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一、对本课教材的理解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海陆的变迁》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的内容,是在学生从静态角度认识海陆分布与地形特点的基础上,使学生又从动态方面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海陆格局也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初步形成世界海陆与地形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同时,本课的学习也将为区域地理有关章节地理成因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本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课对应课标两点要求:(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根据课标要求,板块构造学说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同时,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知识面窄,而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内容时间尺度大,学生会感到难以想象和难以接受,因此把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都作为本节的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具体制订如下:
1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
(1)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2)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本课的学法和教法
(一)对本课学法和教法的思考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作以下指导:
1读图观察法:让学生“看、画、剪、拼”地图,然后大胆猜想从地图中悟出许多地理现象后面的深刻道理。教给学生阅读、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从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说本课教法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任务或问题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本节课教材本身就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又符合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用好教材,同时运用启发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来落实重点。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拼图、计算机动画演示使学生有所感悟。利用观察猜想、探究讨论、体验精神等活动突破难点,促进了学生发挥潜能,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把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索学习——动画演示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谈本课教学过程
本课一共分成二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学习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大陆漂移假学;第二课时学习板块运动和火山地震。
课前准备:非洲和南美洲轮廓图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先播放一段成语故事《沧海桑田》的FLASH动画,学生注意很快被吸引过来。正式上课后,教师提出问题:地球上是否也有沧海桑田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七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年龄还小,兴趣往往会支配着学习行为。FLASH生动的画面不仅让学生理解沧海桑田的含义,而且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展示图片:1台湾海峡海底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2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提问:谁能解释这种现象?你能推断出什么变化?在教学中设置疑点,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自主学习的习惯。
拓展延伸、加深印象除了以上实例,同学们还能举出更多海陆变迁的实例吗?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1“地壳运动形成的喜马拉雅山”等图片,并给学生补充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长江峡谷等景观图片。并引导学生归纳使地表形态发生改变的力,即内力和外力及其主要表现形式,除此之外还有人为的作用。层层递进,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大量图片实例展示让学生对地形的变化有更多感性的认识,从而树立起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解决重点。
教师总结,设疑过渡
总结归纳:海洋变了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地形是不断变化的。海陆之间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呢?今天海陆的分布格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出大陆漂移学说。环环相扣,层层设疑再次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观察猜想、分组辩论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并动手拼合非洲和南美洲轮廓。动手操作,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让学生自主参与、反思、体验和交流。发散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以及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展示资料、解释假说质疑:前人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对于海陆的分布是如何认识的呢?
故事会: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内容。
动画演示:大陆漂移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同时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直观性。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直观性。
体验精神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让学生评点其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展示资料、
拓展延伸古地磁学家深海探测和大地精密测量发现大陆漂移证据。加深对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解,为板块构造学说铺垫。
设疑过渡大陆为什么会漂移?魏格纳未能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因此一段时间后该学说便销声匿迹了。直到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
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阅读课文
读图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用课件演示六大板块分布及板块张裂与挤压运动,并完成课本P43读图内容1、2。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用图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演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解决难点。
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出示红海、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其介于哪些板块之间,并通过箭头明确两侧板块运动特点,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红海不断扩张,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这些地理现象,对红海、喜马拉雅山变化作出预言,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动画演示:红海扩张和喜马拉雅山挤压形成过程。分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合作的功效,培养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突出重点。
通过计算机动画演示红海扩张与喜马拉雅山挤压形成过程,突破难点。
阅读地图,观察思考通过引导学生读图315“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和课件演示,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位置,然后利用“六大板块分布“图与“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叠置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通过归纳世界两大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地带,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板块分布图与火山地震分布图叠置的办法,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从而突破难点。
课堂总结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再次突出本课重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是:力求使学生轻松愉快,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让学生参与体会。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证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