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刘瑾谋反,被武宗皇帝诛杀,朝廷恢复了李梦阳原来户部郎中的官职。此后不久,又调李梦阳为江西提学副使(专管文化、教育和举人考试的官员)。法令首章上规定:提学副使归一省的总督管理。李梦阳从心里看不起作为政客的江西总督陈金,常与总督相对抗,总督陈金也因此对李梦阳不怀好意。监察御史衙门决定五日会同各官迎接巡按御史,李梦阳既不去迎接,又通知举人、秀才及生员们也不要去进见上官,如果非得去,就只作揖而不要跪拜。御史官江万实知道此事后对李梦阳很不满。淮王府的卫士与几名有学识之人相争,李梦阳认为有辱斯文,令手下人用鞭惩打卫士。淮王知道后大怒,向朝廷上奏此事,武宗皇帝命令御史调查处理。李梦阳担心御史江万实帮助淮王,便先发制人,上书攻击江万实也有问题。武宗皇帝下诏书,叫总督陈金调查核对这些事实。陈金会同布政使郑岳一块调查核对。李梦阳伪造了江万实向皇帝揭发陈金的奏章,以挑起陈金与江万实之间的矛盾,激怒陈金,并且说郑岳的儿子郑坛有接受贿赂的事实。宁王宸濠仰慕李梦阳的文才,又不喜欢郑岳,因此帮助李梦阳揭发了郑岳的罪行。江万实千方百计寻找李梦阳的短处,攻讦李梦阳,并揭发李梦阳伪造了他揭发陈金罪行的奏章;参政吴廷举对李梦阳也有意见,上奏章议论李梦阳这种行为是侵犯上官,可以不等上面的命令即可自行辞官而去。武宗皇帝下诏派大理寺卿燕忠前往审讯。燕忠不分青红皂白,召来李梦阳,把他关押在广信狱中。举人、秀才和生员万余人为李梦阳申冤,但燕忠不听,向武宗皇帝写奏章,上报李梦阳犯有欺压同级官员、威胁上级官员的罪行。李梦阳被免职,闲居在家。同时,朝廷罢免了郑岳的官职,将其子郑坛发配到边疆;削夺了吴廷举的俸禄。
李梦阳在家闲居,更加放纵不羁,恃其意气,不肯屉居于人下。他修建园林花池,招待宾客,饮酒吟诗,并每日纵骑与侠少在繁台、晋丘之间射猎,自称为空同子,名声震动四海。宁王宸濠谋反被杀,御史周宣揭发李梦阳是宁王的余党,朝廷将李梦阳逮捕。大学土杨廷和、尚书林俊全力解救。朝廷因他曾给宁王宸濠作《阳春书院记》一文而削夺其公职,不长时间就去世了。李梦阳娶妻左氏,生四男两女。长子李枝中进士第,其余三子为李楚、李粱、李柱。《明史·文苑》有专传。
李梦阳才思雄健敏捷,以诗文要恢复秦唐的风格而自命不凡,卓著闻名。孝宗弘治时代,宰相李东阳以“馆阁体”领导全国文坛,天下文人都学习和崇尚李东阳的文风,只有李梦阳一人讥笑这种文体的萎弱。他提倡写文章要以秦汉文章为范本,写诗要以盛唐诗体为榜样,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如不按此风格来作文吟诗;都不是好的文章和诗歌;他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磷、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等人号称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桢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人号称七才子。为了与以后文坛中出现的七才子相区别,称为“前七子”,他为魁首。又与何景明有“北李南何”之说。李梦阳还说:真诗在民间。他要求诗歌创作深入民间,联系实际,汲取营养。这个文学观点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创作起了很大推动作用。江苏人黄省曾、浙江人周祚写信愿作李梦阳的弟子。到了世宗嘉靖年间,李攀龙、王世贞等人又以秦、汉文,盛唐诗为仿照的样板,搞文坛复古运动。天下推崇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为四大家,称为“李、何、王、李”。文人们争着仿效他们的文体。华州王维桢认为:七言律诗在杜甫以后,善于用顿、挫、倒、插方法的,只有李梦阳一人。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李梦阳著有《空同集》六十六卷。
趣闻轶事
李梦阳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以下是这位文坛泰斗的五则轶事:
其一
江南润州人丁玑,朝廷命他担任广东学政官,赴任途中要过长江。有关方面为他准备了猪头、祭羊等贡品,请祭祀水神。丁玑笑着说:“行船吗,有时浮行有时沉没,这是有关天时的事,水神管这干什么?”所以就没有祭祀水神便渡江了。船行至中流,突然起了风浪,船因此翻沉了。随后,李梦阳担任江西学政,也要渡过长江去赴任。有关方面又为他准备了贡品让他祭祀水神,并用丁玑的事例说服他。他听后大怒,命令随从把水神的泥像捆绑起来投到江中,并且指着下沉的水神泥像说:“把水神投到江中,是到了他应该去的地方。”此后,他乘船渡江,竟然什么事也未发生。
其二
武宗皇帝时,太监王瓒、崔果上奏朝廷,要用长芦运司伪官盐12,000引到南京去变卖,然后用得来的钱给宫廷置办织造锦缎的材料。户部司官李梦阳、王宗文、徐廷用等对尚书韩文说:“现在是新登基的圣上初次管理朝政,不应该以变卖官盐去办宫廷用的锦缎。”韩文就按这个意见上奏武宗皇帝,并同意只给6000引。武宗皇帝询问内阁大臣:“户部为什么不全给?”回答说:“太监装载官盐时,中间夹带了许多私盐,沿途又害人,而且延迟了官盐的纳税和交易,。先帝在其后几年里,曾下决心整顿食盐的管理,这正是圣上您继续进行整顿的当务之急呀!”武宗皇帝很不高兴,说:“天下的事难道只由几个太监搞坏了?譬如十个人中,也还有三四个好人吧?”内阁大臣刘健等退出,再次上奏章,极请武宗皇帝按照户部的意见办理。皇上不得已,就听从了。
其三
李梦阳在管理江西学政的时候,有一名学子与他同姓同名。李梦阳就把这个学子叫到面前说:“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姓名,怎么敢起与我相同的姓名来侵犯我?”这位学子回答说:“姓名是由父母起的,明知与你的名字相同但不敢更改呀!”李梦阳想了一会说:“我现在出一副对联的上联,来检验你的才学,你如果能对上,我就宽恕了你。”接着说:“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上联的意思是说,你与我虽然姓名相同,我们可不是一样的人物。这位学子思索了不久就应对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下联的意思是说,魏无忌和长孙无忌都不因为名字相同而有所顾忌,我们何必为此事计较呢?李梦阳听后,笑着将这位学子支走了。
其四
李梦阳自小跟随做官的父亲到外地生活、学习,因他聪颖敏惠,熟读经诗,学得满腹经纶,能写锦绣般的文章;在他剐满19岁时,陕西省举行乡试,全省的秀才齐集省城参加考试,考取举人。按当时规定,哪个省的人就在哪个省会参加考试,在外的人员都要回归故里。当时庆阳府安化县归陕西省布政使管辖,因此,李梦阳先回到庆阳府安化县住了当段时间,然后到陕西长安去应试。因为他一直跟随父母,亲眼目睹了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又在故里听闻了官家鱼肉百姓的事实,因此激起了义愤,总想借机发泄二下。他灵机一动,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当他早晨进入考场时,手打一盏点燃的灯笼要进门,守门官吏和其他秀才都很惊讶,问:“你怎么白天打着灯笼行走?”李梦阳一本正经地答说:“现在太黑暗了,我怕遭人暗算!”李梦阳说罢,微微-笑;秀才们对他的意思心知肚明,也对应一片笑声。而主持考试的官员们虽然心中生气,想发作给李梦阳难堪,但转念÷想,明里整治他,倒显他们肚量小;等他考试时或考试后再想妙方整治他不迟。试卷是密封的,无计可施,但在试卷拆封后,李梦阳竟中了第一名,为解元,而且他的文章被人们竞相传抄,一时长安纸贵。在盛名之下,官员们只好千瞪眼了。
其五
李梦阳天资聪颖,秉赋超群,加上从小就好学多思,因而到他十五六岁时,就已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才子了。他17岁那年,陕西长安府开科考试,他备行装,告别家乡父老,只身前往长安。当时,李梦阳虽说血气方刚,才华横溢,但他一点也不自负,相反,他总是想到自己的不足,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到了长安,他不像别人那样整天吟诗聚会,高谈阔论,借以炫耀自己,也不像那些纨绔子弟,临考前游山玩水,忘乎所以。他把自己关在小店里,认真读书。眼看就要考试了,一天,他碰到一伙挟鸡斗狗的纨绔子弟喧嚣而来。李梦阳早对这些人的行为非常反感,便上前说道:“就要考试了,你们为何如此嬉闹不休?”那些纨绔子弟,从李梦阳说话口音知是从庆阳府来的穷酸小子,哪里瞧得起他,奚落道:“北山狼;只知学而时习之,岂敢应试?”李梦阳听后,b中非常气愤。他的性子格外要强,心想,要考就必然要高中,让这些纨绔子弟看看,煞煞他们的傲气,但目前自己的学识状况还无这个把握,不如再读一年书。主意一定,试也不考了,长安也不呆了,回到家里,更加刻苦地攻读。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考试来临了。这时的李梦阳学识更加广博,他满怀自信地又一次告别家乡父老来到长安。当他刚刚出现在考场里的时候,那些纨绔子弟又不怀好意地上前嘲弄他:“北山狼怎么又敢来应试?”这次李梦阳没有生气,他机智地想了想,然后委婉含蓄地说道:“虎走青山在,山在虎还来,岂有不来之理?”纨绔子弟听后面露惭色、无言以对,只得悄悄溜走了。考试开始了,李梦阳胸有成竹,临阵不惧,才思泉涌,奋笔疾书,一篇文才俊秀、论语精辟的好文章不一会儿就做完了。他满以为这次可以扬眉吐气了,谁知,学台大人不学无术,有眼无珠,只知徇私舞弊,哪里看得出梦阳的才学。非但榜上无名,考官还竟然在李梦阳的考卷上胡乱批道:“四等大秀才李梦阳。”以此来挖苦他。梦阳万万没有想到考官会这样做,又一次愤愤而去。
两次应试,并没有使李梦阳灰心气馁,相反,学习更加刻苦了。弘治五年,李梦阳再次告别家乡,前往长安应试。这一次,为了回击学台大人的嘲弄,他在一只大灯笼上用红笔书写“四等大秀才李梦阳”8个大字。学台见他提着这样的灯笼招摇过市,不禁大吃一惊,又羞又怒,却又拿他没办法。
考试开始了,这次考试是即景赋诗。学台和那些貌似胸有韬略的考生瞧不起李梦阳,想让梦阳当众出丑,在一旁密谋捉弄办法。李梦阳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镇定自若,胸有成竹,一边往高楼上走,一边赋诗道:“一步一步登高楼。”学台和那些纨绔子弟一听起句如此平淡,都蔑视地笑了。梦阳并不在意,又往上走了一步说:“手扶栏杆望北斗。”学台及其他考生听后不语了,心里暗想这句还有点诗意。梦阳说完继续上楼,随即又顺口成章:“不是青山遮眼,望尽天下十八州。”学台和那些考生听后瞠目结舌,心里不由得暗暗夸奖:“高才!高才!”从此再也不敢轻视这位年仅19岁的小梦阳了。这一年梦阳考中解元,即第一名举人。第二年,又连中进士,更使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