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乎我的祖父是谁。我在乎的是他的孙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美国]安德鲁·卡内基
有一个好的出身,的确是三生有幸。例如,李泽楷是幸运儿,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儿子,他很容易就得到了4亿美元的创业资金,实在是让人羡慕。可这样的好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只是一个奢望。
如果没有一个富爸爸,也没有关系,人人都可以有草鸡变凤凰的梦想,只要你用你的毅力、勤奋去改变现状,你就可以扭转命运。事实上,很多富人都是从穷人蜕变而来,很多富人也都是穷人的儿子。在羡慕李泽楷的时候,可不要忘了,李嘉诚的父亲可不是有钱人,却成为华人首富。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10岁时,全家到华盛顿游览,却因为他们一家都是黑人,而不能进入白宫参观。小赖斯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那一次,她良久地看着远处的白宫,然后认真地对父亲说:“总有一天,我要走进那所房子里!”
从那以后,赖斯发奋读书,不懈努力,终于在25年后,她昂首挺胸地走进了白宫,担任俄罗斯事务首席顾问一职,后又升为国家安全顾问,继而担任了美国的国务卿,成为世界著名外交家。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出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恒心和毅力去打碎那些充满鄙夷的眼光,有没有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不管我们的父辈是贵族还是贫民,那都已是过去的事情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事实上,一个人的出身是高贵还是低贱,并不能决定这个人的未来,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可以走向富贵,一个富家子弟也可以走向贫贱。当然,穷人家的孩子可能仍然贫穷,富人家的孩子可能仍然富有。
美国前总统林肯出身卑微,但自强不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美国的最高权力者。在林肯竞选总统时,曾有人不断地拿林肯低贱的出身来做文章。对各种侮辱和嘲讽,林肯都坦然面对,丝毫没有为自己出身难堪的表现。相反,他在各种场合多次讲述父辈和自己童年时的艰辛与困苦,以此来有力地回击对手们的出身论。
还是在美国,几年前,一个重要人士给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学院的全体学生发表演说,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兴高采烈的学生。演讲者走到麦克风前开始了演讲:
“我的生母是聋子,因此没有办法说话,我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否还在人间。我这辈子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棉花田去做事。”
台下的听众全都呆住了。
“如果情况不如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她继续说,“一个人的未来会怎么样。不是因为生下来的状况。”她轻轻地重复方才说过的,“如果情况不尽如人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
“一个人若想改变眼前充满不幸或无法尽如人意的情况,”她以坚定的语气往下说,“只要回答这个简单问题:‘我希望情况变成什么样?’然后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动。朝理想目标前进即可。”
接着她的脸上绽现出美丽的笑容:“我的名字叫阿济?泰勒?摩尔顿,今天我以美国财政部长的身份,站在这里。”
每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由他的出身决定,而都是他自己不懈努力和实践的结果。即使是那些出生于衣食无忧、声名显赫的家族的人,他们个人所达到的成就或声望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因为财富可以从父辈那里继承,但是个人的知识和智慧却是无法继承的。有钱的人可以雇人来为他做体力劳动,但是他的思索是无人能够代劳的,他必须自己思考,以便发展自己的智力以及学识。事实上,无论贫贱富贵,通过自身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这一结论对于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就算是对富人们也一样。
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实用主义法学创始人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说:“人生在世,最紧要的不是我们所处的位置。而是我们活动的方向。”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开始我们的一生,这是无法选择的。我们生下来就处于一种身不由己的环境中。但随着年岁增长,我们的选择就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选择在哪里居住,跟谁结婚,干什么工作。我们可以选择人生的方向,年纪越大的人,就要做出越多的人生选择。就越应该为自己的处境负责。
许多人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目前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他们向环境屈服,觉得没有别的选择。这种想法等于放弃了自我的作用和价值,无异于给自己找一个自甘沉沦的借口。所以他们至今不能走向成功。
很少的人能天生得到一副好牌,得到好牌的人固然值得高兴,但拿到坏牌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会输。如果我们手中拿到了一副不算太差的牌。我们就一定要争取去赢;如果我们不幸摊上了一副不能再糟的牌,我们也要尽可能地找出一两张还不算坏的牌作为强项,使结局变得相对好一些。而且如果我们会利用上下家的环境机遇,巧妙地把一张没用的牌打出去,或许我们还有赢的机会。要记住,你可能会拿到坏牌,但坏牌不一定就会输。
行动指南4:“不抱怨”活动
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曾发起一项“不抱怨”活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
紫色的神奇手环用法如下:
⑴开始将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⑵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重新开始。
⑶如果听到其他戴紫手环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但如果要做这种事,你自己要先移动手环!因为你在抱怨他们抱怨。
⑷坚持下去。可能要花好几个月,你才能达到连续二十一天不换手、不抱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