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
人际关系是人的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其发展方向、好坏程度,往往由许多因素决定。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可以避免很多可能发生的心理疾病,获得满意的效果。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认识、相互好恶、相互亲疏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它表现为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某种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包含着三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成分,即认知成分(指相互认识、相互了解)、情感成分(指积极或消极情绪、爱或恨、满意或不满意)和行为成分(指交往行为),其中情感成分是人际关系的核心部分。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人际关系中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一种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示出友好的情感。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则双方都会感受到心情舒畅,无所不谈。若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心理上的距离很大,彼此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心情抑郁、孤立、忧伤,从而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失常。
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人际交往多次反复并凝结为一定模式的结果。人际关系的性质、亲密程度既从交往中表现出来,也影响着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频率。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各有侧重点和特定的内容。人际交往着重反映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和形式,而人际关系则侧重反映交往联系后建立的各种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因此,人际交往是一个人形成一定人际关系的前提,没有交往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交往使人们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和需要。人际交往多次反复,凝结成一种模式,就构成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大学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减少孤独、空虚等。不良的人际交往则会增加大学生的挫折感,激发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产生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探讨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客观地分析引起人际关系困惑的原因,是改善人际关系,作针对性调整的前提。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把关心的重心投向自我,因而会比较多地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与其他人相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优越感和独立感,比较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当这种倾向与某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如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和心理特征(如过强的自尊心、唯我独尊等)结合时,就会表现出过分的、扭曲的自我中心。他们处处进行客观思考,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骄傲、缺乏自我批评,而且不允许别人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总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回避缺点,缺乏自知。由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常与人发生冲突,不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与人疏远,人际关系多不和谐。
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自傲。自傲是由不切实际地过高估计自己引起的。自傲的人对自己的肯定评价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仿佛是通过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甚至视缺点为优点;另一方面,他们看不起别人,不喜欢别人,拿放大镜看别人的短处。盛气凌人,盲目自尊,看谁都不顺眼,不愿意服从任何人。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属于“我好—你不好”型。在人际交往中常使交往双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影响彼此交往。对此,心理学家柯里指出:“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主客观双方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
2.社交自卑感
在人际交往中,自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多愁善感,产生猜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主要原因:一是现实交往受挫,产生消极反应;二是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极的自我暗示;三是对自我智力与能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四是对性格与气质自我评价过低带来的消极自我暗示。
自卑是一种自我评价过低引起的心理体验。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对事物特别敏感,因此非常容易受挫;常常带着一种病态心理看待别人对自己言行的评价,倾向于逃避现实而陷入幻想世界,缺乏人际活动的积极性和适应性;在与人交往时,内心深处非常想接近他人,又唯恐被人拒绝;既想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又怕说出来遭到嘲笑。
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心理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与人交往时的尴尬心理超过了亲近别人的欲望。亲近欲望受到压抑时,交往感到为难就采取回避的态度。与人交谈,简单生硬,总希望赶快结束,不敢正视对方而垂下眼皮或注视它处。与人相处,神情冷淡,小心翼翼,谨慎,甚至有一点讨好的意味。第二种形式,一般是因为自卑,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他人,随时都有被人嘲笑的可能,因此扭曲自我,走上极端,故作清高,为掩饰内心的恐慌而不轻易接近人,将自己封闭起来。这种人的内心是渴望得到别人青睐的,当他人真不理他(她)时,他(她)又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损伤而更加羞于见人。有时别人随便谈论一个人或一件事情,他(她)会认为人家是在含沙射影地说他(她),心里极不平衡。别人无心算计他(她),他(她)却疑神疑鬼,无故和别人赌气,搞得人家莫名其妙,结果是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和与人交往的机会。
社交自卑感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害羞。害羞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比如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路上遇到异性同学会手足无措,见到老师怕难为情,说话感到紧张等。害羞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的害羞,不该害羞时害羞,尤其害羞成了一种习惯,则是有害的。它会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一个人才能正常的发挥,甚至导致压抑、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害羞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导致的结果。害羞者说话时常有以下特点:一是过于胆小被动;二是过于谨小慎微。害羞者说话时,意思表达不清楚,说话、做事总怕出错而被人议论,因此一句话要在喉咙里反复多次,一件事总要左思右想,为此搞得神经紧张、坐立不安,而且往往错过说话、做事的时机,以至后悔、懊丧、自责;三是过于关注自己。害羞者特别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总觉得自己时时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于是变得敏感、拘束;四是自信心不足。害羞者对自己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乃至自我形象缺乏信心,因而使本来可以做到、做好的事难以如愿。
害羞心理与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关。此时,大学生的自尊心大大增强,更多地开始关注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可另一方面又很担心自己被他人接纳的程度,当一个人过多地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印象时,就可能变得缩手缩脚。
3.社交恐惧感.
大学生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紧张、恐惧、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为此,他们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中,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和日常的学习与生活。社交恐惧症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应,是经过“学习”过程而产生的。这种“学习”分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些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定型下来,形成固定心理结构,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刺激情境时,便会旧病发作,心生恐惧。二是“间接经验”,如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也会感到痛苦、害怕,甚至通过媒体等途径也会传染。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这种情绪转而泛化,就导致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感在生活中表现为与人交往时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这常被称为社交恐惧症。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一到公共场合就出现眩晕、紧张、心跳加快、极力回避与人接触、甚至不敢出门。这给患者的社会交往、信息交流、人际关系带来严重的干扰。他们为此常常陷入焦虑、痛苦、自卑中。
4.社交的嫉妒感
大学生相互之间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引起大学生嫉妒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外表、成绩、能力、物质条件、恋人、运气等等。那些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过盛、自信心不足,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嫉妒心理。大学校园里,学生群体中充满了竞争与挑战。有的大学生由于欠缺修养、好胜心强、自制力弱、心胸狭隘,对别人的成就免不了有种不服心理,由此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一般来说,嫉妒,是因别人好自己不好而产生的怨恨。按世俗的说法,嫉妒心理即是一种“愿人穷不愿人富”的心理状态。在人际关系中,嫉妒心理是一大害。他人学习成绩冒尖,在班上受尊敬爱戴,经济上的宽裕,仪表气质的出众,社交上的优势,恋爱的成功,异性追逐者的广泛等等,都可能引起一些心胸狭窄、工于心计、心怀不善的大学生的嫉妒,从而导致作恶甚至犯罪。嫉妒心理使一个人不求努力赶超他人,只想抑制阻碍别人的进步以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嫉妒心理强的大学生,难于与更多的人交往,交往中虚伪多于真诚,其目的是损人利己,结果导致于人于己都不利,于他人造成危害,而自己由于经常心怀不满、怨恨、妒火中烧,造成心理不平衡,也导致心理不健康,而且失去很多的朋友。弗兰西斯·培根《论嫉妒》中就曾指出:“嫉妒这恶魔总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嫉妒心理的发展有三个阶段:最早的程度为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人的不易觉察的潜意识中;程度较深的嫉妒,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伏,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非常强烈的嫉妒,嫉妒者已丧失理智,往往会导致极端行为。
5.社交猜疑症
所谓猜疑,一猜二疑。疑是建立在猜的基础上的,因而往往缺乏事实根据,在许多时候也缺乏合理的思维逻辑。好猜疑的人往往对人对事十分敏感多疑,看到同学背着自己说话,便疑心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看到某同学没与自己打招呼,便猜想该同学对自己有意见或不喜欢自己等等。在猜疑心理的作用下,人会陷入作茧自缚、自圆其说的封闭性思路中,即以某种假想目标为出发点,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上来。把假想作为根据,又据此得出结论。在猜疑心理的笼罩下,被猜疑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带上可疑的色彩。
猜疑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伤害他人的感情,无事生非,甚至酿成祸端,同时也使自己处于不良的心态之下。对此,培根在《论嫉妒》一文中指出,猜疑心“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一个人之所以发生猜疑症,多是因为过分关心自己,常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错误的思维定势。猜疑者大多在人际交往中吃亏或受过损害,于是凡事都先考虑别人是否在损害自己。
6.社交新鲜感与恋旧感
社交新鲜感与恋旧感相互交织在大学新生中较为典型。未入学前,有的学生往往把大学看得过于神秘,甚至把大学想象为理想的天堂、生活的乐园。刚刚踏进大学校门时,新的环境、新的师友、新的学习内容、现代化设施和仪器设备等,在他们面前带有惊人的色彩,使他们产生一种令人兴奋的新鲜感。然而,毕竟是新的环境,远离家乡,人地两生。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在新的环境中独立生活的思想准备和自理能力,很快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不适应,久而久之,渐渐产生厌倦情绪,甚至饮食不安,坐卧不宁,想家、留恋中学生活等念头也接踵而来,甚至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这种感觉及行为阻碍了大学生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只能做到“不忘老朋友”,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交际圈也大大缩小。因此,大学生应尽快调整自己的方位,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尽快从恋旧的失落感中走出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第二节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一、人际关系的类型
按人际交往的范围大小,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个体—个体之间。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父子关系、母女关系等;
(2)个体—群体之间。如个人与家庭、学生与班级的关系等;
(3)群体—群体之间。如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关系等。
这是关于人际关系类型的最一般的划分方法。如果从社会学角度来划分,人际关系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