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投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冶炼和铸造。因为社会对个体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它会给我们引导和推动,也给我们压力和逼迫,所有有时候我们会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一些个别的、轻微的“小过错”,可能导致一个巨大的错误或损失的出现。如一扇窗玻璃坏了,没人修理,就可能导致整座楼玻璃被打碎,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一模一样的两辆汽车,其中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辆,一个星期也没事。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车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几小时后,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玻璃而没有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然后,破窗户就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最终使公众变得麻木,犯罪就会滋生。
心理启示
任何一种不良现象,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其熟视无睹、反应迟钝、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这样做,就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为了防止破窗效应,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例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遵守公德、举止优雅、谈吐文明,就能营造出文明的氛围。这样人们的不良行为就会有所减少,甚至被杜绝。
几个人协同做某事的时候,往往可以使个体的胆量增大很多倍,做出自己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有人曾对6个6-8岁的儿童做过如下实验:
选一个没有月光的夏夜,告诉6个孩子:“距此300米处有一块坟地,我带大家去捉迷藏,看谁勇敢地走在最前面。”由于实验者始终同他们在一起,有3个大胆的孩子敢走在前面,并敢在坟墓间追逐。(坟地较大,且有掩体)。第二步,实验者将孩子分为两组,每组3人,指定甲组藏在坟间,乙组去寻找甲组。此时,孩子们都能走向坟地,但无论是甲组,还是乙组,3人间距都很校第三步,指定这些孩子在坟地作一对一的捉迷藏游戏,其中有2人不敢参与游戏。
这种人多时,个体敢于冒险,战胜恐怖,而单个个体则不敢重复活动的现象就是“群胆效应”。
心理启示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表现出“群胆效应”,如果自己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情,当有人愿意协同行动时,自己的胆量往往会倍增,然后敢于去冒险,在大家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战胜恐怖或困难。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胆小鬼在有人协同的情况下也可做“大事”。
常见的群胆效应主要体现在探险、战斗、团伙犯罪等方面中,探险与战斗中的群胆效应是积极的,而团伙犯罪中的则是消极的。这即是说群胆效应是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的,所以,一定要分清群胆效应的积极与消极方面。
为了班级荣誉,为了不给集体抹黑,上学时,我们总会努力努力再努力。那么,除此之外,集体荣誉感能否增强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呢?
心理实验
萨勒举了一个实验例子:对30名基督教徒的女学生和30名犹太女学生说:这是一个对疼痛忍耐限度的实验,实验前后要各测一次血压。
第一次疼痛实验测过血压,双方反应都很一般。在等待第二次实验时,实验者有意无意地对犹太女生说:“你们知道吗,犹太人不能像基督教徒那样能承受那么多的痛苦。”转而对基督教徒的女生则说:“你们知道吗,基督徒不能像犹太人那样能承受那么多的痛苦。”在第二次、第三次……的血压测量中,两组女生都承受了比上次大得多的痛苦,有几个姑娘身上甚至因承受了较大的痛苦而起了紫斑!却无一人叫苦。像这种为了团队荣誉与利益,增强了心理与生理承受能力的现象,萨勒称之为“团体效应”。
心理启示
那么上述效应追其根源,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心理学家认为,是团队的荣誉感。因为自己是犹太人或基督徒,所以她们就要为犹太人或基督徒而感到骄傲,就要维护这个团队的声誉不受到任何伤害。
实验证明,团队的声誉受到的损害越大,个体的团队认同感就越强,忍受痛苦的限度也就越高。所以,组织者或领导者,一定要学会利用集体荣誉感,调动下属工作或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挫折面前,如果能恰当地利用这一效应,对于扭转现状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听鬼故事时,人们总喜欢和他人一起听,当听到恐怖高潮时,甚至会和他人越靠越近,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萨勒曾叙述了一个受害实验:一神经病学教授请一群互不相识的女中学生为被试对象。在实验室里,教授向她们展示了各种电子仪器后,很严肃地对她们说:“今天只是一个让你们体验一下电击的实验。”而后又说,要对她们轮流电击,而且很痛苦,但为了科学,要忍受。之后,又教她们如何接电极,使用仪器,然后又给她们一个选择,可以和他人一起被电击,但是时间比单独电击要长,给她们十分钟考虑。女中学生个个都很紧张,十分钟后教授拿出调查表让她们填写。
结果显示:63%的人情愿和他人一起被电击,只有9%的人硬着头皮宁愿独自被电击,其余28%的人不明确。这种在处于相同的受害或恐怖境遇下,个体相互靠拢、亲近的效应被称作“受害者效应”。
心理启示
实验结果说明,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们喜欢和别人在一起,以获得安慰,得到力量。例如,孩子在晚上听大人讲鬼故事的时候,大家都被笼罩在恐怖气氛中,于是,他们会靠得紧紧的,甚至抱成一团;无论是地震、暴风雪,人们都喜欢与人一起避难,其原因是与别人一起能得到肉体、人性的视线的抚慰,能增添安全感,得到度过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这种效应曾使很多同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携手一起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当然,这也不排除从众效应和群胆效应的成分。
在比赛项目中,有人会因为有人在场而发挥超常,有人却会发挥失常,这不仅和紧张有关,还和比赛项目的性质易不易受外界干扰有关。
心理实验
1897年,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自行车比赛时,多人同时赛要比一个人单独计时的比赛成绩更好。受此启发,他做了社会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实验,要求儿童绕钓鱼线,越快越好,结果证实,大家一起绕的儿童比单独绕的儿童速度更快。后来,更多人也观察到这一效应,这样就吧他人在场(比赛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称为社会促成效应。当然也有人发现,若这种在一起形成竞争的形式,在音节学习、速律学习、复杂的加法运算等非简单的躯体活动比赛中,反而会使成绩下降。
心理启示
采恩斯认为社会促成效应是先天性的,他说,他人在场,一般会使个体的兴奋性提高,从而促进与竞争者决战或讨好观众的动机,且这个比赛(或表演)是复杂易受干扰的,正确反应占优势,当然成绩提高;若这个比赛(或表演)是复杂易受干扰的,个体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着急或沮丧),不正确的反应占优势,就会促成他的不正确反映,于是成绩下降。
所以,我们在做复杂事情时,应尽量减少干扰,不要有观众在场;而做简单的事情,则应该加强观众的刺激作用。
当别人破门而入,突然告诉我们都要放下手里的活时,可以说有多数人都会服从,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有人在地铁车厢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A.一位站着的乘客突然但有时彬彬有礼地对一位坐着的乘客说:“对不起,你的座位能让给我吗?”他很有个会不加思索地让座。B.悄悄地、缓和地对坐着的乘客说:“喂,那位先生想让你给他让个座。
”他一看那先生年纪不大,就可能不予理睬。
对比之下,A比B的让座率高2倍。实验说明: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受“突然袭击”的乘客的让座服从率高达56%;而提前通知时,让座服从率仅为28%。像这种在别人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地让他做一件并不困难的事,他会很容易服从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服从效应”,又叫做“出其不意效应”。
心理启示
心理专家认为,上述现象的心理成因是这样的:第一,突然让他人做某件事,他们并没有心理准备,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更不敢确定会发生什么事故。所以,为确保不出事故,求得自身安全,他们就会按照生活习惯于常识,不假思索地“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