1930年时,国民政府击败各地军阀,实现了中国在分裂近20年以后的政治统一。这时,国民党军队开始研究制式武器。1932年,国民政府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最终确定以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及其所使用的弹药为原型进行仿制。
1934年,财政部向德国毛瑟厂订购了一万支1924年式毛瑟步枪装备武装税警总团,并得到该厂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由巩县兵工厂负责筹备制造1924年式步枪。该枪最早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开始生产,所以取名“二四式”。1935年8月,国民政府正式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之所以叫“中正式”,是因为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蒋介石的名字是蒋中正,而介石只是他的字。
“中正式”的特点是枪弹威力较大,枪身较短、刺刀较长,刺刀与枪管的连接比较牢固。
抗战爆发后,巩县兵工厂奉命将全部机器拆卸运往湖北汉阳。1939年,改名为第11厂的巩县兵工厂将枪厂交给已改名为第一兵工厂的汉阳兵工厂,从此第一厂开始生产中正式步枪。1940年,内迁重庆的第21厂(金陵兵工厂)也开始筹备生产中正式步枪,并对中正式步枪制造工艺进行了改造,于1943年开始批量生产。
可以说“中正式”步枪是近代中国军队武器制式化的一次成功的尝试。1937年《中正式步枪应用材料之规范》出台,这一文件统一规定了零部件名称、材料名称、机械性能等。到1943年,第21厂、第41厂等生产中正式步骑枪的工厂,都采用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检测标准,生产完全相同的步枪。到1949年为止,中国一共生产了60多万支中正式步枪,其中第21厂共生产40余万支。由于日军进攻,各地兵工厂一再搬迁,也影响了中正式步枪的产量,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开始逐渐被美式步枪所取代。在抗战时期,它是中国装备最多的一款武器,也是在实战中最有效的一款。
“汉阳造”与“中正式”两者枪管长度不同,“中正式”采用的是短枪管;“中正式”的子弹初速比“汉阳造”要快,不过两者使用的子弹是互通的。但是因为“汉阳造”很早就开始生产,因此刺刀和弹头的质量一直不是很好,不过1941年改进后的产品有所好转。在这方面,“中正式”比“汉阳造”要强,因此,它的名气比“汉阳造”要大。
8.苏联红军与“莫甘兄弟”
莫辛·纳甘标准型M1891/30性能参数:
枪机:手动,单发射机
弹药:7.62毫米莫辛·纳甘弹
枪重:3.95公斤
枪管长:729毫米
弹仓容量:5发
弹头初速:811米/秒
理论射速:9~10发/分
有效射程:800米
莫辛·纳甘狙击步枪性能数据:
枪长:1.2米
空枪重:3.9千克
子弹:7.62×54毫米
5发内置弹仓
射速:每分钟10~12发
最大射程:2000米
莫辛·纳甘步枪是在俄罗斯帝国政府委托下于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并由俄国军队在1891年正式采用,定型为1891型三线口径步枪。1930年,纳甘步枪进行了最大的一次改进,被命名为1891/1930式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弹仓供弹的手动操作步枪,是俄罗斯军队采用的第一种无烟发射步枪。它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桥夹装填。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弹仓容弹量为5发,有铰链式底盖,可打开底盖以便清空弹仓或清洁维护。
莫辛·纳甘步枪是由俄国人莫辛和比利时的李昂·纳甘设计的。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共同设计这种步枪,原因是俄国政府与军队就此存在分歧。
在M1891步枪招标过程中,军队看好纳甘的设计,而政府则对莫辛的设计很感兴趣。所有参与投标的武器都在1890年至1891年间由俄罗斯军队进行测试。因为军队对纳甘的设计比较感兴趣,因此一开始的选票是对纳甘有利的。但政府出于俄罗斯国家尊严的考虑,推翻了原来的选票结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双方一直不肯相让,并且起了很大争执。无奈之下,招标委员会只好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这两种设计合并在一种步枪上。最后的结果就是把纳甘兄弟设计的供弹系统装在莫辛设计的步枪上,而这种枪被称为莫辛·纳甘步枪。参与双方都得到了补偿:纳甘兄弟得到酬金,而莫辛则晋升成上校,并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因此,莫辛·纳甘的主要设计者还是莫辛。
莫辛生于1849年5月5日,12岁的时候就读于一家军事学院,并参军,大概正是这一时期的经历注定了他和枪械要结下不解之缘。1867年他进入莫斯科某军事中学,1870年转入开依洛夫斯科伊炮兵学院。1875年毕业后他被调到图拉兵工厂工作。1883年,莫辛开始从事连发步枪的设计工作,在1884年和1885年分别提供了几种内置弹仓供弹的步枪设计给负责招标的委员会。虽然最终没能全部采用他的设计,不过这已经为他后来的事业增添羽翼。
莫辛被任命为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主管后继续改进和生产莫辛·纳甘步枪,最终这种步枪发展出多种型号。1902年2月8日莫辛去世,为纪念他,1960年,图拉设立了一个莫辛特别奖,奖励各个防务企业系统内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