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境与意义真空问题。
后物欲时代遭遇的空虚、无聊与意义真空实际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在一个社会或文化中,如果无聊感增加,就表示意义的载体出了严重的问题。意义必须作为整体来理解,我们在一个总体意义下参与社会,无论它采取何种形式,这个总体意义为日常生活赋予了价值。而现代社会由于缺乏超验的、整体的、终极的价值支撑,现代人的心灵秩序走向了感觉化和欲望化。
这种感觉化、欲望化的心灵只能带来瞬间的满足和快乐,在这种碎片化的片段之后,人们倍感无聊,毕竟,构成生活的是时间,而非瞬间。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是一个时代问题,因而也是个世界问题,西方世界首当其冲。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展开,中国(大陆)也正在面临这一问题的困境,只是这一问题具有中国的语境和中国特色。这具体表现在:温饱解决后的空虚、无聊与生存竞争加剧并存;生活的无意义感与生活的焦虑同在;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的生存状态使我国青少年承受更多的无聊与孤独。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迁带来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如何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填补生活意义的真空,构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和挑战。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为,有所担当。对此,本书提出了缓解青少年无聊与焦虑、充实其精神家园的大致方法与途径,这就是:从古典贵族教育中汲取资源;健全人格修养,提升人生境界;重视艺术与审美教育,达到身心和谐;加强闲暇教育,提高生活品位。应该说这些教育方法都有助于青少年化解无聊,促进其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些教育方法和途径,前人和当代教育家和教育学者也都有过叙述和研究。本书最大的贡献或有意义的方面是提出了我们的教育和道德教育必须正视后物欲时代和现代性带来的空虚、无聊与整体意义的缺失问题,并指出为化解这一问题应相应的调整我们的道德教育模式,创新道德教育的方法。
后物欲时代与现代性遭遇的空虚、无聊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有用的,但不是万能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聊是与人类同在的问题。克尔凯郭尔在《非此即彼》(Either-OR)中写道:“神感到无聊,所以创造了人类。亚当因独处而无聊,故而夏娃被创造出来。从那时起,无聊就进入了人类社会,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而有着相应的扩张。”尼采认为,上帝在第七天感到了无聊。他还声称,甚至是神,都在与无聊进行着无谓的斗争。罗伯特·尼斯比特则断言:上帝之所以把亚当与夏娃逐出伊甸园,是为了在无聊侵蚀他们之前将其拯救出来。转引自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范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可见,无聊也是人类生存的状态之一,况且无聊也不都是负面的,罗素认为“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人,将是平庸的一代人”转引自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范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当然,无聊以及无聊带来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表现更为普遍。
对空虚、无聊问题的研究与化解不仅是思想和道德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问题,期待着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如果本书能够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此问题更多的关注、探索和研究,作者写作的初衷也就得到了欣慰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