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一次订购给做丧事
天色有些暗,里三爷开始的时候只是认出是张绪发的母亲(梁大娘),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听到跪下去的梁大娘说“你大哥走了。”才醒悟过来,张承旭去世了。梁大娘腰上系着一条麻绳,这是新丧家属还没有发白丧的装束。
“起得快,发得快”里三爷伸出双手把梁大娘托了起来。湘西南的风俗,农村里谁家要是有老人过世了,是一定要到队里‘压礼’(发丧)的,做丧事要队里的人去帮忙,在队上压了礼,队上的人才会去帮着做事,这‘压礼’也是有讲究的,先从自己亲近的人家里去,然后再到队上,人去世了,不管平常有没有恩怨,一般都会去‘压礼’,人死为大。
张承旭是队里一个算得上很贫困的一个家庭,到现在住的房子总共不到30平米,讲得难听一些,现在队里的一些猪圈的面积都要比他家的房子大,人不傻,但是迂腐,做农活又没有力气,与梁大娘的结合也是一种半路夫妻,梁大娘没有生育,而张承旭又没办法娶老婆,两个人就这样过着日子,过继过来的张绪发也是脑袋倒是比较聪明,在家里一般别人弄不了的收音机,他去鼓捣一下,就能搞好,可是家庭的窘境让他始终觉得有点低人一等,懂事一点就是比较沉默的,不愿意同大家交往,也就是一个人闷闷地做事,村里的人就以为张绪发有点傻,就叫他‘发哈哈’。本来压礼这个事情,应该是由张绪发来做的,可是张绪发这两年跟着去东莞打工了,没有在家里,但是家里死了人,如果不出来压礼,村里的人是不会来帮忙的,而且张承旭家庭情况又不好,更加少人去理会他们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里三爷见梁大娘在擦着眼泪,问道。
“大概是四点多的时候,我正要煮晚饭给他吃,叫他去挑点水回来,他没有做声,我在厨房里,没有过去,等我煮好饭,看见他还没有过来挑水,走到床边,他躺在床上去了,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他睡着了,叫了几声没有醒来,才去推了一下他,才知道他已经过去了。”梁大娘抽泣着说,虽然张承旭在世的时候也没有本事,连一个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建起来,而且两个人还一起时不时地闹闹别扭,但是真要是人走了,还是觉得一下子难受得很。“三爷,你说怎么办才好啊,家里一分钱也没有,千年屋(棺材)都还没有办呢。”说到这里梁大娘就哭出声来。
听到外面的哭声,张有名与艳玲两个人从房里走了出来,有名听到艳玲答应了自己的建议,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梁大娘在看见有名与艳玲一起出来的时候走到他们跟前也轻跪了一下,人死为大,不管长辈还是晚辈,这‘压礼’都是要的。梁大娘刚才没有走,一是在犹豫要不要去给艳玲压礼,另一方面也是想要里三爷给她出出主意,讲起家族的事情来,里三爷同张承旭算是比较亲的堂兄弟,在家族气氛比较浓郁的这里,里三爷他们还真是要出面去帮她解决问题的。
“你张绪发现在在哪里打工?能联系得上不?”里三爷问。
“在东莞打工,他又没有电话,出去以后也从来没有给家里写过信或打过电话。”梁大娘回答道。不是张结绪发不打电话或写信,张绪发只读到小学二年级,让他写信肯定是为难他了,而打电话的话,梁大娘附近都没有一个人装有电话,有一个家庭装了电话,也是离他家有些远,而且张绪发也没有留人家的电话,平常张绪发在外面打工,只要是过年的时候能够回来,或者是每个月有钱寄回来,梁大娘就心里高兴了,哪里还会想着要打一个电话,现在想到这些已经迟了。
张绪发并没有进厂,听人说是在外面帮着人家种菜,每个月也能寄400元左右回来,梁大娘好吃,每个月基本上都会把张绪发寄回来的钱花完,有时张承旭说她怎么也要给儿子留一些钱,梁大娘回答张承旭说,我辛辛苦苦地把儿子养这么大,就用他这么一点钱,你就在这里说,以前养孩子的时候你怎么又不说我辛苦了。张绪发的亲生父亲在生下他没有多久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到一个山里面去,而张绪发被家族里的人留了下来,看着张承旭没有儿子,便交给了张承旭抚养。
“你先回去吧,等下我叫上我二哥一起去你家看看。”里三爷见梁大娘在这里也不是一个事情,其实即使是张绪发回来也不顶用,象这种丧事还是要里三爷几个人去帮忙处理才行,梁大娘一个女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弄好这个事情的。农村里办一个丧事,程序烦杂,要请地仙(风水先生),和尚(超度亡灵的)、还要有拜佛的,再者还要安排一个治丧成员(一般由家族里年龄大一点或者是家族里有声望的人担任),所有这些事情让梁大娘去请那是绝对办不到的。里三爷望着走过去的梁大娘的背影叹了一口气“这都是什么事啊。”
里三爷知道张承旭一家人的后事,迟早一天是要他们几兄弟来做的,只是张绪发现在不在家,无论怎么安排,这一个丧事都会产生钱的,看来等会还要去刚七爷家里去一趟,这个队长也不能让他白当,让刚七爷去村里商量能不能向政府要一些钱回来。
“张有名,明天你们少出去卖一些豆腐,给梁大娘家里送一些菜过去,我等会去她家里看看之后再给你定数量。”里三爷见张有名还站在这里,就打了一声招呼,做事的人到了,餐肯定是要安排的。里三爷还没有到现场就把菜的事情安排了。
“还有,我先去看看,如果安排你要做些什么事情的话,你的豆腐也要暂时不要打那么多去卖,能供应上她家吃就行了,可能还会安排你要做些事情的。”目前村里谁家要是老人过世了,基本上一个组里的人都会到场去,不管有没有事情,如果安排到了事情一定要去做事的,象张有名这类人,不是去‘开金鸡’(挖墓穴),就是行棺,行棺也不是仅仅在出葬的那一天才有事,在这几天里要把丧棍(行棺的用品)借回来,还要竹篾扎成绳绑棺材,这些工作也要在这几天里完成,所以把一个人抬出去还是需要很多的工作要做。死者家属忙于在应对客人与礼佛,这些工作就需要组上的人来完成。
“嗯,好的”有名答应了一声,向自己家里走了过去,这村里死人的事情,哪怕你收入再高,再忙,都要把事情停下来去帮忙,用村里的老人讲的一句话,‘谁家不会有老人过世’,谁家要是做一个红喜事,说不定有些家庭之间有点矛盾的,也不一定去买账去喝喜酒或者去帮忙做事情,但是过世了老人,哪是绝对是无条件去帮忙的,哪怕是就乡里或者是县里有一个小官小职的家庭,也是免不了要村里的老乡们来帮忙。
......
“张有名,刚才梁大娘到你这里‘压礼’了?”有名在豆腐坊里做事情的时候四娘走了进来。
“嗯,刚才里三爷已经吩咐了,明天要去看看,明天的豆腐就只能少打一些了。”有名有些遗憾地说,一天几十元钱啊,如果安葬的日期要是有点晚的话,在家里耗上一个礼拜都有可能。这就会损失掉几百元钱的。
“哪倒不用,我又不要去他们家里做事,反正你的豆腐坊扩建了,还是要我来帮忙的,这几天我就替你一下好了。”四娘与有名不是一个组上的人,也没有同梁大娘有人情往来,在有名这个村里,虽然是同姓,但是张承旭家里比较穷,从来没有做过喜事,连生日酒也从来没有摆过一次,就是在自己组上的人情都不定是每家都有往来,何况不是一个组上人的,虽然现在吃一个喜酒就是几块钱的事情,但是,没有来往的人情四娘也不想去。有名有事情,帮着有名做点事情,还图一个自在些。
有名往灶里弄一点柴,想了一下,对四娘说,行,哪你明天只要帮我去磨一下豆浆就可以,晚上的工作还是我自己做,晚上他家里应该不会有事情,只有出殡的那一天才会晚上有事。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一般出殡都会安排在凌晨的时候进行,如果是出殡时间安排得比较晚的话,一般都会在家里睡一觉,到时要出殡的时候,会鸣炮提醒的,只要听到炮声,就要赶过去做事情,不然人家会说的。
“这有什么,我来替你打几锅豆腐,说不定以后你的豆腐还会卖得更好。”四娘见有名还是勉强的应付着自己的话,心里就有一点不高兴,你自己打豆腐都是我教的,现在还怕我弄坏你的名声还怎么嘀。
“你来帮我我自然是高兴,只是现在不是还没有把豆腐坊建起来吗,不就是怕你有点累吗。”有名见四娘脸色有点不好,赶紧说,其实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按照惯性在思考问题而已,不过有名心里也是意识到,四娘毕竟不是自己的娘,一些话还是不能随便乱说,象刚才自己都没有讲什么,四娘似乎就有点不喜。
其实四娘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自己的侄子是看着长大的,哪里能不知道有名是什么样的性格。“张有名,我看啊,以后象这种做白喜事的豆腐订购,你也是可以联系的,象田中新他们的酒,不管是红喜不是白喜,哪一家不用他们的酒。送给他们又不要批发价。”四娘知道象这种做酒的,一天也就是几锅豆腐,去哪里买,人家都会给一个零售价的,如果联系上这类人家的话,就等于是纯粹的多了一些利润。
“嗯,还是四娘脑筋比我转得快。”有名听见四娘这么一说,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想法,心里却是不太赞同,白喜酒虽然豆腐会作为一个常菜来吃,但是并不像酒一样,酒是无论红白喜事都要,而豆腐却只是在白喜事上用得多,如果依靠这个白喜事赚点钱,哪里是一个长远的想法。农村人以前同人说是要去吃豆腐,就是去吃白喜酒,而不象后来人们常说的吃豆腐是属于咸猪手,或者是沾女人便宜的意思。
“这个张承旭也是一辈子倒霉,没有过上一个好日子,读那么多书算是白读了。”四娘又把话题转到了张承旭身上去。然后就讲开了张承旭的事情,这张承旭在解放以前是一个私塾先生,教过几届学生,象四爷就曾在张承旭的学堂里念过书,解放以后,象张承旭是一介书生,根本就没有力气干活,身体状况也就是一般,而且太迂腐,本来按照他的文化,应该是可以去当老师的,可是张承旭不愿意去教书,选择了在家里耕地,这给了当时的政府也是一种不好的印象,也就没有给他太多的帮助,在实行责任制之后,身单力薄的他更加没有办法把田种好,虽然有三个人的田地,但是连自己的口粮都不能保证。
张绪发年龄大了之后,见家里的情况实在也是没办法生活下去,跟着村里的人出去打工,张绪发虽然有一些力气,但是人并不是太勤快,村里的人也不愿意带他出去,后来还是梁大娘托了好几次人,才有人带着绪发出去,象他这种情况,人又不是太活泼,工厂是进不到的,就在菜地里帮人家种种菜。但是几百元的工资包吃包住,象绪发来讲,已经是比较满意了,总比在家里吃不饱要好一些,外面不仅能吃饱,还能有钱进。
四娘说了一会,感叹道,这人啊,还是要有钱,有能力,没有能力,在哪里都不行。有名听到这里,这一点他是深有感触,这么多年的苦日子,现在算是找到一点事情来做,要不然,说不定年龄大一点,也象这个张承旭一样娶一个半路夫妻回来做一个伴。有名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了四秀的信来,“今天的信是四秀写来的。”
“我知道,她说什么啦。”四娘当然知道是四秀写来的信,她又不笨,有名在外面没有一个亲戚,谁会给他写信,但是却不知道现在有名告诉她这事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