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十一节微笑面对有“不是”的父母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家人相处时,应当兼顾情义,尤其是作为子女的,应该以不伤害父母为前提。如果对父母无情,则必陷于大不义的境地。懂得了这些,在面对父母的过错时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晚饭过后,母亲忙着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家务。刚上五年级的女儿大声嚷嚷道:“妈妈,问您一个问题,您的心愿是什么?”
母亲先是一愣,接着不耐烦地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女儿执拗地要求:“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母亲看见女儿坚持的样子,就回答说: “好吧,就说给你听听。第一,希望你努力学习,保持好成绩;第二,希望你听话,不让大人操心;第三,希望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第四……”
女儿打断母亲的回答:“哎,妈妈,您不要总是说对我的期望,说说您自己的心愿吧?”
母亲有滋有味地历数着,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 “我嘛——一是希望身体健康,青春长驻;二是希望工作顺心,事业有成;三是希望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四是……”
女儿再次打断母亲的回答: “妈妈,您说的这些又大又空,说点实际的吧,比如您想要……”
母亲好像猛然发现了什么似的,有些恼火地打断女儿的话: “我就知道你跟我玩心眼儿,一定是老师留了关于心愿的作文题目,你写不出来就想到我这里挖材料对不对?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心愿多着呢!我想要别墅,我想要小轿车,我想要高档时装,看,我的手袋坏了,还想要一只真皮手袋,你看这些实际不实际?这些你都能满足我吗?跟你说顶什么用?好了,心愿说完了,你去写作业吧。”
女儿回到自己的房间,母亲觉得还意犹未尽,又站起身推开女儿的房门。女儿正在写作业,串串泪珠滚落,不停地用手背擦着。母亲的无名火又上来了,比刚才的声音还要高出几个分贝,吼道:“你还觉得挺委屈是不是?你想偷懒是不是?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女儿解释:“妈妈,我不是……”
“还敢顶嘴!告诉你,9点钟之前写不完这篇作文有你好瞧的!”母亲很权威地命令着,一扭身“嘭”地把门关上。
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女儿照例进屋写作业,母亲照例重复着每日必做的家务。
蓦然间,她发现茶几上多出一束鲜花,鲜花旁放了一个包装袋,包装袋上放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面写着:
妈妈: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用平时攒的零花钱和这两年的压岁钱给您买了一只真皮手袋。让您高兴,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想给您一份惊喜却不小心惹您生气的孩子母亲的手颤抖了,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说不出一句话。
人们常常会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其实这话是不对的,圣贤都会犯错,何况身为普通人的父母呢?
孔子曾经讲过为人子女者如何对待父母的缺点问题,首先是委婉地劝说,发现父母的缺点不劝说是不对的,但应注意劝说的态度要温和。更重要的是,如果发现父母的缺点错误不进行规劝,则不能称为孝子。
但是,当子女的规劝父母,而父母不听怎么办?孔子接下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仍要对父母表示恭顺,虽然为父母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而内心担忧,但不能心怀怨恨。
说到自己的父母,也有可能是君子或者小人,如何能够让他们远离小人的习气而靠近君子的行为呢?这就要劝谏他们放弃不良习惯,委婉说服。即使是说服不了,那么照样要对他们恭敬行孝,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毕竟是自己的父母亲人,绝不能因为他们不明白道义而有过失就不行孝顺。否则,自己连孝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要求父母行义和道呢?也许在自己的孝心感召和耐心劝说下,父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加以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