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这样,自己该完成的事情不抓紧时间完成,爸爸、妈妈一督促,我就会找各种借口来拖延。我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不拖延呢?
专家解析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句话警示人们,只有把握今天,明天才能写满辉煌。怎样把握今天?三个字足矣:不拖延。孔子曾站在江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也曾吟:“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睿智的先哲们警示我们:拖延不可!一拖百废,成功从何谈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拖延指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意志缺陷,也是许多青少年深感苦恼又难以改正的缺点。处于惰性状态的学生,陷入“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此,他们常常苦恼、自责、悔恨,但又无力自拔,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想得多,做得少,缺乏约束自己的毅力。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拖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时间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它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拖延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起来,而只会使问题深化,给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危害。
克服拖延心理需要策略。同学们再想拖延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试一试下面的这些方法:
1.及时改变学习计划
学习与生活通常都有“旺淡时期”,有时忙得不可开交,有时闲得无所事事。
如果长期感到心力交瘁,应重新编订学习计划,及早完成既定任务,腾出时间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如果仍旧感到力不从心的话,应考虑改变学习的方式。不过,如果觉得学习有满足感、成就感,就会任劳任怨而不觉得精疲力竭。
2.把一天要做的事记下来
把一天要做的事情记在记事本上的好处是能帮助你有条不紊地办事,上课、考试等,当然要准时;至于自由支配的时间可处理一般事情。要紧记一点: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把做不完的事情一拖再拖,导致最后负债累累。
3.尽量抓紧时间
如果有大段空余时间,请不要呆坐在那里浪费时间,应抓紧时间,稍事活动,或着手准备下次课。
4.养成高效率的学习习惯
首先翻查记事本,然后把桌上的次要物品、次要材料收拾整齐,只放与主要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随即集中精神去做既定安排的事情,查资料,写作业,认真检查,在按部就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任务完成。
5.将任务化整为零,分块儿处理
万事开头难,一旦踏出了第一步便不再如想象中那样困难。其实凡事拖延的成因,除了学生有行动滞后的特点外,无非是恐怕失败或存有顾虑,导致不能做得完美,因此,消除恐惧的办法是将任务化整为零,分块儿处理自会事半功倍。完成一部分后就会信心大增,斗志也更旺盛。
我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做事粗心大意。经常丢三落四,总是把一些常用的东西弄丢,做任何事情都难以集中注意力。上了高中以后,这个坏毛病非但没有改掉,反而愈演愈烈。现在最令我困扰的是上课老爱走神。每次被老师点名提问,我都支支吾吾答不出来。我也常常在心里告诉自己说:“上课一定要注意听讲。”可是不知为什么,到了上课的时候,我依旧走神。为此我还尝试过许多办法,想让自己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请问,我该如何克服上课走神呢?
专家解析
所谓“走神”,心理学上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大脑把全部精力都倾注于这件事而不去关注其他事情。
产生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能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老师所讲的知识未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对于老师上课,他们就像是听天书,提不起兴趣,主要缘于学习动力不足。
经常被无意注意所控制。外界环境的干扰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因素。比如教室外面有讲话声、脚步声、甚至看到窗外的白云都会使他分神,而对于这些分神的东西又无可奈何,所以注意力无法集中于课堂知识的学习。
在听课过程中,联想到与上课无关的事。青少年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比如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刚刚看过的电视节目;想着放学后和同学去哪儿玩等。也有的是想着家人或其他事情,一心不可二用,自然就走神了。
过度疲劳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超过了一定的极限,就会使大脑过度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那么,同学们该如何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呢?
1.要增强上课的目的性
一是上课前在心中默默地下决心:我一定要将这节课的内容当堂消化。实验证明,有这种心理准备的学生几乎消化当堂课内容的40%左右。二是带着问题听课。
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有的问题在预习中没搞懂,就应该加倍注意;有的问题书上并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则要认真听,然后记在本子上。这样有目的地听课就不容易“走神”。
2.培养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的培养,一要树立远大理想,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或奋斗目标;二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保持浓厚的探求欲望;三要为自己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努力为未来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用理想的目标激励鼓舞自己,都有助于克服注意力走神。
3.情境想象法
无论多么爱走神儿的学生,当参加重要的考试或竞赛时,他也会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作答、发挥出最佳水平,那么请你把每次的作业想象成是在参加某次大考或竞赛,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这样可以使自己真正紧张起来,注意力就自然集中了。正如着名数学家杨乐所说:“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
4.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能够激发内在心理潜力,调动心理活动积极性,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克服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可以找几张小卡片,在上面分别写上:“专心听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句子,然后把它们放到你平时容易看见的地方。这样,无论你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写作业,只要一看到它们,就会提醒自己:“别走神儿呀!”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差生,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我没有任何优点,而家中爸爸疼爱的责备和妈妈的叮咛,更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为此,我很自责。我想尽办法去弥补,却无济于事,不管我怎样努力都得不到理想的学习成绩。看着其他同学拿着满意的成绩单欢天喜地地往家赶,等候他们的是妈妈的表扬和爸爸的鼓励,而我只有拿着不及格的试卷准备接受爸爸的责备。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为什么付出没有回报?为什么努力了却还是考不好?
专家解析
对于如今的独生子女来说,父母把所有的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因为他们是家庭的希望。幸运的是,自他们出生以来,就被家人宠爱、娇惯,他们有着优异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学习条件。不幸的是,从小他们就因父母的期望和家庭的未来牺牲童心童趣,稚嫩的肩膀开始担负起过多的家庭重负,也因此过早地卷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在中国自古以来已成定式的教育理念中,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我们自己,都太习惯于用尖子生和差生,好学生和坏学生来评价同学和自己。其实差生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智力角度看:有的同学智力不差,很聪明,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苦功,贪玩,不喜欢做作业,使成绩一直上不去。而有的同学确实不够聪明,反应要比一般同学迟钝些,学习方法又不正确,所以尽管很认真地学,但积重难返,使成绩排名一直停留在班级后面。
从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做得不够,违反校纪校规;有的学生思想积极,品德优良,但是学习成绩却不见起色,成绩总是排在最后;有的学生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身体健康情况却很差,稍不注意,就会带来不少麻烦。
从心理方面看:有的学生不懂未雨绸缪,认为现在就努力还为时过早,从小学开始,自己一路都是靠“临阵磨枪”“开夜车”打拼过来的,现在就“苦读”不划算,等到考试时再说,因而成绩难有起色;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可以,但是一到考试就紧张得要命,甚至行为失常,越是大考试,情况越是严重;有的学生拼命努力,却还要承受失败的打击,因此产生厌学心理。
那么,究竟该怎样调节差生的心理呢?作为“差生”,要明确学习的意义,尽可能地减少厌学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改善学习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仔细分析自己的特点
发展自己的优势,切忌盲目追随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你在美术、音乐、计算机、或者体育方面有发展前景,你就要主动去发展自己这些方面的才能,争取用自身的特长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
2.以点带面
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两三个可以重点突破的主要学科,通过这几个学科总结学习方法,掌握学习规律,提高自己的自信,然后再涉及到其他学科。实践证明,你若是能在几个选定的学科上有所突破,也定会在其他学科上有所长进的。
3.不要急功近利
一次失败不代表你以后会一直失败,考不好不要紧,只要自己心里清楚,知道自己已经学会解决一些基础问题了,知道自己已经掌握到一点儿学习的窍门了。所以,要告诉自己:没有关系,这次不行,下次一定会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