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友:设计师可以被称作是艺术家吗,为什么?
程浩:说几句外行人的观点:
超越性。艺术家与设计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超越性。
从广义上讲,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得到世人的认同:广告设计,你要让人理解产品的价值;服装设计,你要让人感到美丽与惊艳。换言之,设计艺术是一种存活于普世价值观和大众审美观的艺术形式。它只是走在了一个领域的最前沿,起到一种引导潮流的作用。作为设计师,你不能让观者感受到一丝一毫的负面情绪。如果你的作品让人感到云里雾里,或者让人觉得“品相丑陋”,那这个作品就是一个“失败”的作品。因为你的作品就是要展现给观者去欣赏的,如果对方不认可,你就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艺术家不必为此担心。虽然艺术作品也需要得到世人的认可,但是被人认可却不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动机与目的。艺术作品往往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是对常规、常理、常态的一种突破,甚至是毁灭。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可以在千夫所指的境遇下,仍然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因为任何艺术创作的初衷,无非是两点: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对旧有形式的挑战。前者如凡·高、歌德;后者如达·芬奇、纳博科夫。所以,一个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与其说是留给世人去欣赏,莫不如说是留给时代去追忆;它所承载的,是对过去的继承,对现在的记录,对未来的探索,以及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的审视与自省。这就是一种超越性。一种对时代的超越,一种对心灵的超越。用一句话来形容:优秀的设计师,就像是百花齐放的花丛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花;伟大的艺术家,就像是寸草不生的山顶上,供人仰望的一棵树。
知友:朋友都说我文笔不错,鼓励我往写作方向发展,但我只会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怎么办?看到别人创作的长篇小说很羡慕,但由于自己没经历过,就无法写出。是缺乏想象力么?应该如何弥补这一缺陷?
程浩:我不是作家,也不是写手,只是平常写写东西,所以有一点不成建议的建议,想跟你说说。一个人,当他把心头那些飘忽不定的思绪落于纸上之时,他已经是在从事创作了。所谓“写作”,是一种行为,就像说话一样。既然你问我:“如何写作?”那我也要问你:“如何说话?”
饿了,我会说:“我要吃饭!”渴了,我会说:“我要喝水!”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些?
因为我们有表达的需求,我们需要说话,我们“想说话”。你看见别人演讲,声情并茂,侃侃而谈,引得台下掌声雷动。可是,你要知道,对方为什么讲得这样好?那是因为他准备了一万字的讲稿,内容都是对方迫切想要告诉别人的--他需要足够的篇幅去表达。但是,这一万字的讲稿,对方全都表达了吗?答案是没有。人家只允许他讲三千字。所以,他虽然有许多想要表达的内容,却不得不有所取舍--他只能选择最重要的内容去表达。所以,观众听到的演讲,是浓缩后的精华。自然非常精彩。现在,我们退回到你的问题:想写长篇小说,但是写不出,怎么办?一般来说,长篇小说的篇幅大多在十万字以上,而一部十万字的作品,不可能只有十万字,必然有被删减的篇幅。我的问题就是:在你的心中,是否有一个超过十万字的表达内容?
我盲目猜测一下:你没有。你不光没有长篇小说的表达内容,甚至连一个短篇小说的表达内容都没有。你只是单纯地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却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
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你的这种状态:本末倒置。写长篇,是因为你有一段故事要说,而不是为了写长篇,凭空捏造一段故事或者灵感。多想点儿写作内容,少想点儿写作形式。最重要的是--不要老问怎么写,先写下来。
知友:电影、戏剧、动漫、小说等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在虚构的故事当中寻求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吧?
程浩:在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找不到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
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任何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首歌曲、一句诗词与现实世界无关。因为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是为了重新诠释现实世界,重新展现人性的光辉或者丑陋。越是荒唐的艺术,越是对真实的反衬。若是虚构脱离现实的土壤,那宫崎骏的《龙猫》不过是一则普通的童话故事;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不过是一部文字版的动物世界;崔健的《一无所有》也唱不出国人的尴尬与窘迫;北岛那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也不过是一句“酸葡萄”心理罢了。
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会发现,虚构一旦离开现实的根基,竟是如此脆弱,甚至经不起推敲。
知友:有哪些事情是你早年深表怀疑的,现在却深信不疑的?程浩:“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知友:哪首诗让你读了又读,感动了又感动?程浩:《相信未来》作者食指(原名郭路生)出自《食指的诗》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北京
知友:哪些小说适合二十多岁的女生?
程浩:我很少回答荐书类问题的,主要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超低阅读量。
推荐几本大家不推荐的:
·《聂鲁达诗选》聂鲁达
·《永远的普罗旺斯》彼得·梅尔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
·《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村上春树(尤其推荐短篇小说《冰男》)·《源氏物语》紫式部·《枕草子》清少纳言知友:给十二岁弟弟的买什么书作为生日礼物比较好?程浩:
1.国学:首推《古文观止》,其实了解国学无非三本书:《论语》、《史记》、《古文观止》。考虑到年龄和语言水平的问题,可以选择中华书局的译注本。
2.数学:不了解,不推荐。
3.历史:应该推荐《史记》或者《全球通史》,但是考虑是孩子,我认为还是读一些娱乐性的史书更好,毕竟培育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推荐《明朝那些事儿》。
4.蒙古史:不了解,不推荐。
5.小说:12岁的年纪,小说才是真正塑造价值观的书籍,所以我推荐自己12岁时读的书《福尔摩斯探案集》。
6.散文:一定是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记得要买收录《合欢树》、《秋天的纪念》的版本,这三篇文章在我心里不亚于基督徒心中的《圣经》。
7.哲学:西方哲学必须要从哲学史开始读,对一个孩子来说未免太深奥。所以我建议读中国哲学,可以从诸子百家读起。我推荐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孩子。
8.童话:首推《安徒生童话集》,但是估计大部分人都读过了,所以次推《小王子》。
9.责任感:只要有心,任何一本书都会教导你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读书是一个发现与探索的过程,而别人替你推荐书相当于替你省掉了过程。探索源自好奇,一个没有好奇心的读书历程,是枯燥而乏味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不推荐书的原因。
知友:你经历过的最神奇的事情是什么?仅限一个。
程浩:以前住院的时候,家里给我养过两只小鸟(什么品种忘了)。老妈把笼子放在阳台的两层玻璃中间。可是有一天中午睡觉起来,我发现两只鸟从笼子里面飞了出来,竟然两层玻璃间上下乱飞。老妈把鸟抓进笼子里,可是第二天两只鸟又飞了出来。要知道,那种鸟笼子是提拉式的,鸟是绝对打不开的。为了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我那天中午没睡觉,躺在阳台上晒太阳。结果我看见特别神奇的一幕。我看见其中一只小鸟在笼子里用喙顶开笼子的门,让另外一只小鸟出去。而出去的那只小鸟在笼子外面重复同样的动作,再让里面的小鸟出来。如果不是阳台的窗户一直锁着的话,两只小鸟可能早就凭借他们(不想用“它”)的智慧,私奔到月球了。最后,我说服老妈,把两只小鸟放飞了。就像歌里唱的:“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知友:哪些小说中的大段独白最震撼人心?程浩: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史铁生《我与地坛》
向我心中的偶像铁生老师致敬!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知友:同性恋群体要求立法支持同性婚姻,这会不会被部分人视为挑战主流文化,反而连一些中立人士都争取不到?
程浩:先表明我的态度:理解同性恋,但不接受同性恋。理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爱的权力。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有其包容性,同性恋虽然是少数群体,但不应该成为多数群体的讨伐对象,这样的社会本身就是病态的,封建的,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和种族歧视是一样的。不接受是因为个人情感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朋友是同性恋,我肯定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面对他。如果是女同还好,如果是男同,可能是同性的缘故吧,我会更别扭。但是这最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慢慢就习惯了。我绝对不会随意拿着社会伦理的大棒,见人就抡。小时候老妈就告诉我,人生是一门妥协的艺术,你得学会适应这个令人蛋疼的世界。所以我也想对同性恋者说,敢恋就别怕,毕竟你们少数人,受到一点异样的目光也很正常。就好像寒冬腊月里,大家都穿着棉袄,你们非要光着膀子,那大家不看你看谁?所以,敢恋就别怕,迎着众人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向繁华世界,以最幸福的姿态秀出你们的爱,照样能温暖人们冰冷的心!
知友: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中同性恋是多数?同性恋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改变的?
程浩:现在的孩子“同性恋”居多,这是一个真实的现象。我妹妹目前还在上初中,据她所说,她们班一共有56个人,其中有6对“女同”,也就是说有12名女同学是“同性恋”。将近五分之一的比例,我想应该不算低了吧?而且据我观察,我妹妹本人也十分羡慕那些“同性恋”的同学。是的,我用的是“羡慕”这个词。而且我认为这个词可以解释绝大多数所谓的“同性恋儿童”的心理。如今,在很多电影和漫画当中,关系暧昧的同性角色已经屡见不鲜了。尤其是日本的动漫,经常把同性恋角色设定成极具魅力的神级人物。动漫的受众虽然有成人,但是也不乏儿童。这些角色很容易在孩子心里变成崇拜或者效仿的对象。这如同我小时候看了奥特曼就把鸡蛋壳扣在眼睛上的道理是一样的。同性恋在他们心里代表着高雅、绅士、完美、独特、寂寞、超然等等象征性的符号。换句话说,那些同性恋角色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如果自己是同性恋就可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可以像偶像一样贴上那么多华丽的标签,这也是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孩子之所以会标榜自己是同性恋,并非是什么性取向的问题,只不过就是三观未立之前的一种跟风行为。等到那些女孩看见崔始源开始惊声尖叫,那些男孩看见苍井空时右手(也许是左手)又开始不由自主地运动,这一切又会恢复常态。实在不必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