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福建必须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做到前车之鉴、引以为戒。
(一)关于无序发展问题
主要是:(1)产业趋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看,有些着眼于投资拉动和短期见效,缺乏协调合作和充分论证,存在着布局雷同、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问题。(2)滥竽充数。有些地方为争取优惠政策支持,推行“升级版”的外延扩张和新一轮的“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低端制造,忽略科技创新导向,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无法形成真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此我们建议:一要强化宏观统筹,尽快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指导目录,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推进区域协同合作,实现错位互补发展。二要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建立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规范行业范围、层次与准入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整体竞争力。三要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关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市场开拓风险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助。一是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在全国29个省(市)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有16个省市提出设立财政专项,21个省市提出加大税制支持,23个省市提出建立多层次投融资体系,21个省市提出设立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二是充分发挥平台、基地和园区的载体作用。三是加强人才激励政策。
对此我们建议:一要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要借鉴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力求做到支持力度就高不就低,充分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二要强化平台、基地、载体和人力资源建设。特别要加强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平台、基础技术研究基地和高端人才库建设。三要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是解决政策歧视、市场准入难、融资难等瓶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蓄力量。
(三)关于体制机制滞后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的生产力,必须要有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以往的技术跟踪者转变为自跑者和领跑者,要求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设计、研发、营销及产业链管理一体化发展。二是必须建立健全新的统计、考核体系,有效规范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和中介机构,强化领导和服务功能。四是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对此我们建议:一要制定政策,强化对企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引导。二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计考核指标体系。三要建立领导协调机制,统筹研究制定政策,协调促进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技术攻关,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要加强立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课题组长:李鸿阶
课题成员:吴德进、林昌华、陈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对我国经济影响及其政策建议
李鸿阶人口普查旨在摸清我国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地区分布和基本素质等情况,准确把握人口变化的走势和规律,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本特征
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从普查数据看,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总量13.7亿人,10年间共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率0.57%,比前10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已处于人口低生育水平阶段,人口总量峰值可能提前到来,较好地缓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资源带来的压力。
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已出现“未富先老”现象。从普查数据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均已超出10%和7%人口老龄化标准线。目前,我国少儿人口(0~14岁)占16.60%,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70.14%,分别比2000年下降6.29个和上升3.36个百分点。随着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快速上升,“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基础。
三是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将缓解劳动力供给下降矛盾。同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提升、文盲率大幅下降,凸显我国人力资本质量提升,要素投入转向集约化发展,有利于缓解后备劳动力不足问题。
四是城市化进程超过预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大。从普查数据看,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相比,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81.03%和82.89%,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趋势。
五是东部常住人口比重上升,其他区域常住人口下降。从普查数据看,我国东部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为37.98%,与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同期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人口比重分别下降了1.08、1.11和0.22个百分点。人口迁移加速向东部集聚,反映出资源配置优化,也对我国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影响。
二、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阶段,用较短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人口增长模式路程。然而,我国人口增长率快速下降,刘易斯“拐点”的过早到来,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一是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在人口增长率快速下降,人口供给预期减少和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的背景下,要求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关键领域与核心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对出口行业发展影响。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较大优势;随着刘易斯“拐点”逼近,“人口红利”持续下降,这种产业出口优势将逐渐丧失。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超过印度、越南和巴基斯坦等竞争对手。随着劳动成本上升,低端劳动力减少,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将不复存在。客观上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
三是对经济潜在增长率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支撑。研究结论表明,在“人口红利”阶段,经济增长率呈上升趋势或处于较高水平;反之,当“人口红利”弱化,经济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或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随着劳动力供给成本上升,这种“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将改变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力推进经济增长的基础,降低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增长长期进入温和通胀和平稳发展阶段。
四是对投资结构与消费需求影响。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弱化,将降低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制约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分布不均衡,中、西部经济发展空间较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占比上升带来的储蓄贡献,将维持较高的投资意愿;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加快,将引发消费结构变化,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消费类服务业发展有较好的机会。
五是对民生保障发展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要求我国加快社会领域发展和改革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社会管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必须善用人口普查数据这座“金矿”
当前,必须认真用好人口普查数据这座“金矿”,全面分析和科学认识我国的人口发展规律,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致力于产业内涵升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价值;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努力构建分工合理、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抢占产业发展“高地”和创新制高点。
二要实施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人口和老年人比重大幅增加,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持投资适度增长、消费不断升级和劳动力稳定供给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应根据我国的人口变化规律,实施积极有效的人口政策,防止“未富先老”现象可能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衡、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负面影响。
三要有效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城市化过程是人口区域分布的重要驱动力。我国人口迁移加快,满足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利于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人口流出地区的收入水平,但也带来人口分布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等突出问题。因此,必须把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人口有序流动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优化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社会稳定的推动者。
四要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目前,我国人口已处于低增长态势,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5‰左右;部分经济发达省份和大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据研究:从2014年开始,我国将进入每10年增加1亿老人阶段。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届时比所有发达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3.9亿)还多,由此带来的养老等问题日益凸显。要及时制定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和政策体系,加快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全社会养成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李鸿阶,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推进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建设
魏澄荣福建具有对台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在产业层次、产业要素、产业园区等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近年来,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海峡两岸科技创新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为载体,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的两岸科技产业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岸产业、项目、技术、资本、人才之间的互相流动,推动海峡两岸科技产业的高位对接和深度合作;而且能促进福建创新型省份的建设,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先行先试,加强与台湾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科技产业的高位对接;以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为重点,整合优势资源,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为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促进祖国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二、建设目标
通过基地建设,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市场拓展、规模扩张的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和发展环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打造一批高新技术名牌产品,全面提升基地的产业对接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使其成为高技术特征明显、产业和人才集聚度高、持续创新能力强、公共服务完善的重要基地,成为两岸科技体制机制对接和创新的试验区。
(一)福州高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