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使动物的数量大量减少,物种不断灭绝。
大熊猫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省,现存的仅有千只左右,是极珍稀的动物;已经作为宝贵的活化石,对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3500米之间的高山竹林中,以冷箭竹为主要食物。它们平时独居,繁殖季节也会越沟求偶。为了保护大熊猫,在四川、陕西建立了卧龙、王朗和西佛坪自然保护区。
熊猫以箭竹为主要食物
1983年5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冷箭竹开花;通常箭竹开花50~60年发生一次。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森林乱砍滥伐,生态平衡失调,加速了竹类的生理成熟周期,使它们提前开花。箭竹开花后很快死亡,使大熊猫面临挨饿的局面,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大熊猫受灾,全国人民关心,一份份呼吁捐款抢救大熊猫的倡议书涌进报社,一笔笔捐款送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1975年,在梅山也曾发生过箭竹开花死亡的情况,结果百余只大熊猫饥饿而亡。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以及对自然需求的增加,人类不断地砍伐森林,扩大耕地。地球上热带雨林面积急剧缩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而且,由于人类把越来越多的杀虫剂和有毒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去,造成了栖息地的污染,加上人类对动物的残酷捕杀,动物的数量是越来越少。
可爱的大熊猫
目前,世界上约有2.5万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面临绝灭的威胁。以我国为例,近乎绝迹的已有麋鹿、野马、高鼻羚羊、犀牛、白臀叶猴、黄腹角雉等十多种。近乎绝迹的动物——犀牛灭绝,便无可挽回。所有已经灭绝的生物,都永远不可能再在地球上出现。
犰狳
对动物绝种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人对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说已经揭开了它的全部奥秘。今天还是一钱不值的生物,明天可能随着某一发现,变成无价之宝。人们曾以为,所有动物都不会得麻风病。近年来人们发现,浑身披着鳞,遇敌便缩成一团的犰狳却患了麻风病。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例外。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人们可以拿犰狳来作试验,以寻求治疗这种顽症的方法。
谁又能预料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会从各种动植物物种发掘出什么样的“宝藏”来呢?
为什么要保护动物?
答: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受到破坏。地球上自有生命以来,共出现过25亿种动植物,其中有将近1/2是在最近3个世纪内消失的。物种平衡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本身将遭到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