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44300000011

第11章 卷四(二十三则)(2)

“宁馨”、“阿堵”是晋、宋时期的语气助词。后代人只看到王衍指着钱说:“搬掉阿堵物。”又看到山涛见王衍时说:“什么老太婆生了这个宁馨儿?”于是把阿堵当成钱,把宁馨儿当成佳儿,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前代人诗说:“语言少味无阿堵,冰雪相看有此君。”又说:“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意思也是这样。宋废帝的母亲王太后病重,废帝不去看问,王太后怒气冲天地对侍者说:“拿刀来剖开我的肚子,看看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宁馨儿!”根据这句话,怎么能说宁馨儿是佳儿呢?顾长康(恺之)画人物,不点眼珠。他说:“写真传神全在阿堵中。”阿堵,就如同说“此处”啊!刘真长讽刺殷渊源(浩)说:“庄稼汉,也强学别人作尔馨语。”又对桓温说:“使君,如馨地怎么能用武力求取胜利呢?”王导对何充说:“正自尔馨。”王恬拨开王胡的手说:“冷似鬼手馨,强来捉人臂。”到现在吴地的语言还多用宁馨二字发问,犹如说“若何”。刘梦得(禹锡)的诗说:“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这是正确的用法。他把宁字当平声读。

凤毛

【原文】

宋孝武嗟赏谢凤之子超宗曰:“殊有凤毛。”今人以子为凤毛,多谓出此。案《世说》,王劭风姿似其父导,桓温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其事在前,与此不同。

【译文】

宋孝武帝赞赏谢凤的儿子谢超宗说:“很有凤毛。”现在的人称儿子为凤毛,大多认为出自这里。考《世说新语》,王劭的风度神采很像父亲王导。桓温说:“大奴本来就有凤毛。”这事更早,与孝武帝的意思不同。

牛米

【原文】

燕慕容皝以牛假贫民,使佃苑中,税其什之八,自有牛者税其七。参军封裕谏,以为魏晋之世,假官田牛者不过税其什六,自有牛者中分之,不取其七八也。予观今吾乡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主牛者取其六,谓之牛米,盖晋法也。

【译文】

十六国时期,前燕国王慕容皝把牛借给贫苦农民,让他们租种王室苑囿中的土地,然后收取总产量十分之八的重税;自己有牛的,收十分之七。参军封裕劝阻,认为魏、晋时期,租种官田和使用官牛的,收租不过十分之六,自己有牛的,双方各得一半,没有收十分之七或十分之八的。现在我故乡的习惯是:用佃户耕田,收租十分之五,使用主家耕牛的,收租十分之六,其中多收的那一成叫做“牛米”,这大约是晋朝的旧制。

为文矜夸过实

【原文】

文士为文,有矜夸过实,虽韩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极道宣王之事伟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陋儒编诗不收拾,二雅褊迫无委蛇。”是谓三百篇皆如星宿,独此诗如日月也。“二雅褊迫”之语,尤非所宜言。今世所传石鼓之词尚在,岂能出《吉日》、《车攻》之右?安知非经圣人所删乎?

【译文】

文人作文章,有极力夸张以致言过其实的地方,即使是韩愈这样的大文豪也不能例外。如《石鼓歌》,极力称道周宣王的丰功伟业,甚至于说:“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陋儒编诗不收拾,二雅褊迫无委蛇。”这是说《诗经》三百篇都如星宿,只有此诗才像日月。“二雅褊迫”这种话,尤其不是韩愈所应该说的。现在社会上流传的石鼓文还在,哪能超过《吉日》、《车攻》呢!又怎知石鼓文不是圣人所删掉的呢?

送孟东野序

【原文】

韩文公《送孟东野序》云:“物不得其平则鸣。”然其文云:“在唐、虞时,咎陶、禹其善鸣者,而假之以鸣。夔假于《韶》以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又云:“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然则非所谓不得其平也。

【译文】

韩愈的《送孟东野序》说:“事物不平则鸣。”然而他在文中却说:“在唐尧、虞舜时代,皋陶和禹是最善于鸣叫的,所以君主就借助他们鸣叫。舜的大臣夔借助《韶乐》鸣叫,殷朝凭借伊尹鸣叫,周朝凭借周公鸣叫。”又说:“上天将和其声,而让他们高歌国家的昌盛。”那么从这些例证看,鸣叫并不一定是在遇到不平之时啊!

喷嚏

【原文】

今人喷嚏不止者,必噀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予案《终风》诗:“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氏笺云:“我其忧悼而不能寐,女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今俗人嚏,云‘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乃知此风自古以来有之。

【译文】

现在的人打喷嚏不止时,一定要吐唾沫祝告说:“有人说我。”妇女尤其如此。我查考《诗经·邺风·终风》中说:“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郑玄注释说:“我有忧愁以致不能人睡。你想到我的忧愁,我就打喷嚏。现在的人打喷嚏,就说‘有人说我’,这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说法呀!”由此可见,这种风俗自古以来就有。

野史不可信

【原文】

野史杂说,多有得之传闻及好事者缘饰,故类多失实,虽前辈不能免,而士大夫颇信之。姑摭真宗朝三事于左。

魏泰《东轩录》云:“真宗次澶渊,语寇莱公曰:‘虏骑未退,何人可守天雄军?’公言参知政事王钦若。退即召王于行府,谕以上意,授敕俾行。王未及有言,公遽酌大白饮之,命曰‘上马杯’,且曰:‘参政勉之,回日即为同列也。’王驰骑入魏,越十一日虏退,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云王公数进疑词于上前,故莱公因事出之。”予案澶渊之役,乃景德元年九月,是时莱公为次相,钦若为参政,闰九月,钦若判天雄,二年四月,罢政。三年,莱公罢相,钦若复知枢密院,至天禧始拜相,距景德凡十四年。

其二事者,沈括《笔谈》云:“向文简拜右仆射,真宗谓学士李昌武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敏中应甚喜。’昌武退朝,往候之,门阑悄然。明日再对,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职。’”存中自注云:“向公拜仆射,年月未曾考于国史,因见中书记,是天禧元年八月,而是年二月王钦若亦加仆射。”予案真宗朝自敏中之前拜仆射者六人:吕端、李沆、王旦皆自宰相转,陈尧叟以罢枢密使拜,张齐贤以故相拜,王钦若自枢密使转。及敏中转右仆射,与钦若加左仆射同日降制,是时李昌武死四年矣。昌武者,宗谔也。

其三事者,存中《笔谈》又云:“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公心欲之,而位在七人之下,度必不及己,乃谕有司:‘某自有小私带可服,候还京别赐可也。’既各受赐,而晋公一带仅如指阔,上顾近侍速易之,遂得尚衣御带。”予案景德元年真宗巡幸西京,大中祥符元年巡幸泰山,四年幸河中,丁谓皆为行在三司使,未登政府。七年幸亳州,谓始以参知政事从。时辅臣六人,王旦、向敏中为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为枢密使,皆在谓上,谓之下尚有枢密副使马知节,即不与此说合。且既为玉带,而又名“比玉”,尤可笑。魏泰无足论,沈存中不应尔也。(‘越十一日’一作‘越七日’)【译文】

野史杂说,很多是取材于传闻和好事之人的胡编乱造,所以叙事多数谬误失实,即使是前辈名人也不能例外,然而士大夫们却很相信它。这里姑且拈出真宗朝的三件事,列举如下:

魏泰的《东轩录》说:“真宗皇帝为了御敌亲自驾临澶渊(今河南蹼阳市南),对莱国公寇准说:‘辽兵不退,谁可以固守天雄军?’寇莱公说参知政事王钦若可以。退下后寇准立刻在行营中召见王钦若,告诉他真宗的意旨,给他敕书催他马上出发。王钦若还没有来得及答话,寇莱公就赶快斟一大杯酒让王钦若喝,名为‘上马杯’,并且说:‘请参政好自为之,回来时咱们就是同列了。’王钦若快马进人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到第十一天辽兵退去,于是朝廷便召他回朝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人说王钦若屡次在真宗面前说寇莱公的坏话,所以寇莱公借故把他排挤出去。”我考查澶渊之战是在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当时寇莱公是副宰相,王钦若是参知政事;闰九月,王钦若任判天雄军,景德二年四月,罢免参知政事;景德三年,寇莱公免相,王钦若又任枢密使,至真宗天禧元年才任宰相,距离景德元年整整十四年。

第二件事,沈括《梦溪笔谈》说:“向文简公任右仆射,真宗对学士李昌武说:‘我从登基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向敏中应当很高兴。’李昌武退朝后去看望他,见向家很寂静。第二天报告了皇帝,真宗笑着说:‘向敏中真恬淡,经得起大官。”,沈括自注说:“向君任仆射,年月未曾载于国史,因见到中书省的记录,才知是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八月,而这年二月王钦若也加仆射衔。”我考察在真宗朝,在向敏中前边任仆射的有六个人:吕端、李沆、王旦都是从宰相转任的,陈尧叟因罢免枢密使转任,张齐贤因系旧宰相加封,王钦若从枢密使转任。向敏中升任右仆射,是与王钦彗封左仆射同一天颁发的制书,当时李昌武已死去四年了。李昌武就是李宗谔。

第三件事,沈括《梦溪笔谈》又说:“这时丁晋公(谓)跟随真宗出游,封泰山礼毕,诏命赐给辅弼大臣玉带。当时辅臣有八位,皇帝行宫祗候库只有七条玉带,尚衣署有一条玉带,名叫‘比玉’,价值几百万,真宗想拿它凑足数目。丁晋公有心得到比玉,而自己的地位在其他七位辅臣之下,估计轮不到,于是告诉有关官员:‘我自己有小玉带可以使用,等回京后再另给我也行!’等各位辅臣都得到了玉带,丁晋公的玉带才有一指宽,真宗回头示意近臣,命令赶快给丁晋公换上,丁谓于是得到了尚衣署的御带。”我查考景德元年,真宗巡游西京(今河南洛阳市),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巡游泰山,四年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薄州镇),丁谓都是行宫的三司使,并未进人政府。七年,真宗游毫州(今安徽毫县),丁谓才以参知政事的身份相随。当时辅弼大臣六人,王旦、向敏中是宰相,陈尧叟是枢密使,地位都在丁谓之上,丁谓下边还有枢密副使马知节,这种史实与《梦溪笔谈》的说法很不相同。况且既然是玉带,而又叫“比玉”,尤其可笑。魏泰不值一提,沈括却不应该如此。(“越十一日”,一作“越七日”。)

谤书

【原文】

司马迁作《史记》,于《封禅书》中述武帝神仙、鬼灶、方士之事甚备,故王允谓之谤书。国朝景德、祥符间,治安之极,王文穆、陈文忠、陈文僖、丁晋公诸人造作天书符瑞,以为固宠容悦之计。及真宗上仙,王沂公惧贻后世讥议,故请藏天书于梓宫以灭迹。而实录之成,乃文穆监修,其载崇奉宫庙,祥云芝鹤,唯恐不详,遂为信史之累。盖与太史公谤书意异而实同也。

【译文】

同类推荐
  •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由国学大师俞平伯先生选注,选录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选词面广,力求体现词家之风格与词之发展。注释精当权威,尤其重视对词作真义的揭示和用语源头的发掘。是唐宋词的权威选本,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读物。
  • 梁晓声文集·散文8

    梁晓声文集·散文8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中国楹联与碑铭名作解读

    中国楹联与碑铭名作解读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只波斯猫

    我有一只波斯猫

    在平行的世界里,雷小照是一位民谣歌手,自从捡到一只可爱的波斯猫,他的生活从此变得奇妙起来!
  • 狗血故事合集

    狗血故事合集

    是谁拔了他的针管,又是谁夺走他一生所爱,让我们敬请期待……就不告诉你。
  • 凤归之杀戮女王

    凤归之杀戮女王

    一场意外,南宫墨离来到了这个玄幻光怪陆离的世界,从小她是个无法修炼的废物,拥有一只差点孵化不了的本命契约兽,每日被同学们嘲笑,笑她是南宫家族的耻辱,玷污了“战神”的荣耀。前世,她是活成了家人希望的样子——西医外科博士,室内建筑设计博士,古典音乐演奏者等,她用这些东西换来了五年自由。卸任那天一场意外,让她重生在一个权贵家族,所以她只想着坐吃等死。然,有一天为了护住她爱的人,她拿起了屠刀,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看似冷酷、无情、狠辣、冷血,却包裹着一颗悲悯的心……
  • 末世之保卫萝卜

    末世之保卫萝卜

    我是江峰,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那天,我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从此我的人生不再平凡。一款保卫萝卜系统,让我穿梭于两个世界。一个是我所在的正常世界。另一个则是爆发了丧尸病毒的平行时空。从起初的好奇,再到为了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看江峰如何在两个平行时空当中遨游探索。我是臀臀,我为自己代言!
  • 都市御妖师

    都市御妖师

    非我族类,皆为妖!然而在都市中,人妖却是共处。封妖家族的公子,潜入都市,发现隐藏在黑暗下的协议。封印的妖孽出世,封妖家族和妖的协议成为了一纸空文。第二次封妖家族和妖的大战就要爆发,繁华的都市面临坍台的危险。一扇门从天而降,连接另外一个世界,九州天下,所谓的妖竟然只是一缕精气神。混沌初开,分阴阳二气,衍轮回之理。生死循环,谁能超脱,执掌乾坤,封妖传承的秘密终于浮出水面……
  • 化凡封禅

    化凡封禅

    太古乱世,莫若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两千年前,黄帝征战四方,收炎帝,灭蚩尤,教化蛮夷,世人共尊人皇。天帝颂其功德,令人接引至四梵天.却残遭毒手,再次苏醒已是两千年后的大秦时代...这一世,轩辕台与天争!
  • 桃花源里的魔头

    桃花源里的魔头

    超级畅销小说家、史学硕士阿菩,从浩瀚的史料中找出关于桃花源的全部线索,按图索骥,以清新流畅的小说笔法,为您成功地再现了那个1500年前,失落于乱世之中的世外桃源。依据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的考证,桃花源不在湖南武陵,而在陕西丹江。但其实两个桃花源都可能是真实的,甚至还有第三个:潜山桃源。这三个桃源,是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乱中,先后迁徙而形成的:丹江桃源(初始桃源)——潜山桃源(过渡桃源)——武陵桃源(亦即陶渊明发现的桃源)。东汉末年,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前秦与东晋的胡、汉之争已趋白热化,一场震烁古今的大战——淝水之战正缓缓拉开序幕,南朝四百八十寺,统统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
  • 山海经之奇闻异志录

    山海经之奇闻异志录

    上古山海经,奇闻异志,奇珍异兽。这是山海经里的奇幻故事,它们已经尘封了万年……
  • 从港综位面开始

    从港综位面开始

    平平无奇的李诚突然得到诸天万界日行一善系统,开启穿越之旅,第一站,从港影综合大位面开始。
  • 罂粟花开千落陌

    罂粟花开千落陌

    初见,她像一朵罂粟花,妖冶却带有剧毒,却仍然带着致命的吸引力,他亦被她吸引,于是他假装被她控制,却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于是他离开了;又见,她已单纯的如张白纸,却依旧有着那致命的吸引力,他就默默地担任起了在她强大之前的保护者,直到她有能力自保时,他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三见,已是在剑拔弩张的战场,“一定要这样吗?”他问。“我别无他法。”她微笑着回答道。他的剑从她的胸口穿透而过,她微笑着,流下了她这一生的第一滴眼泪。他是神君,她是魔女,上天把两条平行线上的人绑到了一起,战争过后,没有了魂魄的她,没有了她的他,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