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黄河生态的安全,为了黄河流域人民的富裕安康,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又明确提出了以科学理论框架为指导。全力建设“三条黄河”,认真践行治河新理念,当好黄河代言人的伟大构想。并通过实施黄河源区生态修复、风沙区生态建设、河套灌区取水制度改革、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及综合治理,逐步减少入黄“粗泥沙”,构筑第一道防线;积极开展黄河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实现“淤粗沙排细沙”,构筑第二道防线;经常性进行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试验,充分利用水库拦沙库容,实现“拦粗沙泄细沙”,构筑第三道防线的战略措施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黄河的生态环境将会改变,黄河的明天会更好。所以,我们大家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保护它。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 3500~ 4800米,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是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 31°39 ′~ 36° 12 ′、东经 89°45′~ 102°23′,行政区域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 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 30.25万平方千米,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 43%,占 16县 1乡总面积的97%。现有人口 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 90%以上.其他还有汉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民族。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破坏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2000年 8月 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
水土流失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土地退化,耕地减少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资源。但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不仅致使土壤肥力下降,还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地形破碎,土层变薄,地表物质“石化”,特别是土石山区,由于土层殆尽,基岩裸露,已无生存之地。由于土地水蚀造成了大面积的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2.导致泥沙淤积 ,加剧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会导致大量泥沙下泄入河,淤积在江、河、湖、库内,使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加剧下游的洪涝灾害。同时,水土流失地区植被的破坏降低了植物调节径流的能力,使洪水汇集的时间减少,加快了洪峰的形成,增强洪水的危害性。黄河每年有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每年抬高 8~ 10厘米,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悬河”,增加了防洪的难度。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的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暴雨径流的洪集过程。
土地退化
因此,水土流失最终导致环境承受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形成了小流量、高水位、大险情等反常现象,在同样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会比其他地区更大、频率更高。
3.导致干旱加剧,影响水资源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
水土流失带来的结果不仅是频繁的洪涝灾害,而且水库、湖泊等蓄水地淤积了大量泥沙,使水利设施和其效益的发挥受到严重威胁,全国各地由于水土流失而损失大量的水库、山塘库。水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江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优化水资源配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库在历年的防汛抗旱、生产生活供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对库区及其上游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而致使大量泥沙淤积到水库,缩短了水库地使用寿命、减小了有效库容、降低了蓄水效益、破坏了航运条件、降低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并致使水库险情频频发生。
另外,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地熟土层日渐瘠薄,而且使土地理化性状恶化,土地的透水性、持水能力下降;土地水力侵蚀区的植被破坏,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不均和干旱的发展。
4.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贫困发展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淤积,而且携带大量养分、重金属、化肥、农药的泥沙随水土流失进入江河湖库,为水体的富营养化提供物质基础,增大了水体浊质,污染了水体。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土地更为贫瘠,农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更大,随水流失进入水体的化学污染物质也更多,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水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全国不同类型的土地侵蚀无论在面积,还是侵蚀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同时水土保持工作的探索,水土流失的治理试点、示范及推广工作也从未间断。自 20世纪 50年代开始,各级领导非常关心,尤其是中央政府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很重视,在重点流失区组织过大规模土地侵蚀综合科学考察,做过治理规划,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都是如此;尤其是黄土高原在 20世纪 50年代就设立了三个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站,选择规划了 10个不同类型的治理区,前者是科学探索,后者是试验示范,两者都取得了不少成绩。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达到 7000多万平方米,其中 1978年以前治理约 3000多万平方米,而以后是 4000多万平方米。
海边防护林
20世纪 80年代以后治理速度远高于前期,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 200万平方米,90年代以来治理的速度又加快,每年达到 300万平方米。1998年起,全国连续 4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 500万平方米 /年,各项治理措施初见成效。
新中国成立 60多年来,水土保持有过反反复复的变化,总的还是前进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 30年,水土保持成绩是明显的。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太行山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还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多年来全国先后开展治理的小流域 2万多条,治理面积 5万平方米以上。全国 17片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不长的时间里已治理 500万平方米。尤其是最早治理的 8大片(黄河坝库区和兴国县),经过十多来年的治理,从验收的 890条小流域看,治理度达到 78.6%,年均治理进度达6%比面上高出5~6倍。
但是我国的水土流失治理仍然显得乏力,最为严重的是边治理边破坏,在少数地区甚至破坏大于治理。全国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仍是任重道远。据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经过几年的治理,目前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有 1.48亿平方米,并且在治理的同时新的水土流失还在继续,据估计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约 100万平方米。由此可见,我国的水土流失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水土保持任务十分繁重,水土流失治理不容乐观,仍需继续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
§§§第二节水土流失治理与防范
20世纪 20年代以后由于大面积开荒,土地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风蚀、水蚀加重,持续多年的干旱和多次出现的黑风暴使人们开始反思土地侵蚀和耕作制度的问题。相关专家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可大大降低土地侵蚀。如对于侵蚀区的玉米地,常规耕作的侵蚀量约为 19.79吨 /平方米,免耕仅为 0.55吨 /平方米。在控制侵蚀方面,免耕的效果直接与土地表面的秸秆量有关。如在15%的坡地上,土地表面 0.56吨、平方米的覆盖就可使侵蚀量减少到未覆盖侵蚀量的 1/3,覆盖增加到4.5吨/平方米和8.96吨/平方米,侵蚀量则小于5%。
免耕是指在未被犁耕过的土地上,豁开一条窄缝(槽)、沟或条带直接播种,沟的宽度和深度能保证种子得到覆盖并和土地接触即可。故在作物生长季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地表通常被作物残茬等覆盖。它能控制水蚀,减少养分流失,控制径流污染,改善水质,有效阻止风蚀,在我国广大风蚀区、风水两相侵蚀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免耕能减少径流,增加土地水分,秸秆量多时效果尤其明显。免耕还有助于改善土地物理性质,增加土地有机质,可作为退化土地的保护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