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妣:指父母。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父母活着的时候叫父母,死了才叫考妣。
泰山泰水:是指岳父、岳母。唐玄宗李隆基任命张说为封禅使,叫他到泰山封禅,使得张说一时名声显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说的女婿郑镒也一下子从九品官提升为五品。后来唐玄宗把郑镒叫去,查问这件事,郑镒无话回答。有人知道其中奥妙,就讽刺说:“此泰山之力也!”这句话里的“泰山”是一个双关语,明指“封禅泰山”的事,暗指作封禅使的张说。因此,后来“泰山”就成了妻父的代称。依此类推,妻母也叫“泰水”。又因为泰山也称东岳,所以妻父又叫岳父,妻母就跟着叫“岳母”了。
良人:是指丈夫。孟子说:“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良”就是“郎”的意思,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良人”的意义很多,但是作“丈夫”讲是主要意义。
东床,是指女婿。东晋时,太傅郗鉴派门生到丞相王导家去物色女婿,门生回来说:“王家少年都不错,听说来物色女婿,一个个都装出矜持的样子。只有一个年轻人露着肚子躺在东床上,只顾吃东西,好象没听到我们说话一样。”郗鉴一听忙说“这个人正是我要物色的好女婿!”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的王羲之。以后,人们就称女婿为“东床”。
“斧正”
把自己的文章请求别人修改,一般称作“斧正”。
“斧正”的典故,最早出于《庄子·徐无鬼篇》的“匠石斫垩”。这个故事是说,一个郢国人鼻端沾上了蝇翼那么薄的一层白泥,请石匠替他砍掉,石匠使出看家本领,一斧把白泥砍去,而丝毫末伤及鼻尖。后来,文人墨客就由此引伸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正与政相通,于是也有人谓“斧政”。《伯子集论文》说:“以文字就质于人曰正,政者正也,故改称曰政;以正必删削,乃曰削政,而斧斤所以削也,转曰斧政,又以善斧斤者莫如郢人,乃易曰郢政。”由此可见,不论“斧正”、“削政”、还是“郢政”,均出自“匠石斫垩”打尖古典小说中常见“打尖”一词,经查《辞源》解释为:
“旅途中休息或进食。”但为什么这样解释呢?今根据清代福格撰写之《听雨丛谈》中有考证。在其卷十一中有记述:
“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住宿之间,乃误间而尖也。谨按《翠华巡幸》谓中顿曰中火。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这个考证是有根据的。《水浒》中有:“你母子二位敢未打火?叫庄客安排饭来。”再有《元曲选》中马致远的《黄粱梦》中也有此说:“老身黄化店人氏王婆是也,我开着这打火店……”
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历史的形成不仅有近四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且还有着大量的神话传说。“炎黄子孙”一词就是从传说中得来的。
在有关的传说故事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族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旅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求援。黄、炎两族联合打败了蚩尤。九黎族一部分留在北方,和黄、炎两族合并。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自认为是炎帝、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买办
“买办”一词始见于明代。当时是指专司宫廷供应的商人。后来,凡官府从事采购的人员,都称为“买办”。至清代,官宦家族的采购人员也都称为买办,后来还把买办一词当作招待外国商馆中办事人员的通称。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从雇用买办来进行侵略的活动中,得到了好处,便逐步使其制度化--买办制度。从此,外国侵略者与中国人打交道都照例物色代理人,认为这是打开国家财源大门的“灵巧的钥匙”。而买办在取得外商的信任后,利用外国资本主义的特权和影响,自己经营工商业,取得直接剥削中国劳动人民的利润收入。如叶澄衷、孔祥熙等都是由推销美孚煤油而积资巨万的买办商人。买办和买办商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始孕育、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已经逐渐形成为一个阶级。
太上皇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登上金龙宝座后,万事皆吉祥如意。却有一事,使得他犯了愁肠,这枕是给自己的父亲刘太公怎样的待遇。事情的由来是:有一天,他和前几次一样,又去参拜太公,寻思太公此时当端坐堂前,等待着儿子。谁知刚走到门前,只见太公着旧袄,执竹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这突然之举,使他大吃一惊,急问因何事竟至如此。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太公只是不听。“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尊死父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求之不得,马上举行大典,将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公主与驸马的来历
传统剧《秦香莲》中,把皇帝的女儿叫”公主“,把她的丈夫陈世美叫”附马“,这是有来历的。
帝王的女儿称”公主“,开始在战国时代。民间出嫁女儿,是由她的父亲主婚。可是天子的女儿下嫁时,她的父亲天子怎能去主婚呢?于是就找诸侯中同姓的人去代替皇帝主婚。一般的”侯“还没这资格。只有仅次于帝王的”公“才可以。到秦、汉以后,明确由朝廷里的大臣”三公“主管这事,所以就把天子的女儿叫起”公主“来了。
“驸马”是从汉朝开始设置的一种官职,全称是“附马都尉”。当时,皇帝外出多乘车,并有保护他的副车若干辆。
在侍从官员中,负责掌管车驾的官就叫“附马都尉”都是由勋戚近臣担任。魏、晋以后,只有公主的丈夫才授给这个职位。
“驸马”,逐渐成为皇帝女婿的专用称号,也就不执行侍从车驾的任务了。
状元与驸马
传统戏剧中,有所谓的“状元戏”,大多是描写某某秀才,在寒窗十载之后,赴试中举,状元及第。最后被皇帝招为驸马,享尽富贵荣华。
这类“状元戏”,时代最早的比如《琵琶记》、《夺秋魁》,故事都发生在东汉。实际上,汉代还未有状元。状元之名,是在开科取士的唐代才有的。
至于“驸马”之职,开始出现是在汉武帝时。原是一种武官,全称叫“驸马都尉”。驸马意即副马,是给皇帝驾驶马车的副手,是皇帝的近侍,与皇帝的女婿无关。到了魏、晋时代,才有委派皇帝的女婿作驸马的事情。如晋代的杜预,是晋宣帝的女婿,在晋武帝时当了驸马。但此时还不是凡为帝婿即给予驸马之职,只是在唐代之后,驸马才专门由皇帝的女婿担当,驸马也成了帝婿的同义词。不过,它和戏剧中所描写的驸马仍有不同,戏剧中的驸马并非官职,而单纯是指皇帝的女婿。
另外,现实中的状元也不是舞台上的状元那样,一朝高中便由皇帝立即赐与高官厚禄的。比如《破窑记》中的吕蒙正,历史上实有其人,但他中状元时,只授得一个监丞这样的九品小官。
连襟
在我国民间,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这俗称不俗,有它的来历,并和著名文人有关。
较早在笔下出现这个词语的杜甫。他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李姓老头,序论起来,两家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
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的经过,有几句是:“孤陋忝未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这只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它还没有后来的那种关系。
北宋末年,洪迈有个堂兄在泉州做幕宾,不很得意,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写荐书推荐他去京城供职,洪迈这位堂兄很感激,托洪迈替写了一份谢启,里边有几句是:“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而比洪迈还早一些的马永卿,在所著《懒真子》里提及,江北人呼友婿为“连袂”,也呼“连襟”。和洪迈写的谢启相对照,可见宋朝时,“连襟”这个称谓就已经通行,并具有与现在相同的内容了。
妻父称“泰山”
把妻父称为“泰山”似乎十分文雅,其实这是很不光彩的。
唐朝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前集第十二卷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即唐明皇)于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
到泰山封禅(这是帝王到泰山祭拜天地的大典),由丞相张说(公元667-730年)任封禅使,他趁机把自己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随皇上参加封禅的人事后都可以官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小官,张说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郑连升四级,从九品跳到五品。当时八、九品小官的官服为青色或浅青色,五品官则穿浅绯色宫服。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的官服突然变换了颜色,感到奇怪,便去问他。郑的心中有鬼,支支吾吾不敢回答。当时在玄宗身边有一位以讽刺滑稽著称的宫廷艺人黄旋见状,便替他回答:“此泰山之力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也就蒙混过去了。后来因此把妻父称为“泰山”。又因泰山是五岳之长,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作“岳”、“岳翁”、“岳丈”、“岳父”,并把妻母称作“岳母”和“泰水”。由此可见,“泰山”、“岳父”的称谓含有讥讽的意思,只是现在不太考究罢了。
翰林
翰林是官名。他们都是学者,是皇帝的秘书。这种制度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把文学之士封为翰林。这些人是从进士的朝试中产生的,是很高贵的职位。
翰林是从翰林院得名的。《唐书·百官志》说,唐明皇初置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改翰林待诏、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管理书写皇帝的命令,他们的地位也更高了。
唐初的翰林待诏、供奉与学士是有区别的。唐初只有弘文馆学士,丽正殿学士。
这些人是通过正规考试而被朝廷承认的正规官员。无论供奉或待诏都是可以不通过考试而取得的。如李白封为翰林院供奉。他们居住翰林院内,但不是什么正规朝官。翰林院只不过是向皇帝献技艺的人杂居的地方。在时人看来,吟诗写文也只不过是技艺的一种。
自明以后,翰林才成为正规的朝官。
红娘、月老、冰人
在我国,人们往往喜欢把撮合男女婚事的媒人别称为:
“红娘”、“月老”和“冰人”。你可知道这么三个别称的来由都与我国古籍有关吗?
“红娘”是出自元朝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红娘是该剧的主角之一,崔莺莺的侍女。后来人们便把热心促成别人美满姻缘的善良人称之为“红娘”。
“月老”是风间传说中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始见于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唐人韦固旅游至宋城,遇一老人传囊坐向月下检阅书簿,韦看见囊中藏有赤绳,便询问此物有何用。老人答道,如果以此赤绳暗系于男女双方脚上,到头来必然会结成伉俪。
“冰人”出自《晋书·索紞传》:令狐策曾梦见他自己站在冰上,与冰下人谈话。索紞就为他详梦,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这一定是阴阳(男女)之事了。”称媒人为“冰人”,就是从这个故事引申来的。
“六下”的称谓
“六下”是们陛下、殿下、阁下、麾下、足下和在下。
这“六下”称谓,其敬、尊、谦、卑之意迥然有别,各有各的来由,各有各的讲究,不能随意取而用之。
陛下:指皇宫的台阶。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说话,因不能直呼其名,只得让立在陛下的近臣转告,所以“陛下”成为对皇帝的敬称。
殿下:指殿阶下面,古时引申为臣子对皇后、皇太子或王侯的尊称。
阁下: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今为外交辞令。
麾下:麾,古时指挥作战用的旗子,后引申为对将帅的尊称。
足下:旧时对朋友的敬称。
在下:对自己的谦称。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自己父母的尊称。
泰山、泰水:对岳父、岳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家兄、舍妹:对自己兄妹的雅称。
令郎:对别人儿子的敬称。
东床:对女婿的雅称。
内室、内人、拙荆: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夫婿、郎君、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谓。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佳偶。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妇女称巾帼、红袖。
男子称须眉。
老师称恩师、先生、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泛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对自己称愚、鄙人、晚生。
尊称和谦称
旧时人们之间的某些称谓:
一、令。“令”字是对他人亲属称谓的一个敬词。如称他人的父亲为令尊、令严;母亲为令堂、令慈;妻子为令正;哥哥弟弟为令兄、令弟;儿子女儿为令郎、令爱。对别人的亲属称谓加上“令”字后,“令”之前就不能再加“你(您)字。如:“你令尊”、“你的今尊”,都不可以。在别人面前谈起自己的亲属,万不能加“令”字。如:“我令尊”、“我的令堂”。
二、家。在他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亲属,一般用“家”字。如:家父、家严、家尊、家君、家大人;家母、家慈、家兄等。不能用“家弟”、“家子”。因为弟、子都比自己小。称别人的亲属绝不能用“家”。如:“你家父”、“你家兄”。
三、舍。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晚辈,一般用“舍”字。
如舍弟、舍妹、舍侄。但不能用“舍儿”、“舍女”。
四、先。“先”字指自己已去世的长辈。如:先父、先考;先母、先妣;先兄等。“先生”的用法不在此例。如称自己已去世的老师,可以叫先师。
五、其它。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贱内(贱是自己的谦称,不是说妻子贱)、拙荆等;称自己的儿、女为小儿、犬子、豚子、小女、犬女等;在人面前常用的自我谦称有:在下、小人、小可、仆、小生(男性用)、敝人、鄙人等。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此语出自《诗经》,如《诗·卫风·氓》:
“总角之宴”,又如《齐风·甫田》:“总角丱兮。”以后就称童年为“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十五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
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就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而立:指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指四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四十岁的代称。
艾:指五十岁。语出《礼记·典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花甲:指六十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古稀:指七十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
“故太尉段颖,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黄发: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鲁颂·闷官》:“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鲐背:指长寿老人。《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此语出《礼记·典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