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了解往往局限于表面,不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这样就可能导致教育的偏差,给了孩子错误的指导。心理小实验会告诉你更多孩子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就成人看来,新生儿是没有任何感情意识,更是不会对一些事情有所期待。其实,这是错误的。新生儿也会对一些事情有所期待。
心理实验
布拉斯、甘琦柔和斯坦纳设计了下述实验:用手指触碰一下婴儿的左额,然后把一滴糖水滴在婴儿的左边嘴角。这种实验重复做了几次,后来研究者发现,只要触碰婴儿的额头,他们就会自动把头转向被触碰的那一边,这么做就是为了尝到那滴糖水。最让人惊奇的是,如果在被触碰额头之后没有尝到那滴糖水,婴儿还会出现骚动不安,表现出很难过的样子。他们对取消触碰刺激表现出了消极的表情。因为他们对这件事有了期望……心理启示
由此看来,即使是新生儿他们也对一些事情有很强的期待感情,尤其是那些使他们快乐的事情。所以,你不必困惑为什么孩子在听到他们渴望见到的父母下班回来时会兴奋不已。因为孩子能听到他们回来的声音,能感受到他们的到来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喜悦,因为孩子期待着和他们发生积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
所以,身为父母,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就一定不要忽略他们的期望,哪怕是新生儿。如果您的孩子表现出了他的期望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予以满足,这样他们才会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父母应该花多长时间陪伴宝宝这个问题,难倒了很多父母,但是如何陪伴宝宝则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心理实验
索斯和艾默德尝试着了解母亲的陪伴是否会影响婴儿探索事物和玩耍。40位母亲和她们的宝宝(15个月大)被召集到实验室里,并被分为两组:
第一组的母亲,按要求要坐在椅子上看15分钟的杂志。这段时间,她们的宝宝坐在房间中间的地上玩耍。母亲们不能回应孩子的任何请求;第二组的母亲没有去看杂志,并且可以与宝宝进行情感交流。
宝宝坐在小毯子上玩着玩具时,房间出现了一个遥控机器人,并走近宝宝。研究人员对这两种情况下婴儿的所有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那些没有妈妈陪伴的婴儿表现得不太开心,也不太主动。而且对机器人的探索(观察和触摸)也很少。
而另一组,当母亲可以与婴儿进行交流时,婴儿更加明白当时的情况,他们更容易适应它,尤其表现为对机器人的恶摆弄(这是其他婴儿所不敢做的)。
心理启示
这一实验表明,母亲仅仅呆在婴儿身边是不够的,母亲对婴儿的“真正陪伴”将会促使孩子更多地进行探索。但同时也应当注意陪伴的质量,如果父母以配合的方式回应孩子的请求,并且能够避免不停地干涉宝宝的行为,这种配合就是成功的。对婴儿来说,正是有了父母的回应,他们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对他人是有影响的,并且也会揣摩自己行为的好坏,所以,身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
对于一位产妇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人掉包。那么,当面对很多混淆的孩子时,产妇能准确地判断哪个是自己的孩子吗?
心理实验
在一次研究中,研究者对父母仅仅通过身体接触来辨认亲生宝宝的能力产生了兴趣。于是他们想实验一下:蒙住年轻妈妈们的眼睛,在每人面前并排放上三个睡在各自摇床里的新生儿。研究人员领着这些妈妈走到婴儿面前,让她们仅仅触摸婴儿的手背或脸蛋,然后说出哪个是自己的宝宝。
结果显示:79%的年轻妈妈都能够识别出自己的孩子。而妈妈和宝宝们只在一起待了1-3天,大约8小时才给宝宝喂一次奶。此外,分析显示,母亲与婴儿在一起待的时间长短与实验结果并没有关系:一位产后仅和婴儿待了1小时的母亲同样可以识别出她的宝宝。
实验说明,女人拥有一种只凭触觉来识别自己宝宝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是母亲与孩子平日的肌肤之亲中不知不觉中获得的。此外,研究人员还从看宝宝照片,闻宝宝的体味的实验中证明了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有特殊的识别能力。
心理启示
如同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一样,嗅觉也是人类用来进行亲子识别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人来来说这不是唯一的途径,因为年轻的妈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认出自己的宝宝,哪怕是事前只和宝宝待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如果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话,那就是因为爱,因为爱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能够使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产生一种奇特的感觉。
相比其他形状的物体,宝宝对人类的面孔似乎更加敏感,尤其是更加喜欢标准有变化的面孔,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在一家医院的产科病房里,戈润、萨迪和吴曾让40名刚出生九分钟的婴儿分别看一张标准的面孔和一张歪斜的面孔(嘴、眼睛和鼻子不端正)。他们发现,婴儿更多地转动眼睛也头部来追视那张标准的面孔,而不是那张歪斜的面孔。
然后研究人员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出生4-7小时的婴儿面前,在12分钟内出示两种不同刺激物(一个正方形和一张塑料面孔),一开始,婴儿对面孔的关注多于正方形,然后缺更为持久地看着正方形,不再理会面孔。新生儿似乎期待这张面孔能够发出声音或作出表情,但因为它总是静止不动,婴儿便觉得索然无味,就避开了面孔。
正方形却没有让婴儿感到失望,所以他们会一直看着它。这说明对于婴儿来说,面孔是潜在的表情载体。这意味着新生儿天生就具有将人类面孔与其他物体识别开来的能力,也具有将生物行为与非生物行为辨别开来的能力。
心理启示
从未目睹过人类面孔的新生儿对标准面孔刺激物的偏爱则说明,从出生那一刻起,人就拥有了一种对面孔的先天反应。即使我们还没有弄清楚婴儿在人们的面孔中到底看出了什么,但是比起其他面孔他们似乎更容易对人类的面孔产生反应,尤其是更爱看那些规则的面孔。只要我们的面孔不是静止的,宝宝们就会喜欢,所以,身为父母,一定不要在宝宝面前只显示一种表情。
生活中,有些宝宝总是在看到父母做什么事时,自己也学着做同样的事,那么有人就问了,婴儿的模仿和他们以后的自觉行为有没有关系呢?
心理实验
费尔曼、阿克萨姆和科畅斯卡曾做了一项实验,以研究根据婴儿一周岁时自然模仿母亲的程度来推断其在3、4岁的“自觉性”。首先让母亲当着她们宝宝(12-20个月大)的面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然后母亲鼓励宝宝去模仿自己,同时,研究人员观察婴儿能不能正确模仿妈妈,会不会开心主动地去模仿妈妈的行为。
几年后,当孩子长到2岁半到4岁的时候,人们又重新对他们进行了测试,但用的是不同的实验,以观察他们是否会乖乖地遵守大人定下的规矩。
然后通过三项实验,分别测试这些孩子的诚实度,婴儿作弊的倾向以及衡量其做“错事”后的愧疚感,结果显示,那些提早2年或更小喜爱模仿母亲的婴儿比其他孩子更多地遵守规则,较少进行作弊,并在发现打碎物品后也表现出更多的愧疚感……心理启示
从实验可以看出,那些喜爱模仿母亲的孩子似乎比其他孩子更早产生正义感,并更多地意识到什么行为是被禁止做的、什么是被允许做的。而且,在他们很小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犯错后产生愧疚感。据研究人员解释,这是因为因而模仿父母的欲望很可能与其对母亲为使其社会化做出的努力所表现出的接受力和敏感度相联系。所以,父母们,在注意自身行为的同时,也不要为了孩子的一点错误而一直训斥。
在遇到问题时,婴儿则会首先看看在场人的表情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对策,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面前时自己的表情。
心理实验
在一次研究中,人们把几名一周岁的婴儿放在“视觉悬崖”上(一种玻璃台面的小桌子,台面一半透明,一半不透明。桌面距地面的高度为30厘米)。婴儿被放在台面不透明的部分上。
母亲站在透明台面一边,实验要求她们鼓励宝宝越过空地(台面透明的部分)来到她们身边。当宝宝走进空地时,母亲应当分别作出如下的表情:高兴、关心、害怕、生气、悲伤。
结果显示,当母亲表现出高兴或关注时,74%的宝宝都越过了“悬崖”。当母亲表现出生气或是悲伤时,能做到的宝宝就少得多。与此相对,当母亲表现出害怕的表情时,没有一个宝宝愿意跨越“悬崖”。
心理启示
由于母亲经常陪伴在宝宝身边,所以,他们总是以妈妈的表情作为自己决策的“参考”。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妈妈所提供的表情信息,不但能区分出不同的情绪表现,而且能根据母亲所提供的信息来采取合适的行为。其实,不论是妈妈还是爸爸都会使用与后者情绪表情有关的信息。
当有宝宝在场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恐慌情绪,因为当您对一些事情表现出不安时,您的手势、叫喊、表情都可能使宝宝产生相同的情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绪的发展。
成人与婴儿沟通的关键途径就是,弄清婴儿是否能通过观察我成人的面孔来识别出不同的情绪。那么,他们能识别出来或者会不会去模仿成人的表情吗?
心理实验
研究人员让出生36小时的婴儿看一些表现面部表情,如悲伤、高兴或者惊讶的图片。他们对婴儿进行拍摄,然后让一些不知情的观众仅仅通过观看婴儿的脸来猜出他们事先看过什么表情。结果让人不可思议。
这些观众通过观察婴儿额头、眼睛和嘴部的动作就成功进行了猜测。婴儿对所看到的面部模仿得那么像,以至于没有参与实验的人也能够猜出他们事先看过的表情。
心理启示
这项实验结果表明,出生36小时的婴儿是可以成功地模仿成人的表情的。然而某些实验也表明,婴儿自出生起便能够识别我们承认表达情绪的各种面部表情,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他们似乎还会模仿这些表情,尤其是父母的表情,他们表现地更加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儿们已经知道成人是高兴还是悲伤,他们的表情只能说是情感理解的雏形,而不具有真正的情感意义。
其实,婴儿完全能够提取出我们成人脸上所表现出的情绪特征,因为他们喜欢看积极的情绪表情胜过消极的情绪表情。所以,在有宝宝在场的时候,成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尤其是宝宝的父母。
每位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像自己吗?他们对孩子长相的识别能力比母亲们强吗?
心理实验
普拉泰克和同事给一些大人看了几张婴儿的照片。其中一半人看到的是用他们自己的面容(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和一位陌生孩子的面容合成的照片。为了这次试验,研究人员事先找借口给每位被试拍了照,然后用模型柔变软件进行合成。照片与当事人有25%至50%的相像之处。对另一半被试,研究人员同样给他们看一张婴儿的照片,但婴儿的长相和他们没有任何共同点。
然后普拉泰克让所有被试对照片上的婴儿做出评价,并回答以下类型的问题:“您觉得哪个宝宝最惹人喜爱?”“您和哪个宝宝一起待的时间会最长?”“您最有可能收养哪个宝宝?”等结果令研究人员很吃惊:似乎只有男人对长相是否相似格外注意。普拉泰克极其同事的确发现,与女人相比,那些看到合成照片的男人会觉得哪个婴儿更加可爱,而且要比看到与其毫不相像的婴儿照片的男人更加在意孩子是否愉快。
心理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相比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人们更愿意去帮助那些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从这点来说,男人更加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相像也就有理可循了。心理学家认为,相对于女人来说,男人更加担心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所以他们有必要发展强有力的识别功能来辨认后代,因此长相相似是男人能够用来确认其父亲身份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很久以来,人们就已经发现,当某个婴儿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时,自己也会表现出难过的情绪,并且会哭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实验
董迪和他的同事做了两项实验来弄清婴儿是否能区分自己的哭声和其他婴儿的哭声。第一项实验中,他们让20名醒着的婴儿听其他宝宝的哭叫声,以及他们自己先前被录制在磁带上的哭声。研究人员在让婴儿收听这些声音时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借助一种奶嘴与记录仪相连的技术手段,以记录婴儿在听到播放的不同哭声时是否改变吮吸奶嘴的方式。第二项实验是在婴儿睡着时进行的,内容与第一项相同。
结果显示: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哭声要比听见本人哭声时更多地表现出难受的表情,并且面部更红。当他们睡着时,研究人员仍然能观察到这些反应。此外,在听到其他婴儿哭声时,他们吮吸奶嘴的动作比原来以及听到本人哭声时减少了很多。
心理启示
实验表明,婴儿不仅能从其他宝宝的哭声中分辨出自己的哭声,而且能从同伴的哭声中体会到难过的情绪,做出难受的表情。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婴儿的哭声容易产生共鸣。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认为,一名婴儿对其他婴儿的难过做出情绪反应很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同化的表现。由于其在成长过程中,它会继续发展下去,才有了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的良好品质,才有了会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德。所以,为了他人,我们也要好好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当宝宝长到一定年龄时,他们就会明白大人的动作代表一种什么意向,还会根据自己猜测的目的去理解一些行为。那么这个年龄到底是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