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玉兰说有,你爸有鞋,他说在柜子里。原玉兰下了床,在衣柜里翻了一阵,找出了一双手工做就的条绒鞋,说这是你爸一直舍不得穿的一双鞋,这是他离开大同一个钉鞋匠送的,他给我说过多次,也试过好几次,刚才他往我要鞋,说不定就是想穿这双鞋哩。
军儿没细究母亲的话,拿着鞋给父亲去穿,没有想到在父亲匆匆结束了生命的时候,大同钉鞋老人这双老布鞋,竟像约定俗成般的合适!
这是宿命?还是神灵给予他的奖赏?他在千古的时候,穿着这双老百姓亲手做给他的布鞋走了……裴庆生的心就像和暖的阳光,生前他关照的都是普通老百姓:钉鞋匠、花工、炊事员、理发师、司机、工勤员……是的,一个城市的公民幸福与否,只要看看弱势群体的表情就可知道得八九不离十。
这一天,工勤员小王照例给裴书记办公室送去开水,可他手里的钥匙却怎么也插不进锁孔里,他的手一抖再抖,泪水模糊了双目,他摸索了半天,门开不了。他抬头仔细一看才醒悟过来,裴书记的办公室封了,裴书记永远不可能再进这间办公室了……他想起他平日和裴书记在一起,裴书记对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他记得有一次奶奶病了,他挣的工资不多,临走时只给奶奶留了10块钱,回来后裴书记问起家中的情况,他作了如实汇报。裴书记说10块钱能做什么,太少了,就拿出100块钱让他寄回去。
他不要。裴书记就生气了,说每天为我打水擦地在一个屋里出出进进跟我还见外,拿着,这是孝敬你奶奶的,不是给你的,你还年轻,花钱要知道勤俭节约。又说你一个月的工资够不够用?
他说够,我还剩10元钱补贴家用。
裴书记说:这样好,不能挣下个枣钱就踢打个袄钱。我像你这么大,除去吃饭,没特殊花销,工资基本全数上交家里,父母养儿不易啊,能补报他三分之一就是孝子了。裴书记又问他食堂的饭吃不吃得饱。他说能吃饱。裴书记说其他可以节省,饭不能省,正长身体要吃饱才行。
他靠着裴书记办公室的门,忍不住唏唏嘘嘘地哭了……此后,他每天路过裴书记的办公室门前,总是不由得站下来发呆,他蹲下来摸着挑水架,泪水又吧嗒吧嗒地掉下来。小王记得刚开始他给领导们打水,一只手提三四个暖瓶,走好长的路才能到办公室,放下暖瓶手就冻得伸展不了,虎口开裂,血顺着裂口流下来。裴书记看见了说咋不戴个手套,把手冻成这样,小王赶紧藏起手,怕裴书记给他钱买手套,赶紧说我忘戴了。
有一天他一手拎着四个暖瓶从楼下茶炉房打水正往办公室吃力地走,裴书记站住对他说,小王,我去党校开会,发现了一个打水的好办法,焊两个能放十个暖瓶的铁架子,一次就能挑十来个暖瓶,省劲多了,用不着一趟趟地跑。我已经给管理局说了马上就能改善劳动力了。
嗯,这办法不错,马上你就能体会到。
小王想起裴书记生前对他的关照,桩桩件件都让这个不足二十岁的孩子痛哭不已……望着裴书记的灵堂,来来往往的人都是那么面目悲痛,小王的悲痛就更是难以遏制!
在他的灵前,从乡下赶来的棉农背着雪白的棉花哭了,他说裴书记,今年的棉花收成好,可你再也看不到了。想起裴书记你每次到村里察看农情,坐在田埂上谈天说地,嘘寒问暖哪里像个官……棉农把棉花烧了一把,说这大雪连天怕你在那边冷,我给你送点棉花,你暖暖和和走吧……灵前的人听到这话都流下了泪水。
一个和裴庆生同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在省委秘书处工作过的王兆宇先生,想起在“文化大革命”中裴庆生实事求是,刚正不阿,从不附势趋炎,他们在乱世中共同经受过考验,他潸然泪下,挥笔写道:
刚正不阿一清竹,顶风傲霜高山松。
甘作人民孺子牛,只知奋蹄不及身。
为官廉政崇法治,一身正气两袖清。
正当雄心报国时,沉痛无情壮士殉。
(原载山西《支部建设》杂志1995年第5期)从潇河铸造厂赶来的工人们集体跪下来哭了,想起裴书记和他们围桌吃饭时,一盆馍馍,半碗烩菜有说有笑。潇河铸造厂的厂长智福德更是声泪俱下,半个月前他还见裴书记,裴书记推荐他成为全国先进乡镇企业家,17号他站在领奖台上,所有的聚光灯照着他,那一刻他是多么光荣又是多么神圣,他想着回来好好给裴书记汇报一下这次的感想,他一定要把企业做大做好。谁知他18号从北京回来,一进厂门就听厂里人说裴书记在13日就殁了,19号就要火葬……他不敢相信,他不能相信,他把行李扔在门房,坐上车就跑来看裴书记,扑进灵堂跪倒在地,一声声地叫着裴书记,说我还没有向你汇报,你怎么不等我就走了,你没有抽过福德一根烟,没有喝福德一口酒,没有吃过铸造厂一顿像样的饭啊……裴书记……1994年10月19日,阴郁的天气,寒风无孔不入地侵袭着送别的人们,但城街上的人、车丝毫没有减少,通往殡仪馆的路上却打破了往日的静寂,南来北往的人纷纷涌向殡仪馆。奇怪的是,通往殡仪馆的这条大道尺把厚的雪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以致来往的大车、小车、摩托车、嘣嘣车、自行车、拖拉机,畅通无阻,没出一点故障。
潇河铸造厂的厂长智福德,跑在裴书记灵前痛哭了一场,回到王村对村民们说,裴书记明天就要上路了,咱们再也见不上裴书记了,裴书记生前在王村蹲点,访农户,进农田,没拿过村里一瓜一果,没吃过咱一顿像样的饭,派到谁家就是一碗面。天下了这么大的雪,为了让裴书记走的顺顺利利,咱们明天去给裴书记扫雪送行……智福德哽咽得说不下去了……一村人挤在村街上低着头流泪,他们听说裴书记明天就要火葬,500多号村民自觉集中,早晨6点起床,将从市区到殡仪馆数十里地的积雪清理得干干净净,一村人扯了26米黑布做了一条挽幛,浓缩了共同的心声:
“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无私无畏一身正气。”
前来作别的人,如潮般涌来,大厅挤不下漫出了大院,大院挤不下又漫出院外,除去领导阶层和治丧委员会执行公务外,三千多群众自觉踏雪前来悼念。那一条条长得望不到头的挽幛,雪海般的花圈,旗幡,一层又一层地筑高以致无处可放,小树林里打出了一条挽幛:
“晋中人民的裴青天永垂不朽”!
没有落款,不知姓名,有说是几个农民,有说是一群工人,还有说两个老人。总之,它是出自群众之心!
当低沉的追悼会开始,随着悼词缓缓追忆亡者的生平,院内一片低泣……在进行遗体告别时,有一个中年男人失声痛哭,喊了声裴书记,就要向遗体扑过去……工勤人员急时抱住,极力劝阻才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问起家属谁也不知道他是谁,后来听说是大同一个普通干部。他一定是裴书记生前在大同工作有过交往的人,可是何以如此痛不欲生呢?
这却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团……当裴书记的尸体推进了火葬室,小树林里一个农村妇女在哭天抢地,说裴书记我的事解决了,还没告你说,你怎么就去了啊……还有一个来自介休的女工,含泪说,我没见过裴书记,只给他写了封信他就批示解决了我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她顶风冒雪赶来就是要见裴书记一面。可是已经迟了……在一片呜咽中,英灵化成了灰烬,可是他的灵魂却得以升腾。当英灵运往双塔寺烈士陵园的时候,天上又飘起了雪花,一望无际的雪白,把疮痍般的污浊被洁白一并覆盖,这是上苍的启示?还是亡灵一生质地纯正的象征?
人生是永远的旅行。
一个闪光的灵魂是不朽的!
他的肉体去了,但他的灵魂将继续在人间旅行,他的精神依然荡涤着世人的心灵,他的思想将无声无息地潜入其他生命中进行独白与对话……