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然是一个神话,却有力地证明了“禁果”效应的强烈。同时也给父母以极大的启示。现在有些家长总喜欢禁止孩子做什么事,不准怎么样。就说早恋,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是父母一禁止反而涂上了一层诱惑的色彩,容易造成一些孩子的早恋现象。禁果效应的负面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宜硬性禁止,应该善于做疏导教育。只有这样,禁果效应才会降低强度。
杰克是一名中学教师,他很懂得教子之道。一天,儿子德比忐忑不安地告诉杰克自己喜欢上了同班的一个女孩儿。
“这件事让我很痛苦,我该怎么办呢?”儿子不安地说。杰克看着满脸通红的儿子笑着说:“孩子,我像你这样小的时候,也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儿,但是你的爷爷说,这个女孩儿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儿,最漂亮的女孩儿在最优秀的大学里。后来,我努力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世界着名的大学,果然,你爷爷说得没错,这里有许多漂亮的女孩儿,只要我愿意,我可以和她们任何一个交朋友。”
杰克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告诉我,孩子,你认为你说的这个女孩儿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吗?”德比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所以,你想看见最漂亮的女孩儿,就要努力学习,考进最好的大学,那时,你的身边会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儿。”杰克说。
此后,德比努力学习,终于进入一所不错的大学。看着身边如云的美女,德比特别兴奋,他想起了父亲对他说的话。但是,德比又有些失落,因为他觉得身边的这些女孩儿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他再次把烦恼告诉了父亲。
杰克依旧笑着对儿子说:“孩子,其实那天我的话还没有讲完。”德比一脸疑惑。“因为你爷爷还对我说,等你参加工作以后,还有更多更好的女孩等着你去选择。”杰克说。“你爷爷的确说得没错,你看我现在和你母亲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对于孩子的早恋问题,杰克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围追堵截、斥责打骂,而是理性沟通、循循教导,让孩子为了美好的爱情而奋发读书,巧妙地将这种情感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激励孩子约束自我、发挥自我。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对待孩子的早恋心理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加以说教和引导,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施予重压,更不要找学校以及当事人,搞得满城风雨,把事情复杂化,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把孩子推向早恋。
教养加油站
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呢?
让孩子养成向父母诉说的习惯
要让孩子从小养成遇事愿意向父母诉说的习惯。这可以让孩子觉得父母能了解他,能站在他的立场上,用他的观点和思路去分析面临的情境。做父母的一定要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而且这对于培养孩子开朗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尊重孩子
不管孩子的出发点是否正确,给孩子心理上充分的自主,抱着理解的态度去教育孩子,让其懂得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性,明白早恋给学习和身心带来的损害。一味制止,只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结果会让孩子离父母越来越远。
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
爱情永远是文学的主题,但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还包括人生的理想和抱负。
父母要加强对孩子正确人生观的指导,就能够抑制由性需要带来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但是,人生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对孩子要及早进行早恋问题的教育。
“曾经年少爱追梦”。青少年的追星行为有如“青春痘”,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现象。青少年成长之际,社会角色意识开始觉醒,非常渴望得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而明星受公众追捧、风光无限,往往成为青少年模仿的榜样。
2003年6月21日,大连一个16岁少女,因为母亲没有给她买张国荣的CD而自杀。
2002年,浙江温州一名17岁的初中生因为没钱见到赵薇而服毒自尽。
四川一位13岁的女孩在连看了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
孩子这样痴迷于追星,父母们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个大连少女的妈妈曾哭诉:“我对她那么好,她为什么会为张国荣去死?”
每个父母都是从孩子时走过来的,在父母小时候,其实也有偶像崇拜的。不过那时不叫“偶像”,而是叫“榜样”,崇拜的对象也不是歌星,或者影星,但本质是相同的。社会时代不同,所呈现的榜样也不一样,从原来的雷锋、张海迪到现在的李宇春、周笔畅,都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进入青春期,父母、老师已不再是孩子崇拜的“伟大”对象,他们的权威开始遭到孩子的挑战。为了成长,孩子要向外界寻找新的崇拜、新的榜样,因此就会出现追星。
在众多追星族中,有很多是一些初中生或高中生,狂热的追星必然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所以许多家长也相当反对他们这样做,有时也会采取一些必要的方式限制他们。然而与此相反的是,也有一些家长支持、鼓励孩子去追星。甚至为了实现孩子的追星梦,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2006年,兰州女子杨丽娟追星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29岁的杨丽娟因为一个梦走上了长达13年,充满了苦涩、曲折甚至堪称“艰苦卓绝”的追星之路。为见偶像一面,她放弃了学业、前途、家庭乃至一个正常人应有的生活。而她的家人却一味纵容女儿,推波助澜,跟着女儿一起疯狂,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更不惜倾家荡产。夫妻俩每天就吃一个大饼过日子,甚至不惜变卖掉自家唯一可以栖身的仅四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父亲还打算卖掉自己的一个肾,来帮助女儿追星。最终,杨丽娟得偿所愿,但她年迈的老父亲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追星追得家破人亡,结局如此的悲惨,不能不令人扼腕。而在这位父亲的遗书中,却还在指责刘德华没有单独与他女儿见面,可有谁会相信这位曾经还是一位人民教师的父亲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的人生观、教育观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坚持把女儿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反而帮着女儿走向不归路,如果是出于爱孩子,那么这份爱实在太可悲了。
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或晚年得子的家庭中,孩子就像众星捧月一般,成了全家至高无上的“利益”,于是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如此,孩子在追捧中摇身一变成了司令官,孩子指向哪儿,全家就打向哪儿,孩子喜欢追星,父母就是食不果腹,砸锅卖铁,也要坚决奉陪到底。
作为父母,如何去爱孩子、如何教育孩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孩子的行为出现偏颇,劝说无效时,绝对不可附和、纵容,而应当想办法来帮助孩子摆脱困境。
教养加油站
那么,面对孩子的追星,父母该怎么做呢?
正确看待孩子“追星”
孩子崇拜偶像,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然现象,要求青少年拒绝偶像是不现实的。
大多数孩子的“追星”仅限于收藏几张他喜欢的“星”照贴在床头,听该“星”演唱的磁带、碟片,或偶尔花钱买票听该“星”的演唱会,搜集该“星”的一些生活资料……如果仅限于这些,父母不应横加干涉,孩子紧张学习之余,听听流行歌曲,让生活丰富多彩些,有利于健康成长。
跟孩子一起去“追星”
喜欢娱乐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追星”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中的天真,也是一种激情中的盲目。父母发现孩子追星,不妨自己也同孩子一起追星。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追的“星”,才可以和孩子谈“星”,父母对“星”发表的客观评论,对孩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只是简单采取扔掉明星的CD、撕掉明星的相片等办法,不仅回头无望,也许会酿成悲剧。
防止不健康的“追星”
孩子处于青春期,心理不成熟,阅历浅,感情容易冲动,甚至做出一些不冷静的事来。比如,有的女孩过于迷恋某男星,如果有某男星结婚的消息,立刻觉得“自己受骗了”,闷闷不乐,精神沮丧;有的少女甚至发誓非某“星”不嫁。孩子“追星”如果追到了这种如醉如痴、神魂颠倒的地步,肯定会影响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引起重视,加以正确引导。
让孩子崇拜多方面的“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没有英雄主义的社会,将是一个沉寂的社会!一个人也许一辈子没有当英雄的机会,但如果少了当英雄的信念和梦想,那人生就没有多大意思。父母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孩子去亲近历史,亲近英雄,让更多的科学之“星”、文化之“星”、英雄之“星”、劳动之“星”在孩子心里一起闪耀。
即使孩子仍然去崇拜明星,也不会有太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