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射器:一种有大弩度弓架及张弦、控弦和放弦装置的机械弓。用来投射箭和石头。与弓相比,自射器射得更远更准,但造价昂贵且制作复杂。分为作战用和狞猎用两类。作战用者又分轻重两种。轻自射器楚一种嵌人木槽带托(支架)的弓。弓弦靠跳蹬(用脚踏的铁环)拉紧,用一种极简单的发射装置发射。重自射器装花带轮的特制床子(架子)上,装以钢弓和绳或牛筋制的粗弦,潮一种齿轮装置——摇柄来张弦发射。摇柄的采用是自射器构造的巨大改进,因为12-14世纪造的自射器需要50人才能张开。在俄罗斯,自射器始于10世纪,西欧始于11世纪末,称为弩。17世纪时,自射器被火器取代。
弓箭类暗器
箭:亦称矢。古代搭在弓或簿上发射的兵器。最初的箭只是削尖的树枝或竹子,后来用石块或骨、贝作箭镞,安在箭杆头郡。为保持飞行方向,后来又在箭杆尾郡装上羽毛(箭羽)。铜铁出现后,箭镞改用铜铁制造,种类也随之增多,但其形制历代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根据用途,箭杆的长度和箭嫉的长短、大小以及式样有所区别。
袖箭:藏于袖中的暗箭。可暗藏在袖中的特制箭匣中,箭杆短轻,箭镞较重。射出后可杀伤30步内的敌人。除了在两军交战白刃格斗时使用外,还可作为镖客、拳师、技击家的防身武器。袖箭有单发袖箭和梅花袖箭两种。单发袖箭,每次只能发射一支箭。箭筒长8寸,直径8分,筒顶有盖,连于筒身,盖的中央留一孔,为出箭口。筒盖旁一寸处有活动的蝴蝶片,专司开闭。筒底装设弹簧,簧上有一块圆铁板,装箭后,弹簧压下,用蝴蝶板将箭关在筒中,发射时,拨开蝴蝶片,弹簧弹起,筒中的箭就能弹射出去。箭长7寸,镞长l寸,每筒装箭12支。梅花袖箭,每次装箭6支,可连续发射。箭筒径约为1.2—1.5寸,比单发袖箭略粗。筒内有6个小管,状如梅花。每个筒上各有一蝴蝶板控制开关,匣盖之后有铁圈,发射一箭之后,须将筒旋转角度,使之连续射出。
筒子箭:一种暗箭。竹筒中装箭15—20支,箭长1.2尺。箭杆长7寸,镞长5寸,涂敷毒药。竹筒分为两截,后节为燕尾形,燕尾上有绊带,箭插入绊带中。发射时,用手持燕尾和箭用力掷出,力大者一次可发20支,力小者发15支。
流星箭:即手发箭。使用时不用弓、直接以手甩出。铁箭杆中加铅4两,以加强重力。后来逐渐演变为镖。
鞭箭:手抛箭,与流星箭相似,发射时箭盛在铜馏子中,手抛铜溜子,箭顺铜馏子甩出。
弹弓:发射弹丸的弓。弹弓早于射箭的弓弩出现,原为打猎工具,后也用于作战格斗。明清两代军中,也有身怀弹弓作为暗器的。弹弓弹力较小,弓脂多用竹制,外裹牛筋,内衬牛角,强弓内衬钢片,以增加弹力。弓弦丝制,也有用牛筋劈丝,混合人发、杂丝编成。强弓需四个力才能晚开。普通弓为两个半力。强弓射出弹丸,着人即毙命。弓长约十八拳,如拳宽2寸,则弓长3.6尺。一般弹丸用粘土和胶团制成,晒至极干,即可使用,也有钢铁弹丸。
飞去来器:投掷兵器。它原是原始人的行猎工具。古代埃及人和其他一些国家中也把它作为兵器。它是有一定长度、角度和形状(十字形,折角形等)的薄片或曲棒,抛出后飞速旋转,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呈曲线击向敌人,如击不中目标可借助自身的回旋力飞回来。
背弩:一种暗发弩,又名紧背低头花装弩。弩弓平缚于背上,用绳两条,分套于两后,另一条绳索从弩机连于腰上,弩背之出口处向上。临阵时贯矢于弩,扣弦于弩机之上。发射时,弩腰低头,将系于腰间之绳向下拉引,触发弩机,箭从颈后射出。弓长约8寸,箭长2寸左右。在金庸的小说《碧血剑》里,五毒教教主何铁手就配备了这种暗器。
袖炮:一种暗发弩。形式与弩相似,弓上加一弩,装有机关,藏于大袖之中,用时拨机发百击敌,非常适用于单独行动时的刺杀。
3.忍术和忍者装备(忍器)
忍者和忍术,是随日本古代封建战争应运而生的,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而忍术在当时有着极强的实用性。
忍者的主要工作是受雇于不同的政治集团,从事暗杀、刺探情报等活动。也正是由于这些任务的性质造就了忍者坚强的意志、超人的体魄、非凡的本领、冷酷的心灵和寡言的性格。而被视做“杀人之术”的忍术长期以来仅为忍者组织专习。
忍者的服装就是把全身能包的地方全包起来,只露一双眼睛。有时他们还会穿上钢纱衣,一种类似中国武侠小说中锁子铠的东西。
按照伊贺派的观点,正宗忍者服装的颜色应该是茶色的,有时也会穿黑色和蓝色的服装。其他流派大体与此相同,也有穿暗红色和白色服装的。执行任务时他们还会装备胫当(绑在小腿上的一种护甲)和笼手(绑在手上的一种护甲)。
忍者的标准服装是一身深色的夜行服,上身有时还穿一个紧身背心,背心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口袋,用来装药(刀伤药、消炎止痛药以及毒药等)、小刀、绳子、链子、“手里剑”、干粮等。
忍者通常在新月或阴天夜晚潜入敌方城楼与宅邸,如果全身黑色装束,轮廓反而会更显突出,因此,基本装束颜色是深蓝。碰到月明星稀的夜晚,便换成灰色或是茶色装束。
有时候外面是灰色,里面是茶色,万一遭遇敌方追击,可以在途中将装束反穿过来,利用颜色错觉逃脱险境。另外,深蓝色可以防治毒蛇、蚊子等虫子侵袭,这是用含有铁成分的天然染料染成的布料。
至于内裤,当然是日本传统的兜裆布(一条细长白布)。只是,忍者的束法同一般人不同,布也比较长。他们将兜裆布从脖子缠到胯下,最后绑在腰际。这样的束法非常适合忍者的职业特点,他们可以随时从脖子后抽出兜裆布,当做绷带或绳子应急。
忍者的上衣有许多口袋,放一些不能淋湿的火药、缝衣针、救急药(包括安眠药、毒药)等;腰带里则放一些日用杂物。手套与绑腿,通常藏着一些暗器。
平时,忍服的装束都是不显眼的:例如,把头巾当做腰带缠绕在腰间,并且把忍服作为不会引起人们怀疑的耕田农服穿着罢了。然而,一但接受到隐秘的任务,就可以快速地将自己伪装起来,这时腰带解下后就变成了蒙面的头巾,衣服内的口袋可以迅速携带出发所需的粮食,暗器,药物。
从此可以看出,忍者们平常的生活也处处做好了执行任务的准备。这点在武器和服装上都得到了体现。服装的要求首先是灵敏,不能妨碍自身的活动,即使白天穿出来,也要求不引人注意,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服装颜色并不是纯黑色,多是灰色、茶色,红色有时也穿,鲜血的颜色和衣服可以很好地融合,而不使敌人轻易看到自己是否负伤而做出相应的举动。
忍者在家族中平日穿着的也是武士的服装,只有在外出执行任务时换上忍服,在电影电视里经常看到的就是身着黑色的装束。为了保护自己,忍者有时胸部还会装备铜制的护胸镜、软链甲,这点在电影《赤影》里多有体现。忍服是出于藏匿防御和攻击武器的需要设计出来的。
为了应对关卡守关人员的查问,忍者在旅途中,通常是农夫打扮。因此,所谓的忍者暗器,往往是改造自农具、日常必需用品、园丁工具等。这些武器,大多是自己发明铸造,只有自己深知其用法,因而在旁人眼里看来,跟一般生产生活用品没什么分别。这也是忍者武器失传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人从各种忍术秘本中,所得知的忍术武器,主要有七种:手里剑、撒菱、忍刀、吹矢、忍杖、手甲钩、水蜘蛛。
这七种武器各有用途,忍者就是靠着这些武器才能横行一时。
“手里剑”是飞镖,尖端涂有剧毒。“撒菱”,是逃走时撒在身后的一种有锐角的物体;凡是凹凸不平,能够刺伤双足的东西,例如天然石头、干燥果实、铁器等,都可以拿来代用。“水蜘蛛”是忍者渡河时用的道具,平时可以叠起来藏在包裹内。
“忍刀”,附有一条长约三公尺的绳子,翻越城墙时,可以当踏脚工具,再利用绳子收回;刀鞘,临危时可以当潜在水中的通气管。“吹矢”,则是毒针,通常藏在笛子内;有时候旅途中必须扮装成艺人,因此,忍者除了必须学吹矢手法,还得练习吹笛技术。
“忍杖”,是一根藏有链子、长矛、刀剑等武器的手杖。“手甲钩”,各式各样,有装在指甲上的,有套在手背上的,就看使用者擅长哪种功夫。棒是人类最原始的武器。忍者将棍棒视为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并发展了一系列使用棍棒武器的方法和技巧,名之为“棒术”。
忍者使用的棒一般直径为2英寸,长度约5英尺:用硬木制成的棒是实心棒。实心棒有强大的威力,一旦被实心棒击中难免筋断骨折,如击中要害部位,危险性就更大了。空心棒分量较轻,看起来危险性小一些,然而空心棒更有其险恶之处。一般对手万万想不到,忍者的手腕轻轻一抖,藏在空心棒中的铁弹、飞刀、短箭之类的暗器就会直取敌手的。空心棒中还能藏5-6英尺的铁链,从棒中发出来的铁链能出其不意地将敌手缚住。
与棒相匹配的武器为杖,长度约2英尺。它是一种出色的搏击武器,可以劈、砍、刺或投掷,用来对付手持匕首或短刀的敌手。
弓箭:忍者使用的弓分为大弓和小弓两种。大弓用于远射,小弓用于近射。除射普通箭外,还能射火箭、响箭、开花箭(一种能爆裂作响的箭)等。现代忍者有了火枪,弓箭就显得累赘不便。只有一种吹弩沿用至今。吹弩的吹管里藏有钢针,用力一吹,钢针便发射出去,但发射距离仅两三米。箭头经常浸有毒药。
附:忍者的修炼之路
忍术在日本战国时代盛行一时是因为有其极强的实用性。忍术是古代日本忍者所掌握的整套完善的间谍情报技术体系,包括追踪、侦察、保镖、暗杀等多方面的内容。
忍者技艺超人,擅长使用剑、钩等各种兵器与飞镖等暗器;他们能飞檐走壁,在沙地上飞跑不发出一点儿声响;在水中屏息可长达五分钟,如用特殊器具可在水底待上一天一夜;他们善于在水面和水底搏斗,甚至能潜到船底,偷听船上人的对话……这种种的超人技能是通过非常人的磨炼才能习得的。
精神修炼:忍术和其他武术流派强调体质训练的主旨不同,它更强调精神上的修炼,并将其整个的训练体系,建立在超乎想象的精神修炼基础上。
因为忍者所执行的大多是一去不回的高风险性任务,而且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往往需要独自一人在敌人的巢穴中完成任务,这就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孤独、黑暗、饥饿、寒冷、伤病等诸多困难。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无法担当需要坚强的信念与过人的意志的任务的。所以,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忍者之所以常常成功的真正原因。
作为一名忍者家族的后代,一经降生就必须接受残酷的命运现实——或者成为忍者,或者死。
忍者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被灌输对主人绝对忠诚的思想:除了自己的主人,任何人命令都不会听,哪怕是日本天皇也不行。通过从小开始这种精神洗脑而打造出的忍者比任何的宗教信徒都更加狂热,更加无所畏惧。不过忍者也不是像邪教徒一样的僵尸般的战士,它有着一套切实可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的训练方法。这种技术才是忍术的秘中之秘,它就是东密的修行。
东密和我国的藏密,印度的杂密一样,是佛教中密宗的一个支派,而且东密对于人体潜能的开发,向来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承,在密教界一直以显著快捷著称。
忍者通过东密秘法的修习,锤炼自己的意志,精神变得无比纯粹和坚韧,体内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可以完全除去心灵的迷惑和恐惧,全神贯注地投入战斗。
此外密宗认为人的身体有许多奥秘和潜能,只要通过密宗法门的不懈努力就能使修行者发挥全部潜力,让身体与宇宙沟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和忍者追求的体能和意志的极限不谋而合。
技能训练:忍者家族的小孩不论男女,都必须继承祖先的职业,一般从五岁开始就接受训练。训练的种类有五种,即平衡、灵敏、力量、持久及特殊技巧。
平衡训练从走竹竿开始,当能够在竹竿上行走而不滑下,就将竹竿逐渐升高,最终要升到三四十尺高,达到奔跑跳跃如履平地的境界,这样就能在树上、屋顶及墙头上下攀援,行走如飞。灵敏的训练也是如此,跳过插着刀片的绳子,在布满利刃、枪尖的狭道中拐弯抹角急速穿行。
持久及力量的训练最为艰苦,如双手挂在树上,支撑全身,下面放满暗器,不容你松手跳下,以恐惧来激发体内的潜能,以便坚持得更长久。通过这种训练,不但让忍者的持久与力量修行效果明显,更能锻炼忍者在危险时刻随时激发出最大潜能的素质。
长跑更是忍者的基本功,要求连续跑上50公里路而不停下来休息,日行百里是家常便饭。至于特殊技巧训练就更令人吃惊。除了上述说过的,还有徒手搏斗,投毒解毒等。
化装术更是忍者的特长,他们能制造人皮假脸,改换性别。让一个忍者在人群中穿行,由几个人在一旁辨认,结果各人所见都不相同,高矮胖瘦,不一而足,真可谓“千面人”。
还有隐身术,那是忍者事先挖好一个地洞,然后趁着烟雾掩护跳入地洞,令追捕者失去目标,以为真有“隐身术”(不过一般这样的洞都是挖在树林等便于遮掩躲藏的地方,像电影里那样在水泥地上消失也太夸张了)。
体质训练:忍术对于身体训练的强度也是非常残忍的。忍术所包括的内容,每一项忍者都必须精通。并且每项训练,都全是死亡淘汰赛,无法承受的人是不允许生存的。
除了常规训练外,忍术还包括多种“怪力训练”,忍者通过它进一步磨炼意志,忍耐力,生存能力等等。这种怪力训练诸如连续数天不食不动,杀死自己的同伴,以及与猛兽搏斗等,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特殊技巧训练:忍术武技中的特殊技巧训练有多种:诸如潜水屏气、徒手搏斗、剑道、暗器、化装术、施毒解毒术、听力嗅觉训练……且要有高水平的忍饥耐渴的野外生存能力。
发放暗器是忍术绝技之一。忍术暗器多为毒镖及铜币(边缘开刃),也有键,钩、凿等。忍术暗器应用较多,掷发淬毒铜币是每个忍术高手都应具备的本领。另外、与“飞行术”“发暗器”并称“忍术三绝”的还有“施毒解毒术”。忍术高手个个都精于此道。
通过这些死亡率极高毫无人性的修行,忍者从精神到肉体获得了超越常人的毅力、耐力、战斗力。通过忍术的训练而幸存的忍者,个个都是一部绝对可靠的战斗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