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为了让小马受点儿苦,于是带着小马出发,去寻找新的家园。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小马又累又饿,已经前腿拖不动后腿了。
于是,老马又把它带回到原来的那片草地上。小马这才知道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从许多方面来看,现在的女孩子生活比蜜还甜,但这样也使得她们缺乏吃苦的环境。对她们来说,不是吃苦的时间太多,而是太少了。在艰苦生活中能自然而然形成的毅力、自理能力、责任感和技能,现在的女孩子却并不容易养成。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就是要创造一些机会,帮助女儿培养这些特质。日本人对下一代的教育是生存教育,受苦教育。他们从小教育孩子要学会吃苦、学会忍耐,方能开创更大的生存空间。
古语道:“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女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儿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如果父母怕麻烦,而代替女儿做一些事情;如果父母怕女儿吃苦,而承担女儿的责任,虽然免掉了女儿的哭闹与纠缠,但却剥夺了她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父母不管希望女儿将来做什么,都要从小培养女儿的吃苦习惯,如果以为多给女儿方便,少让女儿吃苦,就是爱女儿,那么只会过早地抹杀了女儿的拼搏精神和创造能力。父母该怎么做呢?
1
让女孩少吃零食
让女孩吃点儿苦,可以让女孩“饿”一点儿。饿一点儿就是少吃零食。现在孩子的营养够丰富了,父母能吃到的,孩子要吃到,父母不能吃到的,孩子也要吃到。无论到哪孩子手里总有吃的东西、玩的东西。要知道养尊处优,必后患无穷。
2
让女孩穿着朴素
让女孩吃点儿苦,就是让她穿得朴素点儿。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女儿在穿着上养成干净朴素的好习惯。不要让女儿染上那种穿名牌、用名牌的攀比习惯,不然,会使她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和高人一等的偏见心态,不利于同其他孩子的合作与交流。
3
让女孩参加“吃苦”夏令营
参加“吃苦”夏令营,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夏令营中让女孩们离开父母的保护与照顾,独自面对艰苦的奋争与跋涉,经历无情的坎坷与挫折,有助于培养她们团结、合作、为别人着想的理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4
让女孩到农村体验生活
许多城市里的孩子根本没有亲临过农村,也不知道农村生活是什么样子。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带女儿到农村去,参加农业劳动,体验艰苦生活,这或许是“吃苦”教育中最值得提倡的一个教育方法。
教育箴言
我们要把下一代培养成创业者、接班人,而非败家子、寄生虫。创业都是艰辛的,吃点儿苦也是利多弊少,人生无坦途,不敢保证生活永远如此富足,养尊处优惯了的孩子们又将如何面临逆境、应对不测呢?为了女儿的将来,让她们吃点儿苦吧!
女儿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与关爱,但爱女儿并不是肆意宠爱,让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正在成长的女孩,很多时候,和父母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远远胜过物质上的需要。
可怜天下父母心,相信普天之下没有哪一位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女儿的,但是却不一定每一位父母都明白“爱”的真谛。教育专家指出:“爱,并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也不是给他钱满足他的物质需要,而是给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温暖和鼓励,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和希望,同时改变自己目前的行为状态。”
有一位父亲,他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从来不溺爱孩子。他总是对子女循循善诱,并且注意以自身的行动影响他们。在他工作期间,年纪尚小的儿子看到爸爸出门经常坐汽车,于是自己也特别想坐。有一次爸爸要外出开会,上车以后,发现儿子已经坐在车里,叫他下来,可无论怎么说儿子就是不听,父亲当时十分恼火,但是他没有打骂孩子,只是自己下了车,走着去开会。儿子望着爸爸的背影,自知错了,乖乖地爬出汽车,从此再不敢闹着坐汽车了。
几十年后,父亲当上了外公,正在上小学的孙女,看到别的孩子穿漂亮的衣服,还被家长车接车送,便吵着要新衣服,要坐车上学。而他没有给孙女买新衣服,也没有用车送孙女去学校,而是要她想想工农的孩子,并带着孙女去看扫大街的清洁工,去看拾垃圾的老爷爷。从此,孙女再也不要这要那了,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失掉“权威”的父母是不能教育好女儿的。
一味顺从女儿的要求,过分娇宠,等于间接剥夺了女儿的发展权。女儿本来应锻炼的独立自理能力无法形成,父母的爱又不能覆盖女儿一生。女儿长大后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
另一方面,过分娇宠,对女儿百依百顺,只会让她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发号施令,容不下不同的意见,这对女儿今后的正常交往和生活都会造成阻碍。
然而,许多年轻的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们高兴地逗着女儿玩儿,给女儿买各种食品和许多娃娃的时候,每当女儿用自己的方式——哭、吵闹、软磨,迫使父母让步,实现自己的愿望,在父母面前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实际上给女儿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她是全家关注的中心,全家人都要服从她的意志,她的愿望不受限制,她的行为不受约束;凡是她想要得到的东西,她都能得到;凡是她不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个家里就行不通;父母的任何要求都是可以对抗,可以改变的,父母的权威是不存在的。当女儿不服从家长的正当教育时,这些好心的家长就以新的许诺换取女儿暂时的“听话”。于是,女儿最初的反抗胜利了,父母的管教失败了。
所以,一味满足女儿的要求,这不是在爱她,而是在害她。如果父母对女儿提出的各种要求,不管是否合理,一律满足,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助长女儿嚣张的气焰,什么都想要,而且想要的东西必须得手,这样就会养成坏习惯,甚至步入歧途。
那么,作为父母,究竟如何做才算是爱女儿呢?
1
对女儿要关爱与引导
绝大多数父母在有意无意之间都误解或错用了爱,女儿要什么就给她什么,对女儿真是百依百顺。可这不是爱,这只是对孩子物质享受的一种满足。真正的爱应该是关怀女儿、帮助女儿、引导女儿,让她在感受亲情的温暖中学会做人,而这绝非金钱所能代替的。教育家卢梭说过:“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那样会使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女儿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爱她并不是对她过度宠爱,她想怎样就怎样,要橘子不敢给苹果,要苹果不敢给香蕉。这样下去,稍不如意,女儿就会哭闹不止,最后导致女儿在家里说话最有权威,而且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经受不起一点儿打击和挫折,终会酿成悲剧。
2
严格对待女儿的要求
由于孩子缺乏生活常识和经验,特别是没有吃过什么苦,更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因此,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但是父母要理智地对待这些要求,正确的、合理的,可以满足她;错误的、不合理的,哪怕她再耍脾气,也不能答应。爱孩子是有学问的,只有对女儿具有积极意义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家长要知道,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爱孩子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爱的真谛就是给女儿以精神上的温暖、关怀、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3
给女儿一定的限制
百依百顺的父母常常对女儿缺少必要的限制,也不要求女儿服从,而是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生活中缺少规则,没有适当的约束,还认为这能培养出独立的女孩。其实,百依百顺只能使女儿产生无所适从和不安感,并且缺少动力去争取、去获得什么。这样的女孩不懂得按适当的规则去生活和学习,不会服从别人的要求,也不会为自己设立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将来也必定不会有什么发展和前途。
4
“下不为例”的话千万不要说
你给她破例一次,她还会贪心第二次。好多父母在女儿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又一句“下不为例”就过去了,而忘记女儿已经无理要求几回了。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女儿也一样,让她尝到一次甜头,后面就没有罢休的时候。
她还会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我们能满足女儿到什么时候呢?一时的心软,带来的可能是无穷的后患。
教育箴言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马卡连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