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遇到一些心理困惑和难题,并因此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影响学习的效率。但同时,以及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调整,则可以使人们能够化解难题,轻松学习。
一个人受到关注的程度,与他的工作学习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思想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受人关注时,我们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关注别人,也会成为使他进步的宝贵动力。
在学校的班级中,或者在工作的单位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总是争着、抢着要往前排坐,有些人则是一个劲儿的往后躲。坐在前几排的,大部分是好学生,他们不只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坐在后几排的十有八九是差生,他们不但学习成绩跟不上,而且大部分人性格孤僻,行为怪异。无疑,坐在前排的学生往往是老师、领导关注的对象,而时常躲着老师、领导的,也容易被忽略掉。
李莉在一家公司上班,最初总感觉不受重视,于是开始懈怠,没事就与同屋的伙伴一起打闹,背地里开领导玩笑,玩花招更多,工作上却不思上进。每次公司开会时,她总是坐在最后一排,玩手机、发信息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一天,李莉来晚了,后排已经没有空位了,只有部分经理旁边还剩两个空位,就在她正站在门口犹豫时,部门经理招呼她进来坐,她只好在领导的旁边坐下,这回她当然不能不等会开完就随意溜走,只好装作很认真地在听并做好记录。会议结束后,部门经理问她的名字,以及一些其他的情况。会后同伴还讽刺她的假积极。可是下一次会议,部门经理又让她坐在身旁,并表扬她在上次会上布置的工作完成得很好。李莉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不能像以前那么不争气。于是她开始奋发向上,公司给她的任务也越来越多,她也越干越练达,竟然做到了企业业绩的头筹。在年末公司调整岗位时,她被部门经理提升为业务主管。
为什么位置的变化,会导致人们的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坐在前排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一个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上进精神,同时也会受到别人的关注与期许,那么这种关注和期许与激烈人们上进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1968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小学,与校长商议在不让班主任了解测验真实目的的情况下,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测试结束后,他交给老师们一个名单,并告诉他们说,这些学生很有潜力,属于大器晚成者,学习成绩有望得到提高。之后,他就离开了学校,很久没有再和这里的老师以及学生接触。而那些选出来的很有潜力的学生,其实只是他从班级里随便选出来的几个很普通的学生而已,他们与班上的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显着的不同。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又一次来到这所学校,对那个班级的学生又进行了一次测验,结果发现,凡是他所列到名单里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比其他学生进步得快。
通过实验,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得出这样的结论:“信任和赞美对别人的行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原因在于老师们对名单上的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另眼相看,在学习中予以了特别的照顾和关怀,以及更加积极地期望和赞扬,使其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提升,有了学习的强大动力,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这种信念和赞美对人们产生的积极影响,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潜能力量。它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一种合理的期望,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会激发做事的信心,也会增加做事的动力,使事情更容易获得成功。
人们往往会具有一种拖延倾向,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时间还长,不用着急,直到最后期限就要到来的时候,才说忙脚乱地去拼命完成,这一现象困扰了许多人。
学生时代,无论是面对大考小考还是日常作业,很多学生总是不到最后一刻不着急。学前班的小朋友下午五点就放学了,回到家后玩玩具,看动画片,吃晚饭,非要到快要睡觉时才想起来今天老师布置了作业明早还要交,于是赶紧熬夜写作业,语文老师让练字,图画老师让画画,也不管它质量如何,赶快写写画画算是完成任务第二天去上交。到了小学,每周都有作文课,如果作文老师要求当堂写即兴作文,下课之前就要全部交上,孩子们就知道了课堂时间的珍贵。如果老师把时间放宽,让同学们先找材料阅读,到下周作文课上再交作文,那学生们可就活跃了,吃零食的,玩玩具的,说闲话的。如果真有听话的孩子找资料读,其他孩子也会笑他,还有一周才交呢,你急什么呀?直到第二周的作文课前,很多人才慌了神,有的急着找作文书抄写,有的把同桌的拿来删减改写,有的临时翻书随便拼凑。
这样,自然就不能写出合格的作文了。
不仅仅是小孩子会这样,成年人也经常这样。比如领导交待的任务时间比较宽裕,很多人就会先放下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立刻着手准备。直到完成的日子临近了,才会在不做不行的情况下去完成。
为什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大人工作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早些完成作业或任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则会玩得更加轻松,避免在最后时刻的焦急和慌乱。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这样不仅大大地降低了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还会降低作业或任务的完成质量。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会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心理学家管这种拖延的心理现象,叫做“最后通牒效应。”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无限制的拖延呢?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是人们拖延的真正原因,如果一个人对其所做的事情感到棘手,难以完成,就会对事有一种恐惧感,害怕去完成它,不愿意让这件事破坏现有的幸福感,就会选择逃避。例如,小学生会因为害怕作业的难写而拖延,记者也是因为对大量的工作任务、对持久的实地采访心存恐惧而把任务积压在最后。
而且,许多有拖沓习惯的人还有一个不正确的认识,他们会以为在重压下自己会表现得更加出色,这其实只是自欺欺人。心理学家指出,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人们的表现只会更差。不少作家都承认,自己在有交稿压力的情况下,对创作出的作品往往不够满意。
人们的拖延行为还源自惰性心理。有些人总是想获得享受,而拒绝付出艰辛,甚至觉得那些事都是无足轻重的,于是就会无限制延长享受的时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抓紧时间做事。
心理专家建议我们,合理的安排工作、学习、休息的时间,并且要勇敢地正视胆怯,积极采取行动,督促自己尽早完成任务,才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和目标,对自己严加约束自己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按照这样一步一步去做,把自己每一天的事情做好,就能克服恐惧和懒惰,不至于到最后关头拼命赶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心理反应会引起生理反应。每到人们遇到考试、演讲、应聘等重要场合时,就会感觉自己非常紧张,会出现心跳加快,出汗等现象,有些人还会脸红,想上厕所。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少大大小小的考试,而面对考试,紧张和担心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心理。而且,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每一次考试之前厕所里的人总是挤得满满的,直到考试铃响他们才恋恋不舍地走进考场,可是刚开考不到二十分钟,又会有学生打报告要去厕所。高中生小峰就是其中的一员,在一次期末考试的物理考试开考之前,他一直躲在厕所里,但是考试开始了就不得不回到考场。可是刚刚拿到卷子,他的肚子又有了反应,好像要拉肚子似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尴尬场面,他努力忍受着,他心里知道物理考试计算量大,每一分钟时间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分数,但是在考试时间开始不到20分钟时他还是举起了右手向监考老师打报告。小峰强忍着冲进了厕所,发现和他一样的人还真不少,之前肚子疼得非常厉害,好像腹中的东西马上就要奔涌而出,可蹲下后却并没有解决问题。准备要起来时,肚子却又痛起来了。
我们身边经常有小峰这样的人,或者我们自己就是另一个小峰,遇到事情总是紧张。一紧张就想上厕所,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很多对考试充满恐惧的人。那么,上厕所和心理紧张有什么关系呢?
每当重要事情到来之前,往往都会引起我们的心理紧张,身体不适等情况,很多人一紧张就会感觉到腹痛,想排尿或者拉肚子。专家认为这是一种综合症状,通常被称为“神经性大肠炎”,这是一种慢性肠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器官疾病,它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随排尿、排便等习惯改变为特征的一种现象。
人的心理和生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专家认为这种综合症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对其表现出症状及症状表现严重程度影响最大的是压力。如果肠道对饮食或荷尔蒙的变化、压力、药品及其他多种刺激反应过度敏感,就会引发大肠收缩或痉挛,并且会伴有强烈的痛感、腹胀、腹泻、便秘等生理反应。
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持续几年,消化器官专科医生的病人中会有50%左右都是这类患者。这种“神经性”的疾病,往往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这时候适时调节自我心理就特别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担忧,我们会但忧即将到来的考试会考不好,会担忧将要工作的单位待遇不好,会担忧马上开始的演讲比赛自己会讲得一塌糊涂……有时候正是这种担忧顾虑恰恰促使我们担忧的事情最终发生。这种“恶性循环”在我们身旁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最具典型的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低迷。创作低迷就是指原本灵感很丰富的艺术家由于无法摆脱的心理压迫感而持续无法创作出满意作品的一种状况。此时艺术家的创作作品一旦失败,他们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进入低迷期了,并为此而感到不安。而这种不安的情绪则会更加影响他未来的创作。
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招聘面试、演讲内容对很多学生、面试者、演讲者来说很有压力,尤其是那些准备不充分,过于看重结果的人们。而能够化解不安最好的方法就是坚定信心,并抛开对考试和成绩的贪心,保持一份轻松的心态,才能消除紧张,做到自然发挥。
现代社会,学校里的奖励名目越来越多。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学生们都在为得到更多的奖励而积极争取。殊不知,过渡的采用功利驱使,反而使学生的兴趣减弱,一旦没有奖励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德西随机抽调了一些大学生,分成有奖励的实验组和没有奖励的控制组两个组,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做有趣的智力难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为什么会使这样的结果呢?有报酬居然会抵消人们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总是想,凡事有报酬才去干,报酬越多才会越卖力,其实有时也不是这样的。心理学家解释说,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降低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这就是“德西效应”。
所以奖励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德西效应”产生的原因则在于人动机的两重性。因为激发、指引、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既有外在动机,也有内在动机。所谓外在动机,就是指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如有些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喜欢或称赞,为了得到家长的物质奖励而去努力学习,这就是外在动机,如果没有相应的称赞和奖励,他们的学习动机会减弱甚至消失。
内在动机则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例如,人们认识到学习和工作的意义,了解到它对自己人身发展的重要性,就会对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大的兴趣,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时候,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他们的热情也不会降低。
因此,一般来说,由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又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因此,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果只重视物质奖励,奖金发得太多,表彰评比活动过滥,并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
心理专家指出,人们做某事的动机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同时还会获得一种内感报酬,也就是能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因此,除物质鼓励之外,精神鼓励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教育和管理方面,教育者和管理者一定要处理好内在报酬与外加报酬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以及同接受者内心感受的关系,避免德西效应得消极影响,侧重调动和巩固其内在动机,使学生或者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长大以后,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我们下定决心、付出努力所得的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着名的学者布罗德·荷斯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逃生训练的实验,实验的准备材料有一个装了水的Y形水槽、一只小老鼠和一只能被控制亮度的灯泡。
在实验正式开始后,灯泡的亮度表示的是要做这件事情的难度,即希望是多大。针对难度低的事情,把出口的亮度调制成暗处的300倍,而难度较高的事情则调制成暗处的15倍亮度。同时,为了调节逃生动机的强弱程序,让小老鼠沉入水中分别待到不同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