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企业孵化器运行的总量分析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变化的主要数据。
1.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变化
我国企业孵化器从1987年开创性的1家,发展到2005年底的534家,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可以看出,1999年以来,我国企业孵化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明显趋势。我国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变化很大,并且受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影响比较大,在不同时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2.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变化
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一直在稳步增加,并且在1999年以后增长迅速,与企业孵化器的数量变化相适应。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已经达到1969.9万平方米。每个企业孵化器的平均孵化面积逐步增加。
3.企业孵化器中在孵企业的数量变化
我国企业孵化器中在孵企业逐步增加,并且从1998年开始加快增长。平均每家企业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数量呈现出新的特点,即1997年以前,平均每家企业孵化器中的在孵企业数量徘徊在30家左右,而1998~2002年在50家左右徘徊,平均数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但是,2003年以后,平均每家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的数量又开始增加。
4.累计毕业企业数量的变化
随着我国企业孵化器数量、孵化场地和在孵企业数量的逐步增加,累计毕业企业的数量也在同步增加,并且从1996年以后增长幅度开始加快,毕业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截止到 2005年底,我国企业孵化器已经培育新创企业15815家。
5.我国主要的企业孵化器分析
在孵企业的数量可以反映企业孵化器的规模。从中可以看出:(1)2005年我国在孵企业200家以上的企业孵化器共有39家,占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436家)的7.3%;这39家企业孵化器共有在孵企业13965家,占全部在孵企业(39491家)的35.4%。(2)2005年我国在孵企业数量最多的是北京丰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有在孵企业1104家,其次是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中心(958家)和无锡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664家)。(3)我国规模较大的企业孵化器主要是建在国家高新区的创业服务中心。
累计毕业企业的数量则反映了企业孵化器的工作成效。可以看出:(1)2005年我国累计毕业企业达到100家的企业孵化器共有40家,占全国(534家)的7.5%;这40家企业孵化器累计培育成功的企业达到7917家,占全国总数(15815家)的50.1%。(2)2005年我国累计毕业企业达到100家,其中40家企业孵化器大部分是建在国家高新区的创业服务中心。(3)2005年我国累计毕业企业达到100家的40家企业孵化器中,毕业企业最多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毕业企业537家,其次是深圳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毕业企业495家。这2家企业孵化器的毕业企业达到1032家,占40家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总数(7917家)的13.0%,成效非常显著。
(二)我国企业孵化器运行的结构分析
1.企业孵化器建设资金的来源结构
我国早期的企业孵化器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名字叫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资金42.2%来自于国家火炬计划引导资金和地方政府的扶持资金,以地方政府的扶持资金为主;建设资金的39%来自于银行贷款,主要是政策性贷款;其余建设资金则来自于捐赠、自身收益等(张景安,2001)。可以说,我国早期建立的创业服务中心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是政府投资。近年来,我国成立了大量的公司制企业孵化器,引入了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初步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2002年底,我国现有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投资中,来自于政府以外社会各个方面的投资已经占总投资的56.7%,与美国20世纪90年代企业孵化器的投资来源结构相似。
2.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资金使用结构
与国外大量利用闲置的场地、房屋不同,我国企业孵化器基本上都是新建的。因此,建设资金大部分用在了场地建设方面,真正用于孵化项目的资金非常少。现在,随着企业孵化器的全面建成,场地建设的资金将会越来越少,而大部分资金将用于项目的孵化方面。
3.企业孵化器中在孵企业的行业与技术领域分布
我国企业孵化器以孵化和培育科技型新创企业为主,在孵企业几乎都是科技型企业。根据最近对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的调查,电子信息领域的在孵企业最多,占47%,其次是机电一体化(21%)和生物技术(14%)。而在1994年,我国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分布最多的行业与技术领域也是电子信息,占37%,其次也是机电一体化(21%)和生物技术(13%)(颜振军,2000)。可见,我国企业孵化器中在孵企业分布最多的行业和技术领域一直是电子信息,并且所占比例还在继续增加,最近几年时间已经增加了10%;其次是机电一体化(21%左右)和生物技术(13%左右),但是其所占比例比较稳定,最近几年时间几乎没有变化。
我国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的行业与技术领域分布与国外相似,分布最多的行业与技术领域都是电子信息。例如,欧洲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分布最多的是计算机产业(34%)、通讯与电气(21%)(颜振军,2000)。这两项与我国统计的电子信息非常相似,数量也差不多。
4.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地区结构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分布很不均匀,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在2002年底我国的436家企业孵化器中,从不同省市区来看,北京市最多,拥有50家,占11.5%,其次是广东(34家)、上海(33家)、山东(30家)、湖北(29家)、四川(28家)、浙江(27家)、江苏(26家)、辽宁(24家)。拥有企业孵化器数量20家以上的9个省市共有企业孵化器281家,占全国企业孵化器总数的64.4%。这些地方高校云集,有些地方同时就是科技、教育和经济中心。青海和西藏还没有企业孵化器,而宁夏只有1家,内蒙古、海南、贵州、新疆只有2家,湖南、云南只有3家。这些地方科技、教育和经济都比较落后。
从不同区域看,华东地区拥有 148家企业孵化器,数量最多,占全国的33.9%;其次是华北地区,拥有95家企业孵化器,占21.8%。华东与华北两个地区共有243家企业孵化器,占全国的55.7%。华东发展企业孵化器的优势在上海及其相邻地区,而华北的优势主要在北京。北京作为我国科技与教育中心,在发展企业孵化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企业孵化器数量最少的是西北地区,只有19家企业孵化器(并且大部分集中在陕西),仅占全国的4.4%。
从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来看,我国东部有278家企业孵化器,占63.7%;中部有87家企业孵化器,占20.0%;西部有71家企业孵化器,占16.3%。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我国东、中、西部在科技、教育和经济方面的差异。
5.我国企业孵化器的种类结构
在2002年底我国的436家企业孵化器中,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为代表的综合性企业孵化器有232家,占53.2%;以软件园、集成电路设计园为代表,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性企业孵化器有91家,占20.9%;以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国有企业内部孵化器等为代表,面向特定创业者群体的专门性企业孵化器113家,占25.9%。说明我国的企业孵化器仍然是以综合性企业孵化器为主。
6.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地理位置结构
我国早期的企业孵化器全部建在高新区。但是,这种状况已经改变。目前,企业孵化器正在由国家高新区迅速向外扩散。2002年底,我国53个国家高新区共有162家企业孵化器,占37.2%,而在这53家国家高新区以外的企业孵化器,已经达到274家,占62.8%,说明随着全国创新热潮的兴起,许多没有国家高新区的地区也在积极兴办企业孵化器,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7.我国企业孵化器的人员学历结构
2002年底,我国企业孵化器中共有各类管理人员601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管理人员有883人,占14.7%,比1998年提高6.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管理人员有2555人,占42.5%,比1998年提高9.5%;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的管理人员已经达到57.2%;而专科学历的管理人员为1713人,占28.5%,比1998年下降2.5%;中专以下(含中专)学历的管理人员有865人,占14.4%,比1998年下降13.6%,几乎下降了一半。在短短4年时间内,我国企业孵化器管理人员中高学历人员比例的大幅度提高既与整个社会学历结构的变化有关,更与企业孵化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有关。企业孵化器是培养企业和企业家的特殊组织,对自身的人员要求越来越高。
(三)我国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分析
1.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服务及其效果研究
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内容有不同的划分,有些划分比较复杂,有些则比较简单。国内外不同的研究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时也得到了许多不同的结果。例如,反映了我国1999年企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情况;反映了美国企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情况。
李布博士在其学位论文中对我国高技术企业孵化器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李布在对我国高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绩效的研究中,首先进行细化分析,即分析高技术企业孵化器的一般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投融资服务、技术服务等组成部分的提供情况、每种服务导致各种效果的状况、企业各种满意度的状况;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了投融资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和企业孵化器的集聚效应的总体效果。
为了了解和分析我国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及其效果,对12家企业孵化器提供服务及其效果进行了调查。
2.企业孵化器的运行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分别反映了欧洲、美国企业孵化器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的状况。
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运行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各级政府纷纷把建设企业孵化器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并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政策和措施。2002年底,我国对企业孵化器的政府拨款已经达到17.1亿元,设立孵化种子基金总额达到22.5亿元。
除了政府的直接投入外,国家还通过各种科技计划支持企业孵化器的建设、运行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500多家企业孵化器共获得各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846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
(四)我国企业孵化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孵化器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1.企业孵化器的软件服务体系比较薄弱
与比较先进、完善的硬件服务体系相比,我国企业孵化器的软件服务体系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孵化功能或孵化服务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孵化服务,增值服务或者价值创造比较薄弱,所提供的服务大部分还集中在一般性服务上,与国外企业孵化器的差异很大;
其二是企业孵化器自身缺乏有效的管理团队,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作为培育新创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作为一种为新产品和新创企业的诞生与成长提供帮助的组织形式,企业孵化器更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拥有具备较高素质的有效的管理团队。这种管理团队需要具备开创和发展企业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熟悉企业运行。但是,由于体制原因,我国现有企业孵化器的许多管理人员来自于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习惯了行政机关的作风,服务意识不够,普遍缺乏经营管理能力,没有企业或企业家的经历,缺少创业经验,也缺乏高水平的技术能力和技术依托。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对企业和潜在企业家的孵化,也很难培育出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企业孵化器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孵化服务的水平。如果自己不熟悉企业,怎么能够很好地孵化、培育企业呢?“名师出高徒”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有些企业孵化器的一般管理人员过多,甚至成为有关部门安排多余人员的地方。而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却由于待遇、体制等原因难以吸引或挽留。在美国,即使已经运行多年的企业孵化器,也只有少数企业孵化器的员工人数超过20人,平均只有8.6人(坎德斯·坎贝尔,1999)。以色列的一家名叫Incupro的企业孵化器只有4名人员:1名总经理,1名负责为企业孵化器筹集风险资金的经理,1名负责财务的经理,1名负责行政工作的经理(坎迪德特,2001)。
2.运行与管理体制影响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有些企业孵化器,特别是政府建设或者以政府为主建设的企业孵化器,作为事业单位采用企业化运行,组织结构不严密,隶属关系复杂;部门分割严重,责权不清;政府介入过多,行政过度干预,导致企业孵化器决策的随机性和风险性加大;企业孵化器过于依赖政府,难以真正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孵化器的进一步发展。孙业利(2001)把过于依赖政府的企业孵化器的这种特性称为“企业孵化器的福利性”,认为这种思想造成企业孵化器自身没有压力,习惯于用优惠政策扶持企业,而不是培育和训练企业与企业家精神;在孵企业长期享受优惠政策,习惯于吃政策饭,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有些企业孵化器,特别是一部分综合性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的投资主体单一,投资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我国将政府兴办的企业孵化器确定为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社会公益型服务机构(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投资者当然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这样,既抑制了其他投资者,也造成企业孵化器资金短缺,特别是运行资金严重不足,企业孵化器的经营管理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筹集资金,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真正用于培育新创企业,直接影响企业孵化器的运行与管理效率。
有些政府投资建设的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和服务水平、工作效率有待提高。这些企业孵化器作为政府机构的一个“部门”,被赋予一些行政职权,承担一些政府机构交办的任务,运行机制没有摆脱政府机构的模式,官气足、行政味浓、随意性强、不按经济规律办事,而是用行政服务代替孵化服务和咨询服务,离专业化的服务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实际上,企业孵化器的中心任务是帮助创业者开创和发展企业,在大环境不是很适宜的现有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小环境。企业孵化器不应该是一个准政府机构,而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新创企业。
3.不同地区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很不平衡,运行效果差异很大
我国企业孵化器事业从诞生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政府色彩,直接受当地科技部门的领导和支持。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观念、机制、财力等可能有很大不同,使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水平和运行效果差异很大。有些企业孵化器处在一些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观念开放,机制比较灵活,企业孵化器运行效果较好;有些企业孵化器处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小,人们的观念比较保守,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比较差,企业孵化器运行效果的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大部分企业孵化器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少数中心城市,没有形成向全国辐射的效应。2002年底,我国西部12个省区的企业孵化器数量只占全国企业孵化器总数的16.3%。
4.企业孵化器运行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在社会环境上,我国企业孵化器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不够,缺乏支持和鼓励新创企业发展的各类社会机构和智力网络、社会中介服务网络、企业网络、企业家网络、信息网络等,缺乏与创业服务机构相配合的社会服务机制,造成创业服务机构孤军奋战,孤掌难鸣。企业孵化器利用社会支持网络而创造一种有效平台,使不同的企业能力得到合理的组合,从而完成对新创企业的孵化和培育。社会支持网络的广泛性和可利用性是企业孵化器成功运行的保证。在政策环境上,我国尽管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实,或者落实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使企业孵化器所形成的对新创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局部优化环境”难以有效放大。整个社会也缺乏良好的创业氛围。
5.风险投资发展滞后,孵化基金来源渠道不畅
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具有天然的同步关系。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都是孵化、培育新创企业的经济组织,尽管它们的孵化、培育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滞后,已经直接影响了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也影响了在孵企业的健康成长。由于现行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受现行财政制度的严格限制,并且总额也非常有限,而在孵企业具有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再加上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滞后,孵化基金的回收时间过长,难以及时退出,造成我国孵化基金来源渠道不畅,规模太小,难以良性循环、滚动发展,影响对新选项目的支持。
对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来说,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存在的。我们认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中的主要问题自身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外部资源及其整合能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
(五)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
作为培育和孵化新创企业的一个新型组织,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不是孤立的,而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大有小,发生影响的时间有早有晚。这些影响因素很多,但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外部影响因素与内部影响因素。
1.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有效运行的外部因素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组织的环境是一个组织作为子系统的更大系统或超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层次。系统必须接受足够的资源投入,以维持其运行;同时,向外部产出足量的经过转化的资源。这样,有进有出,形成循环。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机遇,降低或者避开各种不利影响,使自身能够有效运行,健康发展。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有效运行的外部因素包括国家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国家经济与技术政策;创新系统;社会创业环境;社会相关支持网络等。
●国家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国家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对企业创业与新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投资与创业,增加新创企业的数量,有利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相反,如果政局不稳,经济大幅波动或停滞不前,发展缓慢,则会减少投资与发展机会,不利于创新与创业,不利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
●国家经济与技术政策: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国家经济与技术政策对创业与创新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制度对经济和技术的作用)。国家经济与技术政策可能鼓励创业与创新,有利于新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也可能妨碍创业与创新,不利于新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国家经济与技术政策通过影响新创企业,进而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当然,国家经济与技术政策对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创新系统:创新系统包括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有着密切的联系。创新系统通过影响创业者及其新创企业的创业活动,直接影响创业者及其新创企业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进而影响新创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新创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培育和孵化,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
●社会创业环境:社会创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及其效果,决定了新创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和制约着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选择、培育和孵化,影响着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如果社会创业环境好,创业者和新创企业就会增加,就可以扩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选择范围,提高在孵企业的质量,进而提高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相反,如果社会创业环境不好,创业者和新创企业就会减少,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就难以选择出很多有发展前景的在孵企业,也不可能取得好的运行效果。
●社会相关支持网络: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对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来说,外部的支持构成一个社会相关支持网络。这个社会相关支持网络包括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所在社区、咨询服务机构、科技中介组织、企业家网络、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风险投资等。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可以从这个社会相关支持网络中获得技术、人才、管理、资金、场地、生活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社会相关支持网络的结构及其完善程度对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有着重大影响。
2.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有效运行的内部因素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除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会受到许多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有效运行的内部因素包括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的条件、能力与特点;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管理团队的素质与能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投资结构、治理结构与运行模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分析与选择;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孵化基金的数量与筹集资金的能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与政府、社区、在孵企业、其他社会相关支持网络的关系;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成功的企业形象等。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的条件、能力与特点: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和运行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场地、设施、技术、人才等硬条件,也包括管理、咨询、培训、代理等软条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提供服务的能力与其自身的条件有关。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的条件、能力与特点对在孵企业的培育和孵化具有重要影响,也直接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的运行效果。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管理团队的素质与能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是一个新型组织,对在孵企业的培育和孵化又涉及众多的组织、人员、知识,还需要较长的时间(2~3年),需要一个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管理团队,特别是需要一个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企业孵化器主任或经理。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提供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新创企业的生存、适应与发展能力比较弱,在建立和发展的初期特别需要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帮助。新创企业需要的服务可能很多,不同新创企业所需要的服务也可能不同。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如果能够提供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各种服务,就可以更快地促进在孵企业的发展,而在孵企业的发展又可以直接促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投资结构、治理结构与运行模式:不同的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在投资结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方面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投资结构方面,有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投资结构比较单一,可能是“一股独大”;有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投资呈现多元化,实现了股权分散和优化。在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治理结构方面,有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治理结构比较完善,有些则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在运行模式方面,有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采用非营利性组织的运行模式,有些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则采用公司制、企业化运行模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投资结构、治理结构与运行模式不同,运行效果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对在孵企业的分析与选择: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效果与在孵企业的分析和选择直接相关。只有选择出众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在孵企业,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才能从对在孵企业的培育和孵化中获得收益,取得发展。没有众多在孵企业的成功,就不会有企业孵化器的成功,当然就没有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孵化基金的数量与筹集资金的能力:资金是新创企业的生命线,而资金短缺又是新创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能否为新创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能否为新创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政府补贴、信贷担保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对在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这种服务需要自身具有较多的孵化基金,具有较强的筹集资金的能力。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与政府、社区、在孵企业、其他社会相关支持网络的关系:前面已经指出,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社会相关支持网络的支持和帮助。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必须妥善处理与政府、社区、在孵企业、其他社会相关支持网络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断提高自身运行的效果。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自身成功的企业形象:自身成功的企业形象是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成功的企业形象可以使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比较容易地吸收更多资源,更容易引起新创企业的关注,更容易选择和吸收在孵企业,也可以更方便地与外部建立联系,更容易地获得外部相关支持网络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对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有效运行是非常关键的。
前面分析了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有效运行的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在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的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相关支持网络和社会创业环境;在影响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的内部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管理团队的素质与能力。
本章从企业孵化器运行的一般机构模型入手,研究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六种运行模式,即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的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非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和公司制(营利性)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封闭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和开放式企业孵化器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