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球迷和球迷很合得来,酒鬼和酒鬼也会惺惺相惜,即使是“怕老婆”的人在一起也会同病相怜。相似的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一拍即合,结下深厚的感情……是什么使他们产生了情感共鸣,彼此轻易地认同并接受了对方呢?
因为相似而接受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那些理想、信念、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心理学家通过调查也发现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有相同经历的人更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一致的人也更容易相互扶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于与自身有诸多相似性的人的警惕心和抵触心是比较弱的。由此可见,相似性往往会让人们产生容易接受对方的心理。
“臭味相投”的现象
因为跟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人们更容易有共同语言,相互间发生争辩的机会比较少,更容易获得彼此的支持,获得内心的一种稳定感。同时,相似的人组成的群体,可以更好地共同应对来自其他群体的阻力和压力。因此,与相似的人相处,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自我防御的心理,即害怕遭到反对和伤害,寻求认同和帮助。这种心理防御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可以使自己免受伤害,而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心理认同和满足。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及“臭味相投”,其实就是受这种心理在人际交往中造成的影响。在社交中,如果交往双方有较多类似的地方,那么他们之间就比较容易相互吸引,能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
一般来说,谈判者都会为己方争取最大的利益,不肯做出让步,而为了使谈判不至于陷入僵局,谈判者又需要做出一定的让步。而让步的大小也是一种艺术,微小的让步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
美国心理学家切可夫和柯里做了一个实验:在协商中,对被试者分别采取三种让步尺度,即较大、略小、微小。结果表明:做出微小的让步,被试者更愿意接受;做出较大的让步,被试者可能连较低的代价也不愿意付出。微小的让步更容易与对方达成共识,这和人们的心理有很大关系。
人们不会珍惜太轻易得来的东西,如果你一下子做出了大尺度的让步,对方并不会被你的“善意”感动,相反,还会对你产生怀疑:要么以为你开始的要价“虚高”、太离谱,还有很大的还价余地,所以使劲“杀价”,甚至会对你的诚意表示怀疑,不再谈判;要么会对你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怀疑,是不是质量不够好?总之,轻易做出大的让步并不会使对方完全满意,相反会把自己的主动权拱手让出,让对方有恃无恐、得寸进尺。
微小让步造成的压力
轻易地“大尺度”让步不会换来对方同等的回报。但是,多次的微小让步能迫使对方以较大的让步来回报你,让步的“次数”比让步的“尺度”更能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微小的让步,会让对方以为你是经过仔细考虑后,很艰难地做出了让步。只要对方需要,你的小让步就会对对方造成吸引和压力,多次微小的让步,会给对方造成这样的错觉:就是你已经仁至义尽,牺牲很大,如果自己还不做出决定,就会失去机会。在这样的压力下,对方为了回报你的让步,就会给你积极地回应。
生活中我们常常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感觉是很麻木的,比如,一份报纸一直卖1元钱,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即使卖到1.1元钱/份,也不会有太大的感觉,但是如果原本1元钱的报纸突然变成了10元/份,人们就会惊叹:“怎么这么贵?”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心理刺激度的差距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会变得微不足道,只有施加更大的刺激,才能使其产生强烈的感觉。心理学家由此得出这样一个心理定律,叫做“贝勃定律”。由此可知,心理先后接受的刺激度的差距决定其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有对比,有落差,才会产生强烈的效应。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原价为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如果涨了50元,人们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时的心理刺激度是比较小的,人们感觉不到;如果原价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突然涨了2000元,人们就会感到刺激很大,无法接受。
心理期待的大小
当人们渐渐地习惯了某事给人造成的心理刺激,就会变得麻木,如果这种刺激达不到他的心理期待,就会感到不满。比如,妈妈每天都给你做饭吃,你却觉得很正常,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也不对妈妈表示感激。而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很好,在你饥饿时给你做饭吃,你就会很感动。相比而言,陌生人自然没有亲人对自己好,但是因为我们习惯了亲人对自己的好,对亲人有更大心理期待,因此,即使妈妈对你很好,你也不会感觉到;而因为对陌生人的心理期待很小,当陌生人对你好的时候,就会受到较大的刺激,从而备受感动。这其实是在“贝勃定律”的影响下,产生的心理错觉。
生活中,回报行为是很普遍的。例如,张家在娶媳时收了李家送的礼,就会在李家嫁女时,也送礼钱给他;你骂了我一句,我可能就会捶你一拳,那么,人们采用回报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认为,相互回报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也是由人的某些社会需要和动机引起的,只是需要和动机并不相同,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维持心理上的平衡
维持心理平衡是回报的主要原因。施恩和结怨虽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人际行为,但都打乱了个人原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要得到改善并达到新的平衡,只能通过回报得以实现。我们常说:“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其实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不通过行为把内心被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人们就难以恢复原来的心理状态。
保持社会交往
回报是为了保持人际的社会交往。回报行为中的报恩行为,在保持人际社会交往的功能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不仅还了所欠人的“礼”,还可扩大社会交际圈,消除孤独感。而回报行为中的复仇行为,虽然从社会性上说,它代表了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但是却会影响人际交往的质量,要知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结缘总比结怨好。
获得社会赞许
获得社会赞许也是回报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在传统的认识中,相互回报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符。有恩不报太无情,有仇不报太窝囊。所以,回报行为能为当事人赢得社会赞许,而如果不回报,则会成为社会谴责的对象。
俗话说:“守什么人,就学什么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周围环境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生活中,我们也常会体会到感染的力量。一个人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就会不自觉地接受这个群体的思想,行为方式,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
不自觉接受别人的影响
芸芸众生,能抵制住诱惑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着一种和谐,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种平和的环境中。于是,人们都会努力地和邻里友好,尽量减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此过程中,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受到别人影响。
群体的感染力也在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这种群体感染力极易发生在邻近间的人群中,对人的思想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之间靠感染力而达到思想、情感上交流的目的。久而久之,这种思想、情感就会逐渐一致起来,继而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如孟母搬迁后,孟子看到别人学习,自己也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不久也就会上升到行动,主动去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行动和周围的环境逐渐一致,从而达到一种和邻里和谐发展的局面。
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个人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的是外在因素对自己的人生观,以及人生态度的影响。但是,群体“感染力”也并非是强迫的,这种感染力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接受了这种情感和思想。继而随着思想、情感的改变,影响到我们的行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染的力量是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