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度盐碱稻田,一次泡田用水控制在 100~ 150立方米 /亩,通过渗漏进行排盐。在新开的盐碱较重的地块(土地含盐量大于 0.3%),结合泡田排一次盐碱。插秧期补水30~40立方米/亩。泡田期5厘米土地含盐量一般控制在 0.1%以下,硫化氢小于 9.2;田面水硫化氢小于9.0。在氯化物盐碱地上,可以将土地含盐量控制在 0.2%以下,硫化氢控制在 8.0以下,田面水矿化度小于2克/升。
秧田期:秧苗移入秧田后,由于根系和茎叶受伤,容易引起生理性失水,加上土地盐碱含量高,容易发生盐害死秧苗。此时灌溉上既要保证秧苗的水分平衡,又要防止发生盐害。返青期水层深度以 2~ 4厘米为宜,这样既能维持水分平衡,又可以起到压盐洗碱的作用。在新开稻田,切忌插秧后水落干,否则只要 3~ 4小时,地面返盐就可以使秧苗枯死。
分蘖期:水稻分蘖期,高度饱和的湿润土地和 1~ 3厘米的浅水层,有利于促进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在分蘖盛期,由于植株群体密度大,土地返盐率降低,加上灌溉的淋溶作用,稻田地下水相对形成一个淡水层,此时盐碱已不是影响水稻生育的主要因素。即使在新开发的盐碱地稻田也可以在水稻分蘖末期适当落干。
另外,种稻过程中地下水的变化,直接影响盐碱地改良的成效。排水种稻,地下水回落速度快,土地改良和作物增产效果都好。无排水种稻,地下水回落速度慢,往往导致邻近地区土地发生盐碱化。高矿化地下水地区,种稻过程中土地脱盐的稳定性取决于地下水位及淡化情况。土地含盐量高,质地黏重,排水不良,淡水层难以建立,种稻多年也不能改善,但在良好的排水条件下,稻田淹水所形成的地下高水位,可将高矿化地下水挤压到排水沟中排出,使淡水层厚度逐渐增加,种稻年限越长,淡水的补给量越大,所形成的淡水层厚度亦越大,土地脱盐越稳定。要使水稻获得高产,必须建立灌排系统,做好田间配套工程,在此基础上,搞好泡田洗盐,掌握灌水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措施。此外,还要合理规划稻田,防止周边土地盐碱化。如多年连续种稻,一则耗水量大,二则土地肥力下降,所以必须进行水旱轮作。
(3)水旱轮作。盐渍地种植水稻的目的是为了改良盐碱地,在通过种稻达到了改土要求后就应回复旱作。水旱轮作还有节省水源、扩大改良面积,促进养分转化,消除杂草和虫害等作用。各地的生产实践证明,种植水稻之后的旱作物,保苗率大大提高,产量显著增加。但是稻田回旱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返盐,且随着回旱期的延长,盐分积累加重;返盐严重的田块只好再种水稻,淹灌淋洗积累的盐分。
水旱轮作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回旱后的返盐速度和当年种稻土地的有效脱盐深度。有效脱盐深度在 1米以下的,返盐速度比较慢时,水旱轮作周期可为 4~ 5年;若返盐速度较快,水旱轮作周期可为 2~ 3年。对于有效脱盐深度在 50厘米的,如果返盐速度慢,水旱轮作周期可为 2~ 3年;返盐速度较快时,水旱轮作周期可为2年。
除种稻改良盐碱土,引洪放淤也是我国改良洼涝、盐碱、沼泽地的一项成功经验,但一般结合种稻进行,目前已在黄河中下游两岸的背河洼地及沿山一带有洪流的地区广泛采用。生产实践证明,它有抬高地面,降低地下水位,淋洗土体盐分,改善土地物理性状,增加土地中养分等作用。
绿色植物有保护土地的作用,下面就介绍一些植物防护措施。
1.种植绿肥
种植绿肥是防治土地次生盐渍化措施中的重要一环,既能改善土地理化性质,巩固和提高脱盐效果,又能培肥土地。因此,大种绿肥,用地养地,是快速改良盐碱地,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栽培绿肥牧草,有茂密的茎叶覆盖地面,可减弱地表水分蒸发,抑制土地返盐。由于根系庞大,大量吸收水分,经叶面蒸腾使地下水位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土地盐分向地表积累。新疆地区紫花苜蓿整个生长期的叶面蒸腾量为 395立方米 /亩,约占总耗水量的 67%,株间蒸发量为 193立方米 /亩,昼夜平均耗水量为 43立方米 /亩。种植 3年紫花苜蓿,可降低地下水位 0.9米,从而可加大土地脱盐率;种植田菁后,土地容重比夏闲地减小0.11,孔隙率增加32%,团聚体增加5%以上,从而改善土地的物理性质;尤其是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对改善土地结构和通透性的效果更为显著。土层结构的改善,可减少土地及地下水的蒸发,抑制土地返盐。
盐碱地种植的绿肥,通过耕翻进入土地,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绿色体及根茬分解,产生各种有机酸,对土地碱度起一定的中和作用。
2.植树造林
次生盐渍化土地得到改良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降低了地下水位。森林能够显著地降低林内风速和气温,使森林内的裸土蒸发量大大减少,同时森林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将水分从土地深层直接散发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在不引起地表积盐的情况下降低地下水位。巴基斯坦在潜在次生盐渍化地区运用桉树造林后,3年之内便把地下水位降低了 1~ 3.5米。通过流域农林复合系统的实践进一步表明,桉树造林后成功地将地下水埋深从 0.6米降至 2.3米。我国苏北地区泥质海岸的造林实践证明:滨海次生盐渍化地区在营造防护林后,土地盐分的上升运动受到抑制,土地脱盐效果稳定的深度随着根系密集层的下移而向下推进;有水利措施配合下的农业耕作,虽然短期内也能使土地盐分下降,但其洗脱的程度、影响深度及土体脱盐的稳定性远不及林业措施。更为可贵的是,植树造林在缺乏灌溉的条件下仍能有效地防治盐渍化,陕北在无灌排条件下进行的盐碱土造林技术研究表明:通过选用耐盐树种、深栽造林、运用植物残体覆盖地面等一系列造林措施使土地含盐量降低了 0.18%~ 0.44%,脱盐率达到了47%~69%。
目前在内陆盐碱土上栽植的树种包括刺槐、苦楝、旱柳、加拿大杨、泡桐、柽柳、紫穗槐和白蜡条等一些耐盐碱树种,用这些抗盐碱的先锋树种营造防护林。防护林的巨大树冠能蒸发出大量的水分,它们的众多根系犹如抽水机,将地下水不断地抽上来并输送到树冠。这样就使地下水位缓慢下降,溶解在水中的盐碱也随水移到土地深层,从而降低了盐害,改良了盐碱土。全世界五大洲都被广阔的海洋包围着,海岸线逶迤漫长,海滩辽阔。在开发的新生海滩上栽种一些盐篙、白茅、芦苇等耐盐植物,巩固了滩地,为改造海滩创造了条件。在开发海滩的实践中,大米草立下了大功,它耐盐力强,繁殖生长快,现在大米草已遍布世界各地的海滩。1963年我国引进大米草,在改造海滩的过程中,大米草起到了保堤护岸、改良土地的作用,被人们誉为抗盐的“勇士”、攻占海滩的“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