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说,真不记得当初熬过了多少难关,遇到了许多我认为不可能学会的技术,但都坚持下了。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以为这就是绝境的时候,坚持、坚持,再坚持的时候,你就达到了幸福的目标。
12.放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努力去寻求成功是一件很辛苦、很累的事。而用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原谅自己,放弃奋斗,贪图轻松,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一天都不能虚度,每一天都要同等珍视,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因为你的生命和金钱都非常有限。
十年前,一个年青人是个每天记日记的家伙,一口气记了五年多,一天不缺。那时候的生活说不上“丰富多彩”,所以连“与某人聊天,谈宇宙起源问题”、“路上见一绝佳美女,恨无缘相识耳”等也全都记录在案。可那时候他的思想绝对丰沛,喜欢就各类问题发表长篇论述,一写就是七八页,甚至长达二十多页。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今天看来感到脸红的话:“又打牌半天。我发誓,今后再也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后面的感叹号又大又粗,且绝对不止一个。可是第二天却照样上场。还有:“我决定,从明天开始,不抽一支烟,不喝一滴酒,现在到了考验你意志的时候了!”可是这样的努力每一次都在室友的诱惑之下宣告失败,他悲哀地发现,如果我被敌人关在牢里,可能只要他们拿出一枝烟,他就会投降。其实,什么“誓言”,什么“决定”,都架不住自己的心念一转:“唉,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放弃——也就成了他青春时代的主要线索。太善于放弃,也习惯了放弃,不以放弃为耻,反以放弃为荣,因为他总能找到理由为自己的临阵脱逃和出尔反尔开脱,那些理由都很高明,很聪明,很机智(叛徒都是很聪明的)。小到打牌戒烟,大到爱情人生,他屡屡放弃。说一些“大”的吧。20岁,放弃初恋,理由是“太熟悉了”;21岁,放弃考研,理由可以写满十页纸;22岁,放弃出外闯荡,因为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生存能力;23岁,再次中途放弃考研,理由之一是“不想看已经看过的书”;25岁,第三次在最后一刻放弃考研,理由可以说上三天两夜,其中之一是“不喜欢武汉”;27岁,放弃到广州,理由是“再到一家新的报社从头干,年纪大了一点儿,如果再早几年……”同年,放弃到某文学杂志社,理由是“收入偏低不能很快就可以拿到房子”……一年一年,激情衰退,理想变色,越来越不明白,自己到底该干什么,又能干什么?然后,糊里糊涂,就到了“告别的年代”。
现在终于知道:放弃一点儿都不高明,放弃是一件最容易的事,也许只是一个、惟一的一个理由支持着你,可要不做一件事,会冒出成千上万个借口。可悟到这一点,代价太昂贵了。这代价就是黄金般的青春岁月。
在他放弃考研后,一直都关心着他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美学教授给他写来一封信,对他在最后一刻的放弃感到震惊,语气里流露出的那份焦急和伤心至今令人感动。他一直把对他的歉疚埋在心底。教授信中的一句话对他印象至深。教授说,人生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有的机会失去了可以重来,有的错过了就再也不会出现。年青人明白教授的意思,因为人的心力终究是有限的,就像一只船,在满帆的时候不能乘风破浪,怎么冀望它远航万里呢?
逐渐地不太习惯说“理想”两个字,大致的意思用“想法”代替。于是,经常问别人也被别人问:“有什么想法没有啊?”“没什么想法。”就这样,偶尔在一些场合(比如大学校园)听到有人谈“理想”之类,会感到浑身不舒服,甚至还有点心理优势,想:“你多嫩啊!”开始更关心手头的事,身边的人,开始考虑单位里的小得小失,丈量人际距离啊,议论是是非非啊……心胸越来越窄,心情越来越坏。这是怎么了?在一次出差的长途汽车上,他顿悟到,这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放弃了“理想”。除了在乎、计较身边的这点事,他还能关心什么?在阳光底下,烛光的摇曳微不足道;在大海面前,被风吹皱的一池春水又算什么?可是当理想的阳光和等待远航的大海缺席时,烛火的微微摇曳和池塘中的小小波纹就成为扰动心情的闪电和惊涛,心境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明智和辽阔。李商隐有句名诗:“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剜雏竟未休。”大鹏志在千里,小小一只死老鼠根本不入其眼,当然不会因得不到它而烦恼。可是,如果他是一只根本不想飞翔的爬行动物呢?
有部日本电视剧,故事很无聊,可主人公的一句话却被他牢牢记住了:“人生是没有彩排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人在无意识当中会有一种倾向,以为人生会有直播的那一天,所以平时常常放纵自己。其实一生就在“平时”中度过,每一天都不可重复,每一天都同样重要。珍视时间,设定目标并努力地坚持去接近它,这就是30岁的他了。不再需要豪言壮语,更不会轻言放弃。于是他决定至少在目前,他还不甘心仅仅成为电影《猜火车》(Trainspotting)开头旁白中说的那样:“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可恶的大彩电,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碟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套装、便服和行李,选择分期付款,选择收看无聊的游戏节目,边看边吃零食……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命。”
13.赢在执著
一个人的自信心非常重要。成功赢在执著,赢在自信,赢在坚持不懈的追求,赢在自我的努力奋斗之中。
麦克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
麦克的推销生涯,是从在一家报社当广告业务员起步的。当时,麦克从一开始便采取了与别的业务员截然不同的拉广告方式:别人总是哪儿容易拉到广告就往哪儿跑,麦克却专门给自己列了一份别人都招揽不成功的客户的名单,作为自己的业务对象。而在正式去见这些别人都大摇其头的客户前,麦克总要先来到报社边上的一个公园里,把名单上的那个客户的名字念上一百遍,然后这样对自己说:“在本月之内,你将向我购买广告的版面!”
当然,实际情况远不是那么轻松简单。曾有那么一个商人,不管麦克如何做工作,在第一个月里,他就是一口拒绝买麦克的广告版面。为此,在第二个月里,每天早晨那商人的商店开门后,麦克就进去向这位商人请求在自己所在的那家报社的报纸上作广告,而每次那位商人态度坚决地回答说“不”之后,麦克就默默离开,第二天照样继续前去……就这样,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那位已经接连着对麦克说了30天“不”的商人,终于忍不住向麦克道:“你已经浪费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让我买你的广告版面,我很想知道的是,你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时的麦克却回答说:“不,我并没有浪费时间。这一个月中,我等于是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你一直在训练我的自信。”
听了这话,那位商人不禁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麦克的话头感慨道:“哦,我也得向你承认,这一个月时间里,我也等于是在上学,而我的老师则是你——你已经教会了我坚持到底这一课。毫无疑问,对我来说这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因此,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决定买你的一个广告版面,当做我付给你的学费。”
麦克就这样成功了。显然,麦克这一成功的最大也最深远的意义,便是它充分地表明了自信是多么的重要。是的,相信自己能成功,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这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最基本也最可靠的保证。如果缺乏自信,如果连自己都怀疑自己,那么,即使成功就摆在你的眼前,你也终将因没有伸手去迎接的动力而跟它失之交臂。
14.忍受极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忍常人之所不能,方能成就别人之所不能。
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又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浑身是汗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下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
这时他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当他上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
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了出来。
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刚才让您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就要求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承受是痛苦的,它压抑了人性本身的快乐,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痛苦之后,才会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实现最初的梦想。可惜,许多时候,我们总是差那一点点……
15.失败了,不妨再试一次
失败了,不妨再试一次!一次就成功固然是最理想的境界,但我们毕竟是凡人,而不是无师自通的奇才。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年青人很大的震撼。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如愿盼来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学习成绩上一向颇为自负的他,在经历了这么沉重的打击后,对自己再也不敢有太大的信心。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把自己锁在苦闷和遗憾中,不想见任何人,也不想说任何话,木然而又无助。
可毕业证总还得亲自去领的。从班主任惋惜而怜悯的目光中逃出来,他惟一的感觉就是想流泪。在过去的那段极苦极累的日子里,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去搭设那架通往梦想的梯子。可在成功似乎已经唾手可得的时候,梯子却在猝不及防中倒了。他真的没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去承受。
出校门的时候,不经意地一扭头,竟发现门的一侧贴有一张招聘启事。走近了细看,是市内一所普通中学招一名英语教师。条件是高中毕业以上,英语成绩好,口语佳。
突然想去试试。高中三年,英语成绩一直是他的骄傲。更何况,长大了,毕业了,他该自己养活自己了。他去报了名。那时离试讲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回家后便忙着写教案,跟着录音机练口语。到试讲的前一天,他已对自己有了几分信心。
第二天,校长带他到教室门口。拍拍他的肩:“对你,他们是比较满意的。这是最后一关了,记住,要沉着。”
望一眼教室,里面坐满了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学生。见来了新老师,他们都停下正在干的事,齐刷刷地把目光聚到他身上。
血往上涌,的心乱跳起来。他知道他不是个大方的女孩,但为那次试讲,确实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心血。所以以为,自己有备而来,心就不会再跳,手就不会再抖。
走上讲台,他的鼻尖上已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坐在第一排的女班长一声洪亮的“起立”,让他几乎一下子乱了方寸忘了开场白。人是容易囿于习惯的。对自己扮惯了的角色,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生转变或者倒置,总会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
他慌忙挥手叫他们坐下。他想他的神情一定很慌乱很窘迫,因为分明听见几个男孩子的窃笑声。一刹那间,充斥他脑中的是有关形象问题、试讲结果问题以及被淘汰掉他该怎么办的问题,昨天还背得滚瓜烂熟的教案,一下子找不到半点头绪。
搜肠刮肚好几十秒钟,他仍然找不到太多的话说。试着讲了几句,连自己都知道前言不搭后语。
完了,他心中已开始打退堂鼓:与其在讲台上出尽“洋相”,还不如趁早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去。
“同学们,其实他多想陪你们走一程,可他太糟糕,他不能误了你们……”说完这句话,无奈而抱歉地望一眼坐在后排正为他捏一把汗的校长,就想快快地逃出去,逃出那种如浑身被针刺痛般的难受与尴尬。
“老师,你等等!”
是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剪短发戴眼镜的女班长。
“老师,再来一次,好吗?”
“他……他不行。”
“试一试,老师,您能行的,不妨再来一次,好吗?”
后面几个女孩子也附和起来。
“再来一次,好吗?”
然后,教室里一下子归于静寂。后排那几个等着看“好戏”的男孩子也正襟危坐起来。校长推推眼镜,笑望着他,微微颔首。
40多颗天真无邪的心,40多双真诚的眼睛,在那个时候汇成一股暖流和一个坚定的信念涌向他。突然间,他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要对学生说,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要讲给学生听。他,“想他不能离开那三尺讲台,否则,他也许会一生都再也找不着那么好的机会”。
在讲桌前站定。接下来的课,他如数家珍般讲得无比流畅。
面对求知若渴而又善良真诚的学生,原本并没有什么好怕的呀!
后来,那个剪短发戴眼镜的女孩,成了他最得意的学生,也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女孩对他说:“老师,当初他为竞选班长三次登台‘现丑’。第一次—句话都没敢说,第二次脸红心跳,第三次他换来了最热烈的掌声。每次上台前他都要劝自己‘再来一次,好吗?’”
16.用上所有的力量,做你想做的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你周围的人,可以轻易的就帮你解决。记住:做事情要用上所有能用的力量,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说不定比你想象中的更具潜力。
星期六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
小男孩气得哼哼直叫,拚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砸伤了他的手指。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脸膛时,父亲来到了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